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炬[1]2003年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理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长期追求的目标,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需要。这叁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化的巨大挑战,面对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强烈冲击,面对竞争几近白热化的市场,如何保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如何在竞争中立足,如何在竞争中发展,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企业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对企业的生存与延续,对社会的繁荣与进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高新技术企业里,人是最首要的财富和资源,从事脑力劳动的员工是创造价值的主要力量,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智慧,给产品带来很高的附加值,控制着财富的创造水平。这些知识型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相辅相成。高新技术企业的员工,在人员构成和心理特点方面有着区别于传统企业员工的特殊性。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特点及其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活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自己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经历,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社会、企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分析了叁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并得出结论,即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第二部分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从顺应经济发展潮流、保持企业竞争力、提高员工忠诚度和稳定度等角度,阐述了员工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第叁部分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状况。对高新技<WP=3>术企业的人员构成和人员心理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作者在高新技术公司的工作实践,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在员工能力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部分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项工作——员工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实践上的探讨。结合本文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本文首先对员工培训工作的概念、意义、目的、方法步骤以及保障要素进行了阐述,对高新技术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然后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概念、内容、责任、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就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许洪贵[2]2011年在《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科学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共同选择的发展战略,但是,科学发展战略在企业层次的实施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缺乏一套基于科学发展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本文的目的是按照科学发展战略的要求,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建立新的绩效评价体系,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学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扩展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管理学理论基础,构建了绩效评价的“多维分析理论基础框架”,完善了企业绩效评价基础理论体系。在研究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现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特点,形成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第二,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发展理论。在企业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深挖科学发展的思想渊源,研究科学发展的内涵及其形成过程,构建企业科学发展理论。然后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理论和特点,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发展理论。第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及基本分析。梳理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历史演变,系统研究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系统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需求、影响因素、功能和意义,并重点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发展维度的主要因素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经济绩效、社会责任”为维度,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叁维绩效”评价的模式;以高新技术企业“叁维绩效”评价模式为基础,构建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第五,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国内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梳理,研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和发展趋势。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从科学发展、经济绩效、社会责任叁个方面,建立由绝对指标和相对评价指标构成的“叁维绩效”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绝对指标决定经营难度系数,经营难度系数修正相对指标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目的,在科学发展理论指导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叁维绩效”评价相对指标体系。第六,实证研究。选取30个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动态综合模型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指标权重。第七,绩效评价体系在业绩考核上的应用。根据绩效考核理论、激励理论和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绩效评价结果服务于企业绩效考核,特别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是评价体系的有效应用的根本目的。科学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是业绩考核有效性的保障,有效的业绩考核还必须以科学的评价体系为依据。以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体系为基础,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评价结果应用业绩考核的模型,并加以初步应用。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创新之处如下:1.构建企业科学发展理论,对绩效评价进行理论创新。本文对科学发展战略进行微观应用研究,把科学发展运用于企业发展,丰富企业发展理论,提出企业科学发展理论观念,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发展理论。2.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叁维绩效”评价模型。借鉴现有的绩效评价研究成果,提出绩效评价的科学发展维度,并着重研究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完善绩效评价的社会责任维度,以经济绩效(以EVA为核心)、社会责任和科学发展为维度,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叁维绩效”评价理论模型。3.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叁维绩效”评价基本指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建立由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构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叁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本结构。根据评价目的,从科学发展、经济绩效、社会责任叁个维度,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叁维绩效”总指标体系。4.通过支持向量机回归动态综合模型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指标权重。5.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业绩考核的模型。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有效地应用到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考核上,是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以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体系为基础,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评价体系应用于业绩考核的模型。
