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甲胎蛋白及肌酸激酶预测前置胎盘植入的价值论文_安丽

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产一科 河北 定州073000

【摘要】目的:探索和讨论超声联合甲胎蛋白(AFP)和肌酸激酶(CK)预测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7年1月期间建档分娩的孕晚期孕妇88例,孕妇分娩后根据诊断结果分为两组:植入组和未植入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记录诊断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血清CK和AFP的呈现情况。结果:超声对产前胎盘植入诊断结果和病例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P>0.05);未植入组、对照组血清AFP和CK明显低于植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血清AFP和CK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甲胎蛋白及肌酸激酶预测前置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胎盘植入;超声;甲胎蛋白;肌酸激酶

子宫蜕膜、发育不良等造成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称为前置胎盘植入。瘢痕子宫患前置胎盘植入的概率较高,并发症很多且危险性很高,常伴有产后出血、子宫穿孔、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感染甚至死亡等。就目前而言,我们对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植入患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多产、多孕、高领妊娠、子宫手术、刮宫手术等均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的发病因素。如果这类病患在产前就能确诊,我们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妊娠结果,但我们在这方面是欠缺的。临床检查一般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优点是选择操作简单、侵入性小、价格适中等,缺点是对胎盘植入的位置和深度检测不够明确,易漏诊。近些年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经研究发现通过对一些生化指标 例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诊断并结合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针对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7年1月期间建档分娩的孕晚期孕妇88例,年龄25至38岁。选取标准:合并有多产、多孕史、瘢痕子宫、前置胎盘、高龄妊娠等高危因素;同时排除:胎儿畸形、胎盘形态异常、多胎妊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给予产前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是否有胎盘植入划分为植入组和未植入组。植入组31例,未植入组57例。同时选取本院同一时期40例健康的孕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选取标准为年龄在20至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4.6岁,孕周为33至39周,平均孕周为36.1±3.2周。高危组与对照组孕妇孕周年龄等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超声诊断 对腹部进行VOLUSO-NE8型和SIEMENS512彩色超声检查,配套为三维探头,探头的频率为5~7MHz。检查前孕妇需憋尿使膀胱充盈,便于探头探测,检查时需平卧或者侧卧,观察胎儿和羊水情况,胎盘边缘和子宫颈内门之间的关系,胎盘间隙、胎盘实质及周围血流状况。

1.2.2 进行血清AFP与CK检测 对所有分娩前或手术的孕妇进行静脉血取血,抽取静脉血3-5ml,然后平均分为2份,其中一份不抗凝,3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清,选择双抗夹心法免疫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血清AFP含量;另一份进行抗凝,2500~3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血清,用N-Z酰半胱氨酸法测定血清CK。两组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检测试剂盒均来自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3判断标准 超声影像符合以下2项或者以上的可确诊为前置胎盘植入:胎盘和子宫肌层衔接处有异常血流;胎盘后无子宫肌层区域;胎盘腔隙血流;胎盘与子宫肌层间缺乏蜕膜区域。超声诊断结果必须是两名高年资超声医师共同诊断并探讨后的诊断结果。

前置胎盘植入的病理判断标准为:胎儿分娩后胎盘不易剥离、滞留;胎盘与子宫之间无间隙;胎盘部分剥离子宫后大出血。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用X±S来表示计量数据,百分比来表示计数数据,选用t检验或X2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前胎盘植入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

对31例产前胎盘植入患者进行超声诊断,诊断结果为10例为产前胎盘植入患者,漏诊21例,可见,超声对产前胎盘植入诊断结果和病例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P>0.05),见表1。

2.2各组血清CK及AFP比较

未植入组、对照组血清AFP和CK明显低于植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组血清AFP和CK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检测胎盘植入的临界值为98.1IU,CK检测胎盘植入的临界值为120.1μg/mL。见表2。

3讨论

随着世界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瘢痕子宫妊娠率不断提高。瘢痕子宫妊娠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它极易产生子宫破裂并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前置胎盘植入是指前置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甚至侵入膀胱和直肠等,是瘢痕子宫中最为危险的重症之一。

在一般临床产检中二维超声检查具有简便性、无创性、可重复操作性,但对于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患者来说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却得不到理想的诊断,容易产生误诊或者漏诊,不利于后期对胎儿和孕妇的治疗。对此,我们采用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二维超声诊断相结合的诊断方案,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检测子宫肌层和胎盘的供血情况和二维超声则能够更为直观的检测出胎盘的情况进行联合诊断,非常清晰地分析出产妇子宫和胎盘的状况,更有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方案,提高孕产妇和胎儿的生活质量。

胎盘植入的发病率较低,产前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胎盘植入型患者的产前筛查不是很全面,应结合血清AFP和CK等检验指标综合诊断。经过试验研究也证明了超声诊断联合AFP和CK不仅提高了产前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还能保持在80%以上。对于孕产妇的检查应该首先选择操作简单、侵入性小、价格适中的检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正确的治疗方案。对于胎盘植入的瘢痕子宫患者,应该采用多种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清晰地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提高诊断率,保障孕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黄田田,刘慧,向红.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2):160-163.

[2] 卢静.晚孕期凶险型前置胎盘63例母婴结局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5,43(2):72—74.

论文作者:安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超声联合甲胎蛋白及肌酸激酶预测前置胎盘植入的价值论文_安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