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青年发展的经济学思考--论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动力的过剩与短缺_经济学论文

亚洲青年发展的经济学思考——关于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过剩和短缺的讨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洲论文,青年论文,短缺论文,经济学论文,知识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世纪60年代,在教育与经济领域曾出现过一场持续了10年的辩论。该辩论是由这样一个假设引起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不断发展,会严重影响知识型劳力的职业前景,不仅导致知识型劳力的过剩,而且促使教育课程和专业设置偏畸发展。以亚洲为例,本世纪60年代,出现了城市中学毕业水平的青年失业现象;本世纪70年代,由于大批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年轻人涌入劳务市场,致使亚洲不少国家的经济发展势头开始减弱。然而,恰恰在这时,日本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成功,主要原因在于它有一支高质量的以中青年为主的知识型劳动大军,因而赢得了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和经济领域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

于是,辩论的结果导向这样一个两难问题:知识型劳动力究竟是过剩还是短缺?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波及劳务市场,过剩和短缺的问题再次摆在亚洲青年人的面前。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纪之交的亚洲青年,是在探索并解决“知识型人才”过剩还是短缺的过程中,谋求自身发展的知识型劳力的过剩和短缺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对亚洲青年反省自身的人力资源,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是至关重要的。

一、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供给弹性

近30年来,亚洲范围内中等教育以上层面的学生人数呈增长趋势。但是,有些领域在某段时间内人数有所增加,而在其他时候又出现减少的情况。各类科目的新知识型劳力的供给随着时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与选择教育和职业的青年对经济刺激的反应有何关系呢?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概念是知识型劳力的供给弹性(supply elasticities for educated labor),其衡量方法是, 根据相应的经济刺激中百分比的变动,来测出选择各种教育形式的人数中的百分比变动。弹性的大小以现存的对各种职业的经济报酬和潜在的可能跨领域的人数为依据。

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供给弹性,主要受制于市场需求和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60~9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促使市场需求大量的商业(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程序编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样的“短缺行为”必然导致许多青年选择相应的教育形式和职业定位。然而,市场需求的背后,却是一种经济刺激因素,青年选择教育形式的决定,尤其是用“在职进修”的方式选择补缺教育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刺激,从而造成较大的供给弹性。美国经济学家于本世纪70年代曾对多种职业专长作了供给弹性的估计,弹性较大的涉及物理学、经济学、法律、教师、商业等。由于这些领域经济刺激诱人,青年纷纷问津。为了防止知识型劳力“过剩”,他们的调节措施之一是增加学费, 假定学费的涨落会影响求学人数, 并估计学费中每100美元的变化将会以0.8左右的百分点改变求学比例。但事实上,学费只占在职进修青年所得工资的很小一部分,结果并未避免过剩现象的出现。美国的这段历史会不会在亚洲重演?以中国内地为例,随着改革开放,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改造急需一定数量的动力系统工程技术人员,因而报考动力系统工程专业和在职改行求学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的青年人数骤增。

我们通过对经济刺激的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进行区分得到以下认识:短期反应是由经济刺激中的变化而导致的短时期内(3 年左右)供给的百分比变化,而长期反应则是指将来若干年内供百分比变化。一般看来,短期供给弹性明显低于1.00,而长期供给弹性却处于3.0~4.0范围之间。可以预见,类似动力系统工程专业的青年知识型劳动力,是根据“蛛网式”的动态波动来供给的。在一段时间里,一个较大的供给势必会降低工资和市场机会,继尔依次减少求学人数和市场供给,从而会进一步出现提高工资的经济刺激。可是,在“供大于求”的市场中,过剩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不仅在当前的中国内地,而且在金融危机波及的亚洲诸国,均已开始表现出来。

二、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面临的挑战

“过剩”的结果之一便是失业。失业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的停滞。世界银行于本世纪80年代作过一项统计,在亚洲中等收入的国家中,除中国和印度之外,国内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均有下降(注: WorldBank 1981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81.World Bank, Washing-ton,D.C.)。受此影响,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失业问题成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国际劳工组织”(ILO)曾将失业划分成两种类型: “显性的部分失业”和“隐性的部分失业”。前者指短于正常工作时间,后者指收入异常低下。

