论我国小康家庭的消费模式_小康水平论文

论我国小康家庭的消费模式_小康水平论文

论我国小康家庭消费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论文,模式论文,论我国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家庭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家庭还是个人消费的基本单位,这就是说,个人消费资料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消费的,消费是家庭经济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消费通常包括物质资料消费、文化教育消费、医疗保健消费、闲暇消费和家庭劳务消费等。家庭消费行为的目标,就是要在以上物质的、文化的、精神的和劳务的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满足,追求效用的最大化。总之,家庭亲缘经济的目标即家庭幸福最大化,最终是通过家庭消费实现的。消费对于家庭经济行为具有决定性意义。

家庭消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基本的影响来看,家庭消费首先要依赖于家庭收入。家庭消费水平是同家庭收入水平成正比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消费水平的高低,我国1996-1999年间,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年均实际增幅分别达到5.6%和5.4%。同期,城乡居民家庭实际消费水平平均分别提高6.1%和5.7%。不仅如此,家庭收入水平还决定家庭消费结构。目前,我国家庭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由1980年的62%下降到了1999年的46%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4%大幅度下降到1999年的41.9%;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6%下降到1999年的52.6%,消费档次明显提高,消费层次明显增多,消费个性明显突出,品牌选择性增大,出现了消费多样化的态势。这就是说,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尤其是城镇居民家庭正在进入小康家庭的消费阶段。

除以上基本因素之外,家庭消费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家庭消费方针,即家庭消费的生活目标和达到生活目标的时间表即家庭预期通过何种方式积累财产,以便在预定的时间内逐步达到其生活目标。小康家庭尤其如此。在这里,生活目标的内容包括家庭的住宅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就业、结婚以及家庭主要成员退休生活安排等。这种家庭生活目标按其影响因素又可分为家庭的社会目标、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三类。家庭的社会目标是指家庭受社会影响而产生的目标,如子女教育、食物和服饰以及文化消费等,受到社会的法规保护和伦理道德的规范,对家庭的消费支出有很大的影响;家庭的个人目标主要是来自家庭中个别主要成员的愿望,如追求舒适生活的享受和较高社会地位等,也会影响家庭的消费支出;家庭团体目标是指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产生的目标,如购买住宅、大型家具和度假旅游等,这些对家庭消费会有重大影响,而且还能协调家庭消费社会目标、个人目标和团体目标的关系。总的来说,家庭生活目标决定家庭消费的类型特征,如生存型消费为主、发展型消费为主、享乐型消费为主等,这些不同的消费类型其消费的内容、结构、目的和方式是很不一样的。美国学者温德尔·贝尔和小安德森等人,在考察家庭生活目标的基础上,将家庭消费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此处的家庭特指家庭成员尤其指子女,这类家庭的凝聚力很强,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不明显,家庭中一直把孩子作为中心,家庭重视储蓄,重视对孩子素质、能力、专长、爱好等的教育投资;二是“以事业为中心的家庭”,家庭“户主”有很强的事业心,家庭的支出、家庭主人的精力和时间主要投放在事业的发展上,此外用作为家庭地位象征的支出即家庭社交活动支出也比较突出;三是“以消费为中心家庭”,其主要愿望不在事业方面,而是竭力提高目前的生活水平,同生活享受有关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各种奢侈性的支出、经常性旅游支出等,构成了家庭消费支出的主要内容。当然,除了以上三种典型的家庭外,也存在一些综合型家庭,如“家庭与事业并重的家庭”,较少注意生活享受;“家庭与消费并重的家庭”,对事业关心较少,不太注重发展性支出;“事业与消费并重的家庭”,对家庭本身不那么关心,大部分支出用于事业方面和生活享受方面。

第二是家庭生活周期,系指从建立家庭开始到该家庭分解的过程。这其中可分为若干阶段,而不同阶段的家庭消费行为是不一样的,于是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家庭生命周期分为单身阶段、新婚阶段、满巢阶段、空巢阶段和独居阶段等。在单身阶段,其消费比较简单;在新婚阶段,消费需要急剧增大,但限于收入水平,只能有重点地购买,以购买耐用消费品为主;满巢阶段,收入开始增加,孩子出世并逐渐长大,用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支出和医疗支出大幅度增加;空巢阶段和独居阶段,子女已长大外出工作,多数不在家庭中生活了,家庭主人也开始退休,收入相对减少,这时家庭消费支出会大幅度降低,但医疗支出会迅速增加。

第三是家庭的构成状况,指家庭成员人数、年龄、性别和各成员间的关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这里集中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家庭成员中谁是购买决策者即“户主”,不同的决策人对商品的选购有不同的决定作用,因而影响消费结构和水平。另一个问题是家庭规模的大小,这也是影响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目前,小康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最可能呈相对稳定趋势,对方便食品、旅游、教育、娱乐和劳务需求则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等。

