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崛起与国际分工的转型_国外宏观论文

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与国际分工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国际贸易论文,地位论文,方式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5;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4)02-0020-09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的高速成长,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进出口的绝对数量较少,中国国际贸易量在全球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大,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探讨中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过程,特别是探讨中国出口的增长(注:参见朱文晖:《中国出口增长奇迹》,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随着基数的增大,在1997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突破3%以后,特别是2000年中国进口占全球的份额也超过3%以后,中国的进出口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进出口的增长幅度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成为全球贸易增量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度的《世界贸易报告》用了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注:参见世界贸易组织网站http://www.wto.org);中国已经在日本、美国、欧盟等的双边贸易伙伴的排名中居于前列。2003-2004年,中国可能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3大贸易国。本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探讨中国国际贸易地位在全球上升的趋势,以及这个趋势背后所反映的国际分工重构的过程,并对在成为贸易大国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全球对外贸易的总量从1980年的20340亿美元(按照现价美元计算,下同)上升到2002年的64240亿美元(注:本文数据除注明的外,均来自世界贸易组织网站http://www.wto.org)。在这个过程中,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表现是不平衡的,而且,在出口和进口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表1列举了1980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出口增长情况。纵观20年来全球不同国家的出口表现,以增长速度、可持续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综合衡量,表现最佳者应该是中国。从速度看,1980-2002年中国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4.01%,高于世界平均水平8.64个百分点,比第2位的爱尔兰高出近3个百分点(但爱尔兰属于典型的小国经济,无法与中国进行比较),比第3位的韩国和第4位的墨西哥高出近4个百分点。从可持续性看,在80年代,韩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4.02%,略高于中国的13.06%,但到90年代韩国已经低于中国近4.7个百分点;在90年代,墨西哥的出口增长率为15.12%,高于中国的14.91%,但2000-2002年,墨西哥的增长率出现了1.69%的负增长率(注:笔者认为,其中可能包含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二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效应接近尾声。),而中国依然维持了14.30%的增长率。而从影响力看,1980年中国在全球出口的份额只占0.89%(参见表2),相当于中国台湾、韩国和墨西哥同期的水平,1990年达到1.80%,相当于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水平。在90年代中国拉开了与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差距,在金融风暴发生的1997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首次突破3%的门槛,达到3.28%,进入与荷兰、比利时等发达国家相当的行列。2002年,中国的出口份额突破5%。依据笔者的估计,2003年中国的出口份额将可能突破6%,接近东盟10个国家出口的总和(注: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东盟国家的出口也保持了相当高的增长速度,其占全球出口的份额从1990年的4.18%上升到2000年的6.65%(参见表2),2000-2002年,全球出口衰退,东南亚也呈现出小幅衰退。但从客观数据上看,中国的出口增长并没有带来东南亚出口份额的减少。因为90年代的10年当中,东南亚的出口份额依然处于全球增长最快之列,即使遭遇到金融风暴的巨大冲击,东南亚的出口份额在1998-2000年还是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因此,过去20年来,中国不但在出口的增长速度方面创造了奇迹,而且在绝对量上已经成为全球出口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其份额增长的情况在90年代后期甚至呈现出加速的趋势。1990-2000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增长了2个百分点,相当于高峰时期的日本在80年代的表现。1993-2003年,中国出口份额的增长可能接近甚至超过4个百分点,完全可能与1980-1990年的德国相提并论。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崛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如果国际经济环境不出现大的逆转(如人民币出现大幅度的升值),上述趋势应该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改革出口退税机制,将出口退税率平均降低3个百分点,这个措施对未来、特别是2004年的出口有多大影响,非常值得观察。如果2004年中国的出口增长依然能够保持在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10个百分点的幅度,则意味着中国的出口竞争力确实是非常强劲的,过去20年中国出口方面创造的增长奇迹可以强劲地维持下去。反之,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不断上升的地位可能会面临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此后再转入相对正常的发展轨迹。

表1 1980-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年(均)出口增长率(%)

1980-2002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02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全球

