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用电能付费,是用户的义务,同时也是供电企业的权利。在这个权利义务的合同关系中,电费正确率就成为供需双方都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计量装置、人员素质及操作等原因,电费差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在抄表、核算以及收费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原因导致少收、漏收或者多收电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智能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使得电力抄表收费业务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技术弱点,切实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电费差错率,切实提高了抄核业务水平,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在电力抄核业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电力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抄核;电费差错率;措施
1智能化抄核应用优势
1.1提高抄表核算工作效率
电力抄核智能化的应用,可以完全取代人工现场抄表及手工输入的作业模式,能够实现了抄表核算的智能化运行,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监控系统有机融合起来,这样便能够减轻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负担、减轻工作压力,用电信息采集及收费的一体化、智能化,能够切实提高电费抄表核算及收费的工作效率,减少时间及人力资源的浪费。
1.2提高抄核工作质量
智能化技术在抄核业务的应用过程中,建立了三道信息防火墙,能够切实过滤信息,提高抄核工作质量。档案层防火墙的设立,有助于做好客户的增加、变更及维护等基础信息的过滤及把关工作,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用电数据的准确性;示数层防火墙的设立,能够对采集系统的初抄及核抄数据加强审核,进而提高数据资料的完整性;电量电费层防火墙的设立,有助于做好用电量及电费的计算工作,能够及时做好电量电费的退补,提高电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人工计算产生的误差,提高电费核算质量,降低核算风险。
1.3提高业务复核的准确性
智能化技术在电费抄表核算及收费等业务中的具体应用,能够减少错误的发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档案校验、自动化运行异常等模块,按照智能化管理系统统一标准来处理好相关缺陷,跟踪并监管各个环节。利用各个管理模块及管理环节来实现业务复核异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进而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减少错误的产生。
2电费差错率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与工作能力较低
一些抄表员的业务素质比较差,其责任心不强进而导致在抄表的时候错抄、漏抄或者是估抄等现象出现;一些工作人员在收费的时候没有严格贯彻相关的标准,导致漏收电费,增加了电费的差错率。有些营业员没有正确的对新增用电客户的用电性质进行了解,造成在电价执行的时候出现了错误。或者部分营业员对相关的规定没有全面地了解而造成其在功率因数的执行方面出现错误。
2.2营销系统管理不够完善
由于营销信息系统的前期录入、后期管理等方面的疏忽,导致用户档案、计量装置档案与现场实物不一致。如用户的缴费账号不正确,致使错扣了其他用户的电费;两个用户的计量装置调换,从而错收电费;营销信息系统的计费倍率与现场实际倍率不一致,导致电费存在差错;或者对于供电业务扩展的流程没有及时归档,尤其是对专变用户表现的尤为明显,通常转变用户的业务工作会涉及很多方面,因此容易出现错计或者是漏计电费的情况。
2.3电能计量误差
首先,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不正确,主要是指电能表和互感器接线出现错误。通常计量装置都由产业公司来安装,有些更换的计量装置让社会上的电工来安装,由于他们自身的原因造成计量装置接线不正确,而相关验收人员在验收的时候草草了事,使得计量装置的接线不正确,引起电费差错率的出现。其次,由于电能计量装置出现的误差造成极限电压降超过了所允许的范围之外,这主要原因是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有些需要更换的电能计量装置没有按照要求及时更换,老的计量装置的误差可能就已经大于所允许的范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抄核环境下降低电费差错率的措施分析
抄核智能化主要是指参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供的数据,利用智能调度、流程传递、队列控制、监控等功能来对传统业务环节进行智能处理,从而有效提高电力营销工作效率及质量,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1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①需要统一按照智能表及终端。各地电力企业需要统一标准及相关工作要求,有规划、有次序地开展智能电表及终端的安装工作,这样有助于推广信息采集系统,实现抄表核算业务的智能化。②需要扩大集中远程抄表的覆盖面。这有助于转变传统的人工现场抄表方式,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现代化,该系统能够自动采集系统覆盖范围内的全部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实现集中远程抄表,并有效提高用电信息采集质量与效率。
3.2建立智能化数据系统
要想实现电力抄核智能化,必须要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营销业务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在保留原有业务流程及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智能化应用模块的途径,来实现抄表信息的采集自动化。由电脑终端来直接制作抄表计划、上传抄表数据、计算电费等流程;然后电脑再遵循系统设定的复核及审核规则,自动筛选用电客户。以此来实现抄表智能化,有效避免因人工抄表而产生的误差,提高抄表数据的准确性。
3.3创新业务管理模式
电力抄核智能化应用,切实实现了超标计划制订及抄表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切实提高了抄表效率;创新了抄表核算流程,避免了传统抄表工作存在的弊端,管理人员可以提前收集并分析档案数据的准确性,检查电力用户数据的准确性,健全智能化的抄表核算体系,以提高相关信息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实现电量初核、复核、发行及收费的智能化。
智能化抄核技术的推行,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全过程监管,优化管理水平,能够实现点管理向面管理的转变,能够实现人工监管向智能监管的转变,从而对抄核全过程进行集中监控、实时监控,提高全过程的监管力度。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统一的缺陷处理流程来处理异常信息,例如复核异常、分类异常、处理异常、归档异常等。总之,能够对复核异常实现全过程闭环管理,规范抄核等行为。
4抄核模式切换月份的操作要点
(1)抄核模式切换时间。为便于客户感知,当期售电量应为次月初的抄表电量,即次月初抄表发行电费后10日进行年月切换。举例:2月初完成全部客户抄表、电费发行,最迟10日进行年月切换,客户1月份账单电量即为2月初的抄表电量,营销系统中1月份报表电量也为2月初的抄表电量。
(2)提前告知客户,减少投诉。新老模式切换时,会造成客户当期电量增加,造成感知的电费支出增加。举例:假设1月客户抄表例日为10日,2月1日固化抄表时间,2月10日前完成全部客户核算发行并进行年月切换,客户1月份账单电量即为1月10日抄表电量+1月11日至2月1日抄表电量,客户感知的抄表电量多出21天电量。因此需精心策划,提前宣传,确保客户明白,不会误认为供电公司计量不准确而产生投诉。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在电力企业抄核中的应用,能够切实提高相关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传统人工作业存在的弊端,优化电费抄核流程,加强全面管控并及时预警,深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创新抄核管理模式,切实规范相关工作流程,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进而提高电力营销水平,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抄表核算自动化及智能系统的设计[J].安虹灵.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3)
[2]扈筱薇,姜云,李阳.论基于智能抄核系统的精益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0):40-40.
[3]如何创新供电企业的电费抄核收工作[J].孙雄飞.科技与创新. 2014(16)
[4]供电企业电费核算要求和电费管理[J].张蕾,郎海侠.科技创新导报.2016(29)
论文作者:周梦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0
标签:电费论文; 抄表论文; 电量论文; 差错率论文; 客户论文; 业务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