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胡静,刘灵素,刘菲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 湖南岳阳 414015

【摘 要】目的:评价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校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较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脑血栓;补阳还五汤;临床疗效

脑血栓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相当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据调查显示:对于脑血栓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1]。为此,我校随机抽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校随机抽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对脑血管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甲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1.3)岁。乙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49-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11.1)岁。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2)患有脑部肿瘤、陈旧性脑梗死的患者。(3)患者及其家属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血栓通(国药准字Z45021769;生产企业:广州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效公司;规格:2ml)2ml 溶于25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醒脑静注射液(国药准字Z41020664;生产企业:河南天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ml)溶于250ml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川芎嗪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降压、降糖等对症治疗。连续治疗15天。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给予患者补阳还五汤(药物剂量随症加减):黄芪50g、葛根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山楂30g、红花10g、地龙10g、丹参30g、桃仁10g、草决明15g。(1)神志不清者:加石菖蒲10g。(2)痰浊者:加半夏10g、胆南星10g。(3)大便不通者:加大黄10g,后下。(4)头晕烦躁者:加白芍10g、生牡蛎30g、生龙骨30g。每日一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连续治疗15天。

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为: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1%,病残程度为0-2级。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病残程度为2-3级。无效:功能缺损评分无变化或者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有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血栓主要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后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症状,如偏瘫、失语等。据调查显示:脑血栓急性期病死率在5%-15%,有1/3的死亡原因是脑部病变直接引起的,2/3的死亡原因是肺部感染及心、肾等合并症所致,仅仅有30%的患者可部分或者完全恢复工作[3]。

脑血栓属于中医领域中的“中风”范畴,中医认为该病是一种本虚标实之症,主要是由于气虚不能推动血行,血不能荣,导致气血瘀滞脉络,致使肢体偏瘫,治疗方法主要以补气活血为主。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川芎、丹参、红花、桃仁、当归等都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其中当归、川芎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脂,从而缓解患者的病情,降低血栓的发生率,地龙和桃仁可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有利于患者正常排尿,有效的改善患者脑动脉硬化的症状[4]。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过15天的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实验组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取得了颇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应当作为脑血栓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杨秀兰,姜春.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04(17-18):21-23.

[2]许昱琴.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6):154-155.

[3]陈滨.补阳还五汤结合西药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22):152-153.

[4]徐俊.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8):53-54.

论文作者:胡静,刘灵素,刘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3

标签:;  ;  ;  ;  ;  ;  ;  ;  

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胡静,刘灵素,刘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