除了“经济增长停滞”这一主要原因外,对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来说,其面临的失业问题问题还有下述几个原因:

1.发展中国家的特点。亚洲与欧洲的情况稍有不同。在欧洲,失业的原因之一是昂贵而不断增加的工资花费。由于实际工资的增长相对高于产值的增长,利润受到了消极的影响,而利润的下降又导致了投资和职位设置的停滞。然而,在亚洲,工资是以知识型劳力的供求关系为基础的。知识型劳力的数量太大,就会降低他们的工资待遇,从而调整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型劳力的就业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型劳力既使失业, 在等待一段时间后一般都能获得某种就业;(2)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可能性要高于非高校的毕业生;(3)大学毕业生不少由公共部门雇用,而公共机构中的工资结构不能迅速按照供求规律加以调整。从长远观点看,这种等待期不会减少高等教育实际比率的回归。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大学生不能马上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大学却仍在以逐年增长的比率继续培养新毕业生。

2.青年知识型劳力中加入劳动大军的比率逐年提高。这里,主要指女青年参与劳动力队伍的比率在增高。由于传统的观念和习俗,在亚洲,以往女青年加入劳动力队伍的比率相当之低,然而,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发展,亚洲地区按性别区分的加入率正在向着有利于女性的方向提高,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比率,其中许多女性受过高等教育。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总参与率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会在不远的将来,由于出生率的降低而有所减少,然而,这种减少又可能由于女性青年知识型劳力加入劳动大军而被抵消掉。

3.在亚洲的不少国家里,青年知识型劳力的问题,还与用人单位和学校缺乏联系有关。尽管亚洲诸国也有人力预测,而且施行了好多年,但青年人仍然缺乏有关哪里能找到工作和怎样获得职位的适当信息,大部分青年的就业仍旧依靠亲戚朋友的介绍或国家分配。随着信息网络的建立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这个问题有望在近期得到解决。

4.用人单位宁可雇用非高等学历的青年知识型劳力,而不愿雇用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拥有者,这是造成手持大学文凭仍找不到工作的又一个原因。这个问题又使我们回到了本文开头的讨论,早在本世纪60年代,出现过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为人们提供发展、管理经济及其有关事务的技能,因此对教育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即对人类生产力的投资;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不仅为不同职业提供技能,而且还充当一个筛选程序,为社会提供最佳人才,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显示其价值。这两种观点,在本世纪整个60年代制约着亚洲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可是,在本世纪80~90年代,人们开始意识到就业部门和操纵劳力市场的用人单位的潜在作用。目前的倾向是不少用人单位宁愿雇用较低学历的人,而把用于高学历者的钱节省下来,花在培训低学历者身上,实际支出总额不大,但效果不错。结果,培训行业兴旺起来了,出现了低学历者与高学历者一起培训的局面,前者是为保住职业而接受培训,后者却是为了寻找职业而接受培训。

就缓解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所面临的失业局面,解决再就业问题而言,需要指出的是,在现阶段,亚洲地区要控制其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难以办到的。在亚洲不少国家,有机会得到高等教育的人如此之少,而较低层次的教育却不断发展。然而,在那些不收学费或少收学费的国家,引入收费体制,可能会缩减对高等教育的过分需求。此外,随着工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重新设计高等教育课程,同样有助于缓解毕业生的失业问题。

除了高等教育外,对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来说,应该看到,他们与国际性劳务市场相比,劳动力还是相当廉价的,因此,对他们施以西方的资本密型经济模式(劳力昂贵,资本被人为地变得便宜)是不明智的。应当看到,技术的进步使得从事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但却需要更多的人从事发明、设计、分配和销售。在这个意义上说,服务行业仍有创造就业的可能性。目前,在亚洲地区正在受到关注的是“第四产业”的服务行业,它集中了现有公立和私立行业未能涉足的服务领域。分散作业和创业,每个职位的低投资花费,劳力密集型规划,向被服务者收取所得服务的支出,等等,都是组织这种新型行业的一些建议。

