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主要政策取向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形势论文,取向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5)01-0003-07
关于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个经济正朝向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新问题不断显露,宏观调控成效只是阶段性的,2005年经济走势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对此,我想就2004年以来的经济形势和2005年宏观调控主要政策取向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2004年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刚刚过去的一年,国民经济取得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
1.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2003年GDP增长9.3%的基础上,2004年前三季度GDP增长9.5%,预计全年GDP增长略超过9%。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分别增长9.8%、9.6%、9.1%,四季度增长9%左右,经济增长呈缓慢回落趋势,符合“软着陆”的特征。
2.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从宏观上衡量经济效益,主要是看工业利润和财政收入。1-10月,全国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的实现利润总额为9133亿元,同比增长39.7%;预计全年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万亿元,增长35%左右。1-10月全国财政收入22615亿元,同比增长24.6%,增收4465亿元;预计全年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增长20%。(注:全年财政收入的统计要扣除新增加的出口退税指标,因为2004年年度预算出口退税指标为2214亿元,由于当年外贸出口增长超过30%,实际退税额要超过预算指标,因此要新增加退税指标,加上中央财政还要偿还2003年底以前部分欠退税资金,预计2004年新增退税指标不少于1000亿元,全年相应冲减财政收入。)
3.一些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增长30%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有望再次成为世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10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5424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92亿美元;粮食总产可望达到4650亿公斤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超过900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总的看,当前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快、效益好的局面,整个经济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应当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中央正确决策、适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结果,也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二)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经济形势好的一面的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宏观调控成效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果稍微放松警惕,形势随时有可能发生逆转,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全局看,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对目前的农业形势仍不容乐观。(1)即使2004年粮食获得较大丰收,粮食产需缺口仍有250亿公斤左右,主要靠消耗库存和进口粮食来弥补,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的状况仍未根本改观。此外,粮食供应的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不尽合理,稻谷供应比较紧张,主销区粮食价格上涨较多。(2)2005年不大可能有2004年这样好的气候,有关专家预计,2005年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提前爆发,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将频仍发生,粮食单产很有可能下降,如果不继续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全年粮食增产的难度会加大。(3)2004年农民增收有一半左右靠粮食价格上涨,2005年粮食价格若继续大幅度上涨,城镇低收入居民将承受不了;若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农民依靠价格上涨增加收入的空间就会急剧缩小。
2.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1)在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3年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达到16万亿元,2004年又新上了10多万个新项目,预计到年底整个在建投资总规模将达到20万亿元,相当于三年半的投资工作量。整个摊子铺开了,预示今后投资势头难以减下来。(2)投资增幅仍然较高。2004年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5%,仍处于高位水平,特别是钢铁、水泥等热点行业投资增幅更高;全国企业库存和应收账款迅速增加,10月末全国工业企业库存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22.2%,应收账款达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2%,企业盲目投资的后果正在显现。(3)各地要求增加建设用地、新上项目的呼声依然很高,特别是在2004年10月底用地审批解冻后,如果不采取新的有效控制办法,新一轮用地风潮就会涌来。从我国历史经验来看,历次经济过热,都与投资需求膨胀密切相关。
3.通货膨胀压力与日俱增。目前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的压力:(1)粮食及食品价格上涨较快。2003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只上涨1.2%,2004年1-10月上涨了4.1%,全年预计上涨4%左右。在居民消费价格中,来自粮食及食品价格上涨所占比重较大,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我国生产资料价格已连续两年大幅度上涨,2004年1-10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其中10月上涨14.2%,部分耐用消费品价格开始上调;加上2005年煤、电、油、运等资源约束继续偏紧,生产资料价格仍呈上涨趋势,通过成本推动,迟早要传导到更多的消费品价格上。(3)房地产价格持续攀高要引起关注。国外房产总价一般为家庭年收入的6倍,我国某些城市已达到家庭收入的20倍,一般老百性消费不起。因此商品房销售,有相当一部分带有投机性。有关资料显示,上海每平方米万元级以上的住房50%为外省市和境外人士的投资性购房,即使在本地置业者中,投资性购房也占有一定比例。一般而言,投资性购房是“为卖而买”的不确定性需求,一旦逐利预期遭遇挫折,价格下跌,便会带动抛售性恐慌,威胁市场和金融安全。(4)城市公用事业及服务价格呈不断上调压力。主要是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以及公共交通、医疗、教育等服务价格,由政府控制,但长期以来,由于这些资源比较紧张,价格水平总体偏低,各地为理顺价格关系,不断上调价格。如果调价措施过于集中,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也相当大。(5)国际油价持续攀升。2004年国际石油期货价格最高曾突破每桶55美元,有的预计2005年还将有所突破,但总体上看,国际石油价格仍将在高位水平上波动。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仅进口原油就超过1.1亿吨,进口石油已占国内消费的40%多。石油价格暴涨,进一步加剧我国相关行业及石油下游产品的价格矛盾,燃油涨价影响城市公交运营成本,原油涨价推动液化石油气价格上涨、推动化肥等农业等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将全面影响我国的生产与生活。
