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和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需要从信度、热度以及跨度三个方面下工夫,以促进良好的教学效益的形成。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第二次开发”既可以通过备课实现,也可以在教研活动中通过撰写论文实现。有人把对教材“第二次开发”的时机放在新课结束后的综合复习中,其实在新课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实施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笔者试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本人课堂教学的经验教训,谈谈对思想政治课新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对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需要提高教材的信度。在思想政治新教材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教材组编时间比较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实验区的师生们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把意见和建议直接反馈给我们。”这段话实际上并不是客套话。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是高中政治第一次从“常识”向“生活”转身,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尤其是《文化生活》教材更是从无到有,教材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陷是可以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使用教材,及时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疏堵教材相关内容的漏洞,提高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如《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二框“财政的巨大作用”中,将财政的作用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人民生活有保障。事实上财政的作用是从财政支出演化而来的。如果我们仍然沿用《经济常识》中财政的五点作用,则更加具有可信度,更可以被理解。再如《经济生活》关于市场调节的不足和缺陷,市场调节的不足,像香烟一类商品的生产经营实行国家专卖,是市场无法调节的,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的缺陷,不仅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了,还需要遵守市场交易道德规范,要把市场调节、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市场交易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又如《政治生活》教材第93页在国家分类上讲到,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国家: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二类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类是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分类标准混乱现象,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分类是从国体角度划分,是根本性质的区别;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是从经济发展程度的角度上划分,是量上的差异。在教材该部分知识的使用过程中,我们不妨设定两个分类标准,最后明确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活与哲学》第66页在讲述“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时是这样表述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这里的任何事情当然包括善事,也包括恶事。事实上注意量的积累包括两个方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善事要坚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恶事要坚持防微杜渐,坚决抵制。通过对教材上述模糊甚至误导的内容进行“第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合理,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其次,对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需要增加教材的热度。从教材的编写、校对、出版到教材的使用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教材编写时的一些理论热点或者热点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降温”。实际上,高考“指挥棒”也注意到这个问题,因此在每年思想政治高考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知识范围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破冰”“保温”和“加热”处理,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对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理论上进行了多次调整。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收入分配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是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些论述既坚持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又增强了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矛盾和问题的针对性,是从实际出发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在《经济生活》的这个部分内容学习中,如果我们仍然沿用教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点,势必误导学生,无法让学生及时把握党的十七大最新理论成果。因此,在新课教学时,我毫不犹豫地运用十七大报告关于效率与公平的最新提法对教材知识进行果断地“第二次开发”,对教材进行“保鲜”“加热”,使思想政治教材与时俱进,更加贴近实际。同时,对于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所使用的佐证材料及数据也要适时补充新知识和新数据,使教材中材料的运用处于动态之中,更能充分地证明和理解教材知识。
再次,对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需要拓展教材的跨度。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对于能力目标考核的要求是“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以及“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需要保有跨度,实现学科内知识以及各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这要求我们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尤其是综合复习或者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都要注意思维的发散和多视角。如对于《经济生活》的国家的宏观调控部分知识,除了把握国家宏观调控必要性、含义、主要目标、手段外,还需要把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税收、价格杠杆渗透在国家的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中。从政治学科内来看,可以把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责任以及全国人大的立法结合起来,可以渗透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渗透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等知识。从文科综合来看,可以结合当前金融危机,比较奥巴马总统救市措施与罗斯福总统“新政”措施的异同等。对教材进行有跨度的“第二次开发”就是加强专题复习,打乱教材的顺序,重新构筑知识体系。
最后,对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需要增加教材的厚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蕴含着丰富精神内涵,需要教师为分散在教材各个角落的知识找一条“红线”,把这些散落的知识穿成一条珍珠项链,增加教材的厚度。如《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分为两个框题,五个目。知识点比较散,在学生看来也比较混乱,缺乏对这部分知识的整体认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该部分知识进行“第二次开发”:把第一框的第一目和第三目合在一起,以市场的作用为标题,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认清没有市场是万万不能的,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市场调节的优点及意义;同时也认识到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市场调节存在着不足、弊端及单一依靠市场调节的危害性。市场存在着局限性表明依靠市场规则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是十分必要的,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要把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与国家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当然,教师对教材的“第二次开发”需要对教材活学活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亮点。教材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难点和疑点,这些难点和疑点也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开发”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坚持用头脑教学,把看似凌乱的知识转化为条理清晰、“简单”易懂的内容,从而帮助我们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