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气象志愿者信息传播渠道建设
罗 丹,尹 婷,蒋 丹,吴钧宇
(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湖南 长沙 410118)
[摘要] 湖南省气象局基于新媒体技术,既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多渠道发布,同时也向社会公众提供了反馈渠道,实现了气象信息由推送向交互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仅被“预警”,还能够利用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渠道将天气实况反馈到气象部门,对监测预报和灾情收集起到辅助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气象志愿者;信息传播
湖南省气象局基于新媒体,实现了气象预报预警信息自动上传、抓取、发布、共享的综合功能,打通了气象预报预警传播渠道,为网络志愿者提供了信息反馈渠道。志愿者们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能够直接上传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让气象信息的传递由单向发布发展成双向互动,从而产生出新的社会价值。
1 部门联动、媒体助力、公众参与的新媒体气象信息传播机制初见成效
新媒体气象服务大势所趋,并已初见成效。2015年5月12日, “暴雨将至”的消息很快占据了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头条位置,同时在微博、微信等朋友圈也铺天盖地迅速传开。此时距离湖南气象网(湖南省气象局门户网站)发布消息还不到1小时。一场精心策划的气象服务宣传借力互联网的高效运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随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闻“汛”而动,公众积极采取防御措施, 入汛以来最强降雨终以较小地损失平稳落幕,防灾减灾效益明显。
这次强降雨过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按照《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的要求,气象部门增强为媒体服务的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预报传播,从而提升气象部门气象预报发布和传播的能力。‘互联网+’让新媒体成为气象信息的传播工具,实现了裂变式的快速传递。同时也带来气象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可以提供微视频、天气微主播、微访谈,低成本,传播广,把预报变成解读,让公众更好地使用。公众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调取气象服务产品,让服务更加个性化。”“互联网+”缩短了部门之间的距离,能够更好地开展联动与合作。最为关键的是,它带来的互动性,可以有效调动社会的力量,让公众参与到天气实况收集和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的工作中,真正实现‘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公共气象服务。
从传统的电视天气预报发布到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气象服务,湖南积极探索,将互联网当做气象服务的“扩音器”,努力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省气象局与红网签订了联动合作协议,和大湘网和新浪湖南都建立了联动机制。当灾害性天气来袭,通过网站头条、QQ弹窗等形式第一时间转发和推送气象预警信息,力争做到全覆盖。湖南气象网成为省内主流媒体获取气象资讯的主要来源之一。
2 建设具有延展性、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2.1 建设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研发基础
《基于新媒体开发的湖南气象网改造项目》《公众气象服务官方微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湖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湖南省天气雷达信息公众服务与预警系统建设》等项目的实施,有效整合气象信息发布的资源,构建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多媒体联动的气象信息发布矩阵,实现同步发送,有效拓宽气象信息覆盖面。
厨房电器201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整体销售略显疲态。健康家电增长迅猛,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重视,像吸尘器、扫地机器人、除螨仪等产品销售额增长迅猛,均保持40-50%的增长率。空净行业相比往年呈一蹶不振之势,在市场行情惨淡的情况下,很多大品牌开始收缩空净业务。在大家电市场接近饱和的状态下,具有多样功能的小家电逐渐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个人护理消费群体年轻化,销售火爆。高端市场将成为中国家电企业下一阶段角逐的重要战场。
2.2 建设具有一定前瞻性,有重点项目支撑
4.1.1 实现气象信息新媒体渠道的一键发布
(1)形式责任。形式责任说明了责任的一般特征,即与行为和行为后果有关,是对责任的一般描述。形式责任具有合法性却不具备道德性,在法律中,杀人偷盗及其惩罚,考虑的是行为的因果性,在民法与刑法中,形式责任被区分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法律责任是对行为后果的事后赔偿,而道德责任则是对造成不良后果的行为的惩罚。形式责任中包含有缺乏责任能力和不承担责任的问题。缺乏责任能力的实质是缺乏行为能力,如果说一个人缺乏行为能力,则必然不存在行为后果,也无从谈论责任能力;不承认责任,首先确认了责任能力的存在,由于责任能力来自于行为主体的能力,因此,不承认责任是对自身行为能力的否认,这与行为事实本身是相悖的。
