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思想的时代:2013年国内外“司马”研究述评_西方马克思主义论文

思想史与时代——2013年国内外“西马”研究评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史论文,国内外论文,时代论文,西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05-0009-08

      2013年度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以下简称“西马”)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无论是在国内学界,还是在国外学界都呈现出较为繁荣的景象(这尤其表现为相关的著述的出版、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等)。其中,国内学界的主要特点是:一般性综合研究与专题个案研究并进,热点研究几乎与国际学界同步;国别化研究深入开展,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持续升温;传统西马(即1920-1970年代的西马研究)研究方兴未艾,苏东(前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值得关注。国外学界的主要特点则是:立足于《资本论》解读,延展出新一波资本主义研究热潮;各种各样的“后”学持续升温,新左翼思潮(特别是以新社会运动为主的激进民主思潮)再度成为理论热点。总体来看,2013年国内西马学界更注重学理研究,特别是一般性思想史梳理,因此是一种“时代中的思想史”;而国外同行则更侧重问题研究,特别是思想史中的时代研究(以资本主义和后资本主义研究为例)。①

      一、“时代中的思想史”:国内“外马”研究概况

      2013年中国学者所贡献的针对“国外马克思主义”诸思潮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论文、专著(以上皆含译著)和专题性学术会议。②从这些成果来看,该年度,国内学界的“外马”(“国外马克思主义”简称)研究无论是一般性概论还是具体个案研究,皆日益走向成熟和自信。总体上表现为如下诸特点:

      (一)一般性综合研究与专题性个案研究并进,热点研究几近与国际同步

      2013年的热点研究既体现在一般性概述研究类,也出现在一些热点人物、流派及其问题上。首先,或基于多年研究积累,该年度国内学界陆续出版了多本概述性的著作,③如陈学明主编的《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程》(四卷本,④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和黄继峰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西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除了这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中的回顾与综述性梳理,在文学领域也出现了王天保的专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文本解读与中西对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在上述研究中,西方(乃至整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维度在凸显、中外(西)对话的欲望和水平皆在提高、对国外思潮研究的当代性(包括学术前沿性追踪和现实时代感)也在加强。国内学界正尝试通过这种综述性努力,力图达成学术流派划分问题上的尽可能的共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是在这种概述性一般思想史梳理与比较中,国内学界日益注意到国外马克思主义诸思潮(特别是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流派)在当代逐步走向融合的趋势。有学者已经开始自觉运用这一几乎与国际学界同步的新范式(即融合范式)来开展相关研究。

      其次,在人物、流派和专题研究领域,2013年国内学界注目较多的理论热点主要包括“新社会运动”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前者的主要成果包括译著《生态马克思主义》、⑤专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研究》,⑥以及青年学者贡献的学术论文等。⑦后者包括对齐泽克等人著作的跟进译介和专题研究,如译著《自由的深渊》(齐泽克著,王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专著《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的乌托邦》(赵司空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以及研究性论文,如王南湜的《马克思会如何回应鲍德里亚的批判?——对于鲍德里亚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2期)、欧阳谦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认识论》(《教学与研究》,2013年01期)、汪行福的《从新马克思主义到非马克思主义——拉克劳意识形态理论的三阶段论》(《河北学刊》,2013年03期)、孔明安的《现代政治的霸权运作及其批判——从拉克劳的霸权逻辑到齐泽克的否定性基础上的批判》(《教学与研究》,2013年01期);王晓升的《“Hegemony(领导权)”究竟是怎样的社会主义策略——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主义策略评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2期)、李西祥的《解放的辩证法: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乌托邦及其批判》(《教学与研究》,2013年0l期)和周嘉昕的《鲍德里亚之后,再无政治经济学批判?》(《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7期)等。从已有成果来看,前者主要集中在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而对女权主义等弱势群体保护运动等相对缺少关注;后者主要集中在对齐泽克、拉克劳—墨菲以及鲍德里亚等人的研究上,而对属于这个阵营的其他学者关注不够。无论如何,对二者作为新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倾向却给予了足够的阐述。

