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欺欺人问题的解决_命题的否定论文

论自我欺骗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决方案论文,自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63(2004)02-0043-06

对自我欺骗问题的研究至少可追述到摩尔(1942,1944)。摩尔(1942)指出:设P是—陈述语句,如果说话者说“I believe that P”与说话者说“P”,都表达了说话者关于P的信念;那么当说话者说“It is raining,but I do not believe that it is raining”时,说话者表示他同时相信两个自相矛盾命题:外面正在下雨;外面不在下雨。摩尔指出该类型的语句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但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出现。这种语言现象被称为摩尔悖论。我们关心的问题是摩尔悖论的延伸:认知主体(下简称Agent)有可能同时相信一对矛盾命题吗?如果可能,这种情况是如何被合理解释的?它的认知机制是怎样的?这是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他们对不一致信念的形成与表达等问题的讨论体现在“自我欺骗”问题的求解上。

1960年,Demos在文献“Lying To Oneself”中首次完整地提出“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问题。由于该问题涉及到高级思维过程中的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它引起了逻辑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自我欺骗的认知机制的共同兴趣,研究的问题有:自我欺骗现实存在性问题(Haight 1980,1985,Martin 1985,1986);自我欺骗的发生机制问题(Mele 1982,1987,1997);自我欺骗的意向性问题(Fingarette 1969,Davidson 1982,1998,Audi 1985,Barnden 1996);经典信念逻辑对于刻划自我欺骗的适用性问题(Porty 1972,da Casta 1990,鞠实儿1993,1995)。由此引起的讨论有:知道与相信、知识与信念的关系如何?相信、希望、允许等语词带从句的句子真值与从句的真值关系如何?在Agent有意识的状态下,不一致信念何以存在?

本文的任务是:首先完整表述自我欺骗问题和自我欺骗悖论,然后讨论解决自我欺骗悖论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最后介绍和评价几种遵循不同研究途径的自我欺骗解决方案,包括:怀疑主义方案、分裂主义方案、修改定义方案、弗协调逻辑方案和信念逻辑方案。

1.自我欺骗问题

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与人际间欺骗的定义具有相同的形式结构。人际间欺骗的定义是:欺人者使第三者相信一个与欺人者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推广之,可得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Agent使自己相信一个与自己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Demos 1960)。由于自我欺骗定义是人际间欺骗定义的简单推广,它保留了欺骗的本质属性。

自我欺骗的形式结构可以用符号语言表达为:

式中的P表示任意语句,B( )是相信算子(believe that);相信算子的空位中填入一个语句得到一个信念语句,该语句称为信念内容语句;信念语句B(P)和分别读作相信P(believe that P)和相信非;类似地,可以定义知道算子,知道语句,知道内容语句和相应的读法。在这里,∧是经典合取联接词;故(1)表明相信P和相信非P同时为真,对(1)作认知解释可得:相信是一种认知状态,相信的对象是语句P所表达的命题(简称命题P);在自我欺骗这种认知状态下,Agent同时相信命题P和命题非P。在不会混淆的场合中,我们用“自我欺骗”同时指称(1)和它的解释。

从逻辑学层面看,在传统信念逻辑系统中,(1)等价于,后两个公式是逻辑矛盾(da Casta 1990);因此,自我欺骗导致逻辑矛盾。从心理学层面看,在传统心理学理论框架下,经典定义的自我欺骗不可能存在。例如:Mele(1982,1987,1997)认为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无法摆脱以下两个困境:

困境1 自我欺骗的心理状态困境(state puzzle):如果自我欺骗存在,根据定义,Agent相信命题P的心理状态和相信命题非P的心理状态共存,这种矛盾的心智状态不可能存在,该困境质疑自我欺骗存在的可能性。

困境2 自我欺骗的心理过程困境(dynamic puzzle):根据定义,自我欺骗和人际间欺骗具有相同的形式结构,都是有策略的欺骗行为,而在知道欺骗策略的情况下,Agent不可能实现自我欺骗。该困境质疑自我欺骗的可实现性。

根据以上分析,这种现象,Agent相信一个与已相信的命题相矛盾的命题,或同时相信命题P和命题非P,被称为自我欺骗悖论。自我欺骗悖论直接起因于由经典信念逻辑从自我欺骗的定义引出的逻辑矛盾;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自我欺骗何以可能,即自我欺骗的存在性问题;因此,只有解决这一问题才可能进一步研究自我欺骗的性质。

