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家行为对企业社会化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家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家族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企业家对本企业的影响力最大。家族企业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企业家个人的企业,企业的行为实际上就反映了企业家个人的行为。在家族企业的分析中忽视企业家存在的看法,是有偏颇的;没有企业家就没有企业,或者说,没有企业家,企业就没有灵魂[1]。同样,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对家族企业的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那么,企业家的行为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杨洁在其博士论文《民营企业家行为研究》中提出了民营企业家行为影响因素有企业家自身(人格倾向、能力约束、价值观)、民营企业(制度困境、人力资源困境)、外部环境(体制环境、资金困境、法律制度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社会关系网络)等。凡勃仑在《企业论》中指出,企业家的动机是金钱上的动机,吸引他的是对个人或他所属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扩张。而郭向东在研究中发现,支配企业家行为的动机有经济、权力、奋斗、兴趣、迷恋、事业心、爱国心、竞争等动力因素[2]。目前对企业家行为的研究已经很深入,如熊毅提出了企业家经营中主观的精神与经济动机、客观的能力动机等[3];王忠武提出了企业家在同社会环境进行积极主动和持续良性的双向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性格特征有专长、见识、创新能力、思维、冒险、危机意识、人本观念、工作热忱、人格魅力等[4]。这些对企业家行为的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对家族企业的创业者(以下称为家族企业家)会将企业带向何方的研究也是异彩纷呈。如克林·盖尔西克将家族企业发展阶段分解为所有权、家庭生命周期、家族企业自身等3个发展阶段[5]21;潘必胜在1998年的研究中就指出家族企业经历的3个阶段,即企业家族化、家族企业化以及家族人员从管理领域的退出[6];储小平在研究中指出,家族企业迟早要面对一个重要选择——要么扩大规模从而可能失去部分或全部的企业控制权,要么维持现有的格局[7]。应焕红则指出,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到一定生命周期后,应以家族资本去有效融合社会资本、与非家族成员共享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剩余索取权和经营控制权,完成从家族制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8]。另有一些研究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中小家族企业可以通过融资进行社会化[9]、家族主义信任与社会资本的融合度是家族企业社会化递进的影响因素[10] 等。这些研究对我们了解家族企业家与家族企业社会化的进程有重要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就家族企业家的行为如何影响企业的社会化进程做过详细的研究。本文重点研究家族企业家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家族企业家的行为对企业社会化进程的影响。
一、影响因素的选择
家族企业家的行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资金、人才、社会环境等等,所以要将所有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来研究企业家的行为,显然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笔者综合社会学、行为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经济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家族企业家的行为受到感觉、直觉、思维、情感、能力或技能、知识与教育、经验或经历、继承资源、发展资源等9种因素的影响。
(一)感觉、直觉、思维与情感
在心理学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中,勒温(K.Lewin)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一种场的现象,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人们的行为是由当前这个场决定的;费斯汀的不协调理论认为由于认知上的不协调才引起人类行为上的差异,他将人类行为的动因从需求水平转移到认知水平上,突出了人类理性的力量。这些研究充分说明了心理与行为之间的紧密内在联系。在经济心理学关于企业家行为的研究中,雷诺于1961年提出的动力指标法,即考察企业家动力大小的因素有:潜在的精神力量、可调动的精神力量、实际上已调动的力量等。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也不管是好是坏,我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都要受到那些我们往往没有意识到的力量的影响。研究家族企业家,首先要把家族企业家作为一个正常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精神。因此,分析企业家行为,必须首先就考虑企业家的心理功能,将企业家作为个体,从其感觉、直觉、思维与情感4个心理认知角度来分析。
