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网络用户信息认知行为案例研究_情报学论文

基于Web 2.0的网络用户信息认知行为的案例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户信息论文,案例分析论文,认知论文,网络论文,Web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认知观视角下的世界3理论

1.1 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

在布鲁克斯(B.C.Brookes)的情报学理论体系中[1],援引了一个有关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尽管该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从情报学基础理论的角度来看,其对情报学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布鲁克斯指出: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不能不引起情报学者的注意,这是因为它是第一次从纯粹实用的观点以外的角度,为情报学的专业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情报学家的研究可以归结为:研究世界2和世界3的相互作用,在可能的范围内描述和解释这一相互作用,促成知识(不是文献)的组织化,以提高其利用价值。

1.2 布鲁克斯情报学理论体系中世界3和世界2的互动障碍

布鲁克斯在其《情报学的基础》(一)一文中就引出了这个有关空间的问题[1]。布鲁克斯说,世界2的精神空间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有好多个。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空间,各个空间都是特殊的。每个世界2之间是不相通的。而在世界3中,它对其他人是可相通的。

世界3是一个大的整体,我们用情报学提供的各种信息组织的方法来对它进行组织。从传统的情报学实践角度来看,有分类法、关键词法、主题词法、序词法等对信息资源组织方法。这些方法使得世界3空间之内的客观知识发生了联系,从而具有可相通性。但是在世界2的空间,每一个事件的发生都是在个人独立的空间中,因此是主观的,不相通的。无数个带有不同的个人主观知识和个人精神世界的世界2(也就是信息用户)都带有很强的个性化和主观性的倾向来检索和利用组织后的世界3。显然,这给检索网络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种困难就是世界3和世界2的互动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讲,信息工作者对世界3的精心组织反而很有可能成为约束某些信息资源被用户检索到的障碍。在Web2.0的网络环境下,情报学应本着对传统的方法采取“扬弃”的态度,从以前的方法中留下积极的因素,并且还要发展和创新,以更好地管理和组织网上的信息资源,使用户的信息需求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满足,从而达到情报学的基本目标,即知识的激活组织和吸收[2]。情报学应研究如何序化世界3,还应该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因素,研究世界2和世界3之间的互动,将会对如何组织世界3产生本质上的影响。

2 从认知心理角度构建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过程模型

考虑到这种互动障碍,笔者认为应该更多地从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而决定用户信息行为的核心因素是用户自身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认知心理无疑为情报学研究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在情报学认知范式研究的一个最核心的研究领域——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中,包括贝尔金(N.J.Belkin)所提出的ASK理论[3],德尔文(B.Dervin)的意义建构论[4],库尔梭(C.C.Kuhlthau)的个体建构理论等[5]。其中,德尔文提出的意义建构理论及其发展和库尔梭将意义建构理论运用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两者都与布鲁克斯的认知方程式有着天然的联系。

2.1 面向信息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建构的简单模型

要从本质上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真正实现世界3与多个世界2之间的互动。应该搜集用户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产生检索行为的原因等相关信息,然后把负熵流(用户属性信息)输入信息系统(世界3),实际上是实现了信息系统真正在内容上的面向用户的序化过程,实现了元数据不再以有关数据的检索域(如作者、情报源、出版年份等)的标准而简单聚类,而是以检索者提供的描述其世界2的数据为标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聚类。网页中注入了检索者的一些属性信息,因此网络信息资源的构建会根据用户的不同而动态地调整和改变,这种改变最终都将体现在支撑可检索性的信息建筑学4个组件中。

2.2 面向信息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建构的复杂模型

面向信息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构建的复杂模型见图1。

图1 面向信息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建构的复杂模型

图1是综合了德尔文的“意义建构理论”和库尔梭的ISP模型以及卢泰宏的有关5个信息人的基本心理法则和“空间隐喻”的概念而提出的[6]。图1强调了空间隐喻的重要性,空间隐喻是面向用户多维知识结构在进行信息检索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献[7]指出:当我们把一些空间关系投射到非空间概念上时,就形成空间隐喻。信息用户自然而然地将数字空间想象成物理空间,并且利用隐喻概念来解释数字空间,信息用户将网络比作一种实体的空间,人类可以自由地活动。

传统情报学对信息检索的过程是一个因果的过程。大体是产生信息需求、在系统中输入检索词、系统查找“对口径”信息、输出返回结果、满足用户信息需求5个步骤。但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可选择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源数量的充裕性和信息内容本身的充裕性,造成了信息行为与网络信息资源互动障碍。而互动的中间环节仍是空间隐喻,因为空间隐喻拟合了主观知识结构中对新情报的隔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空间隐喻对新情报用旧情报的解释工作无论对用户还是对信息提供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8]。

