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探讨论文_姚文超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社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各种能源中,电能由于其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作用,在能源系统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电能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用电企业的发展。在电力技术以及一些输电设施上,也产生很大的进步。输配电过程在供电企业中属于十分关键的工程技术,保证输配电过程的效率,确保电力输出的安全成为了供电企业需要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供电企业 输配电 自动化

改革开放以来,电能成为了能源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电能的有效使用不仅丰富了人民的生产生活,也促进了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其工作核心便是用电工程的自动化,其一方面可以加快配电工程终端的安装效率,从而节省人力物力资源。另外一方面,对于偏远的地方,这种控制输电的效果具有较大的优势。

1 供电企业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电能消耗严重

当前电力系统在输配电的过程中消耗电能严重,从而大大降低了电能的使用率。从而在输配的过程当中,电能的消耗让供电企业受到较大损失,在这个方面大大增加了供电企业的运营成本。究其原因,输配电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产生电能消耗的重要原因。此外,管理技术以及相应的电网设施的不健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

1.2 复合型技术水平低

供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才能较好的改进供电技术,但这在另一方面将显然造成供电企业的资金紧张。因此,对于输配电技术的综合性要求较高,这从另一个侧面使得供电企业的复合型技术水平降低。

1.3 供电企业较低的管理水平

一些传统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供电企业在管理水平上的创新能力,无法完全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人才的选用以及制度建设,显然,管理方法在科学性上也有待提高,综合各方面原因使得供电企业在管理能力上是落后的。此外,供电企业员工的工作具有较为明显的流动性,使得各个部门的员工频繁调动,缺乏人员配置的稳定性。而不同的部门具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这就让各个员工很不适应,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2 供电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人为因素方面

在输配电能的管理当中,作为管理人员,在管理技术管理方法上的欠缺,使得供电企业管理能力不足,对于输配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没有担当起有效的责任,从而使得电力输配产生问题。因此,在用人选人方面,供电企业应当加大审核力度,着重选拔人才。杜绝家属子弟等优先入职的不良制度。对于人才的选拔,应当吸纳一些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兼具的复合型的人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过硬的人才。

2.2 自然因素方面

输配电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天气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恶劣的自然环境到来的时候,输配线路就会产生一定的破裂和损坏。各个环节的元器件也有一定的环境要求,如果环境不适宜,其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当对于自然因素加大困难预判能力,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和维护方案,将自然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2.3 技术因素

在供电系统中,由于当前的技术水平限制。在方法上缺乏更为先进有效的理论支持。在人才上缺乏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支持。在元器件上也不能及时与世界顶尖水平挂钩。在以上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容易导致一系列的供电问题。因此,应该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吸纳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保持技术更新的活力。

3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方案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智能科技等前沿信息技术。通过对于科学,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在准确,严密的逻辑性的程序运算之后,对输配电过程智能化,使供电系统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不仅可以自动计算配送电能的额度,也可以做到实时监控,从而保障了用电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1灵活性及高效性

供电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信息技术,将电力输配运行系统化和程序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工程的便捷性,使得工程可以方便快捷的展开,较为灵活。此外,也提高了工作的有效性。

3.2智能性及便捷性

供电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工作基础是计算机技术,工作流程是对科学、准确的数据进行合理的逻辑程序运算,从而得到较为有效的运行模式。从这个角度使供电系统能够更加智能化,科技化的运行。从而避免人为操控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的可能。此外,智能系统除了误差率低,准确性高外,还有全天候的优点。一方面节约了人力成本,另外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3.3简约性及综合性

输配电力的工作强度很大,密度较高,十分琐碎。人工操作的话。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实际操作的难度,在各个方面让输配电的过程变得更为简单,人工强度大大降低。在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修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和简化。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素质,促进了系统的有效运行。

3.4安全性及服务性

输配电工程的管理是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一旦发生了配电过程中的事故,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伤亡。通过输配电工程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稳定性,从而使得这一过程更加安全,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4 输配电系统自动化的具体作用

4.1实时全程远程监测控制

自动化输配电的技能的研发和应用,使得输电企业对于电力输配系统的各个参数以及运转效率、运转稳定性有更准确的控制,及时更新参数信息,灵活掌握输配电系统中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远程操控各个元器件,将有效的实现实时控制。在配电系统自动化下,一旦发生紧急断电事故,系统将马上检测出故障原因,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2排除故障与增强输配的功效

自动化输配电的运行系统中,具有自动报警功能,产生安全隐患时会及时报警,让人们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此外,输配电系统还有一定的信息储存功能,能够对于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在下次再一次遇见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4.3减少电能消耗与优化输配

输配电力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降低电力资源的额外消耗。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各个环节降低系统的用电消耗,在输配过程中,通过智能分析,合理导向。在最大程度上优化电能分配,提高产出效率。

结束语

输配电过程在供电企业中属于十分关键的工程技术,保证输配电过程的效率,确保电力输出的安全成为了供电企业需要思考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供电企业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过程进行探讨。自动化工程在运输电的效率,安全性和操作性各个方面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应当大力发展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1]臧先刚,吕青青.浅谈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状况与控制措施[J].电子制作,2013,22:186.

[2]李伟,姜波.关于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27.

[3]张蕾,苗智国.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电源技术应用,2013,08:211.

[4]张永祥.浅析电业局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151.

论文作者:姚文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  ;  ;  ;  ;  ;  ;  ;  

供电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探讨论文_姚文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