      (二)国别化研究深入开展,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持续升温

      我们知道,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也即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曰以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明显分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诸思潮逐渐式微之后),西方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人本与科学两个主义逐渐融合的历史时期。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别化倾向日益明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法国马克思主义、德国马克思主义、日本马克思主义等诸学术论域逐渐凸显,在这其中,英美马克思主义尤其可圈可点,其在中文语境中的传播也受到了格外的青睐。

      首先,法国马克思主义在这一年受到了足够的关注,除了上述“后马克思主义”相关成果中有所交叉(如对法国学者鲍德里亚的研究)之外,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包括:俞吾金的《问题意识与哲学困境——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探要》(《学术月刊》,2013年04期);张一兵的《无分之分:治安构序逻辑断裂中生成的失序政治——朗西埃后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的异质走向》(《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01期);莫伟民的《从国家到自然现实——福柯论治理理由的转型及其与马克思思想的歧异》(《复旦学报》,2013年01期);刘怀玉(和陈硕)的《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解释的实践哲学路向——以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为个案》(《学习与探索》,2013年06期);蓝江的《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走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25)等,这一年出版的中译本法国马克思主义著作则包括列斐伏尔的《马克思的社会学》(谢永康、毛林林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雅克·比岱的《请你重读阿尔都塞》(吴子枫译,《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06期)等。⑧而同期对德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则包括王凤才的《德国马克思主义的四条路向》(《人民论坛》,2013年03期)和译著《马克思:思想传记》(伊林·费彻尔著,黄文前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

      其次,2013年对英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则在中文语境中持续升温。主要成果包括:段忠桥的《科恩对历史唯物主义三个基本问题的辩护》(《河北学刊》,2013年02期);姚顺良的《〈资本论〉与“自我所有权”——析柯亨的“马克思批评”和“后马克思”转向》(《学习与探索》,2013年04期);何萍的《从莱文对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评析看今日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4期)等;⑨专著有乔瑞金等著《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和《詹姆逊的文化批判理论》(倪寿鹏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译著则包括:《伦理、文化与社会主义:英国新左派早期思想读本》(张亮、熊婴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安德鲁·克莱曼著,周延云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马克思的预言:危机中的世界》,(德伯著,李力译,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年版)。可见,文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是这一时期对英美马克思主义予以更多关注的主要话题。这一点也集中体现在学术活动之中,如以“马克思主义与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2013年4月6—8日举办,上海交大人文学院举办);以“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社会主义”为主题的2013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年会”(2013年12月7—8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以及南京大学以“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主题的暑期(2013年8月)国际小学期的课程讲座内容等。

      (三)传统西马研究方兴未艾,苏东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值得关注

      除了上述两大特点之外,甚至就在其中(如在国别化研究中的法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中有很多都是对传统西马中与法国相关部分的继续研究),2013年国内外马研究的另外一个特点展现无遗,那就是:传统西马研究方兴未艾。与此同时,也呈现出一个新的特点,即苏东新马克思主义研究逐渐兴起。

      首先,在传统西马研究领域的成果包括对传统西马重点代表人物及流派的继续研究和译介、特别是对其在中国传播与接受历程的回顾,如:张一兵的纪念性文章《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纪念阿多诺诞辰11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8-28);唐正东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视角及学术意义——从对西方学界的几种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入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5期);王凤才的《从批判理论到后批判理论(下)——对批判理论三期发展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1期);仰海峰的《法兰克福学派启蒙思想的困境与超越》(《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5-29);李佃来的《批判理论视阈中的政治哲学》(《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02期);谢永康的《阿多尔诺的社会概念》(《学习与探索》,2013年07期);方珏的《时代危机的诊断与拯救——基于卢卡奇“哲学与科学的二重性”批判的视角》(《北京大学学报》,2013年05期);宋友文的《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一种哲学?——纪念柯尔施发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90周年》(《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8期)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研究方兴未艾,或可视为“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当代中国学界的另一个面相。当然,相关的译著也继续呈现,如卢卡奇的《民主化的进程》(寇鸿顺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哈贝马斯的《对于缺失的意识》(郁喆隽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等;专著则有:《葛兰西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孙宜晓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走出启蒙的神话:霍克海默社会批判理论研究》(方晶刚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哈贝马斯的话语民主理论研究》(杨礼银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