3 基于Web2.0的信息行为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角度的理论研究

Web2.0的概念是在2004年3月的O'Reilly Media公司和Medialive公司的一次“头脑风暴”的会议上提出的,一经提出,便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学界、商界等各方面的极大关注。自2005—2008年,O'Reilly Media公司在美国又先后举办了四届Web2.0峰会。最近的一次由O'Reilly Media公司举办的2008 Web2.0 Summit于2008年11月5—7日举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在此次峰会上作了重要演讲。纵观这五届Web2.0峰会的主题,可以看出,无论是My space,Facebook,YouTube等个人博客网站、社会软件和视频网站的兴起,还是以互联网为技术平台发展起来的网络视频、网络游戏、手机互联网服务,如果没有用户,这些网站和技术会变得毫无意义。用户是Web2.0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Web2.0今后的发展空间已经不会过多地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对用户及其认知信息行为深层次的研究实际上是为Web2.0开拓未来发展的空间,并为其发展方向提供导向性依据。

通过Tim O' Reilly对Web2.0做的定义:Web2.0是一个作为平台的网络,跨越了所有连接的设备;Web2.0的这些应用构成了这个平台的优势所在;发布软件成为一个持续更新的服务,并使更多的人使用该服务;获取并重组各种来源的数据,并对其他人提供自己的数据与服务以便他们能以同样的方式使用;通过一种“共享网络架构”的方式高效地创建网络,并提供比Web1.0页面更丰富的用户体验。用户越多,服务越好[9],以及通过中国互联网协会对Web2.0做的定义: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10]。可以看出Web2.0是以网络作为平台,用户持续地发布和更新信息的内容,并提供便于其他用户获取信息的信息构建意义上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形式的一种服务。Web2.0被用户创建,也被用户使用,是一种扁平化的网络结构。

3.1 Web2.0的特点

Web2.0的网络环境与Web1.0的自上而下的结构正好相反,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结构。用户在Web2.0的网络环境下既是信息的发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换句话说,这样的信息交流模式使得用户具备了双重身份,更重要的是在Web2.0网络环境支持下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了互动,使得多个本互不相同且不相互独立的世界2之间产生关联成为可能,而这种关联和交流的平台是Web2.0的网络信息资源。笔者认为Web2.0的特点主要有:

3.1.1 结构上的特点Web2.0自下而上的结构和其用户的双重身份,非常容易使得用户通过Web2.0平台形成情报交流。Web2.0变成了一种扁平化的结构。

3.1.2 信息组织上的特点 Web2.0提供商只是为用户搭建了一个相对自由的网络平台并提供支撑用户使用的技术服务,并没有对Web2.0上的信息资源进行序化。信息用户在发布信息时为自己的信息提供标签的过程就是其向Web2.0输入负熵流序化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

3.1.3 信息检索的特点 以往在传统情报学中把情报检索定义为“延时的交流”。情报用户可以通过情报工作者提供的检索入口来检索与自己情报需求“对口径”的情报。在Web2.0的网络环境下,因为是信息用户自身发布信息,那么就在先前不可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分类体系来指导用户发布,所以如果要实现自己的信息被其他用户检索到,就应该有一种方法(网络标签)来为其他用户的检索提供入口。用户既完成了为自己要发布的信息的标引来为其他用户提供检索入口,又为使用相同标签的信息聚类成为可能。笔者认为Web2.0的网络环境下的这种“延时的交流”相对于Web1.0来说,其延时的时间要更短一些。因为从可检索性理论的角度来看,用户自己对信息进行标引使信息构建更具个性化,使其更加贴近大众的认知程度,促进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可检索性大大提高,加速了信息在不同用户之间的流动速度。

另外,P.Morville又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提出分层理论[11](Pace Layering Theory)。分层理论的提出说明在Web2.0环境下信息内容变化的速度不仅取决于用户,也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类型。Peter指出信息的流动速度从慢到快(创新性知识产生的周期从长到短)分别为:自然科学类信息、文化类信息、政治类信息、网站本身结构类信息、商业类信息、时尚和艺术类型信息。

3.1.4 网络标签 网络标签(Tag)是由信息建筑学当中的搜索系统、标志系统、导航系统、组织系统4个组件的集成。Tag兼有这4个组件的不同作用。既可以是分类名,起到对信息聚类的作用,又可以看成是预先设置好的要输入搜索引擎的检索词,还可以是对一类信息的标志,当用户迷航时它又起到了导航系统的作用。同时,Tag的不稳定性也从语义的角度反映了信息用户在进行信息检索时,对事物概念表达上的变化。

