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可宁胶囊治疗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勇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医院 河北承德 068450)

【摘要】目的:探讨心可宁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此病诊疗积累经验。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8例,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应用心可宁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对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H、AST、CK-MB比对照组变化更显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应用心可宁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LDH、AST、CK-MB水平降低更明显,值得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心可宁胶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067-02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临床常见病症。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1]病情轻者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不大,患者仅有早搏,或感觉体力下降、疲倦的症状,有的患者甚至没有感觉;严重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会感觉到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心脏停搏等,表现在心力衰竭上,患者的活动会受影响,只能卧床、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症状;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极少数患者在急性发病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死亡,而部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如果病毒感染进一步发展,影响了肾脏还会导致肾炎等。[2]因此,患者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诊治。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8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采用心可宁胶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为(33.13±5.72)岁,病程1~30天,平均(10.53±3.51)天;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为(34.03±5.32)岁,病程1~28天,平均(10.33±3.85)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即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应用适量的心肌营养药物,如辅酶Q10、辅酶A等,并对心律失常、心悸、心力衰竭等实施对症处理;其次,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黄芪注射液3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需连续治疗3周;观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由天津美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制造心可宁胶囊口服治疗,2粒/次,3次/日,需持续服用3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经心肌酶谱检查、超声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显示大部分心肌酶谱恢复正常、大部分症状消失者为显效;显示心肌酶谱部分恢复正常、部分症状消失者为有效;显示心肌酶谱没有好转变化,甚至症状出现加重者为无效。显效率+有效率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处理所有数据,组间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LDH、AST、CK-MB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DH、AST、CK-MB对照组变化更显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所示。

3.讨论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病变,或者产生慢性或急性的炎性病变,使患者产生一系列不良症状。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的病情有轻有重,大多数婴幼儿病情较重,而成年人病情相对较轻,如轻者没有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的心功能不全或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心前区闷痛、四肢乏力、多汗、心慌等症状。若延误治疗或不对症治疗,则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严重时可引发心脏器质性病,甚至猝死。[3]因此需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诊断,并接受对症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其临床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本文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心可宁胶囊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4.87%,远高于采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DH、AST、CK-MB水平降低远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证明心可宁胶囊可有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治疗此病的首先。心可宁胶囊是中药合成制剂,如红花、三七、冰片、丹参、牛黄、人参等,对冠状动脉起到明显的扩张作用,可加快冠脉血管流动,使血液循环逐渐恢复正常,使心肌耗氧有所降低,同时可改善营养心肌情况,扭转心肌缺血现象。[4]因此,心可宁胶囊可有效调节外周血管,促使微循环恢复正常,其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心可宁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肯定,有效降低LDH、AST、CK-MB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唐锋,李曙光,王湄川.急性病毒性心肌炎108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20(03):208-209.

[2]吴范武.解毒益心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医药导报.2013,12(16):58-59.

[3]董军.心可宁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医中药,2013,11(17):284.

[4]赵利刚.心欣舒胶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7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21(20):52-53.

论文作者:刘勇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  ;  ;  ;  ;  ;  ;  ;  

研究心可宁胶囊治疗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