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的玫瑰——试析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中情感的失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爱国主义教育论文,玫瑰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行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核心内容。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我们的教育中贯穿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尽管我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现状的说不准评估”表明,有35.76%的小学教师和40.36%的中学教师认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说不清楚”。从现象上看,学校里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我们的学生真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鼓舞吗?笔者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满意。可见,学校实施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唤起青少年的爱国热情,这似乎背离了它的宗旨,我们学校里花大力气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好像一朵无根的玫瑰,用这个比喻不是为了否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而是提醒人们认清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更好地实现其使命。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无根的玫瑰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广大青少年,学校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旋律,从小学到大学,从教科书到课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以各种显性课程的形式伴随着学生,但是,这种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学生生活中的教育并没有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要表现如下:
1.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过高贪大”的现象严重。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均有明确表述。例如《小学德育纲要》(国家教委1993年3月颁发)中指出,教育学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辱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等。同样,在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中学德育大纲》(国家教委1995年2月27日颁发)中指出,初中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中国近代、现代史和社会主义新中国伟大成就等;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有中国人民斗争史、革命史、创业史和继承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前景和报效祖国的教育等。
针对上述爱国主义教育的要求与内容,笔者在中小学做了初步的调查,中小学教师的直接感受是目标过于高远,学生的真实反映是——这是一种说教。的确,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难以理解“帝国主义”、“中华民族”、“祖国利益”等过于高深的概念。当学生对这些高深的概念还懵懵懂懂之时,让他们成为一个热爱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目标上确实有些好高骛远。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中国人民的斗争史、革命史和创业史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对于今天的十几岁的青少年来说,历史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是如此遥远,用这个内容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似乎过于遥远,如此远的距离难以在当代青少年心中引起共鸣,学生们只把这些教育看作说教。对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内容是为了应付政治学科的考试。
2.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脱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在要求与内容上脱离学生的实际,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脱离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目前,学校实施爱国主义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最常用的途径是政治课教学及相关学科(语文、历史和地理等)的课堂教学,主要手段是教师的讲授。
从认知成分来看,爱国主义教育包含着一系列相关的知识与观念。因为,人们必须对自己的祖国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这些了解包括对能够代表和象征自己祖国和民族的制度、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以及人物等的认识,即具备关于自己祖国文化和社会历史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儿童来说,获得这些知识要靠学习。但是,学习的途径不能仅仅靠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对于教育者而言,要让儿童对国家产生认同感,(注:国家认同感(或民族认同感、国家身分认同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分(National ldentity)的知悉和接受。引自佐斌:《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2期。)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必须首先考虑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国家认同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从认知的成分看,国家认同感包含着一系列的知识和观念,但是如何使儿童获得这些知识,还要考虑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儿童大约在5~6岁之前,还没有获得关于他们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知识,不能够形成国家的概念,即使能够说出自己国家的名称,也完全不清楚这一名称的清晰意义。从6岁开始,儿童开始能够用第三人称描述自己国家的人的某些特点。如“他们的话我们也能听懂”。但是,“第三人称”的使用表明儿童还没有把自己看成或分类为国家群体的一个成员。7~9岁的儿童开始出现对自己国家或民族成员的系统性偏爱。10岁之前,儿童还很难理解他们能够同时属于两个有包含关系的不同地理区域,如武汉和湖北、湖北和中国。10岁之后,儿童开始把自己分类为国家群体的成员,开始使用第一人称,如“我们中国人”。也能够对自己国家的人和其他国家的人进行比较。14岁以后,由于受到家庭、学校、同伴、传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的内容趋向复杂,认同感的主观心理成分作用增大。事实上,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发展不仅呈现上述一般的年龄特征,又会随着各自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的经历的不同而产生个别差异。
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尤其是中小学的政治课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被作为必须传授的知识编入课本,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讲授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在考试卷中把学过的知识默写出来。以上海市初中教材为例,几乎每个学生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爱国,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但是,又有几个学生能了解这句话的内涵呢?
3.在现行的爱国主义教育中,缺乏危机意识。
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无论国情教育,还是国史教育,都十分强调和突出祖国光荣的一面,如在中小学课本里,祖国一直是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学生从小就知道我们有“四大发明”,有万里海疆和丰富的资源等。诚然,光荣的一面能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的心理。但是,这样做的另一面也能使我们产生“夜郎自大”的心理,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难道我们爱国家的原因或前提是在于她的富有吗?难道没有古代发明和现代的富饶,我们就不爱国了吗?
