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安厦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22
摘要:建筑安装工程,在平面施工图中很难将建筑安装各专业管线形象、完整、立体地表现出来,但经BIM技术对各专业管线进行整合,借助其3D可视化技术,可将各专业管线在平面施工图和现场施工中难以理解的复杂节点、细节,难以预见的碰撞点,在BIM设计图中展示出来。通过BIM技术,它为施工单位组织现场施工,监理单位做好质量控制,提供直观的、可视的、动态的平台。
关键词:BIM技术;管线整合;建筑安装;样板指路
1、引言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往往不是同一家施工单位完成,尤其公共建筑中的安装工程,公共走道、管廊、地下车库、设备间等区域的各专业管线众多,如消防、喷淋、给排水、空调水系统供回水、空调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等管道、强弱电线缆桥架等。如果各专业管线单位按各自平面施工图施工,不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部署,各自为战且任意发挥,最终导致管线零乱不堪。有时为自身施工方便,轻则各不相让而产生矛盾,重则因拆除对方成品件而发生斗殴事件。随着BIM技术在工程中应用,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它展现给施工人员的是一幅幅的三维立体模型,施工前就能帮助施工人员直视施工,掌握各专业管线的分布、走向、碰撞点,以及如何避让等。
2、工程特点难点
⑴某时代广场项目是一个集商业、办公于一体的大型超高层综合性的公共建筑。它包括39层A塔楼、28层B塔楼、4层商业裙房、3层地下车库。
⑵本工程为超高层建筑,塔楼内使用功能不完全相同,两塔楼内共有15个不同区段标准层、避难层和不同用途设备用房,消防、喷淋、给排水、空调水系统供回水、空调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强弱电线缆桥架等管线齐全。
⑶业主对建筑内部装饰完成面标高要求明确,对塔楼公共走道的装饰完成面标高必须达到2.7米,办公区域装饰完成面标高必须达到3.0米。
3、采用BIM技术确保设计质量
⑴首先由建设单位选择BIM设计单位,对照最新版本的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暖通专业设计图纸,对消防、喷淋、给排水、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防排烟系统管道,强弱电线缆桥架等相关专业管线进行BIM整合设计出图。
⑵组织给排水、暖通、机电、消防等专业施工单位,对BIM图纸进行审图,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会中由BIM设计单位进行电脑演示,各专业施工人员边看演示边提出问题,再由BIM设计单位进行现场修改。如A塔楼公共走道部位管道,在BIM演示中发现管道排布间隙过小,影响后续穿线施工。通过BIM技术对管道排布进行设计调整,保证安装工程正常施工。
⑶优化各专业管线设计
1)优化前:各专业管线设计均在各自专业平面施工图中设计,但均未进行管线综合设计,导致管线交叉重叠严重,设计质量降低,并且给施工造成很大难度。
2)优化后:管线关系清晰,并有明确标高及平面定位,可指导管线施工及安装,并预留出桥架安装及检修空间,为今后运行和维护创造条件。
3)优化结果:优化前,机电交叉管线横穿走道,导致该处净高不满足2.8米要求;优化后,横穿货运通道的管线上翻处理,保证2.8米净高的最低要求。
4)净高论证:通过BIM技术进行综合管线设计,控制管线净高2.8米,为业主今后内装设计预留足够空间。通过模型内管线标高参数,生成管线标高分色图,验证业主提出的吊顶净高2.7米的要求能够满足。
4、做好安装样板确保施工质量
⑴通过样板先行,可将施工中的疑难点、碰撞点、分支点等识别出来,并通过设计调整予以解决,但往往费时费力。而通过BIM技术的3D模型,对施工中潜在的冲突点可进行有效地识别,减少施工中的积累误差,确保各类管线安装完成后,不影响后续管内穿线施工,留足管线维护保养空间。
⑵召开专题会议,分别对各标准层、地下车库、设备间区域,运用BIM技术的3D模型进行电脑模拟。它将各专业管线施工单位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合理化建议,经BIM设计单位对各专业管线设计进行整合和优化,最终确定BIM设计图纸。该设计图纸经各专业管线施工单位签字确认,要求严格按整合和优化后的BIM设计图纸施工。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各专业管线单位单打独斗的局面,解决不协调的难题,克服盲目施工各自为战而带来的返工损失。
(3)根据建设单位对楼层内标高要求,塔楼公共走道的装饰完成面标高必须达到2.8米,办公区域的装饰完成面标高达到3.0米,吊顶内管线如何布置确是一个难题。在相关标准区段样板施工中,施工时间适当放宽裕,遇到问题和施工难点时,各专业管线施工单位在建设、监理等单位协调下,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协商、沟通,将问题逐步解决,使不同区段的样板成型,从而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可参照比对样板。这样可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返修,达到建设单位的标高要求,管线布置观感较好(详见下图)。
5、结语:
本项目安装专业管线工程,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从管线走向、排布、碰撞点处理,在相应样板区域施工中均得到修正,为大面积安装施工铺平道路。各专业施工单位通过BIM技术、样板施工也尝到甜头,如各专业管道材料尺寸在BIM设计图纸中均有明确显示,为此可大大减少工程中使用材料的浪费。在后续监理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总结BIM技术应用方面的经验,以期与同行共享。
论文作者:陈安平,冯齐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6
标签:管线论文; 各专业论文; 标高论文; 塔楼论文; 技术论文; 样板论文; 净高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