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腐剂的含量(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苗萌,冯婧,芮闯,李婷婷,张静怡,潘洪志[1](2021)在《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一类重要的成分,在化妆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违规使用会对消费者造成安全隐患。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相关检测方法及标准情况,对异噻唑啉酮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甲醛缓释体、对恶唑烷/啉类等几大类使用率较高、无相应检测标准的防腐剂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分析了目前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许勇,钟吉强,郑荣[2](2020)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7种防腐剂的含量》文中研究表明为建立以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7种防腐剂含量的方法,根据化妆品的不同基质分别采用甲醇直接提取和沉淀试剂沉淀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净化处理。采用质量分数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250μm×1.4μm)进行气相分离,然后测定。结果发现:三氯叔丁醇等16种化合物线性范围为0.2~10μg/m L;甲基氯异噻唑啉酮线性范围为0.02~1μg/m L。它们的相关系数r值均大于0.999。三氯叔丁醇等16种化合物检出质量比为15 mg/kg;甲基氯异噻唑啉酮检出质量比为1.5 mg/kg。平均加样回收率(n=9)范围为86.2%~111.8%。所建立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操作简便、重现性优。
郑娟梅,王警,莫紫梅,王海波,陈宁周[3](2020)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由于兼具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高专属性特点,正逐渐成为食品安全研究中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简要介绍了HPLC-MS的基本特点,并对其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刘常凯,农毅清,莫紫梅[4](2020)在《糕点中4种添加剂含量测定及前处理方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脱氢乙酸含量方法并对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从提取溶剂、提取时间、蛋白沉淀剂加入量以及净化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前处理条件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确定优化条件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样品采用5%乙醇(含1%氨水)的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并加入亚铁氰化钾和乙酸锌溶液沉淀蛋白,离心后收集提取液,提取液加正己烷进行净化,得到澄清样液,将样液进行方法学验证,以甲醇+0.02mol/L乙酸铵(5+95)为流动相,C18(4.6×150mm,5μm)为色谱柱进行洗脱,HPLC法定量检测,在质量浓度范围0~50μg/mL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达到0.999,回收率> 90%。结论:本方法具有基质干扰小,峰型好,准确易操作等特点,适用于糕点类等复杂基质的样品防腐剂前处理的检测。
刘星,谢鹏,廖夏云,邓玉秀,冯婷,陈宁周,杨黎[5](2020)在《不同方法检测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文中提出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进行测定,并比较此方法与标准中规定的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法之间的差异。结果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线性范围均良好,气相色谱法加标回收率在82.3%~111.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1.8%~5.2%之间,高效液相色谱法加标回收率在85.4%~107.0%之间,RSD在0.2%~0.6%之间,且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类的检出限分别为0.04、0.06、0.09、0.16mg/kg,定量限分别为0.1、0.2、0.3、0.5mg/kg,均低于气相色谱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论 HPLC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满足饮料类食品检测及安全的需要,为防腐剂的检测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手段。
廖杰[6](2020)在《固相萃取联合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方法初探》文中指出背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水平日益的提高,对于食品的口感、品质和外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市面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越来越多。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超标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现有研究表明,人体长期超标食用添加剂会对身体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防腐剂和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检测中最重要的项目,它们都具有食品使用量大、使用检测范围广的特点。目前,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于多种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液相色谱检测通常都是单独的检测或同时检测一两种,检测时间比较长,检测的效率比较低。