仝汶灵[3]2012年在《基于供应链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拥有的创造知识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表现为物质财富的拥有数量,而表现为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队伍的组成结构中,知识型员工是最典型、最重要、也是所占比例最大的员工。高新技术人才的规模直接决定着产业的规模和发展,当高新技术人才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如何提升人才的质量。作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雄厚的人才基础是促使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源泉。现阶段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开始逐渐重视企业的人才管理,但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的人才管理仍然停留在表层阶段,有着人才供需不平衡、人才储备不足、人岗不匹配等众多问题,使得高新技术人才无法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这严重影响到高新技术人才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新技术企业对人才投资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怎样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如何准确地识别人才、并将其快速地推荐到合适的岗位上,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人才管理模式一一人才供应链管理。通过人才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无时差的人才供给和人才JIT内部配置。全文共分为8章。其中前两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择依据和立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概括。第叁章总结了高新技术人才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人才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新型的人才管理模式提供了依据。第四章分析了人才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相通之处以及人才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并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供应链设计的策略和步骤,为下一章高新技术人才供应链模式构建提供了可行性分析。5、6章是本研究的主体内容,也是本文创新点之所在。第五章具体研究了高新技术人才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式,包括外部供应、内部配置和人才供应链信息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如何选择和评价高新技术人才供应商,如何实现高新技术人才的JIT配置。第六章介绍了如何对高新技术人才供应链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并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评价。最后,选择A技术有限公司对绩效评价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了高新技术人才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1)将供应链思想应用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供应链的建立,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2)提出了如何进行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供应链绩效评价,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供应链的运行效果提供依据。
冯雪莲[4]2004年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它所创造的经营方式和取得的成就已经构成了新经济的基础,并影响和改变着经济学理论、企业发展战略、商业游戏规则以及人的观念和行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经济的竞争更加明显地体现在科学技术的竞争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细胞和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与传统企业相比有许多显着的特征,学术界一般用叁个字来概括:“高、快、灵”。“高”,指产品技术含量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益高、员工素质高;“快”,指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系统应变速度快、企业变化快;“灵”,指对市场外界条件变化反应灵敏,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的安排与设置方面更为灵活。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成本管理的研究是为了适应传统企业的特征,满足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需要而进行的,它以标准成本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范式上偏重成本管理的方法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环境和特征与传统企业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它对传统成本管理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传统成本管理的研究面临着危机。本篇论文——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研究是适应这一需求的一种新尝试。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是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及其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提出并构建的,分七章进行研究。第1章“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与界定”。本章首先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背景;接着研究高新技术企业适应环境、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特征,包括高技术、高风险、高效益、对信息反应灵敏、制造工艺快速变化、高智力资本投入;最后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第2章“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机制的概述与理论基础”。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及其对成本管理的要求,本章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WP=5>成本管理机制的概念,即是指“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及其机能组合而成的一种运作方式”;概述了五个子机制的内容并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机制建立的理论基础。第3章“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战略规划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的第一特征是“技术核心能力”,它要求“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建立成本管理的战略规划机制。本章首先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科技驱动型”导向,指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驱动型”成本管理的目标:可持续的成本效益最大化;接着对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战略规划机制内容进行研究,包括机制使用的分析工具、组成要素等;最后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与成本管理的战略定位问题。第4章“高新技术企业风险型成本管理的防范机制”。为获取技术竞争优势,高新技术企业不得不进行巨额的研发投入从事创新活动,创新活动的研发投入具有相对于收益的马太效应,风险性极高。高新技术企业的“高风险”特征要求风险成本管理,建立风险成本的防范机制。本章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类型及表现,将其最大风险定位在研发活动造成的风险上;风险管理要求风险规避或获得风险溢价,具有成本的补偿属性;最后分别从财务学视角、管理学视角、会计学视角透视风险成本防范机制的内容与方法。第5章“高新技术企业柔性化成本管理的选择机制”。为适应多变的信息时代,“对信息反应灵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要求成本管理具有“柔性”。“柔性化”成本管理对组织结构和成本管理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对组织结构和成本管理制度的选择机制。本章首先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对传统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为主导的“刚性”成本管理的冲击,指出“柔性化”成本管理的出现;接着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对组织结构的选择,即要求组织结构对外界信息反应灵活、快速、具有动态性和自我变革与创新的能力;最后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对成本管理制度-作业成本管理制与标准成本管理制度的选择,从经济学角度和管理学角度分别论证。<WP=6>第6章“高新技术企业集成化成本管理的集成机制”。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备迅速集成资源、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系统快速应变”的特征,要求集成化的成本管理,形成了成本管理的集成机制。所谓“集成”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迭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即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目的在于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本章首先研究集成化成本管理的概念、目标与任务;接着对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集成机制进行描述,并研究它在各个方面的体现:包括研发方面的集成:并行工程;先进制造技术的集成: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探讨了集成机制中限制理论的成本管理思想。第7章“高新技术企业人本成本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高新技术企业高智力资本投入的特征,要求成本管理“以人为本”,人本成本管理借助绩效评价机制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本章首先阐释了人本成本管理的概念,指出人本成本管理的主题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并利用绩效评价机制得以实现;接着提出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的内容,并用它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对绩?
