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人性思想的演变与精神管理的导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性论文,思想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管理是人的活动,管理的属人本性使管理的人性基础成为可能。美国著名管理哲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面》中说:“在每一个管理决策或每一项管理措施的背后,都必有某些关于人性本质及人性行为的假定”。这一论断实际上是说,管理都必然以人性假设为基础或前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对其自身管理活动的深刻的自觉与反思,是对传统经验管理的质的超越。综观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轨迹,在人性认知方面,基本上遵循人性假设模式;在管理的逻辑方面,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者,负责管理别人;另一类是被管理者,要接受管理者的管理。管理者变成了约束人、支配人的一种权力,被管理者却被异化为企业发展的工具。而根植于人性中的人的主体性却没有在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重视。实践证明了人的主体性决定了外部管理的无效性。因此,管理虽然经历了各种人性假设,却始终未能走出困境。究其原因:其一,这些人性假设是结合当时人的行为表现而提出的,属于简单概括性的;其二,没有充分关注人的主体性和精神管理价值。本文对19世纪以来西方人性理论进行了回顾、评述和反思,并在基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性观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社会和人性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新的人性观点和管理应回归人的主体性——精神管理的新理念。
1 西方人性理论的演变回顾与评述
1.1 人性理论演变的回顾
西方管理理论对人性的认识主要以人性假设方式来加以研究,并建构了相应的管理模式。19世纪末以来,西方先后出现了“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人性理论。人性理论演变的历程反映了管理者对人性认识的不断深入。
(1)“理性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假设产生于早期科学管理时期,其理论来源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多数人的本性是贪图享乐、惟利是图的,不愿承担任何责任,并且懒惰自私,干工作都只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因此,以泰勒(Taylor)为首的专家通过对劳工具体操作的动作——时间分析,结合设计差额奖惩激励制度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这种用金钱等经济因素去刺激人们的积极性,用严厉的惩罚去处理消极怠工者的方法被人们称为“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但是,从人的本性来说,其需求是多层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不仅仅满足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是转向各种“精神”的层面。
(2)“社会人”假设是梅奥(E·Mayo)教授在1924~1933年期间,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首次发现了管理中人的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巨大影响后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工人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动物,对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的也绝不只是“工资”、“奖金”等经济报酬,工人还有一系列社会的心理需求,如尊重、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因而,满足工人的社会性需求,往往更能激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社会人”的人性观不仅看到了人具有满足自身物质的需要,而且进一步认识到人还有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等其他一些社会需要,较之“理性经济人”的人性理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是由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提出来的。该假设认为,人是自主的、勤奋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以管理哲学家麦格雷戈为代表的管理学家们设计出了一种调动被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使人发挥潜力,充分实现自我的管理对策,即“Y理论”。
(4)“复杂人”假设是薛恩(Edgar H.Schein)等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提出的。他们认为,长期的研究证明: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的人”假设,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都不适用于一切人。该理论认识到了人是复杂人,因而以威廉·大内(Ouchi)为代表的管理学家们设计出了一种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既能突出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又能体现被管理者个性的差异性的权变理论,即“Z理论”。
1.2 人性理论演变之评述
上述四种人性假设理论是学者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根据人的行为表现对人认知的结果,对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和提高生产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由于条件限制,也各自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理性经济人”假设,首先,认定人天生懒惰,实质上是一种遗传决定论;其次,视人为物或把人仅当作经济动物,注重金钱对人的刺激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注重物质性管理价值,而忽视精神管理价值。总的来说,这个时代的管理实践所运用的科学方法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带来了人的极端异化。
“社会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否认经济利益对人的激励功用,过分强调了人的社会需求对管理的作用,而轻视合理的理性逻辑的作用,与“经济人”假设相比,“社会人”对人性的设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自我实现人”假设,首先,在对人性的认识上依然具有明显的先验决定论的倾向和遗传决定论的痕迹,对人性的设定同样过于片面了,它抛开了个人的社会性本质,以抽象的、理想化的、脱离社会的人性设定来代替生活世界里“现实的个人”,认为人都是好人,忽视对经济利益的关注和经济动机的激励。其次,它仅仅看到了人们不能做到“自我实现”的微观环境限制,却忽略了大的社会前提,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者在社会中的真正地位的。当然,“自我实现人”假设和相应管理策略,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某些具体做法也可为我们所借鉴。关于“复杂人”假设,“应当承认,‘复杂人’假设和应变理论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它强调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人采取灵活机动的管理措施……”在这一点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然而,其在方法论方面有些不足:“复杂人”假设以生活现实中人们的个性与行为表现作为人性的内容,这本身就把本属哲学层次的人性问题降低到了心理层次的个性方面,其结果,必然导致只见人们的差异,而忽略了人类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最根本的属性。