近年来也可以看到有一些学者采用了超高效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了食品中多种防腐剂和甜味剂的相关报道,但是由于这种超高效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比较昂贵,一些中小型的实验室也没有相应的条件进行配备,所以目前这种检测方法还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因此,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对食品化学添加剂的分析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众所周知,在一个样品完整的检测分析过程中,样本前处理技术至关重要,样本前处理占整个分析过程时间的60%,而有30%的数据误差也来自样本前处理。近年来,纳米材料具有表面面积大、化学稳定性好、易于重复使用的特点,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关注,把它作为SPE吸附剂用于实际的样品分析。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测定食品中六种防腐剂和甜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探讨以Fe3O4纳米材料作为固体萃取剂,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在提高食品添加剂检测效率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称取适量的标准品,用甲醇溶解,配制成浓度为1.0mg·mL-1的苯甲酸、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脱氢乙酸、安赛蜜和糖精钠标准储备液(脱氢乙酸用20 g·L-1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将配制好的标准储备液用超纯水逐级稀释成浓度为100μg·mL-1、50μg·mL-1、20μg·mL-1、10μg·mL-1、5μg·mL-1的混合标准液;滤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导入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分析测定。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以0.1 mol·L-1磷酸二氢铵-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 min,5%B,3-13 min,5%-45%B,13-20 min,45%B,20-25 min,5%B;柱温维持为30℃;流速为1 mL·min-1;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230 nm。采用水热法来进行制备Fe3O4纳米粒子,称取15 mg的Fe3O4纳米粒子于15 mL的离心管中,加入1 mL浓度为5.0μg·mL-1的混合标准溶液,用恒温混匀器混匀2 min,用超声萃取6 min,待萃取完全后于离心管底端安放磁铁,Fe3O4纳米粒子会在磁铁的作用下,会慢慢聚集在底部,随后把上清液层倒去。然后用2 mL含20%乙酸的甲醇溶液来洗脱Fe3O4纳米微粒(分两次,每次1 mL),把洗脱液收集起来用氮气吹干(55℃),再用0.5 mL的甲醇溶解,0.22μm有机滤膜过滤,最后10μL进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检测。色谱柱为Symmetry Shield RP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02 mol·L-1乙酸铵(A)-甲醇(B)(v/v)=90:1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利用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6种人工合成防腐剂和甜味剂标准品能在25 min内完成分离;在5—100μg·mL-1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83;方法学验证,其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SD<2.46%(n=6),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3.6%104.6%,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的检出限分别为0.63μg·mL-1、0.09μg·mL-1、0.08μg·mL-1、0.07μg·mL-1、0.62μg·mL-1、0.16μg·mL-1(S/N=3),定量限分别为2.08μg·mL-1、0.28μg·mL-1、0.25μg·mL-1、0.24μg·mL-1、2.05μg·mL-1、0.51μg·mL-1(S/N=10)。随机选取市售的5种碳酸饮料,按照建立的方法对市售的碳酸饮料样品进行分析检测,获得与标准品出峰时间一致的食品添加剂含量检测结果。以Fe3O4纳米微粒作为固相萃取剂,富集复杂基质样品(酱油)中的食品添加剂,对吸附剂的质量、吸附时间、溶液pH、洗脱溶剂和解析时间等固相萃取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后,用建立好的HPLC检测方法对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进行分析检测,结果显示3种添加剂能在10 min内完成分离,且峰形良好。在0.5—1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9,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9.9%-106.4%,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41-2.53%。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均良好,可以满足实际样品测定的需要。结论:本文通过对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碳酸饮料中的六种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的线性关系及回收率均较好;检出限较低;同时具有简单、灵敏、快速等优点。将Fe3O4纳米颗粒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应用到复杂基质的样品前处理中,采用磁性分离的方式,减少了样品前处理中的过滤、离心等耗时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种较好的分析检测食品添加剂的新方法。