      这一时期传统西马研究的一个新特点就是专题性研究更加突出。如意识形态专题研究成果,一方面新出版了译著《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乔治·拉雷恩著,张秀琴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和《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约翰·B.汤普森著,郭世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相关专著和论文,如《从“外在建构的普遍性”到“内在否定的普遍性”——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变》(莫雷,《理论视野》,2013年05期)。虽然这些著述看起来好像都是对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以及部分、同时也与前者相交叉的后马克思主义)的译介和研究,但其内容之中却无不渗透着对传统西马的回顾性梳理与深化研究(当然是在意识形态专题的名义之下)。此外,还出现了以部分哲学或学科化倾向的专题研究,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方法论走向》(袁久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4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学理特质探析》(郑忆石,《四川大学学报》,2013年02期);《“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三种路径——历史主义、结构主义与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及其局限》(齐艳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5期)等。可见,无论如何,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传统西马的世纪重建工程(以及其重建工程的出发点——意识形态问题)一直在以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别称)的形式折射、甚至干预着我们生活的时代。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否真的已脱离冷战模式?2013年及其之前发生的许多国际时事,也深刻影响着国内学界的理论研究确定坐标。这一年,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异军突起,或许正体现的是这种转移性选择。相关理论成果包括:译著《我理解的马克思》(B.M.梅茹耶夫著,林艳梅、张静译,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著,姜海波译,黑龙江大学出版2013年版);《经受无穷拷问的现代性》(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著;李志江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伊利延科夫的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建构主义》(汤姆·洛克莫尔著;员俊雅译,《国外理论动态》,2013年09期)等;著作有:《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林艳梅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文化的张力与理论的命运:科拉科夫斯基的青年马克思观研究》(胡蕊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论文包括《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批判》(隽鸿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0-30);《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毕芙蓉,《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3年05期);《东欧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性的自觉与重构》(许恒兵、李颖惠,《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等。在这些成果中,一度被视为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东欧的翻版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以及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再度成为中文语境的研读对象。

      二、“思想史中的时代”: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概况

      这里所涉及的是2013年度,国外学者新贡献的他们对马克思思想的相关研究成果。当然,这里实际包括的不仅有相关论者对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研究,还必然会涉及对马克思身后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当然会包括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诸流派)的研究。本文因此表述为“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研究概况”。这一研究在2013年度的主要贡献表现为:其一,立足于《资本论》解析的资本主义研究成为持续热点;其二,在“后”学热推动下当代新左翼思潮兴盛。

      (一)由《资本论》解读延展开来的资本主义研究热

      延续上一年度的热度(其实是西方学界19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一贯做法),2013年度国外学界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诸多以资本主义研究为主题的著作和论文,其共同特点是:立足于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深入文本解读,进而以此关照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现实生活境遇(特别是当前依然深刻影响欧美世界乃至整个世界市场的金融危机)。

      相关主要理论成果包括:大卫·哈维(David Harvey)的《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导读》(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Volume 2,Verso,2013.);约翰·弗纳斯(Johan Forn