周江[5]2004年在《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器。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成长模式和发展特点。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频繁并购和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发展,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价问题提出了理论和现实要求。 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现有业务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与企业所拥有的获利机会的价值之和,即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价值加上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高新技术企业定价是对高新技术企业整体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呈现出加速趋势,企业外部环境愈加动荡和不确定,导致了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复杂性,使传统企业定价理论在高新技术企业定价中遇到诸多难题,传统企业定价理论不能有效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因此,需要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建立新的定价理论框架,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价方法和模型,在定价中对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 论文在传统企业定价理论的基础上,从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出发,借鉴国外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理论的科学成份,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理论框架和模型。论文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内涵进行了深化与扩展,弥补了传统企业价值观点对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潜在的获利机会的忽视,将企业所拥有的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纳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分析中来:论文将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因素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范畴中,构建了一个能较为准确计量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模型,得出一个适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以推动我国相关业界作出科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学、合理的高新技术企业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 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借鉴现代企业定价理论的合理内核和科学方法,注重理论性、科学性、指导性与创新性相结合,运用多学科集成的系统研究方法,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新技术企业定价进行了研究。 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在系统分析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业价值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回顾,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形成规律、形成途径及表现形式等特性;并对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第叁章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框架和模型。在对传统企业定价理论和方法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框架,综合应用现金流折现法、期权定价方法和环境因素评价法,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定价模型:第四章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定价中的技术资本因素。在对高新技术企业中技术资本的内涵及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技术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定价中的机理,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资本化的途径和模式:第五章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定价中的人力资本因素。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回顾的基础上,考察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到智力资本的演进,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人力资本价值创造,并对高新技术企业定价中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现进行了定量研究;第六章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定价中的环境因素。在对环境与高新技术企业定价动态关系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影响;第七章在前面各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内部途径和外部环境提出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定价机制的对策。 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 1、论文将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因素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范畴中,构建了一个能较为准确计量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模型;与以往从资产评估和财务分析的角度形成的研究成果相比,模型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计量更为准确。 2、论文应用期权定价理论对高新技术企业价值的内涵进行了深化与扩展,将企业所拥有的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纳入到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分析体系中来,弥补了传统企业价值观点对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潜在的获利机会的忽视。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以往的研究把环境因素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的外生因素来考察;论文分析了环境因素给高新技术企业带来的潜在机会价值,将这种机会价值作为内生因素并纳入到高新技术企业定价模型中。 4、论文系统地分析了技术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增长中的机理,提出了技术资本促使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增长的常规增长模式、超常增长模式和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资本化的技术产品模式、技术入股模式、技术抵押模式和技术贸易模式。 5、论文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和增值模式,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高专用性、特异质性、强显示性和可
李景欣[6]2011年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科技工业园区建立至今的60年里,科技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带动了城市、地区以及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兴办科技园区,并把兴建科技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创办科技园区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从20世纪80年代起,面对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我国选择了通过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途径。我国先后建立了8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且迅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基地,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具有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相互关联,知识、技术和信息流动迅速等特点,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化发展是目前世界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模式。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指导实践的重大现实意义。论文系统地研究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问题。尽管目前学术界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专门研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成果相对较少。论文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经济社会效应,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总结和借鉴国际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论文首先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界定了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产业集聚的类型与测度,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特征、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论文具体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成本效应、企业产品结构优化效应和合作互补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在评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总结其发展绩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问题与原因。论文对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中国不同区域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分析,研究了中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在创建模式、形成产业集聚的条件、园区发展路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共性和特性。论文以美国硅谷、英国剑桥科技园、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例研究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以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为例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以韩国大德研究开发特区、新加坡肯特岗科技园、中国台湾地区新竹科技园为例研究了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并得出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启示。论文分析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从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功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市场功能、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的体制机制、优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政府职能和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对策。