鲁娜[7](2020)在《果汁饮料中常见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问题一直是我国市场监管部门监测的重点工作,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隐患具有隐蔽性,需要先进的分析检验方法与技术保障才能发现其安全性隐患。目前市售的果汁饮料种类丰富,口感适宜,在多数人群中较为流行,生产厂家竞争较大,随之产生了某些不法企业单纯追逐产品色泽、甜度、以及储存时限,超限量添加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甚至有商家宣称产品无添加而对人们产生误导。通过对比国家现行实施的检测方法,果汁饮料中常见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甜味剂(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合成着色剂(苋菜红、柠檬黄、胭脂红、日落黄、新红、亮蓝)等10种食品添加剂,有三项相对应标准分别对其进行组分分析,本文旨在讨论研究建立一种对这10种食品添加剂进行同时检测的方法。通过方法对比,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扫描测定组分全波长,对不同组分浓度的样品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对比,优化色谱参数条件,对样品预处理方法进行改善,具体优化分析参数为:设置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柱温条件为30℃;进样量:10μL;梯度洗脱程序:0~3min甲醇保持5%,3~6min甲醇由5%到10%,6~10min甲醇由10%升高到85%,10~13min甲醇由85%下降到80%,13~13.1min甲醇由80%急速降至5%,并保持到19min;变波长程序:0~9.5min,波长 230nm,9.8min,波长 483nm,11.4min,波长 630nm。方法学验证:对待测组分采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添加量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10种添加剂在线性浓度范围为:5μg/mL~50μg/mL,其相关系数R2在0.9972~0.9998之间,检出限达到检测项目要求,根据三倍信噪比计算,检出限水平达到0.5mg/kg,根据十倍信噪比计算定量限为2.5mg/kg,平均回收率在90.36%~99.74%范围内,精密度在0.44%~3.78%,结果比较满意。将优化后的分析方法和国家标准分别应用于几种常见果汁饮料中,所得方法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差别不大,本法能够科学合理的应用于果汁饮料中这10种添加剂的同时检测分析中。
贺鑫鑫[8](2020)在《防晒化妆品乳液的理化质量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防晒化妆品,作为一类可有效地保护人体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是人们日常必备的防护用品之一,基于其防晒机理,可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产品两种。物理防晒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较高,而化学防晒产品在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下与人体大面积接触时,很可能会对人体皮肤或健康存在较大的潜在风险。故在对其进行风险评价时,除需考量产品的接触安全、防护品质和皮肤刺激等综合质量外,还应考察其质量保持的程度,即理化质量稳定性,这也是消费者和化妆品配方师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当下,防晒化妆品的理化质量稳定性研究大多比较表观,缺乏较为全面的考察体系,也无相应的指导原则。再者,大多紫外线吸收剂的稳定性较差,难以维持产品所宣称的防晒功效,故完善防晒化妆品理化质量稳定性的研究体系和了解紫外线吸收剂在防晒乳液体系中的稳定性情况是十分有必要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基于恒温恒湿(45℃,75%RH)和冷热循环(4℃、24 h,45℃、24 h)加速破坏试验,以防晒剂含量、气味、外观、颜色和物理性状稳定性为监测指标的防晒化妆品乳液理化质量稳定性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防晒化妆品乳液中8种紫外线吸收剂同时检测的HPLC法符合方法学验证中的各项要求,可用于不同乳液类型的防晒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定量检测。颜色、气味、外观和物理性状稳定性这四个质量指标则随产品的类型和所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不同而不同。2.建立了防晒化妆品乳液中8种紫外线吸收剂稳定性的UPLC-Q-TOF/MS确证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准确度高,可用于防晒乳液中紫外线吸收剂的稳定性确证,并可对降解产物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为防晒产品中紫外线吸收剂的稳定性考察提供了可靠参考。3.建立了防晒化妆品乳液理化质量监测的ATR-FTIR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快速、准确、实用性强,不仅可用于配方组成差异极小的防晒乳液间的鉴别归属,还可用于化妆品产品,尤其是无功效成分的基础化妆品的理化质量稳定性监测,为其有效期预测提供了一种较科学合理的方法。
张慧,眭晓哲[9](2020)在《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肉类食品作为一种富有独特营养价值的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肉类食品销售量并延长保质期,通常会加入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不合理使用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加大对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残留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文献法分析概述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残留量的检测技术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我国肉类食品工业更规范、更安全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史傲峰[10](2019)在《肉制品中多种添加剂同步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现阶段已有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通过对不同参数的试验优化并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多种色素、防腐剂和甜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同时使用该方法抽检肉制品中的添加剂使用状况,分析其安全风险。