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自我欺骗问题的核心内容是由自我欺骗经典定义引起的自我欺骗悖论。围绕自我欺骗悖论,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经典定义的自我欺骗如何可能?不一致信念能否存在于Agent的信念系统中?自我欺骗的发生机制是怎样的?基于不同立场和假设,学者们提出了各有特色的自我欺骗悖论解决方案,他们遵循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三条:

思路1 立足经典心理学、信念逻辑理论和经典自我欺骗定义,认为经典定义的自我欺骗并非现实存在,消除悖论;

思路2 立足经典心理学和信念逻辑理论,认为经典自我欺骗定义不能准确描述自我欺骗现象,试图通过修改自我欺骗定义,避免悖论;

思路3 立足经典自我欺骗定义,试图通过修改经典心理学理论或信念逻辑推理规则,解决悖论。

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1)理论研究方法,运用心理学或逻辑学概念构造自我欺骗悖论的解释模型。这种研究方法的困难是:认知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如信念、证据等,缺乏合理的定义,其结果是导致上述模型对自我欺骗现象缺乏解释力。怀疑主义方案、分裂主义方案、修改定义方案和弗协调逻辑方案引起的争议与此有关,详细分析见下文。(2)实验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得出自我欺骗现象发生的充分条件。这种研究方法的困难是:由于缺乏合理的基本假设指导实验设计,实验的效度和信度不足。例如,Sackeim和Gur(1978)、Quattrone和Tversky(1984)曾经设计实验证明经典自我欺骗的事实存在,但受到Mele(1987,1997)的批评。Mele认为Sackeim和Gur(1978)的实验设计含有特设性假定;Quattrone和Tversky(1984)的实验难免练习效应)。(3)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基本概念分析,分别从理论和事实层面说明自我欺骗的逻辑结构和心理机制,以克服上述两种研究方法的困难。如鞠实儿、赵艺、傅小兰(2003)的基于信念运算的自我欺骗解决方案。下面将详细介绍遵循不同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自我欺骗解决方案,并通过比较,评价各方案的优劣。

3.几种解决方案

一个方案若要解决自我欺骗悖论并对自我欺骗现象具有解释力,则该方案至少要满足以下要求:

要求1 由于自我欺骗问题涉及Agent的认知过程,方案的基本假设应符合直观并具有认识论基础;

要求2 该方案应给出自我欺骗发生的充分条件,因而具有预测和再现自我欺骗现象的能力;

要求3 理论内部自洽。

根据上述要求,我们将对已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分析,它们是怀疑主义方案、分裂主义方案、修改定义方案、弗协调逻辑方案和信念逻辑方案。我们关心的问题是:

(1) 上述解决方案的思路是怎样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2) 上述解决方案通过哪些研究方法实现?

(3) 上述解决方案能否满足前面提到的三个要求?

(4) 上述解决方案之间的承继关系如何?

3.1 怀疑主义方案和分裂主义方案

怀疑主义方案。Haight(1980,1985)采用思路1解决自我欺骗悖论。她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在心理学经典行为理论框架里讨论自我欺骗问题,基本假设和观点是:Agent的信念系统具有一致性特征,经典自我欺骗定义导致自我欺骗悖论,因此,自我欺骗没有合理存在的理由。怀疑主义方案并没有给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欺骗现象一个合理解释,但是,它揭示了经典自我欺骗定义与经典心理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因此,该方案的意义不在于自我欺骗问题的解决,而在于表明,思路1是行不通的,解决自我欺骗悖论应尝试另外两个研究思路:思路2,修改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见下文3.2);思路3,逾越经典理论框架讨论自我欺骗问题(见下文3.3和3.4)。

分裂主义方案。Barnden(1996)采用思路3解决自我欺骗悖论,基本假设和观点是:经典自我欺骗的现实存在;“自我”(self)是由多个功能独立的部分组成的(MPP,mind parts as persons),自我欺骗发生时,一部分“自我”扮演欺骗者的角色,另一部分“自我”扮演被骗者的角色,欺骗者和被骗者的角色分离,体现了自我欺骗与人际间的欺骗的相同形式结构关系。分裂主义方案受到了Haight(2000)的批评,她认为“自我”分裂是精神失常的表现,即使不是,分裂主义者也必须回答分裂的自我是如何整合的;在什么条件下分开;意识是否参与等问题,分裂主义者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该方案的困难在于缺乏对分裂“自我”的内部机制的合理说明,这与研究者的理论研究方法缺乏实证基础有关。

