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论文_费振超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论文_费振超

齐河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东省德州市 251100

摘要:目前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面对建筑工程复杂化、大规模的发展,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下面主要就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监管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更好的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质量监管;监管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的实施中,工程的质量和技术的优化对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可行性提升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与建筑工程质量的发展还不能完全协调,导致在工程的监督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因而,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构想出与之对应的策略,为建筑施工的顺利发展提供保障。

1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其不但涉及不同的工作环节,也牵涉到多方的利益。市场经济下,竞争日益激烈,为短期内获取巨大利益,一些单位和个人不惜铤而走险,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以速度求发展。如建设单位开工建设手续不全即擅自开工,设计单位建设设计缺乏科学依据,监理单位人员不到位、工作不作为,施工单位不按施工组织方案进项施工,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水平低等问题,都严重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甚至为建筑质量安全埋下隐患。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舒适度,更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受政府委托,对建筑工程质量及建设工程主体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对于优化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健全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

如果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建筑企业在行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对现状来看,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缺乏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企业相关决策人员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施工理念,制定工程质量监管机制,殊不知,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施工理念已经跟不上当前的时代发展潮流趋势。如果不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创新施工理念,那么,所制定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必然是不科学的、不先进的,与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符合的。因此,施工企业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并完善建筑施工的施工机制,推动建筑企业监管方案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

2.2监管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工程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对质量监管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目前,房屋建筑领域,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施工标准或者低碳建筑标准,带动着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等的应用,虽然能够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但是增加了施工质量监管难度。主要是因为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其执行的标准差异,对监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更新技术操作规范以及质量把控专业知识。现有的监管人员,其综合素养不高,尤其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等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进而影响着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2.3质量监管部门对法律制度执行中存在不足

近年来,尽管国家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日益重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开始出台,但是由于我国建筑法发展起步较晚,在建筑法规以及制度体系方面尚不完善,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缺少法律制度的约束,质量监管部门在工作中首先缺乏有效法律依据,其次对法律制度的执行力度大打折扣,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现象时有发生。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很多时候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质量监督工作主观随意性大,从而导致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低下、建设质量各责任主体单位的质量行为缺乏有效规范监督等问题,甚至是有很多地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并未真正全面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像农村一些地方,他们的房屋建筑的质量都没有任何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监管,从而成为监督的盲区,这是监督管理部门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和技术管理的策略分析

3.1质量监督的事先预防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必须提前进行,这取决于建筑工程的特点。因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控制建筑工程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瓷砖、钢结构、镀锌钢管等,在做好施工过程和石材车间的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确保原材料和施工过程的完整质量;第二,加强质量管理意识。通过现场管理提高检验强度,施工监理单位可以采用平行检验和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关键零件和关键工序的质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验收隐蔽工程,发现质量隐患及时整改。

3.2强化质量管控体系建设

企业决策者要认真落实质量管控体系,通过定期组织相关会议,分析研究当前质量管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完善施工质量管控体系的对策。强化质量管控体系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需要引起企业决策者足够的重视。质量管控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了后续作业的效率,有关管理部门要认真总结、分析事故报告,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各项数据信息的统计、整理、分析,确定国际质量认证体系重点内容,以提升管理的效率。另外,建筑企业采用奖惩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企业找到归属感、幸福感,把企业的利益与个人的利益融为一体,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3增强质量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质量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能不能有效的开展,质量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质量监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掌握专业有关的技能和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管时,需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对工程质量安全负责,正确地行使权力,监督过程必须公正、公平、合法、守规,要一切以工程的质量安全为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吸纳社会上全面知识结构、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专业型人才以及不断创新已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质量监督机构的整体监督能力,从而更好的服务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

3.4加强建筑材料的监管制度,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安全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对整体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效落实建筑材料监督,才能为建筑工程发展提供更加基础的保障。例如,在工程实施的前期阶段,应该注重选择高信誉、高品质的材料供应商,为材料的供应源头提供质量保障。同时,在进行工程材料的采购时,也应该对工程的材料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为采购的材料提供双重保障,为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另外,建筑工程的材料,就本身而言是非常复杂多样的,不仅包括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还包括很多建筑零部件。因此,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监督也是一项非常复杂困难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工程的具体实施阶段,可以加强材料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保障没有经过检测的质量不流入现场,关注材料的使用和供应。这样不仅可以保障材料质量更加优化的发展,还可以为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提供材料保障,优化施工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质量的把控,要实现全过程、动态化、精细化管控。在具体实践中,采取信息化管理技术手段、全过程监管手段,实施动态化管控措施。通过采取系列措施,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峥,李萍,谭小蓉.关于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认识[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66-67.

[2]张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四川水泥,2018,26(2):25-26.

[3]陈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门窗,2018,25(3):180-180.

[4]冯定益.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过程常见问题及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8):145-146.

论文作者:费振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论文_费振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