 5.37

 5.426.43-0.05

3.45

-1.51 3.84 12.77 -3.97

4.02

美国

 5.24

 5.727.09-5.77

10.18

-0.95 1.56 12.75 -6.66 -4.88

德国

 5.39

 8.122.745.33

-2.24

5.97

0.00 1.53

3.60

7.10

日本

 5.41

 8.235.24-6.83

2.45

-7.85

8.10 14.28 -15.81 3.10

法国

 4.86

 6.444.230.29

-1.10

6.12

1.52

0.64 -1.29

1.89

英国

 4.26

 5.334.42-1.68

8.46

-2.30

-0.65 4.88 -4.45

1.17

比利时

5.81

 6.195.276.59

-1.58

4.23

2.99

5.02 2.04

11.33

荷兰

 5.56

 5.955.872.17

-0.56

2.96

2.15

6.66 -0.97

5.41

中国

 14.01

13.0614.91

 14.30

 21.02 0.50

6.11

27.84 6.78

22.35

韩国

 10.66

14.0210.23

 -2.89

 4.97 -2.83

8.60

19.89 -12.67 8.00

墨西哥

10.46

8.48 15.12

 -1.69

15.03

6.37 16.12

21.98 -4.70 1.41

中国台湾 8.94

12.99 8.22-6.11

4.62

-8.72 9.93

21.63 -17.10 6.33

西班牙

8.27

10.38 7.551.58

-6.05

11.13 -6.74

10.36 1.22 1.93

爱尔兰

11.30

10.9512.556.96

10.36

20.59 10.74

8.67

6.84 7.09

东盟

 8.13

 7.2011.48-3.12

3.61

-6.62 8.96

 19.01 -10.74 5.15

资料来源:根据WTO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表2 1980-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出口占全球比重(%)

 1980

1990

1993

1994

1997

1998

2000

2001

2002

全球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美国

 11.09

11.42 12.31

11.85 12.35

12.42 12.15

11.81 10.80

德国

 9.48

12.21

10.06

9.87 9.20

 9.90 8.58

 9.26 9.53

日本

 6.41

8.34

 9.59

9.18 7.55

 7.06 7.45

 6.53 6.48

法国

 5.70

6.28

 5.87

5.79 5.42

 5.84 5.09

 5.24 5.13

英国

 5.41

5.37

 4.80

4.74 5.03

 4.99 4.44

 4.42 4.30

比利时

3.17

3.41

 3.38

3.40 3.13

 3.31 3.06

 3.25 3.48

荷兰

 3.64

3.82

 3.71

3.72 3.73

 3.90 3.63

 3.74 3.79

中国

 0.89

1.80

 2.43

2.80 3.28

 3.35 3.88

 4.31 5.07

韩国

 0.86

1.89

 2.18

2.22 2.44

 2.41 2.68

 2.44 2.53

墨西哥

0.89

1.18

 1.37

1.41 1.98

 2.14 2.59

 2.57 2.50

中国台湾 0.97

1.95

 2.24

2.15 2.17

 2.01 2.30

 1.98 2.03

西班牙

1.02

1.61

 1.71

1.77 1.81

 2.04 1.79

 1.89 1.85

爱尔兰

0.41

0.69

 0.77

0.79 0.96

 1.17 1.20

 1.34 1.38

东盟

 3.54

4.18

 5.62

6.06 6.33

 6.00 6.65

 6.18 6.25

资料来源:根据WTO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与出口不同,1980-2002年中国进口增长的年均速度只有13.00%(参见表3),低于同期14.01%的出口增长速度。而且,中国的进口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中国国内的经济周期波动有关)。1980-1990年的速度较低,只有10.28%,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的速度。但1990-2000年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高达15.49%,高于因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而导致外贸大增的墨西哥的15.42%,也远远高于本文所选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进口大幅度增长的阶段出现在1999年以后,几年来中国的平均进口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而墨西哥的进口增长高峰期主要是在1994-2000年,韩国、中国台湾和东南亚等地区是在1994-1997年,目前尚未见到这些地区在未来还有进口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总的说来,在这20多年中,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而且比第2位的墨西哥和第3位的韩国高出3到4个百分点。1999年,中国进口占世界的比重摆脱了90年代中期约2.5%左右的停滞水平,上升到2.80%,2000年上升到3.35%,2002年达到4.42%,2003年很可能超过5%的水平。这也意味着中国进口占世界的比重,在1999-2003年这一阶段差不多翻了一番。从进口的排名看,中国也达到了荷兰、比利时等国家的水平,因此,中国在创造了出口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创造了进口增长的奇迹,而且进口奇迹发生的时间更接近当前,其增长的势头可能比出口还要强。如果说未来两年中国出口增长的速度可能会受到退税、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负面影响的话,进口则不会受到上述因素的干扰,未来一段时期中国进口占全球的比重可能要超过出口所占的比重。

