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_性别角色论文

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其受损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式论文,后应论文,男女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02)01-0064-08

1 问题

自尊又称作“自尊心”或“自尊感”。它是自我意识中的核心要素,也是人格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尊结构的复杂性和多层次化表明,个体建构其自尊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这些获得方式比自尊及其结构本身更能说明个体自尊水平、层次及其差异性,但目前,关于自尊的获得方式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缺少相应重视和研究。

自尊同时是个体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基本需求之一,是个体维持其心理平衡的精神防线和心理免疫系统。由于个体认识和价值判断取向不同,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其自尊必然会遇到无法避免的影响、冲击和威胁。自尊的受损从某种程度上即为心理失衡,其应对方式也可视为个体保持心理健康的防御方式。但自尊受损与心理不健康、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与维护心理健康的防御方式却不能截然等同。由于个体心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由于个体原有自尊水平、结构的不同,这种应对方式也会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差异。但目前的研究未对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大学生是一个较为激进和敏感的青年群体。成长中的成功体验和经历,决定了其较诸同辈群体自我期望高、自尊水平高的特点。由于大学生现有的心理水平和所处的独特发展阶段,由于其所处的高竞争、高对比环境,加之认识水平、价值取向上的不成熟,自尊敏感也成为一个明显的现实问题。因而,对于大学生的研究更具典型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拟从自尊获得方式、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入手,探索大学生群体中自尊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与取样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我国境内不同地域的三所大学内选取被试并进行全部测试。这三所大学分别是: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参加测试的人数为315人,去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88份。被试在各个维度上的分布基本符合要求(见表1)。

2.2 程序

研究共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订开放式问卷并结合深入访谈法进行测查,先在韩山师范学院抽样调查学生120人,回收有效问卷112份。第二步,确立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封闭式问卷,并运用该问卷随机抽样测查了三所院校的315名大学生,实得有效问卷288份。第三步,信度和效度测查、分析。为了保证测查的信度,在问卷制定中设置了复式题,同时在韩山师范学院抽取60名学生,在封闭式问卷测试30天后进行重测,检验其重测信度。结果表明,各问卷重测信度合乎要求,相关性均值大于0.790,P<0.001。

2.3 测试问卷

(1)自尊获得方式问卷。按照开放式调查的结果,予以分类归纳后,自行设计了相关条目,内设5个因子即他人认同、他人自居、社会性比较、自我外部显现、自我内部确证。对60名被试30天后的重测相关系数0.804。

表1 被试在各变量上的分布状况

(2)自尊应对方式问卷。[1]除了个别因子和条目的增删变动外,相对应的条目基本上为防御方式问卷(DSQ)中原因子的相同条目。问卷共设13个因子:抗争、补偿、压抑为积极型应对方式;回避、否认、孤立、人际诉求、消耗倾向为中间型应对方式;攻击、退缩、抱怨、分裂、躯体化为消极型应对方式。对于60名被试30天后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12。

3 结果

3.1 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其差异比较

在前期进行的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中,大学生所列出的自尊获得方式共计达326条,去掉重复多余的项目和一些不常见的方式条目,以自尊获得的来源途径和内外关系及其相关的自尊结构的模式和研究理论为主要细分标准和依据,对大学生所列举出的自尊获得方式进行归纳分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尊获得方式主要有20种。这20种自尊获得方式之间虽然相对独立,但通过对封闭式问卷的调查结果予以因素分析表明:这20种获得方式还可以再归为五类,即他人认同、他人自居、社会性比较、自我外部显现、自我内部确证。这五类获得方式由于内外关系不同,又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呈现为由外至内的三个层次:他人认同、他人自居是个体依赖的非我方式;社会性比较则是一种内外联接比较判断的方式;而自我外部显现、自我内部确证都是从自我方面获取自尊的方式。

