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雷士柏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雷士柏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明县公司 广西 5325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电力行业开始应用先进的智能技术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电力系统是实现稳定供电的保障,由于系统整体比较复杂,而且建立在不同的地区,分布广泛,因此,电力系统的许多电磁元件会存在延迟等问题。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就要对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智能化技术不可或缺。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1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配电、用电等多个环节构成的电能生产、分配、消费系统,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是为了提升电能品质,按照电能生产、分配的过程来看,电力系统自动化包含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信息自动传输系统、供电系统自动化、电力工业管理系统自动化、故障定位与自动恢复送电等。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系统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能够通过集中管控的方式实现电力系统各设备的自动操作。同时,还能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远程电力调度、控制,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2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应用现状

2.1应用不够成熟

如今,虽然电力系统中已经在大量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然而,由于智能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较晚,因此,电力系统应用智能化技术也比较晚。所以,整个应用进程还是体现出不成熟的情况。现阶段,电力系统应用智能化技术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智能化技术人才的缺失,如果应用过程或使用过程有故障和问题出现就不容易处理和解决。另外,国内的智能化技术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和发展都缺乏创新性和科学性,仅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2实践性不足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预示着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是未来的大势所趋,然而,智能化技术的实践性还是表现出不足的缺点。这都是因为智能化技术发展应用进程缓慢,也只是出于初级应用阶段,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都仅限于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不重视考察实际情况。因此,电力系统中应用智能化技术会引发各种类型的问题,同时,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没有良好的协调性。另外,专业人员只是一味的研究理论知识,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这并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的需求,进而限制了电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3应用范围有限

纵观智能化技术应用情况来看,应用范围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本身发展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外部条件的阻碍。智能化技术属于先进的科学技术,技术研究往往需要很多的资金投入,因为研究成本高,将其引入电力行业中的运行成本也很高。很多企业面对巨额的成本望而却步。因此,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的拓展受到了限制,所起到的作用也就相对小。要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创新、有突破,就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拓展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

3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专家控制系统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专家控制系统得到广泛运用,专家控制系统主要是为了有效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的专家结论和专家经验进行全面的综合和吸收,与此同时还要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决策模式。专家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其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性都非常强力,可以大大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专家控制系统其实是一种优化组合系统,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技术进行优化组合,通过专家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来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并且及时向电力系统运行维护人员发出警告信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专家控制系统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位置、发生原因进行判断和分析,并从静态和动态的2个方面进行自动处理,从而加快电力系统设备的反应速度,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3.2模糊控制技术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控制模式中,需要不断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动态测量精准度,以此来提高电力系统的控制精确度,但是电力系统自身的因素和外界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测量,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的反馈是存在误差的,这无疑增加了工作人员开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工作的难度。模糊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测量精准度要求比较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只需要进行常规的数据控制和数据结合,综合分析数据的隶属度问题,便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运行稳定性。

3.3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一种整合了人工神经理论、控制论等先进理论的技术,神经网络控制技术较大程度地提升了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神经网络控制系统非线性特征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应用范围非常广,在它的帮助下,电力系统各个节点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通过各个神经元的连接,形成完善的电力系统。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生性挖掘出各类信息,模拟人脑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相关的实验研究表明,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中有效地使用网络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图像的自动化处理,通过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优化出一个合理的方案,让电力系统的运行损耗不断降低。

3.4线性最优控制

在控制系统中应用线性最优控制可以保证控制技术与时俱进。线性最优控制是重要的控制理论,也是应用频率比较高的控制技术。在我国,线性最优控制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推广,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常见的是最优励磁控制,主要是为长距离电能输送提供帮助,并达到理想的效果。最优励磁控制手段可应用在大型发电机组上,并逐步成为主流控制技术。搭配最优控制理论的控制技术可以保证大型发电机组稳定运行。不过,最优控制理论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在非线性电力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有限,这是因为最优控制理论更适合局部建模,且模型为线性,这体现出最优控制理论的局限性。

3.5综合智能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综合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复杂的内容得到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现阶段,综合智能系统包含的控制技术有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与专家系统控制,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可以展示出不同技术的优势。模糊系统控制可对结构化知识进行处理,神经网络控制能够对非结构化信息进行处理。进行计算时,神经网络控制主要负责低层计算,模糊逻辑则负责高层次推理。将二者相结合,取长补短,可以解决非统计中的不确定内容,使电力系统得到更加稳妥的智能化控制。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就要积极应用智能技术创新控制手段,使电力系统拥有更加强大的供电能力,提高服务质量。随着智能技术发展壮大,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能力将会更上一层楼,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电力事业也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韩小燕,孙吉裕,徐晓雷.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4,42(10):2240-2242.

[2]徐云芳,李洁.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3):118-119.

[3]李振杰,李强,程金,李效乾.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7):6-7.

[4]国际平.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9,26(05):223-224.

[5]徐玉超.关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8(09):148-149.

论文作者:雷士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论文_雷士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