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造价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管理论文_曹琴

论述造价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管理论文_曹琴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71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培训工作,提升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观念,从根本上落实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概述

所谓的工程造价实际上是指一个工程项目建造所用的总费用。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就是工程项目的建设,只有科学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才能有效控制好工程造价,我们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阶段性控制,通过管理对策的不断创新实现工程造价的科学管控工程造价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关系着我们的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同时还影响着施工部门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合理性尤其是在新型的经济形势下,工程造价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市场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建设项目的产业结构,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然后再结合政府部门的科学调控,实现工程造价的作用最大化。

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

2.1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施工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管理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1) 成本最低原则。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在保质、保量、不影响工期的前题下,通过各种施工方法和措施的应用,不断调整降低施工项目发生成本,在实行成本最低化过程中,应当注意降低成本的实际可行性和可能性,确保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控制能够实现。( 2)全面成本原则。全面成本管理简称“三全”管理,具体包括“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全员参与,调动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降低成本的关键,要求每个人、每件事、每个时刻都要按照成本限定的目标实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3) 目标分解原则。应将项目施工项目的建立的总成本的目标遂步进行分解,分解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成本控制,细化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每项工作,落实到每个责任人。( 4) 动态控制原则。施工准备阶段制定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计划和方案拟定的成本目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强调项目的中间成本控制,即动态控制。施工本成控制应跟随工程进展的各个阶段同步进行,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定期进行核算和分析,发生偏差及时纠正。( 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权力、责任、利益是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实施管理的“三要素”,三者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成本控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取决于各管理人员,因此要加强和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有效的将责权利结合起来。权力是管理的基础,责任是权力的过程,利益是权力的实现,实际上管理的过程也就是责、权、利三者结合与统一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原理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计划与控制应贯穿于项目的整个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施工成本控制按阶段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 过程控制) 和事后控制。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需按主动控制原理和动态控制原理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1) 主动控制。主动控制是指将“控制”立足于事先主动的分析各种产生偏差的可能,并采取预防措施,通过 P、D、C、A( 计划、执行、检查、修正) 循环管理模式,来尽量减少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偏离。( 2) 动态控制。动态控制是以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为目标,以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与索赔资料为动态资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定期的进行成本发生实际值与目标值的审核、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额与成本目标之间的偏差,然后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的纠偏。

3工程预算在建筑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办法

3.1 实际施工情况尽可能贴近工程设计,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出现设计变更

在工程施工前,设计人员应在设计时考虑周全、与建设单位积极做好沟通、做好设计工作前的信息采集工作、对施工地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仔细勘察,为设计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使施工图纸更为合理、完善。一份完善的施工图纸不仅有足够的能力指导施工,还可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给出关键性的指导意见。

3.2 造价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完善的审批制度,在成本管理中至关重要

一个造价人员的职业态度及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一个项目工程预算的整体质量,扎实的业务知识、客观的经济观念、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现场人员的积极沟通、根据不同工程的建设特点,对控制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都对一个项目的工程预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一个企业来说,完善的审批机制也是必不可少。无论多么优秀的一个造价人员,也会有考虑不足的问题,也会有计算马虎的时候。二次复核对于一个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依据以往的工程经验、数据存档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现有工程的工程预算是否存在大的偏差,也对成本管理起到控制作用。要想加强企业工程预算工作水平和工程成本控制管理水平,就要加强其预算工作人员和成本控制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加强他们对先进的专业知识、科学的专业理论以及系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学习和理解,进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成本预算管理控制水平和经济效益。

3.3 加强对工程预算定额体系的制定和完善

定额体系引入到成本控制中可以帮助管理制度在较短时间内完善,分析预算成果时可以参照历史施工经验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可帮助确定施工进展时是否会受环境因素影响。对建设成本的管理控制不仅要全面考虑,也要引入动态方法,将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的工程成本提早预测,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不受财务资金变化影响。预算环节中也要考虑市场变化的风险情况,分析建设周期内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3.4 加强对工程预算和成本控制责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工程预算以及成本控制有效开展需要严谨的责任划分体系为依据,预算环节中还要制定有效的奖罚制度,任务落实到个人,因工作人员自身原因造成的成本控制问题要追究责任,并同时奖罚分明。也可以逐渐培养团队内部的竞争意识,各部门提出的成本控制方案一旦被采纳,可对方案部门乃至方案人进行嘉奖。管理人员加强与基层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内部团结。责任体系的建立需要对原有预算、成本控制方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也可对原体系做出优化调整,避免在落实过程中与现实情况产生冲突。

3.5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

在施工中,提高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中心任务,若质量低劣拖延工程工期势必造成生产费用的增加,从而导致工程成本提高。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事故,必然会导致工程成本及造价的增加。因此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是节约工程成本及造价的途径之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预算质量的把控工作中,造价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掌握每个造价控制的关键点,要合理考虑每一个工程的综合因素合理制定预算编制方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高质量的预算成果文件。与此同时,一个建筑企业要想在现有的经济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使得企业最大范围的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有效地控制企业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里立有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杨.论述造价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管理[J].中国建材科技,2015,02:234-235.

[2]李向利.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措施的论述[J].江西建材,2015, 19:241+246.

[3]黄卫东.建筑工程中的成本控制和造价管理实践思路略述[J].价值工程,2015,24:8-10.

[4]陈婷婷,王宇.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工程经济,2015,07:31-36.

论文作者:曹琴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2

标签:;  ;  ;  ;  ;  ;  ;  ;  

论述造价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预算中的管理论文_曹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