表3 1980-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年(均)进口增长率(%)

 1980-2002 1980-1990 1990-2000 2000-2002

1993

1995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全球

 5.465.526.57

 -0.19

 -0.18

19.24

3.41

-0.98 4.29

13.50 -3.65

3.39

美国

 7.277.249.31

 -2.288.94

11.84

9.37

5.04 12.19

18.86 -6.36

1.98

德国

 5.398.122.745.33

 -11.61

22.61 -2.24

5.97

0.00

1.53

3.60

7.10

日本

 4.025.244.89-5.85

 3.59

22.03

-2.98 -17.20 10.97

21.93 -8.02

-3.64

法国

 4.105.683.76-1.86

 -9.30

17.64

-3.24

7.98 2.59

7.35

-3.05

-0.66

英国

 5.036.794.42-0.58

 -5.52

14.17

7.03

4.46

1.14

5.81

-3.13

2.04

比利时

4.905.244.505.26-5.62

23.89 -3.56

4.36

2.38

7.45

1.72

8.91

荷兰

 4.774.925.64-0.13-6.22

23.21 -0.10

2.57

5.38

5.88 -4.41

4.34

中国

 13.00

 10.2815.49

 14.5229.01

14.24

2.55 -1.50

18.16

35.85

8.20 21.21

韩国

 9.1212.108.67

 -2.642.48

 32.02 -3.81 -35.50

28.38

34.01 -12.08 7.82

墨西哥

9.897.0015.42

 -1.725.21

 -8.69 22.60 14.02

13.52

22.91

-3.58 0.17

中国台湾 8.2310.749.82

 -10.28

 6.81

 21.27 12.48

-7.88

5.73

26.11

-23.34 4.99

西班牙

7.099.92 5.94

 -0.79

-22.29

 27.77 -4.58

18.15

-0.97 15.37

-0.95

-0.63

爱尔兰

7.246.36 9.460.87

-5.85

 26.27

9.99

14.42

8.28

9.14

-0.82

2.59

东盟

 7.969.47 8.51

 -1.82

15.08

 26.34

-0.97

-24.97 7.47

22.42

-8.38

5.21

资料来源:根据WTO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表4 1980-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口占全球比重(%)

