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网特高压电网和跨区域电网全面建设,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关键任务。本文提出电网安全施工实时情境感知智能监控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情境感知技术,实现对工程施工现场人、环、物的实时监控,对违规问题的实时研判,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及部门,解决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信息缺失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的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电网施工;情境感知;安全生产;智能监控
1 电网施工安全问题
近年来,虽然国网公司和电力行业其他单位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但是依然难以完全避免电力行业的施工安全事故。下面简要盘点了近年来电力行业的典型安全事故:
(1)江西丰城电厂施工平台倒塌事故
2016年11月24日7点左右,江西省宜春市丰城电厂三期在建项目冷却塔施工平台倒塌,事故造成73人死亡,2人受伤的惨痛后果。事故调查报告指出,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施工单位在7号冷却塔第50节筒壁混凝土强度不足的情况下,违规拆除模板,导致冷却塔壁和施工平台坍塌。调查同时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还包括:施工单位和监管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现场施工管理混乱、安全技术措施存在漏洞、关键工序管理失控、不合理缩减工期等。
(2)在建高压输电线倒塔事故
2017年5月7日早上7时左右,江西宜春丰城市荷湖乡新泽村由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负责建设的抚州-罗坊500kV输电线路工程,在181#塔进行紧线作业时,181#塔发生折倒,事故造成在181#塔上作业的分包单位四川强光电力建设有限公司5名员工随塔跌落,目前已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3)电网建设、运维施工中触电事故
2016年4月1日,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在唐山220千伏罗屯变电站兴东二线113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1名作业人员打开刀闸A相线路侧引线连接板时,失去地线保护,发生感应电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2016年10月16日,江苏省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苏国信集团所属江苏国信大中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集电线路送电过程中,施工工人在35千伏集电线路铁塔上触电,造成2人死亡。
从上述事故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很多电网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为失误、未遵守操作施工规程、管理混乱等原因导致的。因此,加强安全监控和管理、规范施工操作可以有效避免绝大部分的安全事故。但是,鉴于电网建设运维施工的庞大工作量和复杂施工程序,如果完全依赖人工监管,即使监管单位有较好的安全意识,也难以完全排除工作中百密一疏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电网安全施工实时情境感知智能监控系统
电网安全施工实时情境感知智能监控系统在专家系统的基础上,尽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将安全事故中的人因因素降到最低,其监控系统示意图和业务流程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以情境感知技术为基础,结合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等技术为,为安全施工现场提供风险辨识、风险管控、风险告知、隐患上报和闭环管理等。
图2 智能监控系统模型
图3 智能监控系统模型
3 系统总体架构
电网安全施工实时情境感知智能监控系统遵循配网整体信息规划的分层结构,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构建开放式平台,实现设备状态管控、运维管理管控、运检指标管控、应急管理管控、供电服务指挥等应用,满足各个施工环境的不同需求。在建设过程中,采用标准通用的软硬件平台(UAP开发平台、国网信通统一推广的大数据平台),并根据各地区的配电网现状合理配置软件功能,系统架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满足配电网运维管理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具体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电网安全施工实时情境感知智能监控系统总体架构
智能感知层是将用户行为信息,以及PMS2.0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用电采集、ERP等相关系统数据,通过消息推送、数据总线、数据抽取等方式接入系统大数据云平台。
数据融合层是相关系统数据进入系统大数据中心后,根据统一信息模型,进行数据的清洗整理。系统大数据中心的大数据是大数据云平台的具体实现,并以服务化的方式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计算服务与分析服务支撑。
4 结语与展望
本文提出的电网安全施工实时情境感知智能监控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情境感知技术,实现对工程施工现场人、环、物的实时监控,对违规问题的实时研判,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及部门,解决监管部门对施工现场信息缺失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的防患于未然。本系统实现了在适当的时机为用户提供所需的有效“信息”的功能,包括现场的告警、预警机制,以及反馈至云端和安全指挥中心后进一步形成的指导意见和决策部署。
参考文献:
[1]Abowd G D, Dey A K, Brown P J, et al.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ntext and context-awareness[C]//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ndheld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1999: 304-307..
ZHAO Jin. The VPN Key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Quantum Key Research[J]. Computer Security, 2014, (2): 7-12.
论文作者:曹耀夫,李显旭,张媛,冯志鹏,林楠,韩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电网论文; 情境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智能论文; 实时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