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造业,坚持中国经济支柱_互联网+论文

坚持制造业,坚持中国经济支柱_互联网+论文

坚守制造,挺起中国经济的脊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脊梁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德国将“工业4.0”提升为国家战略;美国用“硅谷式创新”代言美国制造;日本用“精益生产”引领全球制造话语权的今天。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2015年5月8日,国家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它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提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直以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中国制造,曾经是世界名器的同义语,人类最顶级工艺的代名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中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着世界大国地位。但异于德美,身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目前尚未进入世界级的制造业强国,在发展时期上也处于西方国家的工业2.0和3.0并行发展阶段。既没有德国在传统工业领域的雄厚基础,也缺乏如美国般引领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先进技术。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要解决产品质量提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制造业升级转型等基本问题。

      因此,中国的规划思路是在继续大力发展先进工业技术的同时,紧盯新的信息产业发展动向,实现二者共同进步,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我们看到中国领先的家电企业、电子类高科技企业正在对工业4.0进行布局。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进一步落地,数据化、交互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入场”,中国制造正在加速它的“进化”,“中国制造2025”也正在全力打造它的领先级话语权。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在积极推进转型的时候,清醒、勇敢地坚守制造的本质——他们坚信,实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中国的脊梁,需要去坚守,去发展。

      TCL:不忘初心,以信念坚守实业;历久弥新,用创意感动生活

      2015年9月25日,TCL董事长李东生通过纽约时代广场大屏直接向世界喊话:未来全球创新和发展的中心在中国。实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脊梁,只有坚守实业,才能撑起中国的脊梁,TCL坚守实业34年,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挺起中国经济脊梁。

      与众多的中国传统企业一样,TCL也在进行着转型。李东生坦言,传统企业的转型比新的企业要难上许多,企业经营的观念、商业模式、互联网应用服务的能力,这些都需要重新探索和建立,这个过程对传统企业来讲是很不容易的,而且过程中会要不断自我否定,无异于脱胎换骨。尽管2014年TCL营收过千亿、利润创新高,但李东生仍清醒地看到,行业的整个竞争环境不一样了,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以TCL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型企业近年来一直在探索一种突破的方向,将战略转型付诸实现。这意味着要超越自我,建立新的能力。

      其实,没有传统的行业只有传统的思维。企业需要做的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转变企业经营的思路和产业结构,构建新的竞争力。在李东生看来,在家电行业整体都面临更为严峻形势的时候,企业一方面要转型,一方面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而这主要来自于提高自身核心能力,在构建新的竞争力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但无论怎样转型,TCL都在坚守制造的本质,目标则是成为全球化的智能产品制造及互联网应用服务企业集团。李东生认为,这需要TCL加快提升我们的产品竞争力;扩展并升级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中国政府政策和资源优势推进合作,以求更大发展;TCL将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积极推进互联网应用和服务业务的落地。

      具体说来,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跨界竞争的需要,TCL集团2014年初提出“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双+”战略转型,并将产业结构调整为七大产品业务领域、三大服务业务领域以及创投、投资业务,共11个业务板块。其中产品业务领域包括TCL多媒体电子、TCL通讯科技、华星光电、家电产业集团、通力电子、商用系统业务群和部品及材料业务群;服务业务领域包括互联网应用及服务业务群、销售及物流服务业务群以及金融事业本部。新的“7+3+1”结构,将为集团价值增长打开新扇面。2014年,集团营收和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1010.29亿元,其中海外收入占47%,实现净利润42.33亿元,纳税总额59.6亿元。2015年TCL品牌价值710.28亿元人民币,连续10年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为了尽快实现下一个千亿目标,2015年初集团制定了双轮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双+”转型建立新的业务能力;通过国际化完善全球业务布局,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的制造型企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不仅重塑企业自身的品牌也重塑了中国制造业的国家品牌。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

      徐工集团:创新擦亮中国制造名片

      回望历史,放眼世界,自工业文明开启以来,世界强国的更替屡次向我们证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国家和民族就缺乏根基,就不可能强盛。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强国,是我们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经之路。近几年,工程机械行业处于“寒冬期”,创新对于我们来说尤为重要。中国制造2025战略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机遇,未来只有更加强化后市场盈利能力,关注“两化融合”,抓住“互联网+”等行业发展变革工具,才能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信息化大潮中,2015年徐工被国家工信部授予“2015年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两化融合已成为徐工在行业内的新名片。徐工道路机械率先将“互联网+”思维引入传统制造业,强势推出了“路之家”网站,搭建起一个营销、服务、备件互联网信息化平台,致力于为客户购机、租赁、配件、施工工艺、二手车租赁等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形式的创新背后还应有强大的产品和服务支持。全球产业竞争根本在产品,关键在质量、在技术,中国装备制造必须从拼价格走到拼品质、拼品牌。在这条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路上,徐工会继续努力,向着世界级品牌不断前进!