(二)能力或技能
在人的个体能力研究方面,哈耶克(Friedrich A.Von.Hayek 1968)提出人们能够利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能力形成“正确的预期”,其分析与研究的重点是从经济——社会领域观察个人与有机体的经济和社会行为[11]68。而行为经济学则将“行为决策”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认为人具有有限理性和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存在自我约束问题,不具备超人般的意志力去抵御诱惑等。这些成果都可以作为研究家族企业家的能力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佐证。尽管家族企业家一般都可以称得上是能力强的人,与一般人存在着认识活动的差别,即便如此,不同的家族企业家也必然会存在着能力或技能上的差别,这种能力或技能上的差别也必然导致家族企业家行为的不同。因此,熊彼特(J.Schumpeter)在描述企业家职能时特别强调“企业家”的某些能力。
(三)知识与教育
知识与教育对家族企业家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发展过程的特殊性,知识与教育也经历了由被轻视到受重视的过程。萨伊认为生产过程由三个不同部分即努力、知识和企业家的“应用”组成。知识既是解决问题的结构化信息,也是用于解决问题或者进行决策的、经过整理的、易于理解和结构化的信息;知识既包含真理和信念、观点和概念、判断和展望、方法和诀窍,也是能够指导思考、行为和交流的洞察、经验和过程的总集合。可见,知识与教育对个体的价值观、判断及至行为的影响都越来越重要,是研究家族企业家行为的不可缺少的一项。
(四)经验或经历
管理学有对人性的一般假设,这里的人性是指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获得的全部属性的综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12]。早期的管理学对人性的假设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在逐步演变: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自我实现的人。家族企业最初的创建完全凭着企业家内在的冲动,所以在企业发展的初期,完全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与管理模式,根本就谈不上经验或管理、领导企业的经历。但是随着家族企业的一步一步发展,在企业壮大的同时,企业家的经验积累也会越来越多。当然,如果家族企业家在创业之前就在其他企业里有丰富的工作历练,这样的经验或经历将会对其行为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五)继承资源与发展资源
家族企业家对家族企业是否采取社会化的行为还将受到通过社会网络所获取资源多寡、难易程度的影响。从社会网络获取的资源主要包括继承性资源与发展性资源。继承资源有的是从企业家长辈、父母等那里所获得的社会资源网络,也有的是从原来工作过的单位所承载下来的资源。这些特殊的资源获取特征也反映了我国特有的经济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所进行的改革,使原有的依靠国家行政权力分配社会资源的方式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效力,而在市场关系又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时,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成为建立和维护信任关系、进行交换和寻求支持的基本形式。企业家在建立自己的企业之后,自然会有意识地去建立一定的社会网络,获取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这些发展资源包括产业链中的上下游链条节点,政府资源、朋友关系,甚至包括企业家个人婚姻所带来的资源。这种发展而来的社会关系对象拥有资源的数量越多,企业家越有可能从他那里获得资源;所拥有的资源越是稀缺,企业家越有必要从他那里获得资源。可见,企业家所发展的任何一种社会关系网络,都有助于自身企业的发展。获取这种关系网络进而获取必需资源的能力,将会影响企业家对家族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发展方式、发展定位的思考与实施。
二、家族企业家的行为抉择模型
在上述9种因素的影响下,在推进家族企业的社会化方面,企业家的行为表现可以划分为5种不同的类型:即超前型、合理型、犹豫型、折返型与保守型。而不同类型行为则表现为企业家会在家族企业内部采取不同的行动,使得家族企业的社会化路径有5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完全社会化、渐进式社会化、往复式社会化、社会化后的家族化以及完全家族化。企业家的行为与家族企业的社会化路径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见图1)。至于9大要素与5种行为类型间的关系及其发生机制,对企业家来说其实犹如一个行为的黑箱。
(一)超前型家族企业家行为
在企业刚成立的时候就引进战略投资者、或联合与合伙,采取的是超前、完全社会化的方式。企业家在开始创建企业的时候,都会考虑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如家庭成员的背景与所创企业的关联程度以及给自己的帮助程度、自己所掌握的核心资源、企业的运转资金等等相关因素。如果企业家觉得自己的家庭甚至家族管理企业比较困难,或在企业创建时只有一定的概念或技术但缺少起步资金,就会积极寻找有管理能力的合作伙伴,寻找资本作为自己的资金来源,而自己则靠技术或概念占有股份,比较通行的做法就是路演,让那些手握资金寻找增值机会的投资人相信自己的项目会带来非常理想的回报。因此,超前型企业家行为主要表现在管理权的开放性、所有权的分散性、公司员工的来源广泛性,另外还注重管理的规范性、制度的合理性等。
图1 家族企业家的行为抉择模型