s)的《资本主义:马克思的经济批判指南》(Capitalism:A Companion to Marx's Economy Critique,Routledge,2013.);大谷禎之介的《从马克思的读书笔记中解读马克思——对MEGA第四部分整理收集笔记的研究》(マルクス抜粋ノートからマルクスを読む―MEGA第4部門の編集と所収ノートの研究,东京樱井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费伯(Malte Faber,Thomas Petersen)等人的《卡尔·马克思和经济哲学》(Karl Marx und die Philosophie der Wirtschaft,Alber Karl 出版社2013年版);以及该年中国研究者著述的海外译本,如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一书的日译本出版(中野英夫翻译)等。⑩除了当代学者的贡献,还包括对过往重要论者(特别是第二、三国际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相关著述的再版(大多补充有新的未刊稿),如:《罗莎·卢森堡全集—卷1:经济著作》(The Complete Works of Rosa Luxemburg,Volume 1:Economic Writings,by Rosa Luxemburg,Edited by Peter Hudis,Verso,2013.);《政治地阅读波兰外围马克思主义》("Reading Polish peripheral Marxism politically",By Marzec,Wiktor,Thesis Eleven.Aug 2013,Vol.117 Issue 1,p6-19.14p.)等。此外,还包括针对性的资本主义文化或资产阶级专题研究成果,如:《走向开放的关于帝国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Towards an open Maxist theory of imperialism",By Sutton,Alex.Capital & Class.Jun2013,Vol.37 Issue 2,p217-237.21p.);《资产阶级:历史和文学之间》(The Bourgeois:Between History and Literature,by Franco Moretti,Verso,2013.);《马克思的价值:在一个超验资本主义世纪里价值的存在》(Value in Marx:the persistence of value in a more-than-capitalist world,George Henders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3.)等。

       当然,更多的是以此推动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研判,如《资本盈利积累和1958-2009年希腊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Profitability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Crisis in the Greek Economy 1958-2009:a Marxist Analysis",by Thanasis Maniatis & Costas Passas,Review of Political Economy,Volume 25,Issue 4,2013.);《用不同的方式活动?日常行为、马克思主义和与新自由主义的斗争》("Just do it differently? Everyday making,Marxism and the struggle against neoliberalism",by Stephen Davies,Jonathan,Policy & Politics,Volume 41,Number 4,October 2013,pp.497-513[17].);《科学、技术、社会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我们今天站在哪儿?》("STS and Marxist Study:Where are We Standing Now?",by Kunio Go to,Social Epistemology:A Journal of Knowledge,Culture and Policy,Volume 27,Issue 2,2013.);《马克思主义的工会观:复杂性和批判性》("The Marxist View of the Labor Unions:Complex and Critical",by Dan La Botz,Working USA,Volume 16,Issue 1,pages 5-42,March 2013.)等。这样的关照显然没有离开他们一贯的理论宝典也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性新解,如:《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的区别》("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materialism and critical realism",by Michael Samers,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March 2013 vol.3 no.140-44.);《扩容的历史唯物主义》("Agentic Capacities and Capa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ism:Thinking with New Materialisms in the Political Sciences",By Coole,Diana.Millennium,Jun2013,Vol.41 Issue 3,p451-469.19p.)等,而且这样的研究还可以是非常具有专门性、甚至是专门史的形式的,如《新自由主义和法律: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可以照亮最近的政府和司法决策》("Neoliberalism and the Law:How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n Illuminate Recent Governmental and Judicial Decision Making",By Schwartz,Justin.New Labor Forum-Murphy Institute.May 2013,Vol.22 Issue 2,p71-77.7p.);《历史唯物主义与土地革命史》("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Agrarian History",By Bernstein,Henry.Journal of Agrarian Change.Apr 2013,Vol.13 Issue 2,p310-329.20p.);《批判性思维与阶级分析: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理论》("Critical Thinking and Class Analysis: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Social Theory",By Comninel,George C.Socialism & Democracy,Mar 2013,Vol.27 Issue 1,p19-56.38p.)等。然而,这样的研判终究多具有学院派特色,或许正是为了纠正这一学究气,在各种“后”学推动下的当代新—后左翼思潮无论如何都显得更接地气一些。

      (二)“后”学推动下的当代新左翼思潮兴盛

      “后”学热,包括各种形式的以“后”为主题的研究,如“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主义”、“后资本主义”等等。它是新左派思潮在当代的新发力,因此在总体上属于西方当代左翼思潮阵营。

