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配电状态检修技术初探王珍论文_王珍

变电站配电状态检修技术初探王珍论文_王珍

华能济宁高新区热电有限公司 山东省272000

摘要:变电站配电检修作业的开展,利用传感器技术等,开展状态检测和检修,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在具体实践中,结合运用各类检修设备和手段,做好状态检修质量和安全的把控,对实现检修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变电站配电状态检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变电站;状态检修;常用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已由传统的劳动密集性型向技术密集性转化,相应提高了变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迫使设备检修体制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多种维修模式共存,择优而取。实施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是一个企业设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的体现。它不仅能够克服传统计划检修的弊端,还能够降低企业检修费用,提高企业设备利用率和企业自身效益。

1对变电设备进行状态检修的必要性

状态检修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对变电设备的全方位运行的状态、安全性等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得出的结论对设备未来运行的前景进行预测,并且通过预测的数据结合变电设备的实际情况来规定设备检修时间、部位,真正把设备检修工作发挥出效果。实行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目的就是要依赖科学技术为设备进行保养与维修,并且还要保证变电设备能够具有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发挥出变电设备最大限度的作用与利用率,减少维修的次数,降低计划检修中消耗的人力、财力等消耗,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国家颁布的变电设备检修规程中也要求运用诊断技术,对变电设备进行状态检修。通过状态检修减少设备的停电时间、次数及降低设备维修的频率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国内外多数国家都对传统型的计划维修制度作了相关的调整并不再采用,由此可见计划检修不仅不利于变电设备的维护,还不能与社会的发展有效结合,障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2变电站配电状态检修常用的技术

2.1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在状态检修实践中,常用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较多。具体如下:(1)电磁波发射检测。当发生局部放电情况时,配电网产生的电荷,会快速迁移,使得周围的电磁场被改变,产生电磁波,覆盖超高频范围。一般来说,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其信号频谱<100MHz。(2)气体生成物。通常情况下,局部放电造成的热效应,会使得绝缘介质被分解,进而出现氮化物等。通过检测气体浓度,实现局部放电检测。(3)声音信号。一般来说,局部放电的产生,会使得配电设备运行,产生声音异常的情况,通常以超声波为主。开展局部放电的检测时,利用超声波频段能够实现有效检测。

2.2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

一般来说,若配电设备产生局部放电情况,带电粒子则会快速从带电设备,转移到非带电体设备,同时产生高频电流行波,朝向各方传播。受到集肤效应的影响,产生的电流行波,多分布在金属柜体内部的表面,并不会造成金属表面穿透的情况。若电流行波传播到绝缘连接位置,则会造成其转移,从内表面传播到外表面,进入自由空间,此行为多以电磁波的形式发生。在实际传播中,其会产生暂态地电压。使用专门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电压,实现状态检测,为隐患消除提供助力。因为配电柜内存在电阻,当产生局部放电情况时,电流行波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功率损耗,或者其他信息。在此情况下,暂态地电压信号的产生,同局部放电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除此之外,金属断口大小以及箱体内部结构等,也会影响信号的强弱。由于检测时,难以明确其和局部放电量的关系,进行局部放电量计算,不能根据此电压信号。使用暂态地电压传感器,可实现双重保护。若金属柜外部,产生暂态地电压信号,而且处于变化状态,那么传感器内部会产生电流信号。采用电子电路技术,进行电流信号的处理,可以获得局部放电量。

2.3超声波检测技术

当配电网运行中,产生局部放电前,其周围粒子力和机械应力等,都处在平衡状态。发生局部放电,会打破这个平衡关系,使得粒子出现机械运动,产生振动信号以及声音等。从振动幅度大小,可展现电荷释放量,获得局部放电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说,相同的局部放电程度,介质弹性系数以及振动幅度有着极大的关系。产生的声音信号,传播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损耗,信号传播途径,使得放电强度以及超声波强度,产生复杂关系。利用此技术,能够获得放电量大小以及强度信息。但由于比例关系相对复杂,进而难以获得实际放电量。

2.4传感器检修技术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发展,越来越多的变电站,实施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在具体实践中,为配电网安装相应的传感装置,使得此装置能够和变电站设置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及集控室开展连接,进而实现配电网和电力调度中心通信,进行数据共享。当配电网运行发生故障,故障数据可以直接反馈给电力调度中心,经过分析后,反映给运维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利用传感器装置,构建故障预防警报机制,在实际应用中,当检测到故障隐患后,会发出相应的警告。

3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应用探究

3.1设备状态信息采集的应用

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系统中,设备状态采集属于检测模块的单元,是保证变电站中状态监测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在制定检修计划的时候,要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作为参考依据。设备状态采集装置中包含很多部分,例如油位计,各类温度传感器、密度继电器等等。目前正在逐步应用的视频分析、红外线呈现像等新型设备在这些装置的共同工作下,可以采集到变电站设备的状态信息。利用A/D装置将这些状态信息进行模数转换,传输到变电站的监测单元,通过显示屏显示到监控机上。这些状态信息会汇总到数据库中,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就可以判断出变电站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有问题。

3.2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

在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中,状态监测在监测计划模块中,通过状态监测技术能实现检测数据的汇总,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状态监测由数据库、智能分析平台、数据服务组成。供电企业建立数据库,记录着各设备运行的基本参数和维护的一些数据,还包含着设备的检修记录和以往的缺陷状况。在对变电站设备状态进行分析时,这些数据都是必要的参考依据,所以要将这些数据完整的记录下来。

3.3设备状态评价与诊断技术的应用

设备状态评价是对信息大数据的应用,通过将设备的历史数据、设备的基础状态信息、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收集来进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变电设备状态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此来制定检修的相应策略,根据策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维护和检修,提高了维护和检修的效率和针对性。变电站设备的故障诊断有两种,分别是综合诊断和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诊断。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法有多种不同的方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变电站智能巡检掌上机器可以智能化的采集变电站设备信息,可以实现智能巡检和数据管理的一体化,检修人员随变电站设备故障进行智能化的诊断,及时判断出设备状况,提供维修依据,缩短时间,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主要优化方法有针对性的制定检测方案、培养专业人才、避免故障检修、杜绝周期性的检修,变电站设备状态检测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我国电网中的变电站的技术和设备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电网分布的越发广泛,提高电网设备的质量也成为了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改正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不足,优化完善检修技术,加快我国电力能源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川.新型移动液压轮小车在变电站配电室开关柜检修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8,25(10):121,123.

[2]孟翔鹏,郑欣.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76.

[3]林文胜.变电站配电状态检修技术初探[J].内燃机与配件,2018(9):165-166.

论文作者:王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变电站配电状态检修技术初探王珍论文_王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