2.3 能够将科研和具体工作相结合,建设内容具有应用价值,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把志愿者服务和气象科普活动有机结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气象科普志愿者活动呈现三大特点:部门联动、线上线下结合、全员参与。先后前往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火车站、高铁站、咸嘉湖社区等地方开展气象科普志愿者活动。春运首日,气象志愿者在高铁站开展服务巧遇副省长,在中国气象报头版以及湖南经视新闻中进行了报道。志愿者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社团关注。气象信息发布渠道的建设为气象志愿者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3 搭建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全媒体发布渠道及实况信息反馈通道
3.1 实现预报预警信息多渠道一键发布
利用湖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省突网站、省突微博、省突微信、省突APP预警信息一键发布。有效拓宽信息发布范围,为公众获得预警信息提供多种渠道。
3.2 建立预报预警信息多媒体共享机制
建立预报预警共享、预警插件、预警电脑客户端三种数据模块,想部门、媒体以及社会公众提供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力争湖南省内权威媒体使用该功能,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同步。
3.3 建立气象实况信息反馈渠道
省突微博、省突微信、省突APP可以实现预警信息一键发布。公众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三个渠道进行天气实况、现场灾情进行反馈。利用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对三个渠道的反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可作为监测预报的辅助资料。
3.4 建立新媒体信息发布联盟
3.4.1 内部联动
整合湖南省地市气象局的新媒体渠道形成矩阵,统一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口径,同步发送。
3.4.2 部门联动
整合全省预警信息发布单位的新媒体渠道形成矩阵,统一气象灾害信息发布口径,同步发送。
在重庆工程学院和忠县凉泉村深度合作,和凉泉村共建电商专业实训基地,电商专业学生组成团队,深入凉泉村进行调研,营销推广凉泉村的农产品,帮助村民实现增收。从全国来看,目前已知悉的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和辛安街道牛王庙社区共建的实习基地,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山区张桥村共建的实训基地等6个,校村协同共同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平台缺少。
3.4.3 媒体联动
课文里的语言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合乎规范的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把理解课文内容与品味语言二者结合起来,在解析课文内容中感悟、积累语言,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整合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市频道、湖南日报、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红网、新华社湖南分社、新浪湖南、大湘网新媒体渠道形成矩阵,统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口径,同步发送。
利用新媒体API开放后台,实现数据同步。建立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平台,实现气象网站、微博、微信、APP多渠道同步发送。如果任何一个渠道出现不畅通,平台会收到报警。
整合湖南10家有影响力的大专院校新媒体渠道形成矩阵,统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口径,同步发送。
3.5 建立网络气象志愿者信息发布流程
公众可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报名成为气象志愿者。制定规范的发布形式,信息员必须严格按照格式来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必须在信息中明确消息来源于湖南省气象局官方微博。
3.6 建立网络气象志愿者灾情反馈流程
灾情反馈必须和地理信息紧密结合,明确具体时间、具体地点、联系方式,灾情可包含图片、视频、现场报道、数据分析等多种内容。
3.7 监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项目研发的关键技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多元媒体的数据共享和自动化同步发送;一方面是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收集整理、过滤。
4 建设项目的关键技术
相对于新媒体联盟的集群式发送,网络气象志愿者的发布相对松散,也没有办法严格监控,我们要利用管理平台对网络中出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关键词进行过滤和监控,关注受众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受灾地区是否重叠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
4.1 多元媒体的数据共享和自动化同步发送
“湖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整合了发布能力。在建设网站、微信、微博、APP等多种发布渠道的基础上,该项目利用新渠道建设,统一接口,研发一键发布,实现渠道之间同步发送,气象信息社会共享,扩宽了气象信息发布范围,同时搭建了信息反馈系统,利用网络传播的裂变式效应拓宽了气象信息覆盖面,为气象志愿者提供了更多元的反馈渠道。
3.4.4 校园志愿者团队
Firstly,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for the stored N observations are computedbased on the law of total probability.