二、小康家庭扩大型生存消费形式

随着生产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小康家庭消费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恩格斯曾经把人们的消费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并明确提出由“为生存斗争”上升到“为享受而斗争”。这揭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客观真理:一是家庭消费需要是分层次的,二是家庭消费层次是不断提升的。今天看来,尽管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已发生许多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迎面扑来,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但恩格斯的消费需要三层次理论,仍然对我们研究现代家庭消费形式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面向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在这里,生存实际是个变易的概念,是指事物的发生、变化与消灭。人的生存当然也要经历这个过程。所以,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以人的生理需要形式表现出来。

家庭生存消费的内容涉及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最主要的是吃、穿、住等。首先,从吃的消费即食品消费来看,这是生存消费的基础和主体,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巨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人均消费动物食品合计为82公斤,比改革前的1977年增长4倍多;人均消费植物食品(粮食)由1977年的192.07公斤上升到224公斤,增长16.7%。而且食品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动物食品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植物食品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前者一般都在10%以上,而后者仅只0.9%。特别是从1986年开始,随着动物食品消费量的大幅度上升,居民口粮消费开始下降,我国居民家庭的食品消费进入由主食型向副食型转变的时期,动物食品成为主要副食品。

其次,从穿的消费即衣着消费来看,这是生存消费中的另一个重头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衣着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结束了“粗布大褂”的粗陋消费历史,实现了由满足蔽体护身需要向满足装饰美化需要的转变,衣着的外观品质及视觉艺术功能得到了大大强化。其主要表现是呢绒绸缎、毛绒及毛线织品、鞋类和服装的消费大幅度上升,其中服装的支出占衣着消费支出的比重高达61.34%。

其三,从住的消费即住房消费来看,这是家庭消费中继食品和衣着消费之后的第三件要事。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家庭掀起了一个建房热潮,建房面积以高速度增长。1978年至1980年,是我国农村家庭建房的高峰期,建房面积年平均增长86.75%。从1984年开始,在我国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序列中,“住”由原第5位上升到第2位。到1989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住房支出人均77.05元,占生活总支出的比重上升到20.1%,人均住房面积达18.49m[2],这是我国农村家庭住房消费的历史最高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农村建房热开始降温,住房消费的重点开始转向室内装饰和美化庭院。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八五”计划以来,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使住房商品化进程加快。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到1999年底,我国有55.7%的城镇居民家庭已经购房,户均购房金额2.6万元。随着住宅商品化改革的深入进行,住宅装饰装修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9年全国家庭装饰装修消费约为1200亿元,为1990年的40倍,年均递增45%。目前城市家庭住宅正向艺术化、舒适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生存消费,不可简单理解为保持生命延续的最低消费或粗陋消费,因为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本身是变化着的,而且也存在质量提升的趋势。所以,笔者认为,生存消费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假设基本消费为C[,0],由简单生存消费C[,1]和扩大生存消费C[,2]两部分组成,即C[,0]=C[,1]+C[,2]。简单生存消费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而扩大生存消费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此外,生存消费还有一个重要特点,这就是在消费形式上与家庭劳务消费之间的替代性,尤其是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表现明显。在低收入时期,城镇家庭食品消费通常采取从市场购买半成品与家庭中自己制作成最终产品的消费形式,家庭劳务消费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在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后的小康阶段,商品化餐馆消费和服装成衣消费的比重提高,其中家庭劳务消费即自制食品和自制服装消费的比重降低,家庭外的市场性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部分家庭内劳务性消费。然而这种发展趋势,又促进了家庭商品性生产和经营的发展,目前商业化的家庭餐馆和家庭缝纫业发展迅猛,遍布全国城乡,这实际上反映了家庭经济同市场经济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平衡的关系。

三、小康家庭个性化享受消费形式

家庭享受消费是在生存消费基础上的提升。根据恩格斯的观点,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生存斗争会变成为享受而斗争。如果说,生存消费仅仅只是偏重于对生理需要的满足,那么享受消费则更加强调对心理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不仅追求肉体生活的满足,而且更要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追求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对于小康家庭消费来说,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要充分实现家庭幸福最大化的目标,即通过家庭消费而进行的生命生产活动,不仅要使家庭成员的物欲得以满足,还要使精神、文化的需要得到全面满足。所以,小康家庭的享受消费是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以家庭成员自身的意识自由地对待产品,按美的规律,积极地去追求非必需品的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已全面进入了享受消费阶段,农村居民家庭除少数还没有脱贫的外,也开始部分进入享受消费阶段。目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恩格尔系数下降,食品消费进入副食型高质量化阶段。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大大低于50%,进入国际上认可的中等生活水平即恩格尔系数在40%至50%的范围;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大大低于60%,略高于50%,接近国际中等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不仅意味着在整个生活费支出中非食品消费量的上升,同时也意味着食品消费结构的优化,粗陋食品消费大量减少,精细食品消费大幅上升。2000年与1981年比较,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肉禽类增长36%,蛋类增长94%,粮食消费则下降54%。同时,保健饮品消费逐年增长,营养化、天然化已成为食品市场的消费主流。第二是耐用品消费增长迅速,家用电器全面进入城乡居民家庭。20世纪末,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中的电冰箱、彩电、洗衣机、收录机、电风扇等的普及率已分别达72.98%、100.48%、89.12%、57.2%和165.74%。另外,影碟机、空调器、摩托车也分别达到了11%、11.6%和7.9%。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也在快速提高,彩电、洗衣机以及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支出开始成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长的重点。1999年底,全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38.2台、电冰箱10.6台、洗衣机24.3台,已达到城市居民1990年的水平。

