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语文”元素的缺失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缺失论文,语文论文,元素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镜头扫描
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师上课伊始用大量图片资料介绍居里夫人生平,课中播放居里夫人提炼“镭”的录像,课尾又引用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论。
学习《邂逅霍金》,教师就霍金的《时间简史》娓娓道来,还给学生印发了《袁隆平的辞职风波》等一大堆剪报资料。
学习《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教师用20分钟讲完课文,留下20分钟让学生们交流自己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学习《乡愁》,学生一节课上所读的材料不止五种,有余光中的生平介绍资料和他的诗歌《乡愁四韵》、席慕容的《乡愁》诗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文学批评文章。
学习《两小儿辩日》,教师在课始就提出“两小儿为什么问题而争论?”学生齐刷刷地回答:“为地、日间的距离。”教师紧接着问:“那么,地、日间的距离到底是怎样的?你是同意第一个小孩还是第二个小孩的意见?你是否还有第三种意见?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于是,学生们面红耳赤地讨论了一节课。
总而言之,这样的镜头在课程改革以来的语文阅读课上经常可以捕捉到——“泛语文”、“非语文”现象比比皆是。
问题追寻
任何现象背后总是藏有各种原因,“泛语文”、“非语文”问题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下文从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作一简要追寻。
◆课程层面: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存在偏差
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是语文教育研究中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
多年来,就语文学科的性质而言,时而过于强调语言的系统性,时而过于强调政治性,时而过于强调工具性,时而又过于强调人文性。直至今日,论争依然没有结束,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已给语文学科定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不是中庸之道,它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育思潮逐渐相融的趋势。
但是,还是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更有人振臂呼吁“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工具性被完全弃之不顾。离开了人文性,简单地、机械地理解工具性,最终只剩下躯壳;反之,离开工具性大谈人文性,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
语文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离不开听、说、读、写,离不开与此相关的识记、理解、判断、综合、分析、鉴赏、评价等能力,离不开想象活动与情感活动,这些才是语文的本体。曾有人打过比方,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要“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否则势必会陷入以前片面强调某一点的老路上去,最终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败俱伤。
这个问题属于本体论范畴,它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的教学行为。但事实是,有的教师只注重对内容的整体把握而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咀华,有的教师只注重旁征博引而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剖析。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必是虚无的;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僵死的。
◆教材层面:受教材专题组元方式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以前的大部分教材,要么以文体组元,要么以能力体系编排。前者根据文体的分类来编排单元,如记叙文单元、议论文单元、说明文单元、散文单元、小说单元、诗歌单元等等,好处是文体知识比较系统,教师比较关注不同文体的读写方法,但也经常走入文体知识教学的死胡同,不同年段始终在重复同一个内容,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①。后者则是以语文阅读的各种能力来编排单元,如主旨的提炼、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把握等等,其好处在于不同单元都有明确的能力点,对偏重知识的教学具有矫正作用,但如果一个单元几篇不同的文本在教学时只围绕某个能力训练点展开,会使教学不断在同一个平面上循环,还可能让文本的人文性资源白白流失。更何况,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明确又具操作性的语文能力体系。
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采用了主题/专题组元的方式。以上海二期课改初中《语文》教材来看,四个年级八册教材共64个单元中,生活主题单元共有50个,其余14个为专题单元。总之,各地不少新教材的编写均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但有时难免因较多地关注了教材选文的人文性,而对言语形式有所忽略。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多地关注了单元主题,而忽视了文本本身,忽视了言语形式,淡化了最核心的因素——语言。他们往往从单元主题出发,要求学生把握文本内容、作者情感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而情感或文化内涵的把握与文本是相脱离的,文本有时候仅仅成为一个例子,于是导致了“主题教学”。其实,主题原本只是单元篇目的聚焦点,如今却成了部分教师教学的立足点。
◆教学层面:片面地理解“用教材教”
