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广元 628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的临床实践中实行人性化护理中所获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或孕产妇共60例,以入院顺序先后进行随机分组:30例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30例分为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焦虑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无论是焦虑评分还是护理质量评分,对照组都不如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人性化护理可大大幅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使患者不再陷于焦虑情绪之中,对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临床护理质量;焦虑程度
妇产科在预防妇科疾病、保障妇女健康方面作用极为重要。受女性特有的敏感性影响,患者在患上妇科病后,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心理上的压抑使得疾病难以好转,同时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护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要求,其护理效果要远远优于常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或孕产妇共60例,年龄最低者21岁,年龄最高者50岁,平均年龄(35.65±4.84)岁。病程少则4天,多则1年,平均病程(6.45±1.58)个月。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妊娠并发症12例、子宫肌瘤8例、宫颈炎7例、卵巢囊肿5例、盆腔炎8例,月经失调10例,其它妇科疾病10例。以入院顺序先后进行随机分组: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3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接受人性化护理。两组患者无论病程、性别、年龄还是疾病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
1.2.1治疗前 首先,要在治疗前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孕产妇,通常在妊娠期于生理指标与心理状态上有较大的波动,极易出现心烦气躁、易怒易焦虑等情绪,为其实行产前健康教育可以缓解其焦虑情绪。对于其它妇科病患者,出于女性特有的敏感性,会对疾病感到尴尬,隐瞒实际病情。对此,需要为其进行心理辅导,并积极与其沟通,掌握其病情,然后帮助其建立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其次,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无论是病区环境还是人为环境,都会对患者的情绪造成影响。若住院环境整洁而温馨,患者将会感到舒适放松,有助于缓解其焦虑情绪;若住院环境脏乱且嘈杂,将会使患者精神处于紧张、烦躁的精神状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此外,在与患者沟通时要尽可能地体现出人文关怀,即:使用温和有礼的语言和语气与患者交流,通过语言技巧平缓其焦虑情绪,日常交流中保持适当距离,既不过分亲近,也不过分疏离。通过这些行为,护患之间将会建立非常和谐的关系,间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1.2.2治疗中 首先,针对需要进行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应在术前做好备皮、灌肠、插管等操作,以免手术时手忙脚乱而出现不良影响。手术环境需为密闭且无菌的安全状态,若暴露出来的足够支持手术,则不要暴露出其它部位,这是对患者隐私的尊重[1]。术前准备期间需经常观察患者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则要及时停止。其次,针对手术患者需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室为密闭空间,患者对于密闭空间和陌生环境容易产生恐惧情绪。出于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考虑,从进入手术室前到手术结束都要全程陪同,多多与患者互动,以缓解期紧张情绪。对于分娩状态的产妇,更要引导其不良情绪,以免因心理状态不佳而造成宫缩无力,影响到妊娠结局。
1.2.3治疗后 患者手术完毕后要为其继续进行人性化护理,经常询问患者病情变化,使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患者,带动其情绪,使其同样以乐观态度对待病情。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要提前做好出院指导,并随时进行电话随访,最大限度地给予患者以帮助。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研究的妇产科患者或孕产妇,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 21.0加以检验。其中,临床所得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X2加以检验;护理中所得的计量资料行(±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为P<0.05,则表明分组护理后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 结果
无论是焦虑评分还是护理质量评分,对照组都远远不如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见表1,
3 讨论
妇产科疾病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其困扰,不得不在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忍受妇产科疾病带来的不便。人性化护理的出现,代表了生物护理向人性化护理的转变[2],该护理模式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隐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要,对于患者的疾病好转具有非常鲜明的促进作用。
从表1中得知,两组患者护理后获得的HAMA评分以及患者给予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发现,接受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焦虑程度要比对照组轻得多,30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已经完全摆脱焦虑情绪的困扰,而对照组患者则有24例患者仍处于潜在焦虑或焦虑状态。研究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达(96.51±4.98)分,也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0.44±3.15)分。这是因为该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理、人文、伦理等多个层面的知识以及丰富的交流技巧[3],因此患者得到的服务也更加全面,更加令人满意。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不仅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还有助于疾病的加快康复,意义鲜明。
参考文献:
[1]谢志英,黄凤如,封美花,等.试析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2,17(09):152.
[2]唐玉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4):9+11.
[3]戚慧岚.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85-186.
论文作者:简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妇产科论文; 情绪论文; 评分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