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论文_李雷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论文_李雷

 中房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835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满足当前阶段人们对建筑质量以及性能的要求,在民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防火技术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火灾发生的几率,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在民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防火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建筑设计的质量以及可靠性。导致建筑发生火灾的因素较多,为了有效避免建筑火灾的发生,建筑设计工作者需从建筑工程总体角度进行高度把握,针对建筑设计的每个环节和部位均需要对建筑防火问题进行充分把握。此外,对各种防火技术进行灵活应用,将其应用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火灾的发生,从而为居民营造出一个十分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防火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建筑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人们对建筑的防火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随着建筑设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也逐渐成熟,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及不足,因此,加强对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民用建筑防火功能,以确保人们居住的安全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建筑防火技术;运用

1民用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分析

1.1人员密集,不利于疏散

在当前阶段,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民用建筑领域,因此居民的数量是比较大的。与此同时,许多民用建筑普遍缺乏必要的疏散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引起大量的人群和混乱。同时,有毒烟雾不能及时消除,造成人员伤亡。在火灾蔓延过程中,大量的居民由于求生的本能进入建筑物的通道,这对建筑物内居民的疏散非常不利。此外,还有电缆井、管道井等设施。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配置,将进一步促进火灾的蔓延,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蔓延到整个房屋。楼层高时,上层居民不能及时跑出大楼。不合理的建筑设计也会影响消防队员及时到达火灾现场,使他们无法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它们不仅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

1.2火势蔓延较快

在现阶段,大多数民用建筑对建筑物缺乏必要的防火隔离,导致火灾时火灾迅速蔓延。其次,大多数民用建筑的保温材料都是由B2级材料组成的,它们也起到促进火灾蔓延的作用。此外,建筑物内的风也会加速火势的蔓延。

2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防火物质质量没有得到应用重视

民用建筑的整体防护功能受到防火物质质量的直接影响,防火物质质量的保障是有效开展防火工作的基础。但是,目前在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物质的质量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防火物质材料本身在质量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就很难选择出高质量的防火材料;另一方面,民用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考虑各方面进行设计的过程,有时候为了追求建筑设计的美观性,往往存在着追求美观性而忽视防火材料质量的情况,防火设置功能难以得到保障,进而给建筑带来防火隐患。

2.2安全疏散装置布置不合理

安全疏散装置在火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进行安全疏散装置在民用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而从目前的现状看,由于许多人对安全疏散装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导致安全疏散装置在布置上不仅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防火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是防火门管理不当,经常处于开启模式中,加上疏散通道周围经常存在可燃物质,导致火情发生时警报不及时,负面问题多,防火门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二是对安全疏散装置随意改造现象大量存在,如业主对高层住宅的防烟前室进行改造、住宅楼梯与其底部商业的楼梯混用等等,导致火情出现时,疏散人群流线交错,楼梯内人员拥堵,影响安全疏散。

2.3主体结构的耐火稳定性不强

由于民用建筑关乎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在防震、防火等的结构要求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有关的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民用住宅的分户墙、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分隔墙必须采用防火墙。但是,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许多建设单位出于对建设成本的考虑,住宅内墙往往全部采用轻质隔墙,导致建筑主体结构耐火性能不达标,防火安全隐患多。另外,保温节能和装饰材料防火性能难以达标也是一个常见问题,近年来,以聚苯乙烯为主材装饰构件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外墙,但是对于其是否达到燃烧性能B1级,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监管。

2.4缺乏完善的防火设计规范

当前阶段,在我国民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防火设计规范,导致很多问题逐渐的凸显出来。在缺乏规范指导的情况下,设计人员根本无法单凭自身的实践经验就保障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的政府部门没能充分的行使自身的职权,使得民用建筑的防火设计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导致大部分的防火设计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3民用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优化

3.1合理选用防火材料

在对当前民用建筑火灾原因事故的分析发现,装修材料的燃点过高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是十分重要的。民用建筑的防火材料需要严格选择,在选择民用建筑材料时,作为我国的相关部门要对此做出一些规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建筑商,国家有相关的购买优惠规定,合格的防火材料经过抽检才会在市场上出售。无论是小型还是大型的防火材料都要加大检查力度,如今大型的防火材料主要为孔砖以及钢筋混凝土,注意应用确保居民安全。

3.2民用建筑设计规划

民用建筑在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防火要求,详细分析相关数据,设计合理规范的防火距离,设计环形的消防通道,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消防车可以快速抵达失火位置。对建筑物进行防火分区设计,以防止火灾蔓延,具体措施为合理将建筑物分区,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在各分区之间设置防火墙。同时,在建筑物中也应设置数量合理的应急通道,并对应急通道进行醒目标识。应急通道应时刻保持畅通,不能堆放杂物或者将其关闭。在设计规划时也应充分考虑电梯井等装置的防火防烟,在这些地方也应该设置防火墙。