4.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状况尚未根本缓解。2004年夏季用电高峰时期,全国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目前夏、秋季节已过,居民生活用电有所缓解,但工业用电仍十分紧张。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靠火电,电紧张与煤紧张密切相关,目前北方冬季取暖,加剧了“煤荒”。煤紧张与煤电价格机制不顺相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受运输制约。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但煤炭储量主要集中在北方,由此形成北煤南运的格局。而我国铁路货运极度紧张,2004年用电高峰时,铁路货运请车满足率只有35%,目前也只有45%。我国运力紧张是当前瓶颈约束中的焦点,短期内无法根本缓解。沿海一些地区用电紧张,纷纷用柴油发电,数度造成柴油脱销。
二、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
针对2004年以来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一直有不同的看法,争论之初主要集中在三种观点上: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形势总体上已经出现过热倾向。主要依据是投资和信贷增长过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左右,M2增长一度达20%。我国1985年、1988年和1993年的经济过热,主要表现为投资和信贷膨胀。这次投资高增长与货币信贷大投放,已经与历史上出现投资和信贷膨胀情形相类似。
第二种观点认为,经济形势总体上是正常的。我国部分行业发展偏快,只是行业问题或中观问题,而不是宏观问题,不能把中观问题上升到宏观来判断。从宏观上看,我国经济不仅没有过热,有些还有可能偏冷,特别是消费需求还比较弱,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还不高,如果扣除粮食及食品价格上涨因素,主要实物商品价格仍呈负增长,通货紧缩趋势依然存在。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形势总体上没有过热,但已出现局部过热现象。一是在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汽车等领域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倾向;二是在部分地区出现盲目投资和大干快上的倾向;三是物价水平上升趋快,特别是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快,通过成本推动和需求拉上,带动物价总水平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开始显现。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到目前为止,第二种观点已经淡化,主要表现为第一种观点与第三种观点之争,并逐步演化为整体过热论与局部过热论之争。(1)整体过热论认为,经济过热从来没有局部过热之说,从我国历史来看,经济过热必然首先表现在局部,如1992-1993年经济过热,主要表现为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等,这次也表现为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等行业过热。此外,从当前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来看,已经反映出整体过热趋势,因为煤电油运就是反映经济总量关系,如果社会总需求不膨胀,就不可能有煤电油运的紧张。因此,宏观调控一定要按照抑制过热的方式来进行,加强对总量的调控,否则等经济大起之后,再进行治理,就会出现大落,那时付出的代价会更大。(2)局部过热论坚持当前经济过热只是局部性的,经济发展还有不少偏冷的地方。因此,宏观调控应主要是结构性调控,哪里有问题,就调控到哪里,而不能在总量上紧缩,否则对经济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我个人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有从局部过热向整体过热蔓延的危险。之所以还没有作整体过热的判断,是因为按居民消费价格来考虑的通货膨胀率仍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但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很大,等到明显的通货膨胀一旦爆发,再采取控制通胀的措施,就来不及了。通货膨胀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因此,2005年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期,既要有总量调控,也要有结构性调控,二者缺一不可。从总量调控来看,要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的增长,把抑制通货膨胀趋势作为总量调控的主要目标,防止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从结构性调控来看,要更多地运用财政政策,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着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强薄弱环节的发展。
应当强调指出,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不是市场经济的身外之物,而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全过程的产物。党的十四大报告曾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70页。)十四大报告实际上阐明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把宏观调控看作是一种常态,无论经济运行趋冷、趋热还是正常,都需要有宏观调控,只是在不同的经济运行环境下,宏观调控的力度、方式和重点有所不同,那种把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指望过一段时间宏观调控就结束了的看法,是错误的。
要通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改变传统的GDP政绩观。传统GDP没有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所付出的代价。如:水、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过度开采资源、盲目破坏生态环境,因污染而导致环境保护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增加等,都计入GDP,夸大了GDP统计。要积极探索推行“绿色GDP”。绿色GDP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其基本公式是:传统GDP-资源环境损害+环保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将来要评价一个地区工作的成绩,不仅要看经济增长速度,更要看其他综合性指标,如就业状况、环境保护、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等方面情况。在将绿色GDP应用于统计工作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可先行将绿色GDP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以衡量各地工作的实绩。
三、宏观调控主要政策取向分析
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对2005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时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基本稳定。”(注:参见《人民日报》2004年12月6日第1版。)从宏观调控主要政策取向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财政政策取向分析
1998年以来,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通货紧缩趋势的影响,我国果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到2004年为止,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历时7年。特别是2004年以来,针对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主要是把住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财政政策也作了相应配合,明显减慢了建设国债支出进度,整个财政支出进度也放慢了,财政超收收入很大一部分用来解决历史遗留的欠账问题,而不是用于当前的支出。可以说,2004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在政策内容上作出一定的调整,减小了财政政策扩张力度。2005年不能再搞积极财政政策了,因为积极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标志是增发国债、增加赤字和扩大投资需求,主要目的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目前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再搞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宏观调控就会发生反向调节作用,进而会加剧经济的全面过热。
2004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2005年经济工作,首次明确提出:“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明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注:参见《人民日报》2004年12月6日第1版。)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取向开始发生转变,由“积极”转向“稳健”,表明财政政策既不要扩张,也不要紧缩,可适当调减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财政政策目标由原来主要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上来。