3.2 修改定义方案

Mele(1983,1987,1997)方案给出了自我欺骗的完整解释模型,在理论心理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他采用思路2解决自我欺骗悖论,基本假设和观点是:自我欺骗是社会现象;自我欺骗的经典定义用人际间欺骗比拟自我欺骗不适当。他试图通过修改自我欺骗定义,引进认知偏向概念解释自我欺骗的发生机制,将自我欺骗的发生过程解释为由认知偏向驱动自我欺骗策略获取虚假信念的过程。该方案重构了一个从自欺者角度看来是合理的解释,解决困境1和2,化解悖论。主要工作是:

首先,Mele引进认知偏向概念,指出Agent有趋利避害的情绪特征,在认知过程中表现为认知偏向,即倾向于在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接收和加工信息,从而得到有利于自己的信念。然后,Mele指出自我欺骗发生的充分条件:当Agent面对命题P的反驳证据仍然相信命题P时,自我欺骗发生,其发生的充分条件概括为:

(1) Agent获得的信念P是假的,Agent愿意接受;信念得到信息支持,但Agent不愿意接受;

(2) 基于认知偏好驱使,Agent运用自我欺骗策略将支持的信息加工处理成支持P的证据,这个过程Agent并没有意识到;

(3) 这种带认知偏向的加工处理信息方式使得在Agent本人角度看,通过证据-信念运算获取信念P是正当的(nondeviant);

Mele的自我欺骗充分条件将自我欺骗描述为Agent获取虚假信念的过程。(1)从证据和信念关系上说明Agent获取的信念P是假的,Agent处于自我欺骗中。(2)和(3)解释了自我欺骗的发生机制:Agent获取虚假信念的过程分为收集、加工证据和证据-信念运算两个阶段,(2)说明Agent是通过自我欺骗策略改变证据集的方式来获取虚假信念的,自我欺骗发生在证据的收集和加工阶段;(3)说明Agent的证据-信念运算过程不受自我欺骗策略的干扰,是理性运算过程,从自欺者角度看,获取信念p是正当的,合理的。因此,自我欺骗发生过程的描述用流程图可表示为:

表1 自我欺骗发生的流程图

然而,如da Casts(1990)指出,Mele的理论合理解释了“自愚”现象,但是“自愚”和“自欺”是不同的概念。Mele的方案回避了自我欺骗悖论,修改了自我欺骗的本意,没有体现自我欺骗问题的真正意义。我们同意da Casta的观点,认为自我欺骗问题的意义在于对不一致信念的探讨,只有在经典自我欺骗定义下寻求摆脱悖论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自我欺骗问题。此外,该的理论的核心概念“无意识的自欺策略”缺乏实证支持,对其启动机制的说明仍停留在猜测阶段。上述对Mele研究的评价表明,思路2不能解决自我欺骗问题,下面介绍遵循思路3的解决方案。

3.3 弗协调逻辑方案

da Casta(1990)采用思路3解决自我欺骗悖论。他的基本观点和假设是:自然科学史表明,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工作中科学家相信矛盾信念的现象时有发生,经典定义的自我欺骗现实存在;自我欺骗悖论产生的根源是经典信念逻辑,它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经典信念逻辑是在经典二值逻辑基础上通过添加相信算子B和一些信念推理规则建立起来的,这些规则主要有以下四条:

这四条推理规则的直观背景是:规则1指如果Agent相信任一命题,那么Agent不相信该命题的矛盾命题;规则2指相信算子B相对于合取运算具有封闭性,即如果Agent相信任意两个命题,那么Agent相信这两个命题的合取;规则3是规则2的推广,指如果Agent相信n个命题,那么Agent相信这n个命题的合取;规则4指Agent是逻辑全能的,即如果任一命题是真的,那么Agent相信该命题。按照这些规则进行推理,,后两个公式是逻辑矛盾,因此,在该系统里,自我欺骗定义导致矛盾而不被接受。

da Casta认为经典信念逻辑不适用于信念的表达和运送,他将弗协调逻辑理论应用于信念的表达,建立信念的弗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 logic of belief)刻画信念,限制矛盾律的作用范围,使得对于任意不是定理,因此,是合理的,自我欺骗不导致矛盾。

该方案给出了信念运算的形式推理规则,通过构造信念逻辑系统表明不一致信念可以没有矛盾的存在,但是,由于欠缺对认知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如:相信、证据的认知分析以及对不一致信念获取的刻画,使得我们不禁要问:自我欺骗是认知问题,对于一个构造的内部自洽的逻辑推理系统,它的合理性何在?它的认识论基础是什么?该系统怎样准确刻画自我欺骗的发生机制?