程群[7]2005年在《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其典型特征就是凸现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的价值,研发人员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发展动力,因此,如何对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论文首先从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人员的特征出发,结合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影响研发人员绩效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个人能力在决定研发人员绩效中的重要性,从而为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接下来,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的两方面启示,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开发,另一方面要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最后,本论文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对策,认为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应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应用五个环节,并应该加强管理者与研发人员的绩效沟通。此外,本论文还提出如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及如何缔结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的心理契约,以更好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人员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从而提升研发人员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
赵庆惠[8]2005年在《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带动作用,但是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出路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培育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以企业管理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溯源入手,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为特定对象,系统地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就培育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 1.提出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概念,即以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长期积累的知识为基础,融合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为一体,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竞争力体系。 2.提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7大子系统构成,即企业文化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系统、企业产销系统、财务系统和应变系统,各系统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多元的复杂系统。对于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际分析表明,七个子系统中处于优先地位的是企业文化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人力资源系统叁个子系统。同时揭示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演变规律,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理论。 3.系统地剖析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核心竞争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升机制,提出了培育和提升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4.构建了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这是在对52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调研和数据分析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具有应用价值的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评价工具,弥补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在此方面的不足。 本文通过对汇源集团的全面实证分析和对叁株、德隆等反面典型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也验证了作者的基本观点:“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有机的、多元的复杂系统”。实践证明,七个子系统中的如何一个子系统失灵,就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的失败。 针对当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从培育提升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可以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宏观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孙养学[9]2006年在《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农业高新技术为特质的现代生物物质不仅体现着人类社会对自然的高级能动关系和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正在被应用于更多的产业领域。但是作为从事农业高新技术研发示范、产品生产和营销推广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AHTE)却未得到充分扩张和快速成长。因此,如何实现AHTE持续成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AHTE成长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论文以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为技术路线,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理论,通过对AHTE生成背景、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实证分析,揭示其生命周期特征;抓住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分析影响其成长因素,探讨成长培育的着力点,构建科学的成长模型,并通过杨凌AHTE样本资料进行成长性度量,提出了AHTE成长的战略对策。论文由八章构成,摘要如下:第一章导论。首先从农业高新技术飞速发展、农业发展呼唤AHTE和农业科技企业家追求成长的大背景下,论证了AHTE成长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对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和AHTE成长理论进行了综述和评价。最后提出了本文的核心概念、研究思路、总体框架、研究方法和可能创新点。第二章AHTE成长的立论之基。即生命论、资源论和方式论。生命是成长的支点,没有生命就无从成长。AHTE的生命性表现在技术、产品和生产系统的生命性,从生命遗传、延续和成长的本质上看,其成长的生命基因就是难以模仿的农业高新技术及产品;资源是成长的动力,没有资源就缺失了成长物质基础。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冗余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动力,资源聚集、配置和利用是企业资源成长的叁个关键环节;方式是成长的路径,方式不当便找不到成长的通道。AHTE的成长方式表现出叁种成长形态和五种成长路经。通过“叁论”阐明了AHTE成长的规律性。第叁章AHTE生成与现状剖析。本章着重探讨AHTE的六大特点、生成的四大类型和五大技术分类,并通过袁隆高科、锦绣大地、大连韩伟叁个典型案例论述了AHTE生成过程和技术基础。通过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及国内有关企业调研,提出了AHTE存在主要问题是企业成长不足。第四章影响AHTE成长的主要因素。本章深入分析了影响AHTE成长的五大因素。技术是AHTE成长的第一影响因素,决定着企业的生产函数和成长曲线。环境与AHTE成长具有高度相关性,成长不仅表现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程度,更表现为外部环境因素通过企业自身组织机制的传导,转变为企业内部成长的动力或阻力。资本与
刘玉柱[10]2010年在《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与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传统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们把更多的视角投注在高新技术企业,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质和量的变化,其在企业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得举足轻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逐渐转向一些具有先进性、主导性很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客观、正确的评价高新技术企业绩效也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企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绩效。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自身具有高投入,高创新,高智力的特点,建立一套及时、准确、科学的绩效评价系统对其企业自身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吸收借鉴了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在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经济、管理、财务和数理统计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从财务、利益相关者、研发创新、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五个方面构建了更加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进行合理评价。在综合与深入研究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模型,弥补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运用评价模型中的主要绩效指标,对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绩效管理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员工的可持续发展[D]. 刘炬. 西南财经大学. 2003
[2]. 基于科学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绩效评价及应用研究[D]. 许洪贵. 北京交通大学. 2011
[3]. 基于供应链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管理研究[D]. 仝汶灵. 太原理工大学. 2012
[4]. 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研究[D]. 冯雪莲.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5]. 高新技术企业定价研究[D]. 周江. 四川大学. 2004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D]. 李景欣. 武汉大学. 2011
[7].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研究[D]. 程群. 南京理工大学. 2005
[8]. 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赵庆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9].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研究[D]. 孙养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10].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与管理研究[D]. 刘玉柱. 东北石油大学. 2010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绩效评价论文; 企业成本管理论文; 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