      方太集团:商业的本质是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在《中国制造2025》中我们看到的三个最关键的词是:创新、质量和人才。方太一直立足于制造,专注于厨电产业,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从产品的用户使用痛点人手,率先开辟了一条“立足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环节的持续创新和升级,构建面向市场和用户需求的动态创新体系,融入中国传统的烹饪习惯和饮食文化,实现精益制造与品牌营销和设计创新协同扩张”的发展新路径。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差的最主要的是心态,制造真的是踏踏实实才能做好。“互联网+”的到来为制造业带来了做得更好的工具和机遇,但是一定不能本末倒置,无论互联网时代怎样变化,商业的本质和制造的本质是不变的,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用户动心和安心。

      方太会去不断地创造需求,会在高端厨电领域深耕细作,包括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通过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让用户更幸福、更安心。

      三一集团:为中国制造装上“智能”发动机

      今天,谈“中国制造”,是基于政府的发展思维已经发生了大幅度的调整,作为行业和标杆性企业,更要主动迎接和适应这种变化。2015年,工信部公布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中,三一集团成为工程机械行业首批入选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了促进制造强国建设,落实“中国制造2025”,从2015年启动实施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的一部分。工程机械行业是国家的战略产业,抓住信息化的浪潮挖掘新的增长点,建立先进的制造和管理系统,让智能工厂、大数据在企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对于做大做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具有重要意义。智能化也是三一制造的高级发展阶段。未来,三一将更多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虚拟整合、3D打印、机器人等前沿技术,提升公司智能制造及运营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实践,带动整个行业的智能化升级,缔造中国首个“工业4.0”示范区。

      苏宁云商:互联网+零售,助力实体经济新腾飞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浪潮正在当下蓬勃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传统零售业作为嫁接生产和消费的关键环节,正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工具转型升级,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苏宁前瞻性地提出“未来零售必将是线上线下融合的O2O发展模式”,从2009年起率先在传统零售行业开启转型变革,将互联网技术和零售业务有效结合,经历了从上线苏宁易购的“+互联网”阶段,到落地苏宁易购云店,改造实体门店的“互联网+”阶段,成功开创了具有全球领先的O2O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一方面,苏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C2B反向定制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变革,优化商品和消费体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另一方面,苏宁将多年锻造形成的零售“CPU”核心能力:商品供应链专业化经营能力、广覆盖、快捷便利的物流能力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极致服务能力,对外界开放,向社会共享,带动、帮助更多企业“触网”,为全行业打造一条通向互联网+的高速公路,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添“新引擎”。

      腾讯:做互联网+时代的连接器

      “互联网+”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产业、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建立最大效率的连接。作为“连接一切”理念的倡导者,腾讯公司不断开放协作,跨界融合,积极参与尝试“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将自己的业务做了大量减法,聚焦在最为核心的通信社交平台、内容游戏等业务上。同时,腾讯坚定地做好所有创业者最好的合作伙伴。

      经济领域之外,“互联网+”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运用空间也相当广阔。例如,基于微信、QQ的城市服务平台可以聚合多项民生服务功能于一体,把政府服务大厅建在智能手机上,为市民和政府提供高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已有10个省级行政区、30多个城市与腾讯签订“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城市建设。

      “今天的腾讯,更像是社会化大生产中的一个‘互联网元器件’,任何组织、机构或者企业,都可以将这个元器件拿回去进行自己的再创造、再组建,从而形成一个更有价值的产品、服务。”马化腾说。未来的腾讯将只掌握“半条命”,而另外“半条命”依靠更为广泛的社会各界以及合作伙伴,一起探索“互联网+”的更多可能。

标签:;  ;  ;  ;  ;  ;  

坚持制造业,坚持中国经济支柱_互联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