3.4 信念运算方案

da Casta方案重新构建信念逻辑对不一致信念的合理性作了说明,表明遵循思路3解决自我欺骗问题是可行的。信念运算方案采取了与da Casta方案相同的思路,即通过修改信念推理规则解决悖论,所不同的是信念运算方案对信念、证据等基本概念做了认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信念-证据运算规则刻画信念和信念获取。

鞠实儿、赵艺和傅小兰(2003)采用理论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修改经典信念逻辑的推理规则,使得对于任意P,从。其研究工作在以下两个层面上展开:

(1) 理论层面:研究自我欺骗的逻辑可能性问题。命题“Agent同时相信两个矛盾命题”是否必然导致矛盾;

(2) 事实层面:研究自我欺骗的现实可能性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是否可能发生Agent同时相信两个矛盾命题的情况,给出它的发生条件和机制。

首先,澄清“相信”概念,在文献(鞠实儿1993,1995;周清,鞠实儿1999)的基础上描述一种基于证据的信念理论,给出信念语句为真的形式条件。由于Agent的认知能力具有时空界限,Agent籍以获取信念的证据集具有不完备性特征,因此,Agent获取任意信念P的条件是:如果P的不完备证据集由Agent在某一时刻所能获取的所有证据组成,那么Agent在该时刻相信P,即在当前证据集不足以判定P的真值情况下,若证据集支持P,那么Agent倾向于认为P真。基于以上假定,经典定义的自我欺骗现象可描述为:一个证据集同时支持两个矛盾命题P和,此时,Agent倾向于认为P和为真,即Agent相信P和。经典自我欺骗是证据不完备情况下信念-证据运算的结果,经典自我欺骗可以没有矛盾的实现。

例:令L的公理集中包含非重言式公理,它们是:同时成立。

其次,根据上述逻辑分析的结果设计心理学实验,用实验表明自我欺骗的现实可实现性。两可图认知实验结果表明,当具有两种不相容事物特征的图形呈现在Agent前时,Agent能够成功地将该图形理解为关于两种不相容事物的不完备证据集,从而相信该图形表达两种不相容事物。在特定场景下,根据否定词的语义解释(Ju Shier,1999),一个语句的否定可表达为与该语句不相容的所有语句的析取。设S={P1,...Pn}为所有与P不相容的语句的集合,故有:。对于两可图,根据它提供的证据,排除了,…Pn为真的可能;在此条件下,为真当且仅当为真。因此,确定只要考虑证据与的关系即可。因此,两可图实验结果可理解为Agent相信P和,该系列实验为信念运算方案提供实证支持。

信念运算方案通过对信念、信念获取的分析,建立了信念-证据的逻辑运算关系,说明了不一致信念存在的合理性,为解决自我欺骗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若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心理学实验收集数据,建立信念-证据参数模型,则可从认知角度预测包括自我欺骗在内的信念获取、信念运算等现象,使该方案满足要求1、2和3,彻底解决自我欺骗问题。

综上所述,怀疑主义方案、分裂主义方案、修改定义方案、弗协调逻辑方案和信念逻辑方案分别从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出发解决自我欺骗问题,从各方案的评介和比较中可以看到,采用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将得到解决问题能力大小不同的方案。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信念逻辑方案较其他方案能更有效地解决自我欺骗问题,而该方案所运用的逻辑分析与心理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能是认知科学领域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运用该方法,展望自我欺骗问题研究的未来方向将是:

(1) 在已有的信念运算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建立信念-证据参数模型,该模型的功能是能够从认知角度描述和预测包括自我欺骗在内的信念获取、信念运算等现象;

(2) Mele方案解释的自愚现象是基于证据修改的信念-证据运算结果,考虑用信念-证据参数模型解释该现象;鉴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自愚现象看作自我欺骗,考虑补充和扩大自我欺骗的定义,将自愚列为自我欺骗的一种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将两种现象统一在一个理论框架下考察;

(3) 信念-证据参数模型仅从认知角度考虑信念获取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念的获取不仅依赖于证据,还涉及偏好、愿望等情感因素,考虑将这些因素纳入模型中,增强模型的解释力。

〔收稿日期〕2002年10月11日

标签:;  ;  ;  ;  ;  

论自欺欺人问题的解决_命题的否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