1.同步测定检测肉制品中10种添加剂的方法建立(1)通过对添加剂检测中前处理条件中超声时间、提取溶剂、蛋白沉淀剂的优化选择和色谱条件中流动相、检测柱温、最佳流速、检测波长的优化选择,建立了同时测定肉制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亮蓝、诱惑红、胭脂红、酸性红10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2)样品用无水乙醇-氨水-水溶液提取,同时加入正己烷去油脂,经浓缩、沉淀、定容、过滤后进HPLC-UV进行检测。用甲醇-0.02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柱温35℃,流速0.9mL/min,进行梯度洗脱。10种添加剂在0.250mg/L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能大于0.999,检出限(LOD,S/N=3)为0.20.5mg/kg满足检测要求。进行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添加3种浓度标准溶液,回收率在86.6%10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1%6.79%之间,满足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规定。所建方法可大大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检测流程,可满足大批量检测,更快的得出检测结果。2.肉制品中10种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肉制品中添加剂的检出率较高,但是所检项目不合格率较低,所检项目检出率93.3%,所检项目不合格率1.43%,不合格项目为诱惑红,应重点关注这一着色剂的使用情况,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对相似添加剂的监管,同时应注意网店的监管。整体来看肉制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安全性较高。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腐剂的含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腐剂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妆品中防腐剂相关检测规范及标准 |
2 化妆品中防腐剂的分析方法 |
2.1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 |
2.2 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 |
2.3 甲醛缓释体防腐剂 |
2.4 对恶唑烷/啉类防腐剂 |
2.5 对羟基苯乙酮 |
2.6 不同基质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及化妆品中多种防腐剂同时检测 |
3 结论和展望 |
(2)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7种防腐剂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剂 |
1.1 仪器 |
1.2 试剂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气相色谱条件 |
2.2 质谱条件 |
2.3 溶液的制备 |
2.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 方法学考察 |
2.4.1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4.2 精密度试验 |
2.4.3 稳定性试验 |
2.4.4 回收率试验 |
2.5 最低检出浓度(LOD)和最低定量浓度(LOQ) |
2.6 样品测定 |
3 讨论 |
3.1 不同化妆品基质前处理方法的选择 |
3.2 基质效应的考察 |
3.3 色谱柱的选择 |
3.4 方法建立的意义与实际问题解决 |
4 结论 |
(3)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
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
2.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原理及特点 |
2.2 HPLC-MS技术在合成色素测定中的应用 |
2.3 HPLC-MS技术在甜味剂测定中的应用 |
2.4 HPLC-MS技术在防腐剂测定中的应用 |
2.5 HPLC-MS技术在抗氧化剂测定中的应用 |
3 结论与展望 |
(4)糕点中4种添加剂含量测定及前处理方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
1.3.2 混合标准使用液的制备 |
1.3.3 标准线性的制备 |
1.3.4 样品溶液的制备 |
1.4 色谱条件分析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提取溶剂的考察 |
2.2 提取时间的考察 |
2.3 蛋白沉淀剂加入量的考察 |
2.4 净化方式的考察 |
2.4.1 正己烷净化方式的考察 |
2.4.2 不同提取溶剂下的净化方式考察 |
2.5 方法学的考察 |
2.5.1 线性关系考察 |
2.5.2 回收率的考察 |
2.5.3 实际样品测定 |
3 结论 |
(5)不同方法检测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配制 |
2.2.2 样品前处理 |
2.2.3 色谱条件 |
2.2.4 计算公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色谱图谱 |
3.2 色谱图谱线性关系 |
3.2.1 气相色谱标准曲线 |
3.2.2 高效液相色谱标准曲线 |
3.3 检出限和定量限 |
3.3.1 气相色谱标准检出限和定量限 |
3.3.2 高效液相色谱检出限和定量限 |
3.4 回收率实验 |
3.4.1 气相色谱标准回收率 |
3.4.2 高效液相色谱回收率 |
3.5 试样测定 |
4 结论 |
(6)固相萃取联合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方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Fe_3O_4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食品添加剂吸附性能的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果汁饮料中常见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概况 |
1.1.2 果汁饮料研究概述 |
1.1.3 果汁饮料中添加剂概况及其危害 |
1.2 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概述 |