      这种新—后左翼思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共产主义未来的重新召回。公开出版的齐泽克等人的会议论文集《共产主义思想2:纽约会议》(The Idea of Communism 2:The New York Conference,Verso,2013.)就是明显例证。这里收录的是包括齐泽克、阿兰·巴迪欧和艾迪安·巴里巴尔等当代著名西方左翼理论家激进知识分子2011年在纽约关于共产主义未来的讨论会上的集体成果(第一卷记录的是这一全明星学者阵容在2009年伦敦会议上的讨论文章,主旨是回应了阿兰·巴迪欧的“共产主义假说”,由此共产主义理想重新被召回)。本卷(即第二卷)则会继续进行这一讨论,强调在一个金融和社会危机的时代,共产主义理想在哲学和政治上的意义。显然,这是对“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理论设计。

      同时,它还是传统批判理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当代继续。该年出版的《左半球:今日左翼理论地图》(Left Hemisphere:Mapping Critical Theory Today,by Razmig Keucheyan,Translated by Gre gory Elliott,Verso,2013.)就收录了二三十位西方左翼作者的批判理论,介绍了20和21世纪的批判思想的历史,以便将当代的这些思想家置于一个更广阔的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这也正是他们理解的所谓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同年出版的左翼思想传播史著述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美国左翼史》(Marxism in the United States: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Left,by Paul Buhle,Verso,2013.);《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Post-marxism:an intellectual history,Stuart Sim,Routledge,2013.);《回到马克思:后资本主义》(Retour à Marx:pour une société post-capitaliste,Yvon Quiniou,Paris:Buchet-Chastel,im pr.2013.)等。这样的研究往往会和国别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相结合,如《新左派、民族认同和英国的解体》(The new Left,national identity,and the break-up of Britain,by Wade Matthews.Leiden:Boston:Brill,2013.);《马克思主义渗入法国》(L'introduction du marxisme en France:philosoviétisme et sciences humaines,1920-1939,Isabelle Gouarné,Renne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impr.2013.)等。这同时也是对当代国外学者新理论贡献的一个梳理、对比和总结,如:《从斯密到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两种方法》(De Smith à Marx:deux approches du capitalisme,André Mesin,Paris:l'Harmattan,DL 2013.);《从柏拉图到马克思的经济思想史》(Histoire des idées économiques de Platon à Marx,Jean Boncoeur,Hervé Thouément dition:4e éd.,Publication:Paris:A.Colin,DL 2013);《今日马克思》(Marx for Today,Edited by Marcello Musto,Routledge 2013);《当代西欧马克思主义指南》(Bloomsbury companion to con temporary Western European Marxism,Peter Thomas,Continuum,2013.)等;

      同时,第三国际理论家、特别是列宁等人的思想也在这个背景中被重新探究,如:《列宁、宗教与神学》(Lenin,religion,and theology,Roland Boer,New York,NY:Palgrave Macmillan,2013.),以及2013年12月3日在巴黎召开的学术会议“星期二的马克思主义:1917俄国革命”主题。其实,这样的讨论被更多地置于民主、领导权以及激进政治为主题的所谓“后马克思主义”研究框架之中,如:《埃内斯托·拉克劳:后马克思主义、民粹主义和批判》(Ernesto laclau:post-marxism,populism,and critique,edited by David Howarth,Routledge,2013.);《尚塔尔·墨菲:霸权、激进民主和政治》(Chantal Mouffe:hegemony,radical democracy,and the political,edited by James Martin,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13.)等。这一激进政治的哲学基础,授权给了辩证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如《辩证法、当代政治批判和从黑格尔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转型》(Dialectics and Contemporary Politics Critique and Transformation from Hegel through Post-Marxism,By John Grant,Routledge,2013.)等。由此,反对资本逻辑的理论得以走向现实社会运动程序,如《后殖民理论和资本的幽灵》(Postcolonial Theory and the Specter of Capital,by Vivek Chibber,Verso,2013.);《马克思主义和社会运动》(Marxism and social movements,edited by Colin Barker,Laurence Cox,John Krinsky and Alf Gunvald,Leiden:Brill,2013-Historical materialism book series,volume 46.)等。此时,作为新社会运动指南的马克思思想甚至走进了日常生活,如《学习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挑战》(Teaching Marx:the socialist challenge,edited by Curry Stephenson Malott,Mike Cole,John M.Elmore Charlotte,North Carolina: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2013.)以及《你生活的时代:动漫片中的马克思主义》(It's the Time of Your Life:Marxism in Animated Films,Catherine P.Mulder,Rethinking Marxism:A Journal of Economics,Culture & Society,Volume 25,Issue 2,2013.)。