他人认同和他人自居是个体构建其自尊体系的外部获得方式。他人认同主要指大学生通过与己相关的“重要他人”的认同获得自尊,主要包括师长、同辈群体、异性认同。他人自居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模仿、习得榜样人物的行为方式而获得自尊满足,主要包括师长自居、同辈自居、个人背景自居。社会性比较是介于个人自身与外部之间的获得方式,指作为社会性存在的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同他人产生价值、重要性的比较、判断时的自尊获得方式,包括同一性比较和特异性比较两方面,前者指个体与比较对象相似、相同特征的比照,后者是指个体同比较对象相比所拥有的特殊性的比较。自我外部显现和自我内部确证则同属于个人构建自尊的自我本身特征。自我外部显现是以个人对外显现的非稳定性、非本质的外观特征作为获取自尊途径的方式,它主要包括容貌显现、身材身高显现、荣誉显现、身份地位显现、学习成绩和名次显现、服饰外观显现六方面;自我内部确证则是个人借自身所拥有的稳定的、内在本质特征赖以构建自尊的方式,这是一种积极和真正成熟的方式,其中包括知识确证、智力确证、能力确证、专长确证、成就体验确证、品行确证六方面。(表2)

表2 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其因素分析结果

(方法:最大方差旋转N=288)

注:P值均小于0.001

表3是不同性别大学生五类自尊获得方式的均值及标准差。从表3可以看出:①男女大学生的主要自尊获得方式存在某些差异:男生依次是自我内部确证、社会性比较、他人自居、自我外部显现与他人认同;女生依次是自我内部确证、自我外部显现、他人认同、社会性比较与他人自居;②显著性检验表明:虽然男女大学生的首位主要获得方式均为自我内部确证,但这一方式与各子类另外两种获得方式没有显著性差异;③分析检验显示,男女大学生在五类获得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性比较、他人自居两项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存在明显差异(t=3.28,P<0.01;t=2.52,P<0.01);在自我外部显现、他人认同两项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显著(t=2.49,P<0.05;t=3.88,P<0.01)。

对于男女大学生各子类获得方式的显著性检验还表明:男女大学生之间存在许多方面、不同程度上的显著性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师长认同、异性认同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大学生(t=14.69,P<0.001;t=6.23,P<0.001),同辈群体认同上男大学生显著高于女大学生(t=2.47,P<0.05);个人背景自居一项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8.13,P<0.001);特异性比较方式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7.13,P<0.001);成就体验确证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2.99,P<0.01);在容貌显现一项上,女生分值明显高于男生(t=6.72,P<0.001),身高身材显现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3.12,P<0.01);学习成绩和名次显现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8.36,P<0.001)。其它子类获得方式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表4)

表3 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结果(M±SD)

表4 男女大学生子类获得方式平均数

表5 不同年级男女大学生的自尊获得方式及方差检验

注:**表示P<0.01;***表示P<0.001

表5是不同年级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均值与方差分析结果。由表5看出:①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在他人认同、他人自居、自我内部确证等方面表现出显著性的发展差异。多重比较检验的结果表明,大四男生的他人认同方式明显低于大一、大二男生(P<0.01),大三、大四女生在他人自居方式上明显高于大一、大二女生(P<0.01);大三、大四男生的自我内部确证方式明显高于大一、大二男生(P<0.01)。②在发展中,男女大学生还表现一定的相似性,多重检验表明在自我外部显现一项上大三、大四男女生分值均显著低于大一、大二男女生(P<0.01),社会性比较男、女均未显示出显著的发展差异。

3.2 男女大学生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及其差异比较

对开放式问卷所获得的大学生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共计88条进行整理,删除重复和不明显的条目,参照防御方式及其分类依据,把大学生常见的基本应对方式分为13种,详见表6。这13种应对方式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参照对封闭式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的结果,根据其对大学生自尊水平产生的心理影响,又可分为三类,即积极应对方式、中间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

积极应对方式是指不会降低个体现有自尊,有利于个体恢复和重建新自尊的方式,主要包括抗争、补偿、压抑三种方式。抗争是指个人在面对自尊应激源时所采取的正面积极努力;补偿是指个人避开敏感刺激的迂回升华活动;压抑是积极化解负面心理效应的冷处理过程。中间应对方式是个体所采取的力求消解消极影响的应激方式,主要包括回避、否认、孤立、人际诉求、消耗倾向。回避是个人面临自尊受损时的逃避行为;否认是个人面临自尊受损时的虚意掩饰;孤立是自我所采取的封闭保护措施;人际诉求是个人通过各种形式达成的人际求助方式如诉说、渲泄等;消耗倾向是个人消解心理紧张、焦虑的多余行为习惯如进烟、酒、零食等。消极应对方式是个人所采取的不利于维系和重建自尊的消极行为,主要包括攻击、退缩、抱怨、分裂、躯体化。攻击指个人对应激源的攻击性倾向和行为;退缩是指在威胁面前所出现的与其心理年龄特征不符的退行性、回归性行为;抱怨是个人对自尊应激源的非理性指责;分裂是个体所表现出的自我同一性的消减和思想观念的分离;躯体化则是指感受自尊受损压力时个人所表露的身体不适。

