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远程教育 真心实意服务“三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心实意论文,三农论文,远程教育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4)01-0005-04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关键的发展阶段,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等,都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能否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的关键,而远程教育则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教育形式。
一、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符合中国国情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国务院于2003年9月17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严重滞后。至2000年,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5年,与城市平均9.80年的水平相差近3年。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2.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7.7%,低于城市33个百分点,而大专以上学历仅有0.74%,低于城市12个百分点,全国3/4以上的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因此,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大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目标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对于农村面广量大的人才培养任务,靠常规的学校教育无疑是杯水车薪。况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普通高等学校一下子难以伸到农村。因而,依靠普通高校的学历教育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几乎不现实。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开展以电大教育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9月19日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在21世纪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我国的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教学系统,是我国发展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要在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远程教育发展的重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优秀教育资源送到教育欠发达地区,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电大今后要进一步向下延伸和扩展,更加主动地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服务,为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服务。
发展农村教育是今后5年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两项工作重点之一。因此,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重要途径,符合中国国情。
二、电大在服务“三农”方面已有成功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等教育在城市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则在农村得到长足进展。广播电视大学、中专校、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等被公众称为“送上门”的学校,直接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人才,在服务乡镇企业、振兴农村经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投资少、效益高,适合中国农村教育,大范围办学,大批量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电大教育的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新格局的形式,专业科类结构,本、专科层次结构的调整与改善起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教育经费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有效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开辟了一条新路。
电大办学的成就,特别向人们展示了在伸向农村办学、服务“三农”方面的独特优势。从地理布局看,许多县(市)都办有电大。在江苏,早在1980年每县(市)都设有电大管理站。特别是电视中专教育多数已延伸到乡镇办学。这就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过去只办在城市的单一格局。另外,从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看,电大具有把高质量的教育信息传递到广大农村的功能,扩大了教师知识输出量,可以大批量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广大农民运用农业新技术的能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农村远程教育
1.明确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的意义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关系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各级电大都应从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进一步开展面向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认真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同时,发挥电大系统办学的整体功能作用,形成合力,开创电大面向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新局面。
多年来,江苏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种形式办学的指导思想,不断健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机制,增强应用性和灵活性,努力为地方、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生产第一线培养“质量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各类专门人才。
早在1983年12月,中共江苏省委就研究决定,广播电视大学伸向农村办学,并以此作为江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多年来,电大毕业生在人才缺乏的小城镇和大学生难以分配到的乡镇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人们誉为“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型人才。实践证明,广播电视大学伸向农村办学,可以为农村提供六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为乡镇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服务;二是为农村开展初、中等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服务;三是为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的教师进修提供服务;四是为乡村党政干部自身的“四化”建设服务;五是为乡村举办其他高等教育提供基础服务;六是为农村青年自学成才提供服务。
2.加快县级电大建设
县办电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前人从未做过的重要事业。县级电大利用电大系统的优势,在全国广大农村,显示着产生的必然性,发展的可行性,以及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优越性。县级电大创办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运用广播电视教育的优势,坚持就地招生、就地培养、就地使用的原则,积极面向农村,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已为广大农村企事业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和非学历教育结业生,为振兴农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实践证明,县级电大已成为培养农村高、中级人才和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江苏的县级电大起步早,发展快。江苏人口密集,经济文化发达。生源充裕,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给县级电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关心支持电大,社会各方面热情扶持电大事业,为县级电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一大批有志于新型教育事业的“电大人”艰苦创业,锐意创新,使其茁壮成长。“天时”、“地利”、“人和”使江苏的县级电大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教委组织对全省县级电大进行了达标评估和示范性评估,大大促进了县级电大建设。据统计,两次评估拉动各方面投入累计达4.5亿元,使县级电大办学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为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创县级电大新局面,发挥县级电大在当地教育事业中特别是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应注意吸取以下五个方面的经验:第一,立足县情,主动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县级电大能够在当地深深扎根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第二,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是县级电大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第三,坚持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是县级电大赢得信誉、深受好评的根本原因。第四,省、市两级电大在教学和管理上的支持、服务,是极大地推动县级电大健康发展的保证;第五,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县级电大发展的精神动力。
3.办好电视中专教育
广播电视中等专业教育是我国中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大教育的重要层次。依托电大发展电视中专教育,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快好省地发展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986年江苏电大经省政府批准,在全省开办了电视中专,开设了乡镇建设、建筑施工与管理、建筑企业经济管理、财会等9个适应农村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急需的专业,当年招收学员2万余人。全省中专教学班在县以下的占85%。开办电视中专,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直接为农村培养大量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服务“星火”、“燎原”、“丰收”计划,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也是贯彻江苏省委关于电大伸向农村的决定,实行多层次办学的重要步骤。
电视中专办学实践证明,她在整个电大教育事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电视中专是电大办学的重要层次;(2)电视中专使电大伸向农村办学成为实现;(3)电视中专稳定了电大的系统办学;(4)电视中专是县级电大办学的重点。截止到2002年底,江苏电视中专累计招生13.3万人,已毕业8.6万人。199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省计经委、省教委批准,又在全国电大系统率先举办五年一贯制大专教育试点,旨在积极探索和研究电大系统内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与沟通。目前,招生形势火爆,每年招生8000人左右,为稳定和发展县级电大做出了贡献。
4.发展燎原广播电视教育
江苏燎原广播电视学校于1994年12月经原省教委批准建立,近10年来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乡四级燎原学校办学网络;深入农村尝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报名注册在读人数8000多人;大力开展燎原中专教育,共计招收中专“注册视听生”6777人;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选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的项目,使培训产生“选好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的良好效果;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支持服务;组织教育科技下乡,真情服务“三农”活动,每次活动都受到广大农民兄弟的普遍欢迎,还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赞扬。燎原广播电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有利于农科教的结合,有利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农村新型劳动者,有利于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5.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教育培训
目前,我国正处在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流动就业,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影响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在9000多万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在2001年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8.6%。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工的培训,而大力开展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各类从业人员更新知识和掌握新的技能提供适时有效的教育服务,正是电大办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指出:据统计,到2010年,全国农村转移人口规模将达到1.2亿人,其中85%左右仅具有初中及以下教育水平;按15~25岁人口占40%推算,累计将有4000万人需接受各种类型的高中阶段教育;从目前到2010年,平均每年城镇应提供300至400万人规模的初中后培训和多种类型的高中阶段教育机会,以适应转移人口的就业需要。面对如此重大的教育任务,惟有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才能满足需求。因此,完全可以相信,远程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在农村有极为广泛的需要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广播电视大学必须把进一步开展面向农村的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重点抓实抓好,努力培养各类人才,真心实意为“三农”服务。
标签:三农论文; 远程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 中专论文; 现代远程教育论文; 农村论文; 网络远程教育论文; 电大开放教育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电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