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用于眼外伤患者效果评价论文_何雨群

株洲市三三一爱尔眼科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2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用于眼外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眼外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普通护理,并行心理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患者和家属满意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焦虑量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焦虑量评分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护理基础上行心理护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眼外伤;效果

眼外伤导致眼球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容易造成视力减退,甚至致盲。会造成患者产生心理压力,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1]。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和患者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并处理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消除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2]。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眼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上眼外伤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将详细结果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120例眼外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12~66岁,平均年龄为30.6岁,眼球穿通伤15例,化学烧伤18例,钝挫伤20例,爆裂伤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为13~69岁,平均年龄为32.1岁,眼球穿通伤16例,化学烧伤17例,钝挫伤22例,爆裂伤5例。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普通护理治疗,完成基本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普通护理,并在常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治疗。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给予同情与关心,同时与家属沟通,嘱家属延迟告知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逐渐地向患者透露病情;(2)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通过支持性的谈话方式,利用心理防御的机制来缓解患者压力,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引导患者接受眼外伤的事实,促使患者增强自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3)鼓励患者主动交流自身的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并以积极主动的方式来面对生活;(4)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干预,进行巩固治疗,对患者解释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引导患者积极面对问题,并正确应对;(5)患者可能有抑郁、不愿与家人交流等情况,观察患者的情绪改变,给予及时的疏导,促使患者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来减轻内心的压力;(6)通过认知重建帮助患者来改变其消极态度,矫正不正确的思维方式;(7)进行行为矫正干预法,其中包括分散注意法,行为塑造法,情绪松弛训练等,以达到减轻患者抑郁焦虑、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目的。

1.3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家属满意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焦虑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精神心理、社会活动、症状与视功能;满意度包括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以及总满意率;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反映患者焦虑程度[3]。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一个月生活质量、焦虑量评分比较情况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眼外伤为临床上较为多见创伤易引起眼球前房积血,易导致青光眼[4]。眼球受到化学性、物理性、机械性等因素伤害引起的各种病理性改变,导致眼球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而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而且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在感觉器官中,视觉占感知接受外界信息中的83%[5]。与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眼外伤时视力减退或失明,大多数客观事物不能正确反应在脑中,从而易产生焦虑、易烦躁不安、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行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患者非常重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帮助等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良的心理情绪对患者的健康影响极大,还可使患者免疫力显著下降,伤口延迟愈合。心理护理通过了解病人心理活动规律,以恰当方法、科学态度、合适语言有针对性的调节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减轻病人的精神痛苦,消除患者对治疗的心理顾虑和思想负担,护理人员认真、诚恳、和蔼的解答患者存留的疑难问题,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并发症和后遗症消除或减少,对患者心理需求尽可能满足,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觉性,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促进患者伤病和心理趋向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和家属总满意率为96.7%,对照组患者和家属总满意率为89%,观察组治疗后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焦虑量评分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观察组经过心理护理后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李艳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眼外伤患者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和家属满意率高、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焦虑量表评分低。所以,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静,周玲明.眼外伤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1):418.

[2]衡宏宇.眼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0(3):238-238,251.

[3]张淑梅,薛连杰.眼外伤手术168例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184-185.

[4]李秀平,王敏,莫群弟等.焦点式心理护理在眼外伤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8):159.

[5]李艳,闵洁,李燕等.加强心理护理对提高严重眼外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0(9):265-265.

论文作者:何雨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用于眼外伤患者效果评价论文_何雨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