      在这其中,后马克思主义与激进民主无疑是关注的焦点,相关成果如:《象征性的冒险:后马克思主义和激进民主》(Adventures of the symbolic:post-Marxism and radical democracy,Warren Breckma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3.);《后激进主义:战后法国的精神分析、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Post-rationalism:psychoanalysis,epistemology and Marxism in post-war France,By Tom Eyers,New York:Bloomsbury Publishing,2013.);《危机和联邦:马尔库塞、马克思和麦克拉伦》(Crisis and com monwealth:Marcuse,Marx,Mc Laren,edited by Charles Reitz,Lanham:Lexington Books,2013.)等。当然,这样的研究,在后学的视域中,也并未脱离其一贯所具有的哲学特色,这样的特色更明显表现在如下同期出版的著述中:《海德格尔和马克思:关于人本主义语言的生产性对话》(Heidegger and Marx:a pro ductive dialogue over the language of humanism,Laurence Paul Hemming,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13.);《哲学的气质:从柏拉图到福柯》(Philosophical temperaments:from Plato to Foucault,Peter Sloterdijk; translated by Thomas Dunlap; foreword by Creston Davi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3.)等。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学界的上述任何一种研究,都从未忽视或绕过对马克思本人的研究,尤其是在严肃的哲学类研究著述中。为此,除了陆续出版的版本资料贡献(即新MEGA的陆续出版),他们也会不停地完善对马克思本人生平和理论贡献的再研究与再评价,2013年出版的相关著述如《卡尔·马克思:一个十九世纪的生命》(Karl Marx:anineteenth-century life,Jonathan Sperber,New York:Liveright Pub.,2013.),就将马克思置于其自己提出的时代坐标系中——法国大革命和未来的资本主义之间。于是,有论者便接续其后,进行了新时期的探索,如《重新想象共产主义的地点和时间今天:哈特的“新爱”与詹姆逊的“市民军队”》("Re-Imagining the Place and Time of Communism Today:Between Hardt's 'New Love' and Jameson's 'Citizen Army'",By:Ramsey,Joseph G.Socialism & Democracy.Nov 2013,Vol.27 Issue 3,p54-82.)等。

      关于马克思的著作及其不断呈现出来的社会影响,特别是对过去、今天与未来的影响,无疑也是该年在各国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和各类专题讲座(如暑期学校)的主题,如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于2013年9月举办了“人性记忆中的马克思”(MARX IM "GED

CHTNIS DER MENSCHHEIT")的研讨会;(11)法国(8月17—25日)举办的2013马克思主义暑期学校的主题则是“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解和改变当代世界”(Actualité du marxisme:s'approprier le marxisme afin de comprendre et de changer le monde contemporain);“2013年北欧冬季学校”的主题则是“卡尔·马克思的革命观念:马克思逝世130周年”,相关论者围绕马克思思想及其对政治、哲学、历史和经济的主要贡献展开讨论;2013年3月28—31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2013年马克思主义大会的主题是“挑战系统的观念”(学者们围绕妇女解放、帝国主义与中东、社会主义理论、全球经济危机及工人抗争等议题展开讨论);而一年一度的美国纽约左翼论坛(6月7—9日)的主题是“为生态转型和经济转型而努力”(Mobilizing for Ecological\Economic Transformation),以期针对当前的经济/生态双重危机揭示出资本主义对增长的内在驱动在本质上是毁灭性的,因而现在该是时候探讨如何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时候了;(12)2013年11月7—10日,在伦敦召开的第10届世界历史唯物主义年会的主题是“形成世界工人阶级”(Making the World Working Class);7月11—15日在伦敦举行2013年第36届“马克思主义节”的主题:“危机、紧缩与抵抗”(Crisis,auterity and resistance);此外,2013年举办的第22届国际共产主义研讨会的主题则定为“资本主义全球危机下对民主和自由权的进攻——应对的战略和行动”;2013年5月25—27日在巴西圣卡塔琳娜州联邦大学举行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八论坛主题则是“不平等与世界资本主义:分析、对策及行动”等。这显然旨在探索“后资本主义”的道路选择问题。因此,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很容易与后资本主义的道路设计产生链接;而哲学则是理论中的实践,在将其转变为行动之前,批判与革命精神是其间的必要中介。