 1980

1990

1993

1994

1997

1998

2000

2001

2002

全球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美国

 12.38

14.56 15.56

15.56 15.70

16.66 18.76

18.24

17.99

德国

 9.29

 11.86 9.80

9.64

8.96

9.59

8.22

8.84

9.16

日本

 6.81

 6.63

6.23

6.22

5.92

4.95

5.66

5.40

5.03

法国

 6.50

 6.60

5.61

5.56

4.98

5.43

5.05

5.08

4.88

英国

 5.57

 6.28

5.40

5.29

5.37

5.67

5.12

5.15

5.08

比利时

3.46

 3.37

3.04

3.01

2.83

2.98

2.77

2.92

3.08

荷兰

 3.76

 3.55

3.26

3.40

3.33

3.45

3.25

3.23

3.26

中国

 0.97

 1.50

2.68

2.61

2.49

2.47

3.35

3.77

4.42

韩国

 1.07

 1.97

2.16

2.31

2.53

1.65

2.39

2.18

2.28

墨西哥

1.07

 1.23

1.77

1.88

2.01

2.31

2.72

2.72

2.64

中国台湾 0.95

 1.54

1.99

1.93

1.99

1.85

2.09

1.66

1.68

西班牙

1.64

 2.47

2.00

2.01

2.02

2.41

2.33

2.39

2.30

爱尔兰

0.54

 0.58

0.55

0.58

0.66

0.76

0.76

0.78

0.78

东盟

 3.17

 4.57

5.96

6.35

6.50

4.93

5.48

5.2l

5.30

资料来源:根据WTO有关数据分析得出。

二、中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流向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已经日益崛起为一个贸易大国。这个过程反映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统计中,是中国在它们对外贸易关系中地位的快速上升。当然,中国的海关统计与国外的统计有相当大的误差,其中可能涉及到香港的转口等因素(注:另外,从构成上看,中国的外贸中50%以上属于加工贸易,与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别。不过,这种做法正好反映了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而且,又非常符合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更强调水平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新特点。因此,在认识上,我们不应该认为加工贸易比重过高不正常,更不需要有加工贸易层次较低的认识,因为加工贸易也会顺着产业链条逐步攀升到零部件、中间产品和投资品的生产。)。但从全球范围看,全球的进口量和出口量是吻合的,外国的进口统计也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外国的进口统计是外国政府制定对中国贸易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从外国政府的统计中,考察中国在它们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地位演变。中国进出口增长发生的阶段不同,它们与不同国家的流向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别,中国的出口大量流向发达国家市场,中国的进口则主要来自亚洲地区的日本、“四小龙”,从2001年开始又越来越多地来自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

(一)中国与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双边贸易关系

与美国的贸易关系,是中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到9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后期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关系中的地位急速提升。根据美国统计署的数据,1985年中美贸易额只有77.17亿美元,只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5713亿美元的1.35%,双边贸易大致平衡;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2.20%,美国出现了104.31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注:对于这个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香港、台湾地区、韩国到中国大陆投资,再以“中国制造”的名义转出口形成的,参见朱文晖:《中国出口增长奇迹》,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1995年,该比重上升到4.23%,增加了几乎一倍,美国的逆差扩大到337.89亿美元。2000年,该比重达到5.70%,美国的贸易逆差为838.33亿美元,同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2003年1-8月份,这一比重为8.70%,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770.11亿美元,此上年同期增加了21.61%,预计全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可以达到1200亿美元。9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美国的统计,其贸易逆差中大约有20%来自中国。2003年,中国极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3大贸易伙伴,而且美中贸易与排名第2位的美墨贸易的差距也大大缩小了。因此,中美双边贸易关系更主要地体现为中国向美国的出口,近年来中国商品在美国进口市场中的占有率急速上升。例如(注:本节和下节关于日本进口市场占有率的数据来自台湾“经济部”全球资讯网http://www.moea.gov.tw),1997年中国在美国进口市场的占有率为7.19%,已经高于德国等欧洲国家,但与份额不断上升的墨西哥相比,与原来居于第1位的加拿大和第2位的日本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日本的占有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到2000年以后,加拿大的份额也进入下降趋势,同时,2001年墨西哥的份额达到最高的11.52%之后,也进入下降阶段。到2002年,中国的份额上升到10.76%,比1997年增加了3.57个百分点,超过日本的10.44%,成为美国第3大进口来源地。2003年1-7月份,中国的份额进一步上升到11.19%,成为美国第2大进口来源地,超过了墨西哥11.01%的比重,更远远超过了日本9.55%的比重,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按照中美之间高度互补的产业结构,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中国所占份额应该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关系虽然比中美贸易关系平衡,但也逐渐呈现出日本为逆差的局面。按照日本方面的统计,从1994年起日本已经对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根据日方按美元统计(注: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2002年日本对华出口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9.56%,连续两年仅次于美国,位居第2,对日本贸易整体实现大幅顺差做出了主要贡献;自中国进口占进口总额比重达到18.3%,超过美国17.1%的水平,历史上中国首次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而且,中国在日本的市场份额还处于上升的轨道上,与排在第2位的美国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同样,中国和欧盟之间的双边贸易也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根据欧盟统计(注:根据欧盟贸易网站http://europa.eu.int/Comm/trade/有关数据计算得出。),1980年与中国的外贸总额只有41亿欧元(经货币调整之后的统计),在欧盟对外贸易关系中处于一般的地位,低于欧盟15国与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量。到1990年,中欧的双边贸易量上升到162亿欧元,已经远远超过了欧盟15国与墨西哥和澳大利亚的双边贸易,接近加拿大与欧盟15国的双边贸易量。更大的突破来自90年代,2002年中国与欧盟15国的双边贸易量达到1153亿欧元,相当于1990年的7倍,超过了日本与欧盟1100亿欧元的双边贸易额,成为欧盟在区外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贸易伙伴。而且,当年欧盟15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473亿欧元,超过日本的256亿欧元,中国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

