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本文从中国古代都城起源出发,展开对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及其特征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古代都城;规划设计
中国是世界上城市规划科学和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曾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城市规划体系。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北京、南京、西安、杭州、苏州等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杰作,从城市的选址、规划定位到平面布局,大都经过了一批能工巧匠的精心规划,精密安排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城市的起源于规划是同步进行的。
中国城市起源于西周,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的发展时期,在夏商文明的基础上,社会经济较前更加发展,从而出现许多著名的都市。都城空间都是经过统治者精心设计而建成的,使都城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满足王权统治的政治需要。都城的独特性质、恢弘气势、巍峨宫阙、肃穆气氛、礼制秩序和坚固形势等,都是对王权体制的最好表达和有效保障。王权体制外化为都城制度,并借助都城的整体形象,来体现王权主义的精神实质。
⑴选址
国家的开始是文明的开始,探寻国家历史的渊源,也就是文明的起源,往往是从都城开始的。都城的选址直接关乎到江山社稷,需和满足生存的基本条件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历代王朝对都城的选址甚为重视,要派遣亲信大臣勘测地形水文,从而选择最佳城址。由于古代先人们对山有着特别崇敬的感情,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同时山给人一种踏实感、依赖感,既可以阻挡冬季的寒冷气流,遇到敌人袭击时,也可躲藏至其中。水则是农耕文明时期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山环水绕类似盆地地形正是理想聚居地,因此历朝都城城址大多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除此之外,居中也是都城选址的关键,俗话说“天下居中”,这样都城才能更加稳定的控制住整个国家。居中这个理念并不是一定强调都城必须在整个国土的中间,而是让都城成为全国交通网的中心枢纽,因为要对国家进行统治并行使权力,如若没有必要的交通要到以及交通设施的话,是无法到达的。
都城规划均是由能工巧匠精心设计而成,既受到当时统治思想的影响,也受到学者智慧学识的制约,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因地制宜、巧施安排。
⑵布局
古代都城的布局是经过精心布置、专门规划而形成的,因此各都城均显得整齐大方、宏伟壮观。布局也称平面布局,是指城市总体结构的不同分区,即各个不同职能区之间的比例大小,占地多少,也就是一个城市的平面形态。
古时都城中有宫城,既皇帝办公的场所;宫城外面有皇城,既是各部门办公的场所;皇城外还有郭城,则是指老百姓居住的地方。皇宫作为皇城的核心,而皇城则是整个都城的核心,因此必须在城市的中心部位。皇宫居中,以其南北中轴线作为整个皇城以及都城规划的中枢,南北中轴线还是象征政权的三朝依次排列的所在,由此体现皇宫的主导地位。其次都城的道路必须按中轴线对称铺开,形成经纬交叉的道路网。《周礼•考工记》中有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以宫室为中心的轴线都城布局突出表现了奴隶主贵族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严,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礼制等级性质的城市规划制度。
中心位置确定后,再向四周扩展,框定城市的总体范围。汉长安城先建皇宫,后建城墙,皇宫位于龙首原北坡,虽然不在中心,但修筑城墙时仍然以皇宫为中心,向四面展开。隋唐长安城也是如此,皇宫位于全城的北部中央,从表面来看也不在全城的中心,但实际上是中心,因为长安城北是禁苑,禁苑的高大围墙也起着城墙的作用。北宋开封和元明清北京的皇宫就相对处于中心位置,说明中心布局原则在都城规划中占主导地位。古有“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便是都城格局的两个特点,围绕都城核心地带左设太庙,用于帝王祭祀祖先;右设祭坛,祭祀土地与五谷之神;前为朝廷,帝王上朝听政之处;后为市场,都城的商业贸易之地,此布局用意在于凸显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
⑶道路
道路的修建同样可以体现古代的都城制度。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中国古代城市道路多采用以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状布置。道路决定了一个都城的结构,并切割不同的居住区域以及功能区域。
春秋战国时期的若干都城已有了规划严整、比较整齐的街道。西汉长安因就秦旧离宫建设,因而形成不规则的平面,道路显得零乱,但主要街道仍作丁字或十字相交,街道都是直线,采取正东正北的方向,通向城门。东汉末曹操修建邺城以后,都城大多采用类似棋盘的规则平面布局,并往往有一条横穿城市的中心大街。它的街面特别宽广,一般南北向,起自外郭正门,经皇城正门,尔后再穿过宫城正门直抵北城墙正中。由此不难看出,古代都城规划中,道路显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城市道路的材质及用料方面,宋朝以前均为土路,并没有路面。宋朝以后砖石路面在城市道路的修建中得以广泛应用。
在古代,道路决定了一个都城的基本结构。就比如我们要去外地出差,不熟悉当地环境,首先就得拿到地图去研究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古代也是一样的,不同规模的路,想要找到市中心,就需要找到最主要的道路,一般规模比较大、较宽的道路就是主干道。
汉长安城内道路虽未构成规整的井田阡陌式的网状布局,但各用地划分井井有条,以安门大道及宣平门大道为南北区划分界,区划分明不混淆,是城内一大特色之一。城内道路有着极为森严的等级划分,主干道宽度最大,其次为次干道和若干分支道路,最后还有环城路。道路中间还有细分,正中轴线的位置叫“驰道”,专供皇上出行之用。其他人不可随意占道,得经过皇上批准,他不下指令任何人不得在驰道上行走。
⑷绿化
我国古代都城对绿化也甚为重视,北方以槐、榆为主,南方则柳、槐并用,唐长安街道两侧槐树是成行排列的,所以时人称之为“槐衙”。对于都城中轴线上衙街的绿化布置,则更为讲究,路中设御沟,引水灌注,沿沟植树。
论文作者:陈君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都城论文; 皇城论文; 道路论文; 王权论文; 布局论文; 皇宫论文; 中心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