1.2.1 前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2.2 常见防腐剂、甜味剂、合成着色剂的检测方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1.1 试验仪器装置 |
2.1.2 试验样品试剂 |
2.1.3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十种食品添加剂国标检测法 |
2.2.1 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国标检测法 |
2.2.2 乙酰磺胺酸钾国标检测法 |
2.2.3 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亮蓝、新红国标检测法 |
2.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10种添加剂 |
2.3.1 色谱柱条件的选择与优化 |
2.3.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选择 |
2.4 方法学验证 |
2.4.1 线性范围及标准曲线绘制 |
2.4.2 检出限及定量限 |
2.4.3 回收率和精密度 |
2.5 新方法在果汁饮料中的应用 |
2.5.1 果汁饮料中10种添加剂的检测 |
2.5.2 果汁饮料中10种添加剂的加标回收率 |
3 结果和讨论 |
3.1 HPLC法同时检测10种添加剂方法的建立 |
3.1.1 流动相种类和浓度的优化确定 |
3.1.2 梯度洗脱程序的优化确定 |
3.1.3 柱温的优化确定 |
3.1.4 流动相流速的优化确定 |
3.1.5 检测波长的优化确定 |
3.1.6 十种添加剂出峰顺序的确定 |
3.1.7 优化色谱条件小结 |
3.2 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 |
3.2.1 提取溶剂确定 |
3.2.2 提取温度确定 |
3.2.3 亲水滤膜与离心分离确定 |
3.2.4 样品前处理优化小结 |
3.3 同时检测十种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
3.3.1 样品线性范围及标准曲线绘制 |
3.3.2 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 |
3.3.3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检测 |
3.4 果汁饮料中10种食品添加剂的测定 |
3.4.1 果汁饮料的回收率和精密度测定 |
3.4.2 优化方法在果汁饮料测定的应用 |
3.5 优化方法与国标法对比 |
3.5.1 国标法的检测应用 |
3.5.2 两种检测方法测定数据对比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防晒化妆品乳液的理化质量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一览表 |
第一章 综述 |
1.1 前言 |
1.2 防晒化妆品的定义及分类 |
1.2.1 防晒化妆品的定义 |
1.2.2 防晒化妆品的分类 |
1.3 防晒化妆品的发展现状 |
1.3.1 防晒化妆品中防晒剂的分类 |
1.3.2 防晒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频率 |
1.3.3 复配型防晒化妆品 |
1.4 稳定性研究和质量安全 |
1.5 稳定性研究的条件选择 |
1.6 产品有效期的预测 |
1.7 防晒化妆品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7.1 紫外线屏蔽剂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7.2 紫外线吸收剂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7.3 防晒化妆品中天然植物提取物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7.4 防晒化妆品基质体系稳定性研究现状 |
1.8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防晒化妆品乳液理化质量稳定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设备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加速实验 |
2.2.3.1 恒温恒湿加速实验 |
2.2.3.2 冷热循环加速实验 |
2.2.4 含量稳定性考察 |
2.2.4.1 标准贮备溶液的配制 |
2.2.4.2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4.3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
2.2.4.4 色谱条件 |
2.2.5 感官质量稳定性考察 |
2.2.6 物理性状稳定性考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2.3.1.1 色谱柱的选择 |
2.3.1.2 流动相的优化 |
2.3.2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2.3.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3.2.2 提取时间的选择 |
2.3.4 方法学评价 |
2.3.4.1 方法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与定量限 |
2.3.4.2 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 |
2.3.5 紫外线吸收剂含量稳定性考察 |
2.3.5.1 样品均匀性考察 |
2.3.5.2 防晒乳液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稳定性考察 |
2.3.6 感官质量稳定性考察 |
2.3.7 物理性状稳定性考察 |
2.3.8 防晒化妆品乳液有效期预测 |
2.4 小结 |
第三章 防晒化妆品乳液中功效成分稳定性的UPLC-Q-TOF/MS确证分析方法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溶液的制备 |
3.2.2.1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3.2.2.2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2.3 试剂溶液的制备 |
3.2.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3.2.3 检测条件 |
3.2.3.1 色谱条件 |
3.2.3.2 质谱条件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净化条件的优化 |
3.3.2 精密度和重复性 |
3.3.3 准确度 |
3.3.4 加速防晒化妆品乳液中紫外线吸收剂稳定性分析 |
3.3.5 加速防晒化妆品乳液中紫外线吸收剂的降解产物推测 |
3.4 小结 |
第四章 防晒化妆品乳液快速鉴别和理化质量稳定性监测的ATR-FTIR分析方法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4.3.2 ATR-FTIR 用于组成差异极小的防晒化妆品乳液的快速鉴别检测 |
