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鹏程 颜景龙
(国网山东无棣县供电公司 山东 滨州 251900)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配套措施,明确了农村供电所管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对规范供电所的行为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各供电所存在着人员素质、配网结构、设备状况等都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也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供电所规范化管理中不同程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政策。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管理工作;供电
一、在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对开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不足,不能主动深入地开展工作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电力企业正逐步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农电企业是服务面最广、工作在最前沿、直接服务“三农”的供电企业,具有工作繁重、困难多和受历史原因制约大等特点。而农村供电所又是农电企业的最基层组织和服务窗口,直接担负着“四到户”的管理任务,其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着农电企业发展的全局和整个农电企业的社会形象。因此,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和农电企业的发展大局来认识和加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但由于有些人对理解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还有些误解,以为供电所主要任务是保证安全上不出事,线损达到上级规定的指标,电费不发生拖欠、故障报修不发生投诉就行。其规范化管理工作就象有些企业的所谓“达标升级”一样,仅是一个冲刺,根本没有意识到规范化管理工作最终必须落实到常态的制度管理上,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没有深刻领会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实质,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工作
有些供电所在通过规范化管理初步验收以后,就开始沾沾自喜,自我陶醉,没有意识到接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创一流的需要,以致该项工作仅停留在较低水平,管理质量还没有达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基础工作非常薄弱,尤其是有些基础资料管理,如有关文件、工作传票、记录的收集、整理、归档没有完全按流程进行。总体上讲,许多工作的开展,其广度和深度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农电工“异地”管理用电对供电所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
有很多县级供电企业对农电工实行“异地”使用,这种做法虽然对杜绝“人情电、关系电、权力电”有好处。但从另一方面看,又给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其原因是,有相当一部农电工家中还种有责任田地,若到农忙季节,他们也要回去抢“皇”粮,一旦他们走后,万一他们所管辖的台区或客户设备发生故障,就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这样既对安全管理不利,也有损企业在社会上的服务形象。
(四)用电安全意识淡薄,供电网络外力毁损现象严重
农村安全用电宣传不够,安全用电意识淡薄,造成意外伤害或死亡事故增多,加之盗窃、毁损、破坏电力设施等违法行为,私拉滥接、违章建筑、交叉跨越和双电源等违章行为,威胁着农网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二、解决措施
(一)定岗、定责,以制度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推进农村供电所基础管理规范化
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农电队伍综合素质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章立制,完善供电所制度建设是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手段。农电体制改革以后,通过竟岗考试、择优聘用的农电职工其总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与公司本部职工相比以及农电企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人多责(多岗),一岗多人,职责不清、遇事推诿、扯皮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我认为供电所应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按岗设人,职责分明,同时根据各岗位的考核细则做好供电所人员的绩效考评工作并形成动态的考核机制,促使他们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来内强素质、外竖现象。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扎实工作、细致评价,以保人身、设备的安全为重点,以实现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规范化。
夯实农电安全基础,确保农电安全生产无事故是保证农村客户正常用电和农村供电所正常生产的基础。安全管理,以人为本。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须从稳定员工的思想和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抓起。首先是必须进一步加强供电所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尤其是“三种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深他们对安全规程的理解,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思和工作责任心。其次是加强对全所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评,变员工“要我学”为“我要学”,并加大反习惯性违章的考核力度,以进一步规范供电所日常工作的安全行为,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互保能力,确实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第三,建立健全能动安全管理网络,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做好供电所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开展危险点预控工作。
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连续性极强的工作,亦是目前农村供电所安全工作中的重点。省公司早就把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作为提高能动安全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并要求各供电所必须严格按照《农村供电所安全性评价标准》,开展安全自查和复查、验收,对查出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和复验收。通过安评工作,对农电安全体系在人员、管理和设备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全方位调查了解。同时,在供电所的日常施工中,严格执行安评中规定的设备要求,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以防止人身伤亡和重大设备事故为重点,涵盖供电所日常工作的各个生产环节,积累经验,逐步形成适合供电所生产现状的危险点预控方案,以避免因人员疏忽或责任而引发的人身或设备事故。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为实现国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努力提高农电工工资待遇,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农电管理工作中来
全国绝大部分县级供电企业的农电工工资标准在450元至680元之间,农电工若不种田地,是难以养家糊口的,他们常年奋战在农电管理第一线,可以说是县级供电企业管理农电的一支生力军。目前,由于企业的各项管理越来越严,说句实话农电工的压力的确很大,如每月的线损、安全、优质服务、营销等方面的考核,加上养老金、意外伤害保险金的扣除,农电工能拿到手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这样以来也就影响到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应使农电员工和企业员工实行同工同酬,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大家的积极性。为实现国网公司“一强三优”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实施政企联手目标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建筑如雨后春笋。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在电力设施保护区或配电设施安全距离范围内兴建建筑物、构筑物,对电力线路及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直接影响了供电安全。为此,要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出面,要求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在项目申请审批时,必须确保电力设施所规定的安全距离,经县〔市〕供电企业同意并签定《建筑安全距离协议书》和《建筑施工安全协议书》后方可施工。同时,对违规审批或擅自违章建筑的按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这样可以从源头上遏止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兴建建筑物的现象。同时,要求线路管理人员加大巡视力度,对危及破坏电力设施安全的不法行为早发现、早告知、早处理,规避供电所的安全风险。供电所要与当地乡镇派出所、政府联手,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电力法律法规和农村用电安全常识的宣传,对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及各种违章行为要及时报告并做出处理或移交司法机关,以确保电力设施保护的规范化、法制化、常态化。
结束语
总之,只要各供电所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各项规程,规范一切生活与生产行为,结合实际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有组织、有措施、有考核、精细化,相信就一定能把农村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抓的更好,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参考文献
[1]吴爱如;求实创新 全面加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J];农电管理;2008年04期.
[2]唐云;张世建;关于规范农村供电所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供电企业管理;2008年04期.
[3]王抒祥;提高认识 强化管理 全面落实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工作[J];农村电工;2004年02期.
论文作者:姚鹏程,颜景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5
标签:供电所论文; 农电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农村论文; 规范化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5年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