(二)合理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
企业成立时是由自己、家人或亲戚组成的家族公司,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对管理、资金、融资等方面的需要让企业家觉得有必要逐渐引进外部投资者,这样的企业的社会化就是渐进式的。家族企业家采取渐进式社会化方式,带有摸索前进的行为色彩,在需要改变的时候能够适时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包括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这种类型的家族企业家仍然保留着大部分中国人所拥有的传统,家族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但是又比较灵活,在外界环境变化后能够积极地去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时代的潮流,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因此,合理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的典型特征就是渐进性,管理权的开放是渐进式的,所有权的分散是渐进式的,甚至是公司的员工也是先有家族内部人员,再随着企业发展而逐渐加大吸引外来人员的力度。
(三)犹豫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
企业家在外界条件、内部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家采取了社会化方式,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企业家又采取了回购股份的方式让自己完全占有企业股份,这种类型的企业社会化方式是往复式的。这类企业社会化在前期与渐进式社会化企业的经历完全相似,家族企业家遇到的问题也极其类似,但其社会化的结果使企业家感到不满。当这类家族企业的企业家失去了一部分股权或大部分股权之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控制等不再由企业家一个人来拍板,使企业家的行为受到了约束。以前的家族企业可以完全按照企业家自己个人意志去发展,只要自己发现了好的投资机会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进入新市场、新领域、开发新产品,但是现在自己的建议需要别人的评估、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这让企业家对企业社会化的结果不是非常满意。一旦企业发展后自己有了足够的资本或能力,就会采取从外人手中回购当初出让的股份,即使所花的代价比当初引入的成本大得多也在所不惜。因此,犹豫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与多变性,管理权与所有权都经历了从自己控制到适度放开再到回归自己控制。随着家族企业家个人认识发生新的变化,可能又会适度放开。
(四)折返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
这类企业家行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一,企业在成立之初是完全家族化的企业,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家自身感受到了企业发展的桎梏,觉得应该引入新的血液来让家族企业鲜活起来,于是便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让外来的高级经理占有股份等,使得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不再为本家族全部占有,但是当企业家发现外来的股东影响了自己的某些决策、成为了落实自己经营理念的绊脚石时,就开始回购股份。当然,在企业有了外人影响的经历后,已经对企业家的行为与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二,家族企业家在企业创立时就找到了合作伙伴,因为此时其自身拥有的资金、管理和社会网络还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运营与发展,但是在企业发展走上正常轨道后,特别是在企业家积累了大量的关系资源后并产生了新的经营理念,形成了又想独自经营公司的念头,导致了其将原来已经社会化的企业变为自己的家族企业。折返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的典型特征便是回归性,即无论企业成立时的管理权、控制权或所有权是什么样的状况,其结果是在经历社会化后又回归到家族企业治理的模式。
(五)保守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
无论企业的发展规模有多大,企业家总是由自己或自己家庭、家族全部掌握和控制公司。这类企业家始终认为,只有企业是自己的,才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管理,因此从企业诞生到未来的发展始终是家族企业,始终采取家族化的治理方式。这类企业家可能受东方文化的熏陶影响较深,对家文化有着非同一般的执著,除了邀请部分外部管理者来加入公司的管理之外,整个企业的股权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时,这类企业家之所以采取保守型的家族化行为,也是由于对我国整体的市场环境不是非常认可,如担心外部人员会存在道德风险、会产生败德行为、会有代理成本等,这些因素都让企业家觉得惟有自己家族最可靠。所以无论其感觉、思维还是情感以及外部环境都让其觉得家族化才是最让自己放心的企业治理方式。保守型的家族企业家行为的特征表现为唯一性与固定性,即始终将企业的管理权与所有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论社会环境或其他的社会化企业有什么变化都不会影响自己的这种经营企业的模式。
三、家族企业家行为抉择模型的验证
(一)模糊综合抉择原理