表6 大学生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及其因素分析结果

(方法:最大方差旋转)

应对方式1应对方式2 应对方式3

抗争

0.618  回避0.713

 攻击 0.632

补偿

0.654  否认

  0.698

 退缩 0.649

压抑

0.511  孤立0.643

 抱怨 0.526

人际诉求0.725

 分裂 0.508

消耗倾向0.544

躯体化 0.512

注:P值均小于0.001

表7是男女大学生三类不同性质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的整体均值。从表7及其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①在积极应对方式、中间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这三类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②三类应对方式中,男女生中间应对方式均值显著高于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P<0.01)。

表7 大学生三类性质应对方式平均值及标准差

 积极应对方式中间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

男 2.65±0.64

2.88±0.73 2.67±0.65

女 2.68±0.69

2.92±0.78 2.64±0.68

表8是男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各子类均值。对于各种不同应对方式的差异检验表明,男女大学生在不同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抗争一项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4.32,P<0.01),补偿一项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3.13,P<0.01);回避方式上女生高于男生,差异显著(t=3.64,P<0.01),否认方式上男生则高于女生,差异显著(t=3.03,P<0.01),孤立一项上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t=3.16,P<0.01),人际诉求一项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t=4.83,P<0.001);攻击方式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t=5.76,P<0.001),退缩方式上,女生高于男生(t=3.13,P<0.01)。

表8 男女大学生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平均值

  应对方式1

 应对方式2

 应对方式3

 女

 男

 女

抗争 2.852.64

回避  2.92

3.16

 攻击 2.94 2.49

补偿 2.722.93   否认  3.14

2.94

 退缩 2.87 3.08

压抑 2.402.57

孤立  2.96  2.25 抱怨 3.63 2.58

 人际诉求  2.86

2.25

 分裂 2.45 2.54

 消耗倾向  2.55

2.51

躯体化 2.48 2.52

4 分析与讨论

4.1 研究发现,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呈多样性和层次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获得方式多样,说明男女大学生均可在广泛领域构建其自尊,但由于这些方式之间差异明显,表明其尚未形成稳定的获得方式。自我内部确证应是各类方式中最积极、最成熟的一种,却并未占优势,这表明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都不够成熟。在五类获得方式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不同的获得方式在男女大学生构建其自尊体系中具有不同程度的地位和作用。男女大学生不同获得方式上表现出的顺序与侧重差异以及在同一获得方式上的性别差异,集中体现在较之于异性大学生,男大学生更侧重于社会性比较、他人自居,而女大学生更注重自我外部显现和他人认同。究其原因主要与不同的性别角色心理和社会认同、角色规范有关,即男女大学生是在社会文化许可的性别角色心理和规范之内择用相应的获得方式的。比较而言,对于男性,身份、地位、背景因素和竞争比较中的优势更为人看重,因而男大学生的社会性比较、他人自居要高于女大学生;而对于女大学生,由于传统观念更强调顺从而非独立,更强调外观而非内在实力,所以女大学生更重他人认同和自我外部显现。这种社会文化的期待差异,在男女大学生获得方式的子类差异中表现更为明显:男生在同辈群体认同、个人背景自居、特异性比较、成就体验确证、身材身高显现方面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则在师长认同、异性认同、容貌显现、学习成绩和名次显现方面显著高于男生,其中隐含着期望的性别模式,折射出社会文化的性别角色期待差异。发展中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也说明随着成人社会的不断接近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渐趋顺应,男女大学生之间的获得方式更多带有社会文化印痕而非个性色彩,即由于社会文化和竞争的要求,男大学生更注重于自我内部确证,追求个人成功和价值实现,而女大学生则表现出他人自居方式的日渐增强,而自我内部确证的发展与男性开始失衡,大学毕业后更多女生的“自我牺牲”便是这种发展差异的一个滞后表现。

