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路桥行业的发展得到有效推进。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只有全面分析和了解施工技术,掌握所涉及的技术要点,才能确保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本文以软土地基技术为侧重点分析了市政工程中路桥施工技术,希望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桥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路桥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我们需要对质量进行控制。目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对施工技术进行控制,做好施工技术管理。但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导致对施工技术的控制难度增大。基于此,相关施工企业应该从软土地基的特性出发,吸取和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处理技术以及经验,从而在有效处理软土地基问题的基础上,保证市政路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1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由于它低强度,高压缩性和弱透水性,作为地基,常常成为棘手的工程地质问题。软土的成分包括饱含水分的软弱粘土和淤泥土,其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颗粒组成、土的结构及天然含水量。它是指基本上未经受过地形及地质变动,未受过荷载及地震动力等物理作用或土颗粒间的化学作用的软粘土、有机质土、饱和松砂土和淤泥质土等地层构成的地基。软土在我国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湖盆地周围及山间谷地有广泛分布。我国各地软土的共性主要表现在: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含水量在34-72%之间,孔隙比大于lt0,饱和度一般大于95%,液限一般为35%-60%,塑性指数为13-30,天然容重约为16-19kN/m3;透水性差。大部分软土的渗透系数均在10-8 ?10-7cm/s 之间;压缩性高。压缩系数为0.0050-0.02,属于高压缩性土;抗剪强度低。其快剪粘聚力在IOkPa 左右,快剪内摩擦角在Ob-5b之间;具有触变性。一旦受到扰动,土的强度明显下降,甚至呈流动状态;流变性显著。
2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2.1 换填法
在市政路桥施工中,采取换填法处理软土地基已成为常态。换填法,简单来说就是指可以将地基中原有软土用一些性能较强土质进行替换的一种施工技术。其中,采取这种方式,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优选换填土。换填法的基本原理是围绕着换土进行的,而想要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有效处理,就必须要选择那些稳定性好、可压缩性小、承载力大以及强度高的换填材料;第二,碾压工序做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基中的软土进行换填时,还需要分层对其进行碾压,最大限度的保证地基的密实度,减少发生沉降等问题的几率。此外,使用换填法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软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
2.2 注浆技术
注浆技术应用到软弱地基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浆液的入住,对软弱地基的内部的空隙和水分进行排出,提高地基的密实程度,促使地基可以与死者路桥工程的基本情况相适应,实现路桥的质量的提升。注浆液主要采用水泥浆和硅酸钠等材料进行配置,注浆过程中,可以采用高压注浆和机械注浆的方式,实现对软弱地基的处理。
2.3 在勘察、设计和施工各方面把好质量关
对于施工地面是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地基和其他地基不同,我们要对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了解清楚,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软土地基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方面,对于复杂地段还需明白工程地区的路基区分,以便我们针对不同的地基采取不同的施工方式。如果,在勘察设计时没有认真观察这种情况,并不能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对施工地基的考擦,我们需要软土地质,设计出较好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要具有经济性并且施工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对于施工方案,我们必须明确我们选用的建设原材料,建设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并且,每种设备需要的数量、规格和施工设备的性能参数均要满足工程项目要求。
2.4置换法
在路桥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置换法是极其常见的,主要将软土的部分挖掘出来,同时填充质量完善的土壤。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在实际的运用中不至于出现地基坍塌的问题。具体来说,需要用到较为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软土的开挖在置换质量达标土质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挤压工作将软土中的水分挤压彻底,然后填入新土。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采用人工挤压的方式来进行挤压工作。在挤压的过程中不断对土的强度进行测量,指导达到一定的踏实度位置。
2.5 添加剂法
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在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以保施工机械的行驶。同时也可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产生团粒效果外,对被固结的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使粘土成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土体稳定。
2.6重锤强夯
针对市政路桥施工的软弱地基,需要结合市政路桥的对地基的实际需求和质量标准,结合区域地质的自己情况和软弱地基的类型,科学的展开重锤强夯方式。采用起重机将重锤调到一定的高度,将重锤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实现对软弱围岩的冲击,从而使得软弱围岩的空隙可以得到密实。重锤强夯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可以广泛的应用到软弱地基的处理中,提高地基的质量,此外,采用重锤强夯,还可以使得软弱地基中的水可以得到排出,提高地基的质量。
2.7 粉喷桩加固处理法
针对那些稳定性较差的软土地基,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采取粉喷桩加固处理法予以解决。第一,在正式施工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了解当地的地质条件,并将原地面高程数据信息、土工试验信息、地质信息以及粉喷桩设计桩位图等一切相关资料数据作为参考依据;之后铺设回填粘性土以及砂土垫层等来保证现场的平整度以及稳定性;第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钻机的下钻深度以及喷粉的高程等进行准确把握,保证粉喷桩的长度,并定期对粉喷桩的成桩直径以及搅拌程度进行检查,除此之外,在使用钻机之前以及使用完毕后,都要对钻头进行检查,并确保钻头的磨损量始终处于2 厘米以内,进而保证粉喷桩的成桩质量。
2.8加载压实处理
采用加载压实的软基处理方法,其施工简便可行。其主要是人为的在软基上增加重物,增加地表的负重,对软基进行压缩,从而使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但是根据实际工程施工经验可知,仅依靠重物加载,无法有效的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一般配合其他加固施工技术,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例如,地表加载配合地下降水措施,以快速实现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大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力度,分析其技术要点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路桥施工中环境问题和影响因素较多,但是为了提高市政路桥建设质量,需要加强对软基的处理,采取适宜的加固处理方法,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增强地基的稳定性,为路桥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基础。发挥市政路桥的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市政路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周星.路桥施工过渡段中的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04)
[2]赵德刚.路桥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策略[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
[3]崔宸.关于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分析[J].四川水泥.2014(07)
论文作者:廖维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软弱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