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有效结合论文_张研

试论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有效结合论文_张研

天津平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52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建筑企业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做好整个产品质量的合格,同时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始终研究和追求的目标。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通过将建筑造价与施工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的方式来使企业在这种微利经营空间下获得更大的利润。鉴于此,从项目中标签约到施工准备、现场的施工一直到整个工程的竣工验收,其中涉及的任何施工管理环节都要加强对建筑造价的管理。

关键词: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有效结合

1 引言

施工管理不仅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合理控制建筑造价的必要策略。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对建筑造价的有效控制。施工管理在建筑造价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处理这二者的关系,能够帮助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所谓的管理,主要包含了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的工程施工管理,指的就是自施工初期至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工程项目参与者对于项目工程的有效策划以及开展,而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质量与费用目标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也就是说,工程施工管理广义就是管理工程项目行为,在工程项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主要包括了管理信息、控制进度以及管理投资价格和质量等多种内容。而狭义的工程施工管理,指的则是施工期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对利益进行管理的一种行为。一般来讲,管理的目标主要有施工质量、进度与成本,同时划分成四个不同的阶段,即设计准备、施工设计、动用前准备以及保修。文中所探究的工程施工管理,具体指的是广义含义。

3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的结合模式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与造价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集权型、分权型以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结合的关系模式。集权型模式通常采用的是统一管理的方法,主要由建筑造价管理部门对资金进行控制决策,建筑造价部门承担着对建筑工程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责任,施工人员的选择、资金的筹措等都由建筑造价管理部门负责,这种集权型模式能够对财务信息进行集中控制与鞠策,对建筑企业宏观调控工程资金,降低施工管理的资本风险与管理风险具有积极意义。然而集权型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由于建筑造价管理部门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施工管理部门对工程决策的自主性就会大大下降,这样一来,建筑工程的决策失误风险就会大大增大。分权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赋予了企业部门足够的权力,企业部门负责施工人员的选择、资金筹措运用等,同时,企业部门还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清孔作出相应的决策,这种分权型关系模式可以显著提高部门决策的效率,降低建筑企业在管理上的压力与风险,然而这种分权型关系模式常常会导致企业决策无法统一,各部门的独立性使得决策也相对多样化,无法实现统一,这样一来,企业的宏观利益就会受到影响,企业对建筑工程的费用无法实现有效控制。集权型与分权型关系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于是便出现了分权与集权相结合的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这种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关系模式更多的是强调建筑企业合理的集权与分权,这样既可以实现建筑企业的统一控制,又可以将权力适当向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部门分散,促进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部门的创新性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有效结合的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不能再只是一味的提高工程技术以及人才素质,要想让自己的企业更有竞争力,还需要企业处理好施工管理体系和建筑造价之间的关系。施工企业必须意识到建筑造价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同时规划出合理的建筑造价,并且还需要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为其保驾护航。

4.1 经济与技术的结合

通常情况下,建筑造价会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工程项目经济方面,即便其并不完全隶属于经济概念,但是其经济内涵十分丰富与重要。而对于施工管理而言,则归属于技术范畴,所以,有机结合工程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也就是经济和技术的结合。作为施工企业来说,经济这一因素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与施工企业发展存在紧密联系,但并不代表可以忽视技术层次。相反,需要对施工质量内容予以高度重视,而企业要想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同样要对质量给予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建筑造价的过程中,就不仅仅需要注重经济方面,同样不能忽视技术方面,有机结合两者才能够增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效果。

4.2 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

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的建筑造价成本来对项目施工进行严格地施工和监督,在对造价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要采用正确的途径,对应该进行结余的成本尽量节省,但不是无原则的节省。因为建筑企业的目标是在实现社会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为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能够明确节约成本的目标。而且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下阶段性的成本造价目标,这样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整个施工管理和造价成本管理工作才能更具有方向性和明确性。

4.3 造价管理系统的合理构建

造价管理系统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施工作业方面,对于工程机构设置,造价管理部门与承包商的内部都必须要将应有效益发挥出来。在此基础上,变更工程、采购材料清单以及交底技术等也同样需要合理配置,并且向造价部门定期地提交材料信息。基于此,造价部门则应当积极开展预算分析工作和系统比较的工作。另外,造价管理部门需要展开定期核算的工作,一旦实际用量与核算间的差异过大,则应当及时针对差异展开原因分析,进而及时地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4.4 强化全面性和多角度管理

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管理工作要有全面性,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成本分析,对整个环节整个流程进行成本分析,对建筑施工全过程做好成本方面的管理工作。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全面的成本造价管理机制和检测体系,这样在整个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在工作上便可以做到环环相扣、紧密联系,逐渐形成动态的系统,使整个管理工作有层次感、立体感,整个工程的建筑造价成本管理富有动态性、系统性。

4.5 工程施工管理和建筑造价应当互相监督

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要清楚施工的依据是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结合,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两者的监督关系。项目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监督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工程造价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招标书和合同中的具体规定,进行索赔的时候,有效监督施工方;其次,施工人员应当牢记建筑造价的有关内容,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与施工规范不相符的情况,应当存好证据与材料,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

5 结束语

在建筑领域中,处理好工程造价和工程施工管理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建筑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在整个建筑领域中,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是相互作用、相铺相成的关系。在我国建筑领域中,采取是定额配价,也就是工程造价固化在工程质量的份额之中,通过这种方式监管工程预算和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正茂,王亮亮.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关系探讨[J].产业与工程科技,2015,(07):234-235.

[2]唐艳娟,王蕾,姜曙光,陆红梅,石磊.施工管理在建筑造价中的作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4,(10):23-26.

论文作者:张研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  ;  ;  ;  ;  ;  ;  ;  

试论工程施工管理与建筑造价的有效结合论文_张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