(二)中国与亚洲“四小龙”的双边贸易关系

与中国对发达国家市场出现巨额贸易顺差的情况相反,中国对亚洲“四小龙”,特别是对韩国和台湾地区呈现出了巨大的贸易逆差。

1992年中韩建交,1995年双边贸易已经有了快速的增长,当年双边贸易量为165.45亿美元,1990-1995年年均增长率达42.13%。其间,韩国与美国和日本的贸易也保持高增长,年均增长率在8%-9%。1995-1999年间,美国和日本的对韩贸易的增长率都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负数,分别是-0.06%和-5.26%,同期中韩贸易却以年均8.05%的速度增长,1999年中韩贸易额达到225.52亿美元,约为日韩、美韩贸易的50%。1999-2002年间,中韩贸易再以年均18.17%的速度增长,而日本和美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只有3.84%和-0.75%。至2001年,中韩贸易量达314.93亿美元,已大大接近美日的水平,是日韩贸易量的73%,美韩贸易量的59%(注:参见Statistical Handbook of Korea 2003。)。同时,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韩国的第2大出口市场。2002年,韩国方面统计的中韩贸易量突破410亿美元(注:参见“卢武铉访华成为中韩经贸发展新契机”,2003年7月8日15:03:33中新网。韩国总统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是韩国最大的投资目的地,韩中两国在CDMA普及化、车辆生产、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中国海关统计,中韩双边贸易额1992年建交当年为50.3亿美元,2002年达440.7亿美元,增长7.8倍,年均递增26%,大大高于同期各自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幅度。据中方统计,2002年韩国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对象和第三大进口来源。据韩方统计,2002年中国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和第三大进口来源。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5月底,韩国企业对华累计投资已达24284项,协议韩资金额303.1亿美元,实际使用韩资169.4亿美元,韩国已成为中国第六大外资来源地。),接近日韩之间的双边贸易量。据韩海关统计(注: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2003年1-8月,韩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3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0%;其中,出口1199.74亿美元,进口1142.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7.9%;贸易顺差57.15亿美元。同期,韩国主要贸易伙伴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375.15亿美元,同比增长3.9%)、中国(347.20亿美元,同比增长39.6%,其中,韩对华出口2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47.7%,自华进口136.84亿美元,同比增长27.5%)和日本(335.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2%)。主要贸易顺差来源分别是:中国73.52亿美元,中国香港69.93亿美元,美国46.47亿美元,欧盟33.0亿美元等。主要逆差来源分别是:日本120.01亿美元,沙特阿拉伯52.24亿美元,澳大利亚16.4亿美元等。按照月度计算,2003年下半年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而且很快就会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实际上,如果加上香港的转口因素,2003年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同样,根据台湾方面的统计,祖国大陆也已经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由于台湾当局没有开放“三通”,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主要经过香港进行。又由于香港本地很少消费台湾的产品,因此台湾对香港的贸易可基本被认定为两岸之间的贸易。2002年台湾统计的前五大贸易伙伴分别是美国、日本、香港、韩国和德国。仅就台湾公布的五大贸易伙伴分析,5年来,台湾贸易年均出口增长率仅为1.4%,但对香港的出口增长率却高达8.3%。除对美国和香港是顺差外,对日、韩、德均为逆差。而且香港(大陆)的顺差5年来稳定在250亿美元左右,成为台湾地区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从台湾的出口看,美国历来是其最大的出口市场。但2002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为308.5亿美元,超过了对美国出口的267.6亿美元,大陆成为台湾地区的最大出口市场。2003年,美国经济出现明显复苏,但当年前9个月台湾对美国出口191.1亿美元,还是落后于对大陆的208.7亿美元的出口(注:台湾“经济部”全球资讯网http://www.moea.gov.tw)。