此外,亚洲地区也不妨从欧洲掀起的经济改革“二元化”运动中汲取经验。这个运动的特征是:在工业及其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参加国际竞争的领域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那些免于国际竞争的工业和服务行业内创造就业机会。具体措施如:(1)在英国, 向用人单位支付统一补贴,以设立就业保险金,籍此避免裁员;(2)在法国, 用人单位对新雇人员暂时免收有关税项,以降低劳动力成本;(3)在德国, 工作时间的缩短和工资调整相结合,以创造就业机会,等等(注:UNESCO 1980 Statistical Yearbook.UNESCO,Paris.)。

三、如何看待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过剩和短缺问题

有过剩的地方必然有短缺,反之亦然。根据亚洲经济发展的规律,尤其是亚洲青年的择业取向,可以这样说,大凡过剩之果,均有短缺之因。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过剩和短缺问题呢?

1.与过去相比较的过剩和短缺。我们在前文曾说过,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过剩和短缺是客观存在的,这样的判断是参照与过去被人们所接受的事实相偏移的情况,参照的重点既可放在工作地位的特性上,也可放在工资上。以后者为例,对过去来说是“正常”的工资,对其他时期来说不一定正常,这种所谓的“正常”不是绝对的,而是有规律地在偏移。有些收入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异乎寻常地高,而作为近期的相对收入,也许它只处于标准水平或临界水平,于是就意味着过剩的出现。同理,人们抱怨目前的家佣要价太高,原因之一是几年前许多愿意做家庭帮工或照看孩子的家佣,现在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与买方市场主顾的出价相悖,于是就意味着短缺的出现。所以,过剩和短缺不是绝对的,择业者不是没有工作好找,失业者不是没有工作可做,而是因为劳市场买卖双方受制于经济刺激(工资)的杠杆作用。以前述动力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例,如果我们用相对工资变化来测定过剩和短缺的程度,则可以推断说:如果那么多动力系统工程技术人员涌入市场,出现其工资上升的幅度低于其他人员,说明这种工程技术人员过剩,或者至少说明这类专业人员并不短缺。如果其工资上升幅度高于其他行业,他工种的人员,就表明短缺。认识过剩和短缺的相对性,对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市场失衡的过剩和短缺。有些过剩和短缺是市场失衡引发的,这样的过剩和短缺往往是短期的。目前,亚洲的经济发展急需计算机程序编制人员,许多青年知识型劳力也都热衷于这一行业。可以预期,几年后,这一领域就会由短缺转化为过剩。

图 动态性短期短缺

图中Q1表示计算机程序编制人员,S表示受雇人员的不同工资, W1表示市场工资,D1表示最初的市场需求,D2表示新的潜在的市场需求。假如W1和Q1对D1和S保持均衡,那么就不存在短期短缺和过剩现象; 若对D2的需求量增加,就会出现临时的短缺现象,因为工资的增长没有立即跟上需求的增长。一般说来,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青年知识型劳力不会马上意识到市场工资的变动情况,用人单位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考察才会考虑青年知识型劳力的工资调整问题,诸多因素加在一起,致使青年知识型劳力和用人单位会把潜在的过剩当作短缺,等他们意识到时,转岗甚至下岗也就来临了。

3.结论:值得考虑的几个问题。

(1)凡涉及到对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培训和投资的地方, 如果不把总成本和近似的社会收益同时加以考虑,那么预测过剩和短缺的问题很可能是无效的。

(2)不管亚洲各国政府作出何种规定, 短期市场的过剩和短缺的反复出在任何一个动态的社会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从短期效应看,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所面临的过剩和短缺,即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正常现象。

(3)要想对长期的过剩和短缺,尤其是与此相关的政策作出判断,就必须首先考虑这些政策是怎么起作用的,然后才能测定它们的结果。

(4)对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力的过剩和短缺, 经济学分析只是一个视角,同时必须考虑哲学上的某些基本原理和社会心理的若干因素。

标签:;  ;  ;  

亚洲青年发展的经济学思考--论亚洲青年知识型劳动力的过剩与短缺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