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_张先龙

(神经内科湘雅常德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 探究将介入溶栓治疗应用于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介入溶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介入溶栓应用于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患者神经受到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大面积脑梗塞;介入溶栓;神经功能;生活质量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群。相关统计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数量每年超过100万人,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即使患者存活下来,病症也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神经功能损害和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也给患者的生理状态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是一种身心疾病[2]。而介入溶栓能够保护患者脑部细胞,减轻患者细胞损伤,对于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来说,有十分积极的效果[3]。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介入溶栓应用于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8例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为39-6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6.7±9.6)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为37-6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3.6±8.9)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为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以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拜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用药300mg,次日将用药量减少至100mg,连续治疗1个月;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介入溶栓进行治疗。在患者进行治疗前,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了解患者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症状。在造影完成后,对患者应用介入手术进行治疗,应用SP微导管置入患者颅内分支。手术后应用UK局部灌注,每次应用20万U,将其应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在20min进行缓慢注射,用药可以进行多次反复,但总量不超过120万U。

1.3 评价标准

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进行评分,并用简式Fugl-Meyer(FMA)法对患者进行FMA评分,同时采用Barthel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治疗完成后,实验组患者的E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照对照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3讨论

近年来,脑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虽然在目前的临床治疗技术的支持下,对于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抢救成功率有明显升高,但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的致残率也始终居高不下,不仅对医疗资源会造成一定的浪费,更会导致患者身心受到损伤,影响患者的治疗恢复和抢救质量。相关研究表明[4],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会在脑组织长时间血液供应中断后,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或身体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患者死亡。

现代研究表明,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采用介入手术治疗方案,是现代治疗脑梗死的关键治疗手段。也就是通过介入导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使患者血管内的血栓在导管穿刺下溶解,改善患者的梗死区微循环状况[5]。

实验结果说明,将介入溶栓应用于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避免患者神经受到损伤,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积极的用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会改,蔡汉潮.急性脑梗塞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03):31-32.

[2]曹维军,高芸,赵立峰,董长江.甲状腺机能亢进介入治疗并发脑梗塞病例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12):95-96+37.

[3]张梦佛.不同针刺介入时间对脑梗塞急性期四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4]张小莉.脑梗塞急性期针刺早期介入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5]孙一兵,王文静,孙柏松,黄胜友,余锋.急性脑梗塞96小时内介入性溶栓治疗效果及其并发症(附17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0(06):1209-1211.

论文作者:张先龙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评价论文_张先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