1.3 人性理论研究方法错误分析
上述人性理论之所以出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是因为人性研究方法的错误而导致的。人性研究的方法错误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种类型:
(1)低级归纳错误。归纳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归纳的质量,取决于归纳所依据的现象之代表性、典型性和体现本质的程度,如果只是根据社会中的现象直接进行本质界定,就是把现象等同于本质,这种归纳自然是错误的。“理性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人性假设,都不同程度地具有低级归纳错误的色彩。这些人性假设的提出,基本上是提出者根据自己所观察到的有限事实所得出的结论:人穷时,主要追求金钱,于是就是“经济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寻求交往和尊重,于是就变成“社会人”了;等到再进一步发展,人的需求多了,还会不断地变化,就成为“复杂人”了。低级归纳错误,没有搞清楚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和真正的人的行为动机,只是就现象说现象而已。
(2)静态认知错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虽然不断更新着自己的状态,但却向着一个始终不变的目标前进。上述人性认知的错误,关键在于把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状态静止化、绝对化。当人发展了,又出现了新的状态,已有的假设就变的不合时宜了。实际上,人性有其稳定的内核,而变化的更多是现象和不成熟的人性表现。
(3)现实反推错误。人的行为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方式,但表现方式常常因为一些条件的制约而出现一些假象。因此,简单地通过现象去反推人性,就会因为用假象作为判断依据而得出荒谬的“假设”。
(4)不可知论的错误。当研究者看到人的行为复杂多变而无法找到一个标准答案时,就会从低级而武断的认知错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实在太复杂,实在说不清。这是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倾向,与科学精神是相违背的。
(5)过度推论错误。以个别现象作为推导人性的依据,常常会犯“过度推论错误”。不管是基于道德价值的“善恶论”还是基于现实需求特点的“需求论”,所犯的逻辑错误都是雷同的。
综上所述,不论是“理性经济人”,还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假设,都没能对人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摆脱管理对人的外部激励和人的外部控制,没有解决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行为动力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就无法走出管理的困境。
2 “新人性观”的提出
前述几种人性理论虽然在当时对提高生产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最终未能解决人的行为动力问题,未能使管理走出困境,有必要对人性作进一步探讨。
被西方科学界列为改变了人类近代思想的马克思,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卓有见识的探索,他的思路对我们今天科学地探讨人性问题有着重要的启发价值。
马克思抛弃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单一性、片面性、表面性和静止性,真正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对人性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多因素、多方面的研究。他从人的活动和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入手,不仅看到了人的自然性,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人的社会性,认为人始终保持着与社会的联系,创立了人性的系统理论。
在马克思科学人性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对传统人性理论的反思,我们认为,人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人性具有自然属性(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这两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却不是平行存在、平行发展的。人的社会属性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自然属性受社会属性的制约。在总的原则上,人性的全部内容就包含在“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二者的和谐”之中;其次,人性主要是人类在后天的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不存在天赋的、与生俱来的人性;再次,人具有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具有自主意识、自觉行动、自我反思、协调发展的能力,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自我精神的驱动;最后,人必须参与、遵守、更新和提升人群中的社会规范,使之更有利于生活和工作。人活着一般是为了追求生存优越和实现自己的理想。立足现实、改造自己、改造外部环境,是最终的人性问题。
基于上述人性的特征,我们认为新的人性观点是:以社会性为基础,用理性和不断修正的理性寻找有效的方法,不断追求自由、满足自身不断提升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不断追求生存优越和快乐,使自己人生逐渐达到至善境地而接近理想人性品格,具有主体性和自我驱动性的社会性动物的一种属性。
新人性观解决了长期以来传统人性理论忽视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行为动力问题,使人性得到了解放,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回归。
3 基于新人性观的管理——精神管理
