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田慧霞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田慧霞

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 048000

一、营造师生间良好的情感氛围

1.自身素质要高。老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老师的品行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良好的人格是学生敬佩的基石。因为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教师高尚的品行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观、行为观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老师不但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完善自我,更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老师被誉为学生的第二父母,给予了学生思想并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

2.课堂上语言要生动形象。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课堂上教师要充满激情。要让学生与你一起参与进来,达到一种共鸣。而激情来自于教师自身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如果教师不热爱本职工作,而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而已,又怎么去打动学生热爱你所教的这门功课呢?老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应乐于献身教育事业,把培养人才作为神圣的职责并把爱护学生的真挚情感融入其中。

4.课堂要充满活跃、民主激励的气氛。在讲解数学问题时要允许别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不同解法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来。如果学生的方法较好,则一定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加以表扬和鼓励。课后要多进行师生交流,增进师生间的信任度。事实上,那些上课不太发言的学生,大多是怕说错话了挨老师批评或担心受到同学讥讽,心理没有安全感、信任度。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干脆不尝试探索,不问也不答,思维的惰性渐渐形成。要创设心理自由的课堂教学空间,消除创造性思维的抑制因素,使学生敢于提出疑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更敏捷,想象更丰富,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创造性学习习惯。

二、动之以情,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

学习状况差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压抑感,深感前途渺茫,具有厌学情绪、部分学生还紧锁心扉,不善言谈,不愿交流。针对这一情况,作为教师应当主动地关爱他们、了解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课堂上要饱含真情,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励、唤醒、鼓舞、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在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老师下达的知识目标指令,心情舒畅地探求知识,感受着学习的快乐,感受着慈爱的温馨。特别是针对中差生,由于他们基础差而导致自卑,当老师提出问题而他们又不会的情况下,教学中最常见的场面就是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回答“不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多加鼓励,解除他们心中的紧张感。要对他们讲:“没关系,知道多少就讲多少。”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尽量使差生重新参与到课堂中,和教师的思维产生共鸣,使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切忌采取不理不睬,或者动不动就大发雷霆,这样一来容易削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加重了学生失败的归因感,学生厌学便自然而然产生了。当然,提问要有针对性,不能太难的留给差生、太简单的留给优生。优生应适当适时地提一些难“啃”的问题,以免让他们觉得太过于简单而产生骄傲、不屑一顾的情绪。总之,课堂气氛轻松,心情愉快,能使差生从失败的“愧疚”中挣脱出来,优生知难而进,使他们和老师的思维产生共鸣,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良性的循环。而情感教育理论认为,良好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想象力,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情感注入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使学生更喜欢老师,有不同寻常的感觉,甚至可以给老师提意见,老师会说学生是数学天才,学数学有天赋,精彩、精辟、有创建性,让全班同学为我鼓掌。这种情感的注入,在对待优生和后进生的教学策略方面都有所体现。而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真实的情感,精心的数学问题设计,适宜的教学情景,容易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对学生的认知学习起到制导作用,驱动、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

三、从成功的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成功又将给人注入新的活力,会给学生在学数学时心理求知的厚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机会,充分利用“低、小、全、快”的方法,阶段性地开发学生的梯级思维,由浅显的问题入手,摸索学生心理底限,增加数学解析的条条通道,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会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即使学生偶尔回答还不够准确,解答还不完善,教师也不应有丝毫的责备,而应去发现他们的一丝丝亮点,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而以成就为动机的学生坚持学习的时间会更长些,即使遇到挫折,也往往会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他们一心想获得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因此,在学校里成就动机强的学生一般会取得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没有体验过成功的学生往往会失去这方面的动机,把动机转向他们感兴趣的其它事情上去。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可能以两种方式来达到目的,试图获得成功和试图避免失败。试图获得成功者在遇到挫折后,动机增强,他们往往更加努力以取得成功;而试图避免失败者在遇到挫折后动机水平降低。总而言之,适当的成功或失败都可以增强后续学习的动机,但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的体验。尤其是对中差生来说,进一步的失败会导致学习动机的下降,而一次或多次的成功则会成为学习动机的“激活剂”。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板书、作业时要因人而异,分层次地提出切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论文作者:田慧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5月总第1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_田慧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