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三病区 434000
【摘 要】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行以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护理组,每组52例,常规护理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早期护理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早期护理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相较于常规护理组低,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早期护理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行以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提升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缓解黄疸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应用疗效
新生儿黄疸是常见的新生儿临床症状,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因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在其黏膜、皮肤、眼部巩膜等位置引起的黄染症状[1]。黄疸症状严重的患儿由于未发育健全的肝脏不具备代谢水平异常的血清胆红素的功能,而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其损害是不可逆的,所以新生儿黄疸症状的预防和治疗非常关键,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新生儿行以早期的护理干预以缓解黄疸症状。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其行以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早期护理组,每组52例,其中,常规护理男27例,女25例,日龄介于4.5h-10.0d,平均日龄为(4.5±1.4)d,黄疸发生时间11.5h-6.0d,平均为(2.5±0.7)d;早期护理组男29例,女23例,日龄介于4.0h-10.0d,平均日龄为(4.5±1.3)d,黄疸发生时间12.0h-6.0d,平均为(2.7±0.4)d。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即P>0.05。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卫生护理、常规检查等。早期护理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以早期护理干预:①游泳护理。由于游泳对新生儿肠道蠕动有促进的作用,使其胰岛素和肠道激素分泌增加,消耗大量的能量,进而增进食欲,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新生儿制定早期游泳计划,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每日1次,每次10-20分钟。室内温度保持在26.0℃-28.0℃,游泳用水温约为38.0℃,游泳所用水必须为清洁水。②抚触护理。在患儿每日游泳或沐浴之后,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其行以全身抚触护理,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持续时间为5天。抚触顺序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头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抚触护理可以通过抚触背部对体表神经产生刺激,引起脊髓排便中枢兴奋,对排除胎便有促进作用。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进行记录和比较;疗效标准分为3级:显效(治疗后第5天,黄疸症状全部消退)、有效(治疗后第5天,黄疸症状大部分消退)、无效(治疗后第5天,黄疸症状未消退,病情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针对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则以()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表明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比较
早期护理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相较于常规护理组低,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症,导致其发病的因素有很多,以围产期因素为重点,围产期新生儿出现的酸中毒、缺氧、低血糖使肝酶活性受到抑制,使肝脏结合和摄取胆红素的功能受到影响,清蛋白和胆红素的结合力降低,从而影响患儿胆红素的正常运输、排泄、代谢等功能[2]。光照疗法是新生儿黄疸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之前,应先调节光疗箱温度,并做好消毒处理,箱内温度控制在26.0℃-28.0℃,湿度控制在50.0%-60.0%,光照温度控制在30.0℃-32.0℃,光照时间控制在6.0-12.0小时,黄疸重症患儿可将光照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在将患儿置于光疗箱时,因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患儿会出现恐惧的心理,出现哭闹的现象,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用软毛巾将患儿包裹住在放入光疗箱,待几分钟后,患儿已基本适应在开灯照射。在光照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注意抚摸动作、呼唤声音轻柔,在触觉与听觉上给予患儿一定的安慰和鼓励,以缓解其不安心理[3]。光照治疗需要保证恒定的箱温,并做好通风,以口服或静脉的形式对患儿流失水分进行补充,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结语: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中行以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提升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缓解黄疸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锦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01(02):60-61.
[2]刘初凤.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02(27):86-86,87.
[3]唐艳红.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02(02):217-217.
论文作者:董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黄疸论文; 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胆红素论文; 常规论文; 血清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