新媒体成为气象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最大限度地提升互联网用户获得预警信息的广度,在扩大信息受众的同时也为公众反馈信息提供了渠道。
(2)用M15砂浆将实心板梁间的缝隙进行灌封填充,待实心板梁间砂浆强度足够后,在板梁上部钻孔,粘贴钢板并用锚固螺栓锚固,以增强实心板之间的横向联系。
4.1.2 向部门、媒体、公众建立气象信息共享机制
数据共享和网站插件类似,都是利用数据接口直接实现数据调取。电脑客户端是一个电脑程序,安装以后在电脑界面以弹窗的形式提醒使用者气象信息。
当然, 除了上面谈到的这些, 笔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学会放下老师高高在上的架子, 以一种平等的心态和学生交流.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 而且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信任老师, 喜欢老师, 进而更加喜欢上课。
建立数据共享、网站插件、本地电脑客户端三种形式,进一步丰富了气象信息新媒体渠道建设。部门、媒体可以通过这三种形式与气象部门进行数据同步,进而利用他们自有的平台发布预警信息。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气象信息新媒体发布渠道的建设属于点对点的推送信息,如果能够联合媒体、部门,利用公共平台来发布气象信息,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的推送,将进一步扩大发布范围,壮大网络气象志愿者的队伍。
目前,该项目已经与红网对接,利用网站插件实现了预警信息同步发送。
4.2 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收集整理
项目信息来源客户端类型多样,收集时刻不可预知,突发性强,收集类型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针对气象服务的特征,深入分析各类异构数据的结构特征,研发多线程并行处理技术,保障数据收集高效处理。
在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网建立了社会参与模块,欢迎公众、部门、媒体的参与。
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关指标和临床资料见表1。分别检测25例RA患者和25例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滑膜组织中P2X7受体水平。结果显示,与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相比,RA患者滑膜中P2X7受体水平明显高于骨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图1A)。
除了网站,还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多种渠道,收集网络气象志愿者反馈的信息,包括图片、文字、音频、视频。
利用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行统一归口整理。目前还只能人工进行筛选和审查。辅助实况监测,对预报订正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5 成果业务应用与服务效益
201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与气候 青年人的参与”。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抓住这个主题,在湖南各大高校展开气象志愿者招募活动,号召青年通过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渠道关注气象,成为气象预报预警消息传递的志愿者,积极加入到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队伍中来。“网络气象志愿”建设由此展开,并从高校延展至部门行业、社会媒体等更大范围,辐射面、影响力逐步提升,受到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2016年10月,湖南红网利用网站插件率先实现了与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同步对接,在首页自动向公众发布气象信息。与“今日头条”客户端合作,实现了气象信息自动抓取的功能,进一步扩大了发送范围。2014~2017年,先后与省高速公路警察局和省文化和旅游厅(原湖南省旅游局)官微合作,推出“#湖南天气·高速路况联合早报#”和“#湖南旅游微气象#”以及“看天出游”栏目,阅读量达到8500多万人次。2014年以来,先后深入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联合校内社团组织开展气象科普活动,发展气象志愿者500多名。通过部门合作共建,激发校园活力,拓展气象宣传科普传播途径。
首先,要将政治上可靠的人选用在中层管理岗位上。我们的大学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大学,所以在选用干部时一定要看他们政治上是否可靠,具体而言即是否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湖南省气象局开发APP和微信后台,建立“天气拍客”功能,为网络气象志愿者提供了信息反馈渠道,志愿者们不再被动地接受、转发信息,而能够直接上传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数据上传后统一收集到省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值班人员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甄别,选出有价值的信息。2014~2017年,服务中心利用新媒体先后开展了“绿镜头:寻找大气负离子”“绿镜头:寻找清凉一夏”“绿镜头:情系洞庭湖”等网络公益宣传活动,号召网友通过新媒体平台推荐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养生圣地,提倡爱护大自然,保护气候资源。2017年开展了“蓝天计划”的摄影大赛,呼吁公众“关注天空,爱护家园”,得到公众的积极反响。2018年,湖南气象部门的官方微信、微博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优秀气象科普自媒体”。
[中图分类号] E91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0-0099-02
标签:新媒体论文; 气象志愿者论文; 信息传播论文; 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