3.2 Web2.0 中的民间分类

民间分类(Folksonomy)是由Web2.0网络环境中的Tag功能衍生出来的一个名词。每一个Tag对应一些与其较具相关性的信息,又因为这些信息是由用户发布并提供若干Tag,实际上每一个Tag更多的是对应一部分人。

3.3 Web2.0的认知心理角度信息行为分析

如图1所示,空间隐喻在信息行为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就在于用旧的情报解释新的情报。空间隐喻的功能就是决定原来领域中哪个概念被用于解释想要达到的新领域中的新概念。这个过程就是相关概念的匹配[7]。在Web2.0的网络环境下,空间隐喻集中体现在Tag上,用户在发布信息时从以前自身的概念体系中搜寻一个与信息内容相关的Tag,同时其他用户在搜寻和检索信息时对于标签的选择也是基于自身的主观知识结构。

认知的观点所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隐性的内部实体和使用者的内在世界。正是因为其过于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世界,因而社会环境的大背景变得非常模糊,忽略了社会及其具体背景对用户信息加工的认知过程的影响。

3.4 Web2.0 的社会心理角度信息行为分析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在研究Web2.0环境下的信息用户的信息行为时,不能忽略社会心理对Web2.0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正如信息建筑学中支撑可检索性的用户、内容和背景(Context)的平衡体系,背景也是支撑可检索性的3个重要因素之一。

正如信息可以聚类一样,用户也是可以聚类的。用户总是有被其他用户认可和接受的社会性需求,更进一步地,用户之间形成聚类的依据在于他们是否有相似或相近的针对某一主题的主观知识结构和背景。以布鲁克斯认知方程式为基础,可以发现总会有一部分具有特定客观知识结构的信息与具有相似主观知识结构的用户群可以很好地匹配。实际上,这些客观信息也是由该用户群当中的一部分用户发布的。信息群与用户群之间是相互对应的,而他们相互对应的媒介就是Tag。无论是向世界3输入信息的情报创造者,还是与世界3进行延迟通信的情报检索者,都会把其带有的社会背景折射到世界3中。

3.4.1 布鲁克斯认知方程式作用下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的交互形成用户聚类为了更为精确地表达情报活动在世界2与世界3相互作用中所处的地位,布鲁克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情报学的认知方程式,即:K(S)+ΔI=K(S+ΔS)。这个公式以一个很一般的形式描述了知识结构K(S),通过获得情报ΔI,而变换为新的改进了的结构K(S+ΔS)的情况。式中ΔS表示改进的效果[1]。从中可以看出情报的吸收效果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句话说,情报用户更容易接受与其知识结构相同或相似的情报,而情报的输出也与其原有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情报用户输出的检索词(式)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在进行此次检索行为之前未进行情报吸收和未改变知识结构的条件下的信息需求和知识结构。

用户输出信息和提供Tag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主观知识客观化的过程。主观知识客观化的过程均概莫能外地带有用户本身背景的因素。用户选择性接收信息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客观知识主观化的过程,接收信息的基本规律符合英国著名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提出的认知方程式。

在Web2.0的网络环境下,笔者认为应更多地考虑用户的社会心理和背景。其实,这与布鲁克斯认知方程式并不矛盾,如果不仅一个用户而是一群用户在各自遵循着布鲁克斯认知方程式的信息接受规律选择信息,都会有一个方程式与一个用户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其中几个方程式中的△I相似时,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聚类。

当用户之间根据ΔI形成聚类后,还会出现用户共同分享该用户群中的其他已接受信息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导航。在物理空间中,社会导航表现为利用先行者的经验、建议指引路径[12]。在数字空间中,用户形成聚类后,在用户之间针对某一主题的背景和主观知识结构存在相似的可能性。

3.4.2 Web2.0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人—信息—人”的互动模式用户之间形成聚类是由其社会属性引出的社会心理决定的。由于Web2.0的网络环境用户具有双重身份,这些形成用户群的用户又可以变成新的信息发布和Tag提供者,加速了Web2.0用户根据其社会属性和社会心理的聚类。这种聚类即为前文中提到过的民间分类。无论用户发布信息和提供Tag还是接受信息均以其社会心理为基础,认知心理在这两个过程中均起到了“做接口”的作用。如果用户在认知上提供的Tag与其发布信息内容并不具有较强相似性,或者用户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对所提供的Tag产生语义理解上的问题都降低网络信息资源的可检索性,对民间分类产生阻碍。另外,用户对信息的无意识选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用户接收信息。

