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释疑论文_刘会朵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释疑论文_刘会朵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719300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学会质疑,主动释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质疑 引导

斯宾塞曾说,对于儿童,应少教一些,要多给他们进行自己研究的机会,并使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为了达到最有效的学习,应当对学生讲得越少越好,而对学生自己发现的引导越多越好。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预习课文、课堂教学、课后提高等环节中提出疑问,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提出的问题这一教学方法。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钻研课文的兴趣大有提高,学习变得积极、主动、有效。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学的起点。在课堂上,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组织、归纳,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分类处理,并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行解决提出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课前自行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预习课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此,我对每一课的教学,均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而且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将自己不懂的或者想要知道的东西提出来,形成问题,然后再在文章中或者其他资料中寻找答案。如在学习《长征》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长征从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间结束?长征经历过哪些省份?红军翻了多少山,过了多少河?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再通过课文的学习,资料和网络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引导学生在课前或查阅《少儿百科知识全书》或上网查找有关内容等予以解决。学生通过查阅整理,了解到红军长征先后爬过26座山脉,其中5座终年覆盖积雪,跨过24条大河,占领过62座城市,平均日行军70华里等。这些知识的积累,既让学生感受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又让学生体会了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既让学生接受了革命的洗礼,又让学生感悟了新时代的幸福。总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自行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既是学生预习课文的延伸,更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例如:在学习《最后的辉煌》时,学生提出:诺贝尔为什么把财产不仅要献给祖国,还要献给世界。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文章的中心,涉及到文章内容的实质,且学生通过独立阅读均能自行解决。因此,我指导学生各自细读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通过详细的阅读、认真的思考,最终解决了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知识,更使他们学会了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的问题则让学生以小组自学讨论的形式解决。如学习《丰碑》一课时,学生提问: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一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解决。学生通过讨论、归纳、交流、总结,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课后自行解决问题

对于一些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既不能在预习中理解和掌握,也不能在教学中彻底地弄明白,那么,只能在课后继续学习的基础上来解决,并实现延伸、拓展、提高的目的。例如,《最后的辉煌》最后一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1896年11月10日,诺贝尔结束了他充满传奇的一生。”学生提问:为什么说诺贝尔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对于这一问题,我引导并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或阅读老师推荐的一些书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并归纳、整理,然后请学生在早读课上进行交流。学生通过阅读有关书籍和网上学习,了解了诺贝尔少年的孱弱,青年的忧愁,成年的勤勉,晚年的孤寂,进而理解并体会到诺贝尔的一生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充满传奇的一生。课后自行解决问题,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品格,做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与互补。

“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把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环节中的问题设置好,并能交付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解决,就能实现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努力抓好课前预习的前提下,把课堂教学转化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把培养学生“会学”的任务落实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同时要把难点问题,集中归纳起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留有适当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也能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刘会朵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释疑论文_刘会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