从根本上说,只要财政有赤字,对经济就会形成一定的扩张影响。一般来讲,赤字大,扩张力度就大,赤字小,扩张力度就会小;但在赤字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经济总量增加快,赤字对经济的压力会相对缩小,集中反映在赤字率的变化上。我国从2002年开始,中央财政赤字每年都在3000亿元以上,但赤字占GDP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赤字309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2003年赤字3198亿元,所占比重降为2.7%;2004年赤字3198亿元,所占比重又降为2.4%;预计2005年赤字占GDP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下降。我个人认为,衡量一国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是国债负担率(注: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目前我国国债余额的口径,应包括历年中央财政赤字之和、1998年中央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的2700亿元特种国债和2003年中央财政将1995年以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历史借款转为国债1664亿元,但不包括1998年以来中央财政转贷给地方的国债以及政府或有债务。)的变化情况,因为国债余额反映的是累积赤字对经济形成的压力,当国债负担率不断上升,高到经济无法承受时,财政就不可持续,就会引发财政危机。我国从2003年开始,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2003年为22.5%,2004年下降为22.1%,预计2005年还将进一步下降。这些表明,我国财政政策转向稳健后,赤字率和国债负担率呈双下降趋势,赤字对经济的扩张影响呈相对缩小态势,财政政策在“度”的把握上是适当的,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今后几年,中央财政赤字还要保持一定的规模,不能骤然缩小或取消,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欠账太多,如“三农”、社会事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财政资金投入,由此形成的赤字是必要的,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加快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将所有预算外资金特别是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省以下财政管理方式,推动省管县和“乡财县管”的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二是稳步推进税制改革。2004年我国税制改革力度相当大,主要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方面推进,2005年要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这些改革成果,而不能急于推出以大规模减税为特征的税制改革,总体上要保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要完善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减免农业税,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保障农村基层政权和义务教育的必要经费。继续做好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全面推进改革的方案。根据出口退税机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要研究解决地方财政负担退税不均的情况,保证不发生新的欠退税。
(二)货币政策取向分析
2005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当前宏观调控背景下,货币政策主要侧重于总量调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有两大基本手段:一个是数量型手段,如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来控制货币供应量;一个是价格型手段,主要通过利率、汇率调来影响经济行为,进而实现货币调控目标。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政策、已从数量型调控逐步转向价格型调控,如美联储主要是运用利率手段来调控经济。目前我国也应重视运用价格型手段。但是,权衡利率和汇率,调整汇率的震动面比较大,特别是在近两年国际大量“热钱”涌入的情况下,一旦人民币升值,就会加剧资本流动,(注:若人民币小幅升值,意味着升值不到位,会加剧“热钱”涌入,进一步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若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有可能加剧套利资本的出逃。)搞不好会引起金融动荡。何况,2005年外贸出口压力会比较大,人民币升值,会直接影响外贸出口,影响外资进来,影响国内就业,影响港元币值的稳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当前宜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利率手段调控经济,就显得更加重要。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同时放开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和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下限,(注:参见《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9日第1版,)使利率市场化步伐又迈出了一大步。我认为,2005年仍有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的空间。一是美联储在2004年5个月内连续四次加息,使得联邦基金利率由原来的1%上调到2%,共调升了1个百分点,我们只调升0.27个百分点,明显缓解了我国调整利率的压力。二是在物价上涨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下,负利率仍有攀升之势,会影响银行资金的来源。三是民间高息融资活动比较严重,会扰乱金融秩序。四是目前人民币基准利率水平总体上仍然偏低,适当调高,一般企业是可以承受的。五是有利于抑制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
在实施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货币信贷对结构调整的作用。目前货币信贷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短期贷款减少较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偏紧;而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过高,有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反弹。因此,货币信贷政策也要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中长期贷款,努力增加短期贷款,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对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
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目前正加快内部改革。其他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步伐也要加快,条件成熟的可酝酿公开上市。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稳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立我国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推进银行征信工作。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监管体制和协调机制,强化金融机构内部监管,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抑制物价总水平过快上涨,防止通货膨胀,是2005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货币政策承担最主要的职责,同时要重视做好物价工作,形成有效的价格调控合力,控制住物价涨幅的势头。一是合理保持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的基本稳定。认真做好粮食、农副产品、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生产、购销和运输的协调,开辟粮食及大宗农副产品运输的绿色通道。二是坚决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继续抑制过热行业投资的过快增长;抓紧开展资源开源节流,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使用效率;适时多进口一些国内紧缺的重要物资,缓和供给压力;严格控制农资价格上涨。三是要关注和控制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的建设,积极发展经济适用房和中低档商品房;认真清理房地产业乱收费现象,降低商品房销售价格,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要。四是加大市场和物价监管力度。合理控制城市水、电、气、公交、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价格的上涨,各地要避免集中出台调价措施,所有关系群众利益的调价措施,都要召开听证会,实行民主决策。坚决制止搭车涨价和哄抬物价的行为,严肃查处价格违法活动。加强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工作,实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合理的社会心理预期。