新加坡与中国大陆的经济联系虽然不如韩国和中国台湾紧密,但近年来新加坡的外贸同样出现与中国加强联系的现象。1997年以来,按照新加坡方面的统计,虽然新加坡总体对外贸易增长有限,但新加坡和中国的双边贸易量基本未受到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从1997年的145亿新元上升到2002年的281亿新元,增加了1倍多。如果加上香港的因素(新加坡与香港的贸易大都与中国大陆有关),2002年,新加坡与中国大陆加香港的贸易总额为537亿新元,远远超过当年421亿新元的新日贸易额(1997年,前者的数量为381亿新元,远小于后者477亿新元的数量)和527亿新元的新加坡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接近新美之间625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相当于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贸易额770亿新元的70%,中国在新加坡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已经上升到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新加坡和中国(加香港)之间的贸易呈现出庞大的贸易顺差,2002年,这一顺差为118亿新元,超过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美国等地的贸易顺差,相当于当年新加坡对外贸易顺差总额的74%,是新加坡最大的外贸顺差来源(注:参见Economic Survey of Singapore 2002。)。

从新加坡不同外贸伙伴比重变化的趋势来看,1997年至2002年,5年间中国大陆加香港占新加坡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已经从9.97%上升到12.42%,属于上升最快者。2002年中国大陆加香港占新加坡总体对外贸易额的12.42%,接近美国的14.45%,但美国所占比重过去几年来是持续下跌的,中国的比重超过美国应该是近期的事(注:据新加坡最新统计,2003年1-9月,中新双边贸易额已达148.11亿美元(258.33亿新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7.22%,已超过中国海关统计的中新2002年全年140亿美元的贸易总额。其中新自华进口78.39亿美元,对华出口69.72亿美元,分别增长了17.3%和40.6%。统计显示,新对华出口有加速的趋势,仅2003年9月份,新对华非石油类出口同比增长了67.1%,比8月份也增长了4.9%,中国是新加坡出口增长幅度最快的市场。),这意味着近期内中国将成为新加坡仅次于马来西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三)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

作为一个只有2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远远不如与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的贸易往来密切。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拉丁美洲、中东等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明显升温。

以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为例,马中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快。2000年,中国大陆加香港在马来西亚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仅为7.7%。2002年,这一比重为9.7%,2003年1-8月进一步大幅度上升到11.6%。2000年到2003年,中国大陆加香港占马来西亚出口的比重从7.6%上升到12.7%,整整上升了5个百分点,表明中国已经成为马来西亚出口增长的主要市场(注:参见马来西亚:www.miti.gov.my/trd-figures.html)。

同样,近年来中国与南美洲的贸易往来突然加速。据巴西外贸统计局统计(注:中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2003年1-10月份,巴西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56.89亿美元,比2002年同期34.11亿美元增加了66.78%。其中巴西向中国出口39.36亿美元,仅位于美国(139.81亿美元,占23.16%)之后,居第2位,占巴西出口总额的6.52%。比去年同期的21.26亿美元(居第2位,占4.25%)增加了85.13%。巴西从中国进口17.53亿美元,位于美国(78.41亿美元,占19.59%)、阿根廷(38.71亿美元,占9.67%)、德国(35.36亿美元,占8.83%)、日本(20.59亿美元,占5.14%)之后,居第5位,占巴西进口总额的4.38%。比去年同期12.84亿美元(居第5位,占3.21%)增加了36.52%。2003年1-10月份,巴中贸易巴西顺差21.86亿美元。2002年同期巴西顺差8.42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指出(注:参见http://chinesenewsnet.com,2003年9月30日。),虽然南美依然同欧洲和美国有更多的贸易往来,但这些国家向中国的出口由于基数较低,增长十分迅速,如2003年6、7月份,中国是阿根廷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华尔街日报》2003年9月29日报道称(注:“美报认为中国经济成功促进拉美经济增长”http://www.sina.com.cn 2003年9月30日9:51新华网),中国经济成功促进了拉美经济增长,中国从拉美国家进口产品对正在走出经济困境的拉美经济起到了有益作用。智利是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中国占智利的出口份额已经从1999年的2.3%上升到2002年的7%,预计2003年将进一步升至10%左右。中国成为智利的第3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三、理论启示: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上升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大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单一国家来看,2003年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2大的进口来源(仅次于加拿大)和第3大的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日本第1大的进口来源和第2大的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欧盟与区外国家贸易的第2大的进口来源和第2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中国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和第2大的外贸伙伴(仅次于美国);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外贸伙伴;新加坡第3大的出口市场和第3大的贸易伙伴(仅次于马来西亚和美国)。近一两年来,中国又上升为巴西、智利等国前3位的出口市场和外贸伙伴。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的国际贸易量在近期内就可以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3大贸易国,也有可能在中期内(如3-5年时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2大贸易国。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加入国际分工体系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会影响国际分工体系的重构。

