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作用研究论文_缪秋娜

浙江普陀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316100

作者简介:缪秋娜,单位:浙江普陀医院,邮编:316100 ,性别:女, 年龄:35岁 ,学历:学士学位, 职称: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脑血管意外、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客观指标以及低血糖率和死亡率进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其本组患者死亡率以及低血糖率均与对照组有所差异,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白蛋白下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采用加强版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体征,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患者血糖有一定稳定作用,整体临床效果有明显改善,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胰岛素;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199-01

众所周知,神经内科所治疗的危重病患者,一般病情较为严重,且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因此患者体内细胞能量代谢与常人有所不同,患者体内血糖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人,而血糖增高对于危重患者而言,机体伤害性较大,因此为保证危重病患者体内血糖水平与正常人相差无几,临床中在对于危重病患者的治疗中多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血糖的目的[1-3]。以往临床中对于此类患者多采用常规胰岛素进行治疗,但随着临床研究发现,常规胰岛素治疗对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不甚满意,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以及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期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危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研究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范围在55岁~86岁之间,平均年龄(76.5±9.4)岁;病程30~100天,平均(54.9±13.8)天;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范围在54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74.6±9.1)岁;病程29~99天,平均(56.8±12.5)天。两组病人基本资料、临床疾病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4-5] 纳入标准:①患者不能自主进食,需通过鼻管进行喂养;②患者在发病24小时以内入院的危重神经内科患者。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治疗计划者;②长期使用激素类治疗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对本组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如要求患者禁止饮食,给予患者肠外营养,并纠正其体内电解质紊乱,并结合患者体征进行抗感染处理,采用常规胰岛素进行治疗,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12.0mmol/L以下。

1.3.2研究组 本组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其中针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求患者禁止饮食,给予患者肠外营养,并纠正其体内电解质紊乱等措施与对照组相一致。将50~100u胰岛素溶解于氯化钠注射液50ml,于患者采用2~5U/h进行持续泵注,并对患者进行血糖仪测量血糖,并对其结果进行药物调整。

1.4疗效评价标准[6] ①比较两组患者客观指标,如住院时间,以及白蛋白下降量进行比较。②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以及低血糖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录入数据,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 数据对比采取X2进行校验。若P<0.01,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若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死亡率以及低血糖率 研究组患者死亡率以及低血糖率均与对照组有所差异,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中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疾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从而导致体内胰岛素作用发生一定的障碍[7]。此类疾病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由于患者年龄较高,各个器官的基础性功能逐渐降低,且多数患者除此疾病之外还伴随其他疾病,反复性较强,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8]。而随着对于糖尿病疾病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的血糖升高,并长时间处于增高时,能够增加患者体内钙离子的不断积聚,从而激活患者体内炎症以及凋亡的发生,当患者处于一种危重疾病,本身神经损伤较为严重,加之体内血糖过高,对于整体治疗以及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病患者采用治疗尤为重要[9-10]。在临床中对于血糖较高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β细胞受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同时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患者血糖的一种激素,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体内糖原以及蛋白质类的合成,能够有效促进体内组织细胞对于葡萄糖的摄取以及利用[11-12]。

通过学者进行不断研究发现[13-15],在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采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可以有控制患者血糖状况,但对于是否给予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以及正常胰岛素进行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临床客观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后其本组患者死亡率以及低血糖率均与对照组有所差异,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白蛋白下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表2.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进行治疗后,患者血糖水平能够控制在稳定状况,对于患者其他疾病的治疗以及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整体而言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因此在对于神经内科危重病患者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这一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金,夏杰琼,周雯,等.低血糖生成指数和低血糖生成负荷膳食对2 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18-423.

[2] 吴艳青,邢伟,张立国.改良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2,18(12):1828-

1831.

[3] 赵磊,化前珍,王波,等.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5):1-5.

[4] 吕定粉.健康教育路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39-40.

[5] 陶花,黄晓萍.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低血糖焦虑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28(7):70-72.

[6] 刘婷,王惠连.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3.

[7] 殷静静,栾琳琳,段红香,等.健康教育路径提升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满意度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18):1885-1887.

[8] 苏广,李翠碧,陈小萌.护理干预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883-1885.

[9] 黄皿,李粉玲,刘巧刿.健康教育路径表配合目标教学法在2 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665-666.

[10] 刘敏,闻曲,彭历,等.改良健康教育路径表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115-117.

[11] 王琪,汪小华.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启动困难原因及对策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66-

470.

[12] 苏玉兰.健康指导对初诊2 型糖尿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04-306.

[13] Jacobi J,Bircher N,Krinsley J,et al.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 insulin infus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 Crit Care Med,2012,40(12) : 3251-3276.

[14] 丁硕,李梅,渠时学,等. 不同疗程胰岛素强化治疗危重病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2, 11(3) : 175-177.

[15] 盛鹰,谢晓洪,王静恩,等.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在危重病应激性高血糖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探讨[J].疑难病杂志, 2011,10(12) : 901-903.

论文作者:缪秋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2

标签:;  ;  ;  ;  ;  ;  ;  ;  

改良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作用研究论文_缪秋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