在构建了家族企业家的行为抉择模型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探讨9种影响因素与企业社会化的关系,本文拟运用模糊抉择原理来研究这一问题。模糊综合评判抉择就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对其所作的综合评价与抉择。这里,评价与抉择的着眼点是所要考虑的各个相关因素。将所要考虑的因素集中为着眼因素集合,而将最后的抉择结果集中为抉择行为集合。设着眼因素集合为
(二)模型验证
模糊抉择原理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用调查问卷(本问卷由作者独立设计)的方式获得,从而避免了仅仅是纯理论的分析结论。
虽然民营家族企业在我国的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民营家族企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其发展的历程与趋势完全可以作为我国民营家族企业发展的代表,但是为了更全面地研究家族企业家的行为对家族企业社会化的影响,本文的调研既选择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也选择了中西部地区作为样本的重要来源,包括处于中部的安徽、河南和江西及西部的四川、云南和新疆等地区和城市。在所有选择的这些地区和城市中,涉及运输、金融、房地产、IT、批发零售、煤矿、冶金、建筑、服务等行业,因此避免了地域选择的狭窄性,也避免了行业选择的片面性。
在样本问卷的发放过程中,考虑到家族企业家都非常繁忙,没有时间同时也没有意愿来亲自填写问卷,需要避免这些问卷是企业家秘书或助手来填写从而导致样本的失真。因此我们是通过一些关系密切的同学、亲戚和朋友来帮助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由他们再发动与其关系密切的企业家或与该企业有重要关系的税务、工商等部门来完成问卷调查,从而大大提高了样本的质量与回收率。
1.对应的着眼因素集为
可以得到:
A
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286份,有效问卷220份,记分与计算方法同上。统计结果汇总见表2。选择总数是指在220个人中选择的人数。
简记为模型。其中为广义模糊“与”运算,为广义模糊“或”运算。根据模型M(*,⊕),即用*代替,⊕(有界算子)代替,有
3.评判结果分析
对式(4)和(7)进行比较表明,在9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家在家族企业社会化的抉择行为表现如下:
(1)表现出渐进型行为的企业家最多(0.456),企业家采取渐进的方式将家族企业逐步地走向社会化,即家族企业家将管理权逐渐适度开放,所有权也是逐渐分散给外部投资者或将股权激励给内部的高级管理者。
(2)表现出保守型行为的家族企业家占据其次的位置(0.196),这种类型的企业家宁愿企业规模比较小,但仍然始终保持家族企业,即管理权控制在自己人手里,而所有权更是百分之百为自己人占有。
(3)表现为犹豫型行为的企业家占据第四位(0.164),即家族企业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遭遇了挫折,就出现了往复式的社会化路径,当然这样的往复式是不确定的状态,企业家可能在收回所有权或管理权后又会适度放开管理权与所有权。
(4)表现出超前型行为的企业家占据第三位(0.154),这种类型的企业家一般思想开明,接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已经是社会化了的企业,管理权非常开放,有效避免了权力的过度集中,而所有权的分散则带来了更多的资源来帮助企业的发展。
(5)表现为折返型行为的企业家最少(0.050),即家族企业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足以导致企业家中断社会化的进程,最终的企业仍然是家族企业,即无论家族企业成立的时候是什么状态,但是最终的企业形态将是与保守型企业家行为的结果一样。
本调查及最终得出的这个结果也基本符合我国目前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与趋势。在目前我国的家族企业家中,老一辈的企业家人数仍然占据较大多数,但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逐步在改变。而这些企业家的后代们基本上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接受家族企业的同时也接受了家族企业社会化的思想。
上述结果反映了大多数企业家在家族企业社会化方面的抉择行为结果,而不是反映某一个企业家社会化行为的结果。但反映某一个企业家社会化行为甚至对两个企业家社会化行为进行比较也是可行的,其具体做法就是将社会化的五种方式即V={v[,1],v[,2],…,v[,5]}进行赋值,然后与B相乘就可以对某一个企业家的行为进行衡量,或对两个企业家行为进行比较。
四、简评
本文在结合多学科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家族企业家行为的9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家族企业家行为模糊综合抉择模型,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抉择原理分析了家族企业社会化进程中的企业家不同行为的原因,这避免了对企业家行为的一般定性的判断。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企业家的行为表现,这是研究家族企业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本文提出的9种因素中,彼此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之所以分开,是想进一步探究每一项因素的具体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会进一步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