4.3.3 ATR-FTIR 在防晒化妆品乳液理化质量稳定性方面的应用 |
4.3.4 防晒化妆品乳液基质体系有效期预测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件1.化妆品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
附件2.化妆品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草案) 化妆品乳液中 8 种紫外线吸收剂稳定性的 UPLC-Q-TOF/M 确证分析方法 |
附件3. 化妆品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补充分析方法(草案)——化妆品理化质量稳定性监测的ATR-FTIR 分析方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9)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检测过程的影响因素 |
1.1 基质成分复杂——肉类食品的特殊性 |
1.2 食品添加剂含量少、品种多、结构复杂 |
2 食品添加剂常用检测技术 |
2.1 色谱检测技术 |
2.1.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2.1.2 气相色谱法 |
2.1.3 离子色谱法 |
2.2 分光光度法 |
2.3 多种分析方法联用 |
3 结 论 |
(10)肉制品中多种添加剂同步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肉制品中添加剂概述 |
1.1.1 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现状 |
1.1.2 肉制品中添加剂介绍 |
1.1.3 添加剂的危害 |
1.2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 |
1.2.1 前处理技术 |
1.2.2 检测技术 |
1.3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同步测定10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仪器设备 |
2.1.2 试剂耗材 |
2.2 检测方法 |
2.2.1 试剂标液配制 |
2.2.2 样品前处理 |
2.2.3 HPLC仪器条件 |
2.3 分析与结果 |
2.3.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2.3.2 色谱条件优化和选择 |
2.4 方法学验证 |
2.4.1 线性关系和相关系数 |
2.4.2 精密度和回收率 |
2.5 方法间比对 |
2.5.1 方法间优缺点比对 |
2.5.2 检测数据比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同步测定10种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
3.1 样品来源分布情况 |
3.2 各添加剂判定标准及相关分析 |
3.3 样品检测结果 |
3.4 样品检测结果统计 |
3.4.1 肉灌肠类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2 腌腊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3 烟熏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4 酱卤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5 炸、烤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6 肉制品的可食用动物肠衣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7 其他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8 不同抽检场所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4.9 不同添加剂使用情况统计 |
3.5 抽检肉制品中添加剂使用情况小结 |
3.6 样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分析 |
3.7 按照产品种类分析 |
3.8 按照产品来源分析 |
3.9 应对措施 |
3.9.1 监督监管 |
3.9.2 检验检测 |
3.10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腐剂的含量(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李佳,苗萌,冯婧,芮闯,李婷婷,张静怡,潘洪志. 分析试验室, 2021(10)
- [2]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化妆品中17种防腐剂的含量[J]. 许勇,钟吉强,郑荣.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20(06)
- [3]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 郑娟梅,王警,莫紫梅,王海波,陈宁周.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20(05)
- [4]糕点中4种添加剂含量测定及前处理方法优化研究[J]. 刘常凯,农毅清,莫紫梅.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0(10)
- [5]不同方法检测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J]. 刘星,谢鹏,廖夏云,邓玉秀,冯婷,陈宁周,杨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17)
- [6]固相萃取联合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防腐剂和甜味剂的方法初探[D]. 廖杰.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7]果汁饮料中常见食品添加剂分析方法研究[D]. 鲁娜.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8]防晒化妆品乳液的理化质量稳定性研究[D]. 贺鑫鑫.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020(02)
- [9]肉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调查研究[J]. 张慧,眭晓哲.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3)
- [10]肉制品中多种添加剂同步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研究[D]. 史傲峰.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