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论文_陈绮婷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论文_陈绮婷

茂名市建银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建筑工程具有连续、动态的特点,因此需要采用动态的管理方法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对当前建筑工程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分析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的造价管理是建筑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也是建筑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成为了目前企业的重点研究课题。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开展动态调节管理方式,比普通的管理方式更加精确、合理,有助于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的目的,并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建筑工程市场不断发展变化,工程造价成为了招标单位权衡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等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应用推广发现,动态的管理与控制工程造价,能够使建筑施工单位更好地协调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和工程投资的关系,为企业实现投资少、收益高的目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在实践中,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理论还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施工企业还欠缺管理经验,这就造成了我国在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过程中还有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的经营体制各有不同

各个施工单位的经营体制、企业规模不同,所以,他们的成本控制能力,也就是工程造价的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有一些大型企业,人员、部门配置繁多,制度又不是那么灵活,以至于自身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制度更新慢,不能更迅速地适应建筑市场的需求。但是,一些微小企业却恰恰相反,他们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更灵活地做出相应变化,在优胜略汰的市场大环境下反而能谋求更好的发展。

1.2 工程造价监控过程存在缺陷

一般来说,建筑项目都比较复杂、繁琐,相关的内容和施工过程又独具专业性,这就为工程造价的监控、审批过程带来一定难度。再加上监控过程不够完善,造成管理工作的失职;还有审批监控不够谨慎,以至于工程初步的设计和实际中产生偏差,资金预算误差大,形成成本浪费。再有,有些建筑单位不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管理工作,工程工期拖沓,造成资源浪费。由于工程造价的监控、审批控制过程存在问题,很多建筑单位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2 建筑造价工程管理与控制的分析

2.1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工程设计阶段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节点。在设计阶段,建筑单位的决策管理层应该对项目的决议进行全面的讨论,确保设计方案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通过对设计方案的最优化选择原则,使设计、技术和预算成为一个整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地把控,避免工程量超标,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应该加强设计人员标准化意识,通过采用标准化设计,节省设计时间,降低配件采购成本,并且缩短一定范围内的工期;同时,施工设计单位在建筑图纸上必须对施工所需要的各种建材、设备做出明确的标示,对设计图纸做好审核工作,提高图纸准确率,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防止在施工阶段进行设计更改,从而增加工程造价。

工程设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个阶段,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整个项目的各方面,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工程成本。设计阶段对于建筑项目的整个过程具有指引作用,想要科学有效地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控制,达到投资少、收益高的目的,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好坏是关键。

2.2 招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招投标阶段应对施工过程所需要的人、机、料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及询价,根据实际市场情况科学地编写工程量清单,确保合同价格的合理、精确。其次,招投标双方要对合同条款及付款条件、工程工期等条款反复推敲、详细地沟通,在合同中要明确双方责任,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尽量减少或避免磨棱磨两可的条款,以免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造成工程造价失误。最后,在投标过程中,招投标企业必须严格遵循招投标过程中制定的相关制度,净化市场环境,为双方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保证招投标工作能够紧张有序、公平公正地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采购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般来讲,建筑材料不仅类别五花八门的,而且价格也有很大差距,在市场经济环境的带动下,物价的变化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采购过程进行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也是很必要的。

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工程所需要的材料、人工成本费用等不可避免地会有些价格波动,所以,在采购过程中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样品对比,使性价比最大化。同时,要考虑到材料的供求关系,结合市场实际情况,对所需材料做出相对应的市场调研,对价格进行预测,根据工程量清单做出合理的成本预算,从而在采购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的管理与控制。如果条件允许,经双方协商可以制定价格调整的控制标准,以避免在工程施工的后期阶段产生经济纠纷。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材料费在造价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采购过程的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成本有很大影响,值得引起建筑管理者的重视。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工费用也会产生差额现象。人工费作为工程造价的一部分,人工差额也会对工程的总造价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在对材料进行动态管理的同时,对于产生的人工差额,建筑单位也要具有前瞻性,对市场情况以及行业工资做好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说采用基本工资、员工福利等实现工资差额的调整,削弱乃至避免人工薪资波动对工程总造价的影响。

2.4 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投产、形成效益的关键时期,但是,施工阶段又具有资金投入较大、施工工期较长、所用物资较多的特点,再加上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过多,所以施工阶段造价管理成为很多建筑企业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一大难题,因此,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也是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对施工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前提就是要对施工合同进行严密的审核,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做到条款明晰,有理有据,对施工进度、质量、施工投资做好协调。并且,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要进行全程跟踪监督,避免偷工减料造成的工程造价损失。与此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工程款变更要做详尽、规范地审核,分析变更原因并且做好记录。再有,如果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比如说更改设计方案等,必须对更改缘由进行详细分析,对于材料的变更、技术变更等做好研究,而且要把相应的预算汇总,做好详细记录。此外,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组织进度严格执行,在保证进度的同时确保施工质量,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的管理对工程造价也有一定的影响,材料的领用、设备的使用都要具有一定制度,对施工现场人员做好文明施工、勤俭节约的宣传工作,杜绝材料、设备的浪费,节约施工成本。

施工过程的造价控制在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施工管理人员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控制造价成本,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施工阶段的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实现工程造价对工程施工的真正价值。

2.5 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管理,是在工程完结时,对项目竣工结算与决算的过程中预计出现的问题,进行事前管理及控制。这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建筑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要把合同签订的内容条款与实际的施工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地对比、核算,从而为工程决算提供准确的依据,尤其是对实际施工与合同规定发生变化的项目,要更加仔细、精确地进行核算对比,确保施工变更的必要性,从而杜绝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成本的浪费。同时,对于在设计上的更改也要进行核查,对设计变更的来龙去脉要有详细地了解,而且要做好文件记录,留查备案。再有,对于所谓的施工隐蔽环节也要进行严格地审查,确保施工过程中所有项目费用的产生都是合理的,并且是经过审查确认的。

是否合理有效地对竣工验收阶段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是直接影响建筑项目最后造价确认的重要因素。把竣工验收这一收尾工作做好,之前的各种准备、施工工作才没有付之东流,做好了这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才算是实现了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的最高目标。

3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贯穿于工程招投标、设计、采购、施工、竣工验收等整个过程,是保障工程完成质量与实施进度的关键环节。相关管理部门要对于整个工程造价以动态化、过程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施工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管理,严格把控每一环节,进而实现高效率、高精确度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工程造价可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茜倩.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4(4)

[2]冉小莲.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

论文作者:陈绮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论文_陈绮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