4.2 男女大学生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都表现为积极、中间、消极三类不同性质,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大学生年龄相当、环境相同因而心理水平接近。男女生运用最多的方式是中间型的对应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较少,这反映出男女大学生的自尊应对方式尚不够成熟。而在具体的应对方式上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多与性别角色心理相关。在抗争、否认、孤立、攻击等方式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补偿、回避、人际诉求、退缩等方式上女生又显著高于男生,而这些应对方式均带有显见的性别特征取向,可见,男性更倾向于择用社会文化认可的“男性方式”,女生则偏重于社会文化视野中的“女性方式”。

4.3 研究表明,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其受损后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形成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它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其一是性别角色心理。这是已经为男女大学生所接受、认同并内化的角色心理。性别角色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教化的结果,而社会教化早从社会文化模式中的儿童教养方式、态度和观念开始。在认同性别角色的同时,个体也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地因袭了既定的性别角色心理。性别角色心理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个体的自尊获得方式及其受损后的应对方式。其二是社会文化中特定的性别角色期待和接纳方式。这是男女大学生已耳闻目睹但尚未真正认同的“准成人社会”的性别心理规则。大学生正处在向成人社会过渡的社会化进程的终端,其影响将会更为明显。在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模式中,所允可的理想男性,其心理模式是“刚强、独立自由、勇敢、积极、自主、保护、争强好胜、富挑战性和攻击力”等等“阳刚型”品质的集合;所认同的理想女性,其心理模式则是“温柔、服从、被保护、谨慎、体贴、守规矩、与人为善”等“阴柔型”品质的综合。这种性别角色心理是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其受损后应对方式差异的根源。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对于男性,除“事业心、责任感、社会参与”外,还有名誉、地位、赚钱养家、保护女性等要求;而对于女性,除“相夫教子、勤于家政、甘于从属、服从”等外,无更多要求。这种存在于几乎所有社会并广为接受的“文化无意识”中的男女性别心理和角色期待,对于男女自尊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一方面,它严重制约和压抑女性才能和潜能的更大发挥,限制和阻碍着她们在更广泛的领域获取更高水平自尊;另一方面,它虽为男性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机遇和空间,但同时又把过多的责任、义务和要求加诸他们身上,使他们不胜重负而又别无选择,使他们在享受社会文化所赋予的“优越性”的同时面临着更大的自尊的威胁、挑战和焦虑。单就赋予男女的机遇、权力而言,传统社会文化对女性是不公平的;但就对自尊的影响而言,传统文化对于男女的负面效应却是同样的。显然,社会文化的这种影响会随着男女大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而日趋强烈。研究还发现,社会文化对于男女生自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恋爱和爱情观方面。由于男女相悦而产生的纯洁、神圣的情感体验,在社会文化的渗透中夹杂了一定的“功利”色彩。要求男性“健壮、高大、潇洒、有才干、有背景和经济实力”,要求女性“美丽、漂亮、温柔、贤惠、通情达理”。这种选择模式会使男女大学生感到因“性魅力”的欠缺而导致的自尊冲击和威胁,也使有所依者形成假性自尊和不良的获得方式。第二,事业心和成就动机方面。虽然在大学期间这种影响还不足以形成明显性别差异,但随着男女大学生日渐接近成人社会,其后续效应会更加明显。第三,社会参与意识方面。社会文化中职业选择的性别取向更加鼓励男性而限制女性进入更广泛的领域,这种影响在男女大学生中有所表现,从而形成大学男女心态的差异。当然,这种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会随着时代发展、个人思想观念的嬗变以及社会文化的日趋多元化而逐步减弱,但在一定时期内其影响还将根深蒂固。

5 结论

通过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大学生的自尊获得方式包括他人认同、他人自居、社会性比较、自我外部显现、自我内部确证五类,在其获得方式及其子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

②男女大学生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在质和量上相对平衡,但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

③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男女大学生自尊及其获得方式、自尊受损后的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

标签:;  ;  ;  ;  

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_性别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