而事实上,中国的现状岂容盲目乐观,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我们的国民从虚假的自信走向自卑。现实生活中,在西方文明的巨大冲击下,中国人又如何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体验到自豪感呢?在不少国人心里,“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前不久,不是还有中国非法移民在国外遇难的事件发生吗?尽管奥运会上升起的五星红旗曾令国人热血沸腾,但在平常的日子里,当国歌奏响之时,依旧有人旁若无事。一桩桩事实在向我们提出质疑,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何在?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迷惘:情感的失落
从表现上看,爱国主义教育令人忧虑的原因是教育目标、内容和手段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爱国主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异化自己的本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一种情感的培养。
为了寻找爱国主义教育中情感失落的原因,我们试作如下分析:
首先,我们要对爱国主义是什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于爱国主义,列宁的名言是被我们所熟知的,爱国主义就是人们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情感教育。德国学者包尔生则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把个人对他的民族的隶属关系称作爱国主义,并把爱国主义视为人的最高德性之一。他把这种“爱”视为仁慈,并认为仁慈主要是同个人与个人的联系有关。它的一种新的形式是对集体的情感和为集体而献身。包尔生还指出,对于集体的情感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乡土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注:[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63-564页。)
爱国主义这个词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当时的雅各宾派以爱国者自称,以区别于保皇派。这些爱国者当时努力追求的是使国家变成“民族”的事务,或者说是使民族成为国家的国民。所以,爱国主义一词至今与国家有着特殊的联系。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爱国主义中所包含的个人与民族的关系。事实上,一个人对于本国的政治持某种程度的冷淡和疏远,但他仍然可以深爱着自己的民族,为民族而生活,不是为国家而生活。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于民族和与民族有联系的东西的深厚的热爱之情与其对政治和国家的冷漠是并行不悖的。例如,在中国的晚清时期,那些反抗朝廷的志士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挚爱着中国,但他们不爱清政府。
其次,我们要正确认识祖国与国家的不同。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祖国与国家是统称的,其实,两者的内涵不同。祖国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一般指一个民族或数个、数十个民族的人民在一定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和交往,形成的具有多种因素与一定疆域的社会共同体。民族则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国家”的概念在中国古籍中是分开来理解的,诸侯的封地为“国”,大夫的封地为“家”,天子的统治区域称为“天下”,秦统一后,“国家”与“天下”通用。在西方,古希腊的“国家”是指城邦(polis),古罗马的“国家”是指当时的共和国(republice),即指一城市占统治地位的公众集合体。16世纪时,意大利有学者用拉丁文status指国家,后来,英国学者以status的英文state指国家,从此,state成为政治意义上的“国家”的专用概念。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政体,它是一定的社会阶段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这里,“国家”与“政府”是同义词。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对国家起源的历史考察,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它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实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可见,国家直接表现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制度。
从国家与民族的关系看,国家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自然形势。没有国家,民族会处于丧失其民族性的危险之中,因此,没有人会对国家本身漠不关心。但是,我们不能热爱国家本身,因为国家作为一种制度,只是一种抽象的形式,国民对于国家,可以尊敬它或尊重它,但不能说爱它。我们的爱只能针对一些具体的存在物。家乡正是一个具体的存在物。我们童年时代的梦想、青少年时代的向往都与家乡的山山水水交织在一起;当我们远离家乡的时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著名的诗句就深深地体现了游子对故土的思恋与怀念。通过乡土和民族把我们同祖国联系在一起。通过语言所表达的精神生活的共同性和历史生活的共同性把我们融合在共同的情感之中。
另外,国家和民族与教育的关系也存在区别,国家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维护其统治的“公民”,民族则通过教育来培养保持其独立和延续的“爱国者”。
第三、防止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曾长期以老大自居,藐视外族的东西,形成一种傲慢、虚荣和自负的心态,但是,自从洋人的利炮轰开了国门之后,国人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自卑。我们强调培养学生以爱乡土、爱民族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必要性,但是,我们同时还要保持一种冷静的自豪感和坚定的自信心。我们在肯定自己民族的精神产品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要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应帮助学生增进对世界和各国人民的了解,并帮助学生形成以相互欣赏和尊重的精神和态度来对待别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四、把爱国主义的情感与爱国主义知识相区别。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尽管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关于祖国的知识和观念教育,但这些只作为爱国主义情感产生的认识基础,而非最终目的。要真正形成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则必须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既然我们认定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那么,就要把情感区别于知识。
在爱国主义情感中包含着多种成分:1.人们对于自己作为某国人身份的主观突显性。2.人们对于所属祖国和人群的依恋程度。3.人们对于自己乡土或国土的情感眷恋和保护意识。如当我置身于美国时,更能感受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可见,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与我所处的情境有关,特定的情境会使人们在主观上突显和强化某种身份。在异国他乡,一个更能感受到故乡的价值,民族自尊感自然回到他身上,从而奠定了他热爱祖国的基础。
知识一般有两种:机械记忆的知识、意义记忆的知识。机械记忆的知识只是一种信息,意义记忆的知识是一种学问。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只属于一种机械性记忆知识,当一个小学生能机械地重复教师或书本上有关国情的知识,并不能证明他的爱国主义情感水平高,因为这其中并未融入他个人的情感体验。
当爱的情感不能进入人的内心世界,一切知识的灌输都是徒劳。只有把爱国的情感与自我的情感需要联系起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才有她赖以生长的沃土。
三、让玫瑰的根深深地植于沃土:扩展自我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般来说,爱国主义是自发地产生于健康人头脑中的对于祖国的一种自然情感。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有过充满激情的表白:“我为什么爱意大利!因为我母亲是意大利人,因为我血管里所流着的血是意大利的血,因为我祖先的坟墓在意大利,因为我自己的诞生地是意大利,因为我所说的话、所读的书都是意大利语,因为我的兄弟、姐妹、友人,在我周围的伟大的人们,在我周围的美丽的自然,以及其他我所见、所爱、所研究、所崇拜的一切,都是意大利的东西,所以我爱意大利。”(注:[意]亚米契斯蔷,夏尊译:《爱的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6页。)
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由“我”逐渐向外扩充的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所指向的是十分具体生动的事物,“我”的亲人、故土以及“我”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无不给“我”的思想和情感打上祖国的烙印。所以,若让爱国主义这枝玫瑰永葆生命,就要把这种爱深植“我”心,由爱“我”扩展到“爱国”,把“国”“我化”,把“国”具体化。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爱祖国可以表现为许多层次:爱自己、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他人、爱人类;爱家庭、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