      ①此外,国内外西马学界的另外一个区别则在于:国外学界更注重马克思本人思想(特别是基于其著作)的研究,这一点在国内西马学界则有所弱化。

      ②此外还应包括国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特别是国内相关度较高的研究基地和中心,如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中央编译局“国外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武汉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和中国政法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等)以学科化方式(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二级学科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或作为“哲学”之三级学科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或“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年度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学术讲座以及其学生研究论文(据国家图书馆网站公布数据信息,该年度国内硕博士相关论题论文约200多篇),特别是其所主持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内容和成果。

      ③论文则包括:《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陈学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2期);《图绘西方马克思主义——读张一兵先生的〈文本的深度耕犁〉》(汪行福,《哲学分析》,2013年03期);《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学科发展状态研究》(隽鸿飞、张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07期);《作为“学术景观”的现实和作为“现实”的学术景观——2012年国内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综述》(张秀琴,《学术研究》,2013年06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转向》(车玉玲,《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3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的批判及启示》(龚剑飞,《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1期);以及由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国家创新基地主编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12》(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中所涉及的相关论著。

      ④各卷次书名分别是:《20世纪上半叶三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先后形成与相互角逐》、《20世纪下半叶三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部分“合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多元化格局的形成》、《20世纪下半叶“西方马克思主义”内部两种倾向的对立与新派别的涌现》和《20世纪末21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面复兴与各种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新发展》。

      ⑤[英]特德·本顿(Ted Benton)主编,曹荣湘、李继龙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⑥郑湘萍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

      ⑦如《生态学社会主义何以可能——基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分析》(曾文婷,《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4期);《政治哲学视角下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张晓萌,《创新》,2013年02期);

      ⑧专著则有《欲望·游牧·政治》,黄小惠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等。

      ⑨论文类相关成果还包括:《当代美国“经济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张秀琴,《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6);《马克思主义的黑格尔化与去黑格尔化——诺曼·莱文〈分歧的路径〉的文本解读》(李佃来,《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5期);《马克思辩证法的三个维度——英美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辩证法形态争论的启示》(付文忠,《学术月刊》,2013年03期);《英美马克思主义的新帝国主义思想——基于内在关系辩证法的考量》(田世锭,《科学社会主义》,2013年03期)等。

      ⑩相关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价值的维度:马克思与李嘉图和斯拉法》(The Value Dimension Marx versus Ricardo and Sraffa,By Ben Fine,Routledge,2013.);《马克思和活劳动》(Marx and living labour,By Laurent Baronian,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13.);《马克思的实验室:对〈大纲〉的批判性解释》(In Marx's laboratory:Cr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Grundrisse,edited by Riccardo Bellofiore,Guido Starosta,and Peter D.Thomas,Leiden:Brill,Haymarket Books,2013.);《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Digital labor and Karl Marx,By Christian Fuchs,New York:Routledge,2013.);《马尔库塞的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大纲、黑格尔的辩证法》(Marcuse's Hegelian Marxism,Marx's Grundrisse,Hegel's Dialectic,By Rockwell,Russell.Radical Philosophy Review-Philosophy Documentation Center.2013,Vol.)等。

      (11)其契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第1卷列入了“世界记忆”文献遗产。

      (12)此外,10月24—26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第2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则旨在多视角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思考,以其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社会与历史分析、政治抗争和哲学思考上。

标签:;  ;  ;  ;  ;  ;  ;  ;  

历史与思想的时代:2013年国内外“司马”研究述评_西方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