3.1 精神管理提出的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动荡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竞争的市场环境,管理情境和人性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第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物质刺激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精神的重要作用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2000年,爱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教授在美国的Cape Cod 2000论坛举办为期一周的讲座,主题为“过程咨询、对话和组织文化”(Process Consultation,Dialogue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重申了精神因素在企业中的作用。Dave Iverson,从人性与精神的角度阐释了精神在企业中的巨大作用(Nature and the Human Spirit)。德国管理学家Birgit Klostermeier撰文专门阐述了管理的精神与精神的管理(Spirit of Management′/Management of Spirit′);第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更多的脑力劳动代替了体力劳动,古典管理理论所倡导的测定方法和外部督导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第三,人们价值理念逐步由原来的“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人们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追求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人的主体性意识不断提升,使得在管理中“控制”变得十分困难,而“自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时代的变化,需要适应人性和时代要求的新的管理理念。
3.2 精神管理的含义
精神是人的行为动力的源泉。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认为,精神对人类世界特别重要,只有世界充满了精神,才是真正的人的世界。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始终处在自己的精神产品——“文化关联”之中,人创造了文化,同时也被文化所制约。
精神是一门科学。精神科学来自于社会和历史的生活本身,是对真实生命的反映和抽象,精神科学首先必须能够回归到社会实践中,回归到人的实际需要中,应当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所以,精神科学是具有方向性的学问,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是人们对社会和历史进行反思的重要工具,其对人类所发挥最重要、最深刻的作用是“启迪”。
从哲学理论的角度看,精神的作用是巨大的,精神的规律是独特的,与物质要素对人的作用相比,精神的作用是无限循环的,是生产性的而不是消耗性的,并决定着物质发展最终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要解决管理中人的行为问题,就要从解决人的精神开始。本文对精神概念的界定是:精神指人类特有的,由原初无自觉的自我,经过自我反思、自我否定,经过自我外化、自我思维博弈而达自觉的主体。
精神管理指在管理中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并顺应人性发展的规律,引导和启迪人们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管理,从不自觉的行为发展成为自觉性的精神的一种管理方式,其目的在于提升人的价值,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3 精神管理的逻辑
与传统管理重点强调对人的行为外部控制性相比,精神管理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作用,引导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重视人的精神需求和人的行为动力问题,使外部管理与自我管理处于一个良性的互动状态。
精神管理的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精神来源于物质,在第一个决定过程中,是由物质决定的。但精神一旦产生,就会变成一种特殊的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与精神感知下的物质共同作用,决定着新物质的产生和物质对人的意义;(2)人的精神是物质与意识长期反复作用的历史范畴,凝聚着人类文明的成果;(3)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在意识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4)人的行为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精神是判断外部环境的标尺,精神是最终的驱动力;(5)由人的精神属性所决定的管理必然是以人类文明所积淀的文明成果为基础的,人的管理必然以人的精神规律为基础和追求,必须尊重人的主体性,构建顺应人性规律的自我管理为主、组织引导为辅的管理模式;(6)生产力的提升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只是分工的不同,不存在等级的差别。这就是说,人在这个范围内具有意志的自主性、行为的责任心和让一切事情屈服于精神的能力,并且能够与人自身中的无拘无束相对抗。管理的目标只有依靠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才能得以实现,人的一切目标、价值和目的都蕴涵在这个独立发挥效用的精神世界之中。
4 人性与精神管理的展望
人类的管理活动绝不是单纯的创造物质产品的行为,更不是简单的机械行为。不仅需要精神活动的参与,灌注精神意识于管理活动之中,而且管理必然产生一定的精神状态和产品,满足人们的一定的精神需要。人们通过参加、体察或研究一定的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相应的管理情绪、管理意识、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艺术、管理哲学等,都可视为管理价值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它们不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满足人们在管理价值上的精神需要,而且也充实和推动着人类的意识形态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综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管理是基于对人性进行各种不同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与人性不可分离。管理思想的演变逐步从重视对物的管理到重视对人的管理,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由物质性价值的管理到精神性价值管理。
近现代管理实践证明了物质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在精神缺失的情况下,企业也面临着一种越来越明显的尴尬局面:物质刺激的边际效用在不断地递减,这直接导致了管理成本的上升和管理效用的下降。究其原因,人的精神是自主的,人的行为是受人的精神支配的,而不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要解决管理中人的行为问题,就要从对人性的认知和了解人的精神开始,忽视精神的决定作用,过分强调物质刺激,就会引发动物般的反抗。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人是精神性动物,人具有不断认识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断追求生存优越的趋力,我们探讨人性的目的就是发现人性和人的精神规律,在管理中建立适应人性的精神管理。
精神管理是以新人性观为基础的,它能顺应人性规律和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和引导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以人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物质的成果服务于人的不断完善。精神管理理论的宗旨就是:用科学理论服务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因此,基于新人性观的精神管理不再是在物质刺激效果逐渐降低的时候出现的一种新的精神“麻醉剂”,更不是一种更加巧妙的管理控制手法,是对传统的企业理性管理模式的超越和辩证扬弃,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人类对管理的反思,是对经济万能论的一种否定,是人性的一次重大的复归,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一场深刻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