(三)消费政策取向分析
近年来,我国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投资与消费比例严重失衡,已成为制约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00-2003年,我国投资率分别为36.4%、38.0%、39.2%、42.3%,而同期消费率分别为61.1%、59.8%、58.2%、55.5%。(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65页。)预计2004年投资率进一步上升。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从我国历史上看,投资率过高,容易引发经济过热,造成经济大的波动;投资率高还挤压消费,使投资品缺乏最终消费的支撑,投资和经济增长不能持久。因此,无论在当前还是今后一段时期,都要大力发展消费。
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在初次分配环节中,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已成当务之急,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深化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严格控制垄断行业收入的过快增长。加强对低收入居民和困难家庭的生活补助,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费用的增加,要相应提高他们的保障水平。
在再分配环节中,要加强对个人收入差距的调节。近年来,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继续呈扩大之势,既不利于增加消费,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目前个人收入分配状况呈现“哑铃”型,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就是要变“哑铃”型为“橄榄”型。那么,怎样有效调节个人收入差距?舆论界较多的呼声,是寄望于加强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采取分项征收,漏洞较多,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综合与分项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但这项改革对征管要求相当高,所以近期改革可先适当调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有利于增加部分消费。我个人认为,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实践来看,个人所得税组织收入的功能大于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如果将个人所得税制的设置主要用于调节收入差距,将最高边际税率提的很高,反而容易造成恶意偷逃税,起不到应有的调节作用,国家还会丧失收入。因此,我主张在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同时,还可考虑择机开征遗产和赠与税。这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开征遗产和赠与税,已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430页。)等一系列中央文件中提出,关键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既要起到调节收入分配、防止贫富差距过分扩大的作用,又要注意保护个人投资的积极性,避免资产向境外转移。从根本上说,只有建立遗产和赠与税制,建立物业税制,改革和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才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社会财富的分布,缓解贫富悬殊矛盾,体现社会公平;有利于提倡劳动致富,限制不劳而获;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调节个人收入的税收体系,贯彻国际间税收对等原则。
要大力改善消费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企业生产和销售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的商品,在农民收入增加较多的时候,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和发展住房、汽车、电信、教育、旅游、文化、体育等新兴消费热点。清除各种限制消费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落实公职人员带薪休假制度。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特别是食品和药品,让老百姓放心消费。
(四)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取向分析
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我国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目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有1400万,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其中高校毕业生已进入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的高峰期,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此外,还有复转军人就业问题;还有3000万农村贫困人口和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等。从中长期看,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后就业工作必须立足于逐年减少滚存的失业人员,逐步减轻就业压力。我个人认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经济快速增长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压力应该得到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很大,主要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一方面,我国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和部分下岗职工,难以适应新岗位就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一些有学历、有技能的劳动力又不愿意低就。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就业结构问题。要加强就业培训和人才培养,政府要拨专款,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同时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努力开发公共卫生、城市环保、医疗保健和社区、家政服务等就业岗位,积极拓展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信息服务等就业领域,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多环节解决就业问题。要注意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创业,国家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的要有利于促进就业,因此保障水平要适当。认真总结在东北地区推行改革的试点经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社会保险面覆盖到各类所有制企业。着力解决再就业遗留的历史包袱问题,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加强城市“低保”工作,建立物价指数与“低保”挂钩的制度,相应提高“低保”标准和范围。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当前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移民安置、征地拆迁、企业改制、金融事件等方面引发的社会问题,花钱买稳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合理,防止用激进手段解决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国债利率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