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享受消费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例如去歌舞厅休闲娱乐,到音乐厅听音乐,去影剧院看戏,以及体育健身、美容保健等,正在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在新的世纪有望成为一个新的享受消费热点。

总起来说,享受消费是家庭消费层次上升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有重大转折性的消费提升阶段。在这个小康阶段,家庭消费实现了由必需品消费为主到非必需品消费为主、由满足生理需要消费为主到满足心理需要消费为主、由物质生活性消费为主到精神生活消费为主的转变,其根本性的特点是心理意识化和个性多元化。前已述及,享乐消费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们通过对某种物品(劳务)的消费,来体现自身的心理需求,并对其赋予某种个性化意识或观念。

正是因为享受消费具有表现自我的作用,所以它的根本性特点是个性多元化。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享乐消费经历了“浪潮式消费方式”向“集团式消费方式”转变的过程。通常在由短缺经济向相对剩余经济转化的时期,往往表现为社会同质型的“浪潮式消费方式”,即在很大的社区范围内几乎所有社会成员都集中购买消费某一类耐用品,销售额急剧上升。我国80年代曾两次出现这种现象,一次是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于是集中抢购缝纫机、自行车、手表等轻工业类产品,从而买出了一个全国轻工业的大发展;第二次是80年代中后期,城市实行以承包制为主的多种经济责任制,促进了工业生产和服务业的大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于是实行“老三大件”的更新,集中抢购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器等家用电器类产品,也买出了一个全国家电工业的大发展。总的来看,我国“浪潮式消费方式”产生于基本耐用消费品的普及时期,人们在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即生存需要大体得到满足后,对基本层次的享受需要即家电类耐用消费品便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可见,“浪潮式消费方式”具有某种历史性,通常是短缺经济转化的产物。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社会同质型的消费方式必定出现新的变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告别了短缺经济,已形成相对剩余经济即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而且这时城市居民收入也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家庭享受消费就表现出了个性化、多元化、高品位、小批量的特点,初步形成了群体同质型的“集团式消费方式”,即社会上不同的家庭群体集中购买消费某类产品,出现了许多不同质的消费集团,反映出不同的消费层次和品位。虽然从整体上没有再出现社会同质型的“浪潮式消费”,但诸如娱乐消费热、文化消费热、电脑(信息)消费热、营养保健消费热、服饰美容消费热、健身体育消费热、机动私车(主要是摩托车)消费热等等却相继出现,表现出多热点的态势。

四、小康家庭闲暇型发展消费形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根本性变化,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正在改变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当然也给家庭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果说工业经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还只是以操作技术为主的话,那么,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则是全面的,文化素质、智力素质、技术素质、艺术素质、心理素质和体力素质,而尤其以综合性的创新素质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小康家庭的发展需要便逐步强化和扩大,将成为一种主导性的消费。所以,家庭发展消费就是家庭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要求,为实现家庭幸福最大化的目标,而对提高家庭成员综合素质进行资金和时间投入,且家庭成员获得全面发展的活动。在这里,发展消费作为家庭幸福最大化的实现形式,一个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提高家庭生活质量,集中体现在消费水平、健康水平、教育水平和环境条件等方面。所涉及的问题,一个是用于发展消费的资金投入,另一个是用于发展消费的闲暇时间。

首先,在家庭消费中用于文化教育发展消费的支出迅速增长,其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就我国情况看,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文化教育和娱乐的消费支出占总消费的比重由1990年的8.8%上升到1999年的12.4%;农村居民家庭也由1990年的5.4%上升到1999年的10.67%。由于居民教育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带动了我国教育产业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本积蓄量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2000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9.1%;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在校生共有918万人,平均每万人口的大学生比重已达到32.8人,比1980年增加了14.8人。1999年全国人力资本积蓄量为579842万人年,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189%。

其次,在家庭时间资源的安排上,闲暇时间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马克思曾认为,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创造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整个财富发展的基础。而对于家庭财富来说,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是家庭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实行了每周工作5天的双休日制度,工作时间由每周48小时减少到40小时。另外,还延长了“五一节”、“国庆节”的休息时间,全年节假日达到114天,占全年总日数的31%。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加,我国城镇家庭正在全面进入小康式的闲暇消费,如旅游、读书、文体、健美等。尤其是旅游消费现已成为一种主要的闲暇消费方式。全国2000年出游人数达到74445万人次,旅游收入为31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这种闲暇消费既具有享乐功能,更具有精神和文化陶冶功能,能开拓视野,增加见识,使人的体力恢复,心理平衡,智力发展,素质得以提高,兴趣和自我价值得到全面实现,可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标签:;  ;  

论我国小康家庭的消费模式_小康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