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运行调度与科学化管理研究论文_王杨

泵站运行调度与科学化管理研究论文_王杨

济宁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也迅速发展起来。泵站运行对水利工程建设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保证工程稳定发展。文章针对泵站运行调度与科学化管理展开研究,从运行调度、管理模式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并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分析自动化运行管理模式的应用可行性。

关键词:泵站运行调度与科学化管理研究

引言

泵站作为水利工程中基础性的供水设施,担负着城乡生活、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多方面的供水任务。泵站的运行调度对于农田给水、城市供水以及跨流域调水等有重要意义,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泵站运行过程中能量消耗大,设备维修投入高,因此,提高泵站效率,降低能耗,实现泵站的有效运行和优化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1水利工程的发展背景简介

水利工程近年来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多,该项工程主要适用于调配及有效控制处于自然环境中可利用的水资源。我国的水资源分为地表及地下水资源两种,合理利用水资源能够更好地实现除害兴利这一步骤,因此将这项工程统称为水利工程。本文将主要围绕水利工程项目为中心,深入探讨泵站调动自动化加固操作在工程中的重要应用,同时结合既往的有效施工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更深层次地研究了自动化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对施工的重要影响。希望能够更好地发挥泵站的作用,充分体现自身的加固性能,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的建设进度及工程质量,确保发挥最大的应用效果。自动化的应用为水利的施工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水利工程能够在降雨时实现储水灌溉,还能够将多余的雨水收集起来防止发生洪水隐患,蓄积的水量还能够发电以便人们日常应用,可以说水利工程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泵站运行调度的优化策略

2.1提高水泵运行效率

想要提高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就要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通过对水泵运行工况分析可知,水泵工作效率会受到水泵结构特点、使用情况、制造过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想要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就要改善水泵工作性能参数,泵站要根据水泵日常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水泵工作效率最佳的时间及时间点下相应的性能参数。常见手段有两种,分别为变速和变角。后者对水泵的要求较高,前者则需要配备一套设备。在水泵运行效率的提升需要和泵站的运行情况相配合,想要在提升水泵运行效率的同时,提高泵站整体的运行效率,就要在改善水泵设备的同时,配备和水泵设备相匹配的其他设备。

2.2降低泵站能量消耗

泵站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在优化泵站运行调度的过程中,需要对泵站能耗进行计算。目前泵站能耗公式中,泵站的辅助设备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用电消耗被忽略,在计算过程中,仅考虑了电动机作为动力的水泵提水用电的消耗情况。只有能耗公式中的每一个分子参数乘积全部相同时,才是泵站效率最高、能耗最少的情况。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参数数据都会发生变动,并不稳定,仅考虑电动机设备对泵站进行优化调度并不合理,需要综合分析泵站其他方面的因素,从泵站经济效益角度入手,针对运行成本进行管理,达到最优化的运行模式,泵站工作效率、净扬程等也需要进行考虑,以全方位地降低泵站运行能耗。

2.3提升泵站的运行调度的优化标准

根据《泵站技术管理规程》,泵站的优化调度应符合总体优化的准则,在满足机组和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按提水量最大的目标进行调度,在工程设计工况范围内,按泵站能耗最低为目标运行。如果灌溉条件以及供水计划都得到满足之后,则可以进行以泵站效率最高为准则的优化调度措施,这也是泵站运行调度的一个重要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是多个泵站之间进行合作形式的运行工作,则应该使级间流量与水位两者之间的配合达到最优的程度,在实际的泵站运行调度中可以发现,不同的优化目标都有各自合适的运行调度的条件,在运行管理方式上各不相同,但是,这些准则目标的计算公式之间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只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重点的对某一运行准则进行了突出,弱化了其他组成部分的重要性,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所以在具体的泵站运行应用过程中应该对优化措施有一个认识上的延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策略,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元素的作用。

3泵站科学化管理对策

3.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大力加强技术培训,努力开展岗位练兵,做到泵站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泵站现状和存在问题,掌握设备养护维修的方法和控制运用技术。同时,熟练掌握机电设备的操作方法,根据汛情雨情、水情判断观测开泵水位及掌握设备养护维修技能。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的原则,定期检查电气设备情况,确保机组完好率100%,开机率100%;经常检查建筑物有无裂缝、启闭设备运行状况是否正常,电气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短路现象,接地是否可靠;定期检查沿线建筑物有无位移或裂缝;具有独立处理应急突发事故的能力,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确保工程安全,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3.2完善技术档案的管理,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

严格遵守泵站的管理规定,对泵站机组设备的运行检修情况做详细记录,并根据类别进行编排、归档,按时上报管理单位各种记录表格,以便管理单位掌握泵站运行检修情况,并定期进行数据分析、成本核算,及时对费用异常的泵站查找原因,进行整改。泵站运行中涉及的技术资料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需要确保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同的工作内容从开始到结束都应该具有详细的记录资料,负责人员需要在记录中签字确认,以便工作交接过程中的验收。另一方面,泵站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管理制度的规范,泵站的科学化管理不仅仅是使用设备的科学化更是管理策略的科学化,避免过去的以人管人的状况,逐渐改变为制度管人的形式,根据泵站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易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做到对泵站综合业务的精细化管理。

3.3不断探索运行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向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迈进的重要步骤。要实现泵站的现代化管理,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推行泵站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检修的标准化建设。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标准管理体系,建立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三大标准体系。泵站管理是一门综合运用水力、机械、电气、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新兴学科,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完善。要充分认识泵站管理节能的重要性,人人树立管理节能增效意识。要按照现代制度的管理方式,根据各泵站的特点和自动化程度,自主确定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要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自动监控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使泵站的运行管理向着高度自动化方向迈进。

结语

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进是泵站运行管理工作发展的一大挑战,在泵站的运行调度过程中应该强调效率最高、能耗降低的原则,对泵站内部系统的运行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实现泵站的统一管理运作。此外还需要不断提高泵站管理中的技术水平,为泵站的发展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不仅有助于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还有利于提升泵站管理的科学化和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刘欣.城市排水泵站的优化运行管理[D].天津:天津大学,2017.

[2]陈守伦,芮钧,徐青,等.泵站日优化运行调度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7(3):82-83.

[3]赵宇.泵站运行调度与科学化管理探讨[J].山西水利,2018(3):39-40.

论文作者:王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泵站运行调度与科学化管理研究论文_王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