与19世纪英国推动国际贸易、20世纪美国参与进而主导国际贸易,以及20世纪中期日本以贸易立国的方式崛起的过程不同,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期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上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有多个采用不同贸易方式的循环圈,它们包括美欧日—中国—“四小龙”、美国—中国—“四小龙”、日本—中国、欧盟—中国、中国—东盟、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等。

从最宏观层面看,中国加入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循环圈是美欧日—中国—“四小龙”。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在前期,中国吸引的外资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等地,而中国出口当中,超过一半比重是由在中国投资的外资企业生产的,中国进出口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以港台商人控制的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这些加工贸易的外方参与者大多数为港台等亚洲“四小龙”的商人。我们看到,在过去20年中国外贸增长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原来外贸增长速度最快的亚洲“四小龙”向发达国家的出口转移到中国实现的状况,这种状况的典型是香港和珠江三角洲的“前店后厂”模式和台湾与大陆的“台湾接单、大陆生产”模式。在这个循环中,中国对发达国家、特别是对美国呈现出庞大的贸易顺差,而对“四小龙”呈现出贸易逆差,特别是对工业基础较强的韩国和台湾地区呈现出数目庞大的贸易逆差。这个循环,从结果上体现为一种多赢的策略,即发达国家享受到了原产于中国的价廉物美的商品,“四小龙”从对中国的投资和贸易服务中获得了相应的顺差与利益,中国则获得了出口加工就业、以至于实现了出口替代工业化的不断深化,中国走向国际贸易大国的步伐得以启动。因此,在中国进出口当中贡献很大的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实质上是在全球范围内缔造一种新型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是美国、日本和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制造者,而成为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整个循环圈反映的是发达国家市场和生产基地之间的关系,其中的纽带就是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形成的比较优势全面进入国际分工。

美国—中国—“四小龙”之间的贸易循环圈,是这种分工体系最典型的体现,也正是通过“四小龙”连接,在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和最多劳动力供应的中国之间建立了极为明显的互补关系。当然,从美国的统计上看,这种循环体现的是原产于中国的商品对美国的顺差迭创新高,中国承受了绝大部分来自美国的贸易不平衡甚至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下图描述了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之间的贸易顺逆差关系。根据美国的统计,2002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统计,这一逆差数为427亿美元),但是中国并没有完全享受到这些顺差,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对韩国和中国台湾等的逆差。因此,过去2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与东亚地区国际分工重构的过程同步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以及未来的新加坡都会与中国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如果人民币的汇率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势必将会对这个循环圈带来相应的影响。

图1 2002年东亚各国贸易顺差关系和对美国的顺差格局(单位:亿美元)

→表示外贸顺差归属的方向

注:①按中国海关统计,②按美国海关统计,③按日本海关统计。

资料来源:陈文鸿等《中国兴起与东亚产业分工格局变化趋势》,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工作论文。