新的课程理念与新的教材,必然带来教学层面的变革。课程标准提倡教学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应带领学生加工教材。这个理念的提出,更多地是为了改变过去“以本为本”的教学,提倡“以生为本”的教学。但是,有的教师缺少对这一理念的正确把握,走上了所谓“回归生活”的道路,把教学时间花在了千奇百怪、无休无止的拓展延伸上。他们不是引导学生花时间去细读文本,而是对文本走马观花,轻描淡写,随意处置,甚至仅把文本作为一个引子,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浸入与体验。教师过多、过早地补充课外内容,海阔天空,信马由缰,使文本解读走向自由化乃至庸俗化。当今网络十分发达,几乎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找到一大堆相关资料,但是“用教材教”所强调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不是要让课堂成为资料馆、展示厅,而是期望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现有知识和相关材料来感受文本内容,调动生活积累来学习语文。凭着文本走向生活,这绝不是阅读教学的“专务”。
部分教师由于对“用教材教”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阅读教学从原来的偏重落实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虚化成了思想与文化的教学,导致语文课缺失了“语文味”,甚至异化成了其他的课。
理论聚焦
阅读教学要体现“语文”元素,这一看法为历来的许多大家所提倡。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在讲解的时候,一定要靠讲明语言的运用和作者的思路——思维的发展来讲内容。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而不那么说,为什么用这一个词而不用那一个词,为什么用这种口气而不用那种口气,所有这些都跟文章表达的内容密切相关。不能把两者分开来讲,这一堂讲思想内容,另一堂专门讲语言;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成功。”②张志公先生则认为,语文学习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即通过弄清语文形式来理解文章内容,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为什么用这种语文形式表达这个内容,即语文形式——文章内容——语文形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则提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要真正读懂教材,既读懂字面,又读懂内涵,还要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③于漪倡导人文性,但她从来没有说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文章学家程福宁先生的话也可作一佐证,他认为阅读有两种,一是文章阅读,一是语文阅读,文章阅读以汲取思想为目的,语文阅读旨在凭借文章获得关于语文的感性经验和语文知识。所以,语文阅读的目的在于弄清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文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文章阅读,目的在于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语文课就应该是语文阅读。王尚文教授则提出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④,“语文之外的其他课程诚然不能越过形式而把握内容,但它们往往把形式当作掌握内容的跳板,可以得鱼而忘筌,即便关注它的形式,目的也仅仅在于更好地理解它的内容;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⑤
就国外的文论研究而言,从20世纪初期的俄国形式主义到英美新批评,变革的基本方向是强调形式的自主性和语言的功能。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与沃伦把文学研究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包括传统的批评内容,如思想、社会、心理等;“内部”是指传统作品中的形式部分,如文体、叙述模式、语言特征等。他们认为“文本的意义产生于文本内部语言的符号表意活动”,“文本结构凸显为问题的核心”,提出“要重视内部的研究”等。⑥此处所谓“内部”,恰是“语文”元素的体现,我们应予以充分重视。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体现“语文”元素,并不能忽略人文精神。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始终与思想紧密联系,如果离开了思想与精神,语言只剩下空壳。与此同时,听、说、读、写的能力中也体现着思想水平和精神品位,如果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熏陶,孤立地学习语言规律,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策略提示
阅读教学体现“语文”元素,应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前提。以下几条基本策略供参考。
◆发现语言的“宝盒子”并打开它,关注文本的用词造句、语言风格、句型结构等。
◆阅读文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了解作者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情采”、“文质”、“理辞”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阅读教学主要不在于区分“情”与“采”、“文”与“质”、“理”与“辞”,而是要把几者统一起来。
◆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文体特征,文体意识具备与否也是阅读教学能否体现语文元素的关键之一。
注释:
①黄厚江.《语文教科书三种组元方式的利弊及其对教学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2期。
②《叶圣陶教育文集》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③《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④王尚文.《“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
⑤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⑥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