综上所述,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一条从人到信息,再从信息到人的Web2.0网络环境下“人—信息—人”的互动模式。信息实际上作为一种媒介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社会网络。Web2.0的网络环境是由用户相对自由地构建,Web2.0的使用者依然是这些用户。从目前来看,Web2.0的网络环境下“人—信息—人”的模式导致了其可检索性程度大大高于其他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试想,如果此模式不过多虑及“信息”这个中间环节,“人—人”的社会交互”[13-14](Social Interaction)模式又是不是互联网的下一个发展阶段?目前,国外在此领域研究成果并不多,这也就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空间。

4 YouTube网站Web2.0特征的案例分析

4.1 YouTube站内搜索引擎的特点

用户打开一个网站,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取和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YourTube[15]网站搜索引擎在网站主页上有一个比较醒目的位置,并在其高级检索中对用户提供布尔逻辑检索和标准不同的相关性排序。笔者发现该网站搜索引擎的检索视频的依据为上传用户要上传的短片提供的标题而不是Tag,所以无论是上传者和检索者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面临可检索性的问题:如果上传者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很随意给所上传内容标注了一个与其上传内容并不十分相关的标题,那么上传者希望获得的心理需求和检索者的信息需求均不会得到满足。

4.2 YouTube使用Tag实现信息聚类

笔者在注册了该网站的账户后,有意模拟性地上传了一个内容、标题和所提供标签相关性较低的视频片段,在该视频播放的同时该网站所提供的相关视频中却与标签的相关程度较高。可见,YouTube网站的主动推送式信息服务是以Tag为提供依据的。

笔者以“Obama”作为检索词检索到共33.8万条相关视频,并在返回页面有一些网站自动提供与“Obama”搭配的一些检索式。如Obama playing basketball,Illuminati Obama等。笔者点击其中一个名为“Yes We Can- Barack Obama Music Video”的视频,在该视频界面中除了这段视频短片以外,还提供了该视频的上传用户上传的其他视频以及与该视频相关的40个视频,这些视频之所以与该视频相关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视频与原视频在使用标签上相似程度较高,实现了信息聚类。笔者认为由于该视频具有不止一个标签,因此在信息聚类时,相关视频与该视频的相关性应该不止仅仅从“Obama”这一个角度引发。由于信息用户的主观知识结构本身就是多维度的,这种利用Tag实现信息聚类的模式,很好地满足了信息用户相对比较全面的多维度信息需求,提高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可检索性。如该视频的标签中有一个歌手名,因此在相关视频中也会出现该歌手演唱的其他歌曲。如果仅点击该视频当中的一个标签(如Obama),在返回页面中会出现其他的使用过“Obama”标签的视频,这个模式适用于一些想对“Obama”进行比较专深了解的用户,同样实现了信息的聚类。从信息用户的认知和社会心理分析,发布信息的用户在上传视频和提供标签的过程中,实际上为接收信息的用户提供了类似于空间隐喻的参考并扩展了其主观知识结构。

4.3 YouTube使用Tag实现人之间的聚类

用户提供Tag的过程为主观知识客观化,点击一个Tag后的返回界面会实现信息聚类,同时也实现了提供这些视频信息的发布者的聚类。尽管不存在主观知识结构完全相同的用户,但是可以证明他们在主观知识结构上有重叠的部分,在今后的主观知识结构的扩展或变化上有一定的相似性。用户的聚类体现出了用户的社会性和背景。但是,对某一类信息感兴趣的现象也仅是反映他们在某一个方面具有相似社会性的必要条件。

5 结束语

5.1 布鲁克斯认知方程式作用下“人—信息—人”互动模式

笔者认为:“人—信息”交互的模式为“人—信息—人”的交互模式和“人—人”的社会交互模式提供了发展的基础(见图2)。

图2 布鲁克斯认知方程式作用下“人—信息—人”互动模式

5.2 YouTube网站提供了解决世界2与世界3互动障碍的途径

You Tube网站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为信息组织工作提供了能够解决世界2与世界3互动障碍的途径。

1)Web2.0在信息序化的特点赋予了用户双重身份,YouTube网站用户发布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为其他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的过程。

2)YouTube用户点击一个视频的同时,该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上传该视频的用户上传的其他视频。这种社会导航的服务形式大大扩展了信息服务的广度。

3)用户在观看完一个视频后,YouTube网站会根据该视频上传时所提供的若干Tag进行信息推送服务,提供与这些Tag相关的内容,可以多维度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可以为用户提供类似空间隐喻的参考。

4)Tag在YouTube上的使用,实现了信息的聚类,可以满足用户专深的信息需求;实现了用户之间的聚类,使社会交互成为可能,大大增加了相关主题的信息在某一用户群中的流动速度。

收稿日期:2009-03-16

标签:;  ;  ;  ;  ;  

基于Web2.0的网络用户信息认知行为案例研究_情报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