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城市的多个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城市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管理城市供水数据信息,从而确保供水系统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本文主要探讨与分析城市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中的SCADA系统、GIS系统、管网管理模式以及监控系统的应用,旨在确保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关键词: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SCADA系统;管网管理
引言:供水调度管理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发展需求,应该不断强化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信息化构建成为未来发展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日常生活供水与其它公共设施供水日益紧张。为了能够满足居民的供水需求,应加强构建城市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从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供水调度水平能够对供水能力产生影响,同时供水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生产生活水平。
一、SCADA系统
1.概述
SCADA系统称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同样也是通过计算机作为基础的DCS与电力自动化监控系统[1]。SCADA系统在监控现场运行设备的同时还可以采集与存储供水数据,具有应用范围广、技术发展成熟的优点,它涉及到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其应用价值高。因此,建立该系统成为城市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发展的必然需求。在迈入新世纪后,SCADA系统已经开始逐渐进行全面性地升级与改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建立了生产质量信息库,还促进了协调输水与制水统一性。
2.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城市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是指管理无纸化、数据查询全面自动化与数据信息共享,而SCADA系统应用于信息化系统中可以有效达到目的实现。为了能够有效实现目的应该将该系统升级改造,统一整合不同传输方式的供水运行数据,分类归纳与整理历史运行数据。城市供水调度管理自动化是指能够全面实现供水调度运行与采集数据信息的自动化,而SCADA系统可以有效实现管理自动化目的。该系统经过深层分析与研究后发现,一方面它具有系统供水数据采集、运输、统计与分析的功能,另一方面,在现场设备运行过程中该系统还能进行全面性的动态监控,若在实际运行工作中遇到意外情况后能够有效调控现场设备的控制指标[2]。加压站以及水厂的自动化控制同样是一项重大目标,为了能够有效实现这项重大目标,将SCADA系统应用于实际运行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机制,从而提升供水调度反应能力与生产效率。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够为系统调度决策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便于调度人员获取水产供水数据以及供水管网数据,若供水数据超出正常范围则会在短时内报警。供水调度的历史数据繁多,若采用人工查询、统计与整理,会增加调度人员工作负担,其管理效率低下。而SCADA系统自身能够完成历史数据查询以及统计工作,并形成报表,分析报表能够了解实际工作状况。因此,为了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应加强重视,不断研究。
二、GIS系统应用于信息化系统
1.概述
GIS系统应用于城市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中,其主要由城市电子地图、各类供水设施属性数据与供水管网图所构成的[3]。在供水调度运行工作中,GIS系统能够全面实现系统档案数字化管理,从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最终建立供水中央数据库。该系统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因此,应用于实际过程中,能够有效查询管网系统中的设施与特定区域,在高校开展爆管抢修模拟中发挥重要作用[4]。GIS系统在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规划与改造中,能够提供有效的实际数据与图纸,从而作为参考依据。为了能够更好满足用户要求,针对性地查询图纸数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应用
在目前阶段,在供水管网中应用GIS系统取得满意的成绩。不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还能有效节省时间、物力、人力与财力。该系统通常是将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图形与存储、管理空间信息技术等相互结合。而多种技术得到有效结合有助于实现协同增效的目的,从而反映了实际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就当前阶段的上海市市北自来水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举例说明,企业在各自的区域范围中建立了GIS系统,将该系统应用于管网系统中,并取得显著效果,提高其工作水平。
三、管网管理模式应用
在运行过程中,管网模式的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管网数学模式实则就是对城市供水调度系统进行动态分析,从而优化供水设备,并科学规划新型的供水设备,全名实现辅助调度的作用。管网管理技术参谋主要是负责维护GIS系统,分析与制定管理措施;生产调度主要对日常生活中的生产调度负责,并执行由技术参谋部门制定的管理措施;运行管理主要负责日常实际生活中的运行管理,其中包含了巡线、查漏以及其他工程管理职能[5]。管网管理在水压科学调度中,首先以用户水压要求作为前提,降低管网的水压,节省供水成本。在水质调度中,必须监控以及分析管网水质的变化过程,优化水处理操作流程、合理分配流量,并且在适当时候将储水设备以及管网给予冲洗、排放与消毒,从而有效避免水质污染与恶化,进而达到国家相关水质标准。在应急调度中,管网管理科学调度中,不仅关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生产调度问题,还应该做到及时处理紧急事件,制定相关处理措施,从而使损失降至最低。在保证供水同时还能有效预防发生紧急事件,这才能够实现应急科学调度。以往的管理管理工作水平较低,由于缺乏先进技术手段,未能全面、有效实现信息共享。而当前管网管理模式的构建,是以科学调度为基础,集中掌握管网运行状况,优化控制,进而达到供水管网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目的。
四、建立完备监控系统
建立完备监控系统可确保城市供水管理工作安全稳定运行。监控系统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对泵站输配、清水出厂、生产调度以及原水供应等进行监测与控制[6]。对于原水供应与清水出产的调度信息数据,要求供水企业及水质管理部门实现共享。为了能够全面实现共享目的,原水供应系统还应该优化调度与自动化控制,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逐渐延伸。就上海企业监控系统应用状况来分析,可以在全市中心城区覆盖完备供水监控系统,对全市的供水管理由原水供应-泵站输配-生产调度-清水出厂-用户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同时还使供水企业与水质管理部门之间实现共享。为了能够有效完成实时地监测与控制,建立水压、水质实时监测点,对供水区域之间交接处的水量、水质、水压进行监测[7]。并且在重要的管道处装置流量仪,便于远端传输数据,实时性高。在今后运行期间还需要装置能够远程控制的调流阀门,可以避免突发状况出现。
五、结论
在构建城市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中,应用SCADA系统、GIS系统、监控系统以及管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率。随着信息科技技术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与现场设备都会持续更新与改造中,旨在促进供水调度行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与时俱进,供水调度信息化系统采用先进的管理工作方式以及运作模式,最大程度上满足城市供水需要,进而提高城市生产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欧阳昌磊.关于城市供水管网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探讨[J].工业b,2017(1):00305-00305.
[2].陈丽艳.供水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与思考[J].供水技术,2017,11(4):59-61.
[3].孙王奇.江苏省城市供水安全动态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5(20):72-73.
论文作者:杨肖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系统论文; 管网论文; 城市供水论文; 数据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目的论文; 水质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