从表面上看,中国与日本两者之间的贸易更多地是由日本企业到中国投资、再返销回日本来主导的,呈现出日本—中国—日本的双向循环关系,正是中国劳动力和土地方面的优势,导致作为出口大国的日本对中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双方的统计仍有相当大的误差,如上图所示,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中国对日本的逆差为50.3亿美元,而日本则统计对中国有225.4亿美元逆差,这其中一方面涉及到香港转口因素,另一方面涉及到日本在华投资企业在返销日本时的加价因素),而且日本对华投资方兴未艾。由于日本也是美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随着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深入,也非常可能出现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和其对美贸易顺差向中国转移的情况。在电子和机械行业,这种情况应该已经比较普遍(即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最终产品中包含着大量来自日本的零部件)。当然,与“四小龙”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一样,日本企业也会从这种新的分工中获得相应的利益。不过,从深层次来看,中日贸易当中也包含“四小龙”的因素。从上图的数据看,根据日本的统计,2002年日本虽然对中国有贸易逆差,但对中国、韩国、台湾地区三地的顺差却高达264亿美元。换句话说,日本是在一个更大的循环圈中,通过韩国和台湾地区等来介入中国的国际分工,中国对韩国和台湾地区的庞大贸易逆差,有相当大一部分最终来自日本,而这个大循环圈的最终市场很大部分则是美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日本与“四小龙”一样都在分享中国庞大的对美贸易顺差。

在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中,虽然有港台等地的因素在发挥作用,但更多地体现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一般贸易(包括香港贸易商在中国内地的采购代理),以及欧洲企业对华投资带来的相关贸易(如德国大众、法国标致等带来的出口),这个循环过程相对不太明显,因为日本和“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与欧盟市场关联远不如它们与美国紧密。因此,中国与欧盟未来的分工模式可能是一种日本和“四小龙”都未曾经历的模式。例如,欧洲汽车、石化等大企业对中国的投资远超过它们对日本和韩国、中国台湾等地的投资,目前德国大众、巴斯夫、英国石油、荷兰壳牌等在中国的庞大重化工业投资一旦形成,势必将会对东亚地区的重化工业分工和格局产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国的国际贸易关系由上述循环推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劳动密集产业出口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的推动),但中国的对外贸易又逐渐超越上述循环。这种超越首先体现为出口扩散效应,即外资企业的加工出口模式扩散到中国本土企业、特别是扩散到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等地民营企业。其次体现为升级效应,即中国出口的构成逐渐由服装、鞋类、旅行用品上升到机电产品,未来可能上升到汽车零部件等技术密集产品。再次,对外贸易与中国国内市场形成良好的互动,中国制造的普通劳动密集产品、机电产品具备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家用电器等产品和产业形成了进口—引进—出口的循环,“中国制造”成为国际经济的热点。最后,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后中国自身的工业化进程进入了重工业主导的发展阶段(注:1999年起,中国工业生产中,重工业的增长速度在改革开放以后首次超过轻工业的增长速度,此后这个趋势一直维持下来。根据发达国家重工业化的经验,这个过程至少可以推进10-20年。),中国开始从全球大量进口重工业化所需的机器设备、中间产品和原材料,中国的对外经贸关系中出于本国的消费和投资而形成的自主性进口需求因素(这种需求有别于为出口而进口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需求)大大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值得分析。

大量进口原材料,使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2002年中国新的经济上升周期启动以后,中国从南美洲、东南亚等地的进口大量增加,并呈现出明显的贸易逆差,这意味着中国的国际贸易形态已经超越了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外围状态,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构造一种新型的分工关系(未必是中心—外围关系),从发展中国家的庞大进口将成为中国介入国际分工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进口,形成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互补。并通过这些进口、以至逆差形成强大的谈判能力,从长远为中国的工业品顺利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市场打开销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保护比发达国家强大得多),这将是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环节。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已经日益崛起为一个广受瞩目的国际贸易大国,依托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庞大能量,这个大国经济正在通过与美国、日本、欧盟、“四小龙”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重构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国际分工网络和多重流向的国际经济循环圈。在新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国外贸政策的原则也应当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中国从国际分工的外围走向中心、成为真正的国际贸易强国打下基础。

[收稿日期]2003-11-27

标签:;  ;  ;  ;  ;  

中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崛起与国际分工的转型_国外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