3.3空间布局和安全疏散

3.3.1控制好房间内部和房门的距离

结合设计需要,对民用空间距离进行施工,充分把控还房屋内部和房门之间的施工距离,尤其是具体设计过程中,相应工作人员需结合具体环境情况对施工策略进行选择。对自动式喷火系统进行具体设计过程中,可有将距离提升25%。从总体上进行分析,需结合具体情况对距离进行科学掌握。

3.3.2较大空间疏散距离设计

在较大空间内,对疏散距离进行科学设计,能够有效保障人们能够顺利逃生。针对高层建筑而言,多功能餐厅、餐厅和展览厅、图书馆等空间,设计师具体设计过程中,要求室内空间到达房门口位置或这一些紧急性疏散通道的距离在30m以上。

3.3.3T形空间

在走道的内部,对T形空间距离进行设计,需结合安全出口具体位置进行充分分析。地下室防火口试紧急性疏散出口,在每一个防火区域内,均需要设置相应疏散窗口,窗口要在2个以上。将两个防火区域加在一起的和不能大于一个防火区面积的1.4倍,同时这一防火墙上需具备防火窗联通,这种情况下,可以仅设计一个安全应急性出口。一般而言,对建筑总体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设计十分重要,存在有些较大型的公共场合,在防火空间设计上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同时,还应当以一些特殊人群为依据,设计专门应激性通道。可以说,在进行实际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时,公共活动空间安全疏散距离较近,疏散口最短。房间和疏散口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m。即便亮点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是相应建筑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一点,从而确保民用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3.4优化防火分区及建筑平面设计

对于防火分区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建筑分区在空间上应包括防火墙分隔、楼板分隔、水平分隔及竖向分隔。在具体划分上,应在确保各分区防火功能的基础上对各分区的连通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各分区之间通过防火门进行连通。对于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通常根据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在多层商业应在高层塔楼投影线处设置防火墙,单独划分防火分区;二是将高层塔楼除交通核之外的部分全部纳入多层的防火分区。而对于建筑平面设计的优化,一是首层安全疏散的核心应在于不同功能场所和防火分区的独立疏散,通过设置单独的出入口、疏散楼梯的地面层采取直接对外的设计等来突出首层安全疏散设计在防火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对于楼梯间的位置及宽度要合理地进行设计,以充分利用好大空间30米(加喷淋37.5米)和袋形走道所要求的疏散距离。

3.5住宅防火设计

按照建筑的高度,可以将民用建筑分为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结合组合方式的差异,同时还可以分为塔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形式最为常见,是多个住宅单元组合而成,在不同单元当中,均设置了楼梯或者电梯,每个楼层均设置一层楼梯,人们可以通过楼梯直接进入到分户门。此外,塔式住宅主要是将共用楼梯或者电梯共同组成的,设计方式是将多套住宅共同组成一个独立单元形式平面,同时每套进进户门到楼梯间或者前室门的距离要控制在10m以内。通廊式住宅主要是使用共用电梯或者楼梯,通过内、外廊进入每个套房中去,其中至少有一套住房的进户门到楼梯间的门或者前室门的距离在10m以上。对于通廊式住宅而言,需要设置2个以上的楼梯,10层或者11层的通廊式住宅,需设置相应的封闭楼梯间,而12层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则需要设置防烟楼梯间。相应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针对疏散楼梯设计作出了相对明确的规定,需要严格遵循,如果住宅单元疏散楼梯采用分散布置方式相对困难,同时从任意一个门户到接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在10m以内,可以使用剪刀楼梯设计方式,而剪刀楼梯的两个前室不能共用,只能有剪刀梯当中的一个梯段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共同使用。在楼层的首层,需要对剪刀楼梯入口进行分开设置。对于层数在18层以下时,需要在每一层设置一部消防电梯以及一部防烟楼梯,高度在18层以上,在部分单元,每一个单元设置一部消防电梯以及一部防烟剪刀梯。此外,在电梯间入口位置,设置相应凹廊充当前室。在有些单元中,对每一个单元设置一部电梯以及一部防烟楼梯,而相邻的单元楼之间,需要在18层以上设置相应的室外廊道。如果前室是楼梯和电梯合用的,面积一定要设置在6m2以上,而楼梯间和前室均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在住宅的单元,设置的疏散楼梯分别和二层入户层屋面平台以及屋顶室外安全区相同。

结论

总而言之,建筑防火问题是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加强对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意义重大。因此,在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在清楚认识防火设计重要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筑可能引起火灾的因素,科学合理的运用建筑防火技术,将民用建筑设计中的消防预防工作落到实处,提升民用建筑的防火消防功能,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郭景,高杰,蔡昭昀.新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解读[J].工业建筑,2016(09):1~8.

[2]周超.普通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常见问题浅析[J].建筑知识,2016(07):20~30.

[3]赵璐.防火设计理念在民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建筑,2015,41(15):21~23.

[4]罗串莲.防火技术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门窗,2015(04):222.

[5]张文波.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要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239.

论文作者:李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论文_李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