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绍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摘要:数学的教学要和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为主。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将抽象知识变得简单化,方便学生接受记忆。教师 可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出发,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将信息技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具有新鲜性和创新性的特点。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是一种新型科学,大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还可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倌息技术的意义
在网络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有机融合,对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改变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转变教学观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与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二是培养解决问题、分析 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未来教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辅助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途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数学本身具有概括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创设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将课堂教学内容直观化,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在“二次函数在区闭间上的最值问题” 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学习这种知识比较费力,因为无法通过想象思考出图像的变化,这让学生思考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看得更直观一些,然后利用几何画板设置一个能够随着参数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动态图像情境,让学生借助操作控制台来改变参数的值,对函数图像随着a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规律进行观察,以激发学生求学欲望与积极性,还可以将参数a进行自由赋值,当a=4、2和-2时,求出函数的值。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给予适当点拨和引导,纠正学生的错解。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这不仅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图像的走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锻炼了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课堂教学兴趣。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具有多种优势的,教师可以利用其直观性的特点,让学生可以更加具体直观地观察图形的变化,能够直接刺激学生身体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就会经过思考后,做出一个疑问,两个函数在图像上会不会相交?从课本上的图象走势来看,两个函数可能是不相交的。但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探究猜想,我就会利用多媒体,为了一探究竟,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在统一坐标上画出指数函数Y=ax和对数函数y=logax(a>0,且a# 1)的图像,底数a可以任意改变,学生做出坐标后,观察发现当0<a<l时, 图像公共点只有一个,当a>l时,至少会有1-2个相交点。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数学的知识产生更多的好奇心,通过自己动手验证猜想,学生会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三) 要注重对于学生探究知识过程的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后不能只记住了基本的概念公式,还要知道一个个定理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才是最重要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注重过程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究中树立问题意识。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我就会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视频还有三维动画,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想一想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是怎样画出来的。让学生们自己在思考中探究知识,其实在其中他们会遇到问题与困难,但是让他们在自己努力中解决问题,也是锻炼他们的过程,要在过程中有所收获。
结束语
总之,在髙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改进数学教学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在网络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 程中,要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启发思维,以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扩展学习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陈念研.浅析网络学习空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70):75-76.
[2]刘鹏.网络互动教学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赤子,2018,(16):259.
论文作者:黄福绍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函数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2月总第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