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 221600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及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它正逐渐被整体护理所取代,这对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在新意识形态下探讨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的措施,并不断地加以优化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护患关系;沟通;有效措施;现代医学模式;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受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强化,患者已由被动地接受医疗和护理,而转为医疗和护理工作的评判者、参与者和消费者。在新意识形态下探讨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的措施,并不断地加以优化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把握自己的情绪
护理工作量大,工作紧张,常常会遇到求医心切患者的某些冲动性言语和行动。如果护士本身性格特征属于易激动者时往往就难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时会与患者发生口角,也有的因为压抑太大而感到身心疲惫,致使对工作失去信心,甚至将情绪转嫁于病人。因此,护士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经常想一想自己情绪变化的时间、原因,自己性格的特征,注重情商的自我评价、自我训练。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心理素质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在自我认识情绪的基础上,要学会情绪的控制。通过自我安慰的方法,寻找正确的压力释放渠道,提高对失败、挫折的承受能力。例如,第1天在学校刚刚开了家长会,得知孩子上学不上进,心情很差。在第2天当班过程中,心里十分烦闷,无形中就会将这种情绪表露出来,必定与病人产生不良冲突,败坏自己的形象,也败坏了护士的形象。所以自己必须控制、调适这种情绪,避免恶性循环,遇到紧急状态时,能沉着冷静、不慌乱;遇到气愤之事,不会勃然大怒;遇到悲痛之事,不会在病人面前表现出郁闷难过的心情;遇到兴奋之事,更不能忘乎所以。要锻炼自己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热情与和善,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提高与患者沟通的效果。
2 感知他人情绪
作为一名护士,首先要具有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理解并同情患者,成为一个善解人意的人,这无疑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素。人际沟通最根本的还在于具备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对患者情绪不敏感的护士,不知病人所需与所难,就不能很好地去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因而需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要有接纳病人的意识。护士要接纳病人,把病人放到自己的心中,对于病人发出的情绪信号要及时给予关注,用一种认真、尊重、负责的态度去了倾听、观察病人发出的情绪信号。第二,要有同情心。注意换位思考,有意识地将自己放置到病人的位置上,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其所产生的各种信息,设身处地地想象病人的处境,挖掘病人情绪背后的原因,感知病人的悲伤、欢乐、愤怒,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立场做出判断。为此,医院一方面要定期为护士开展情绪能力和行为的训练,邀请专家对其社会交往、人际沟通、情绪沟通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以使护士掌握情绪的控制与渲泄的适当途径。另一方面,在医院管理中要将对护士情绪的诱导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管理者要分析出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心态的主要因素,注意教育管理与关心体恤兼顾并行。
3 转变观念,完善自我
俗话说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护士水平的高低对治疗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高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敬业精神外,还要学习心理学、美学、医学伦理学以及预防和保健方面的一些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注重自身的修养,做到庄重、文雅、文明礼貌、和蔼可亲,对病人一视同仁,不能把病人分成三六九等,同时护士还要有爱心、热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用新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代替旧的生物医学模式。
3 .1 明确护患沟通的作用和目的。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护患沟通的作用一方面是对病人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另一方面,与病人的交谈应该围绕着病人的治疗问题展开,通过信息的顺畅传递能对治疗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治疗性沟通的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保障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收集患者的资料进行健康评估,以确定患者的健康问题,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对其实施心理护理。
3.2 掌握沟通技巧。在与患者沟通方面,护士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恰当的沟通方式,那么沟通的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也就是说,护士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利用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相结合的方式,挖掘病人的思想状态,与病人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并积极与其家人及单位交流,协调配合,从而有利于病人疾病的康复。
3.3 处理好与医、护、患三者的关系。在医院这个特定环境里,护士处在多重人际关系中,如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医生、护士与其他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在这些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护士与病人的关系,即护患关系。护士的天职就是配合医生的工作,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因此,护患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帮助和受助关系,其中又包括了技术性和非技术性两个方面。技术性方面的关系即护患双方在护理技术实施中建立起来的关系,非技术性关系是护患双方在护理技术实施以外的各种社会关系,如利益关系、友善关系等。护士应该妥善处理这些关系,使医、护、患在治疗疾病的整个过程中协调推进,使整个诊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4 护士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诊疗、护理、康复工作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因此,每个护士应该通过自学、进修等再教育的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的业务理论和操作技能提升一个层次,把护理工作做到更好。
3.5 注重倾听,学会倾听。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护士专心倾听病人讲话,一方面满足了病人被尊重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应答技巧来引导病人提供更多的信息。
3.6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沟通环境对沟通效果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应该受到重视。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支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环境有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
4 建立护患沟通制度
传统的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一切“以人为本”,护患沟通成了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实施整体护理以来,我国护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因护理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护患沟通制度,规范护患有关的权利、义务,有利于把护患沟通的各个环节置于制度规范内,从而提高护理的质量,提高病人的满意度,这对于深入推进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及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它正逐渐被整体护理所取代,这对我们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为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还需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实践逐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而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实现整体护理的基础,是贯彻医学人文精神的需要,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满足病人的全方位需求。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明确护患沟通的目的及内容,掌握护患沟通交流方式及相关技巧,将整体护理的理念记在心里,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性,让沟通真正成为改善护患关系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李源增.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J].护理研究,2015,19(7C):1383-1384.
[2]胡国萍.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方法及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17:238-239.
[3]梅 花.护患沟通障碍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究,2016,20 (9C) :2448-2449.
[4]李春玲,耿建华.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3,17:32.
[5]吴 萍.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4,18(5):932.
[6]胡筠惠,胡正洁.护生临床沟通能力调查[J].护理研究,2013,17 (8) :888-889.
[7]郭声君.青年护士如何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J].上海护理,2012,2 (2) :50-51.
[8]贾启艾.提高护生人际沟通素养的策略[J].护理研究,2003,17 (11A):1290.
[9]张少丽.急诊科护患沟通艺术[J].护理研究,2004,18 (7 B):1297~1298.
论文作者:程密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病人论文; 护士论文; 情绪论文; 关系论文; 自己的论文; 患者论文; 模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