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供应链协作与绩效关系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供应链论文,绩效论文,国外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协作显然是系统构建的一个核心要素。[1]尽管在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供应链利益相关方之间协作的增加会导致绩效的提升,但对于二者正相关关系假设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提供明显的支撑性经验。[2,3]
从理论视角来看,供应链协作行为对绩效影响的不稳定性并不是一个新奇论断。正如Corsten和Felde所指出的,经济理论提供了协作产生负效应的情境案例。[4]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理论,当协作建立在资产专用性基础之上时,专用性的成本和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倾向就可能严重影响预期的长远绩效。然而,西方企业关系论认为,企业间协作可能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在某些情境下也可能产生“不安全协作”。除了与协作情境相关的经济解释外,企业的行为方式和路径也可用来说明不成功的协作或不充分的协作努力。[5]
针对国外供应链管理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两点思路:一是积极构建包括价值创造、关键业务流程整合和协作三个核心要素的概念模型,消除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歧义。二是强调在研究重点和分析方法上的差异。为此,可研究设计专门的类型学来区分不同供应链管理行为-绩效关系的建模路径。
一 供应链协作-绩效关系分析
(一)协作行为分类
构建有效的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必须先明确协作行为的范围。协作行为分类是供应链协作模型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绩效的表现。
1.信息交换行为与结构性协作行为
Kulp和Lee使用“信息整合”概念表示从信息交换行为到旨在协同计划的更多结构性行为的连续统一体。[6]前者更多地关注合作各方之间的相关信息转移,而后者更努力去寻求关于在订货、库存补给或逆向物流机制等责任转移方面的同步化决策。
然而,Vereecke和Muylle认为,信息交换是构成协作的基本形式,协作水平则取决于系统中信息交换与过程整合的适合度或联结度。[7]他们将协作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共享行为,这些行为旨在避免“牛鞭效应”、减少库存量以及提高响应速度;第二类是结构性协作行为,包括建立在促使合作伙伴过程整合的结构性策略基础上的所有协作行为。比如,ECR、VMI、CR、CPFR、Kanban①(看板系统)、工厂共同选址以及逆向物流体系等。
2.Whipple和Russell的分类法
“协作行为”分类的第二个路径假定协作是可以在多个组织和决策层面(操作性、策略性和战略性)展开的组织模型。协作行为类型与所涉及的组织或决策层面相关。Whipple和Russell基于不同组织层面区分了三种协作行为。[8]
第一类是“协作性商业管理”行为。这类行为关注短期内基于信息交换的运作管理层面的信息协同。比如,记分卡合作、VMI。
第二类是“协作性事件管理”行为。这类行为注重通过与特殊事件相关的共同决策过程来推进策略性计划的执行,避免中长期供应链中断问题的出现。比如,CPFR、事件协作(新产品推介)。
第三类是“协作性过程管理”行为。这类行为更强调在战略层面上对整合进程进行充分考量的长期改进计划。比如,包含订单预测的高级“CPFR”。
Whipple和Russell还根据十个属性特征对每一种类型的协作行为进行了区分。其中,五个属性与供应商/客户关系相关,分别是协作目的、协作过程的焦点、协作关系类型上的预期回报、信息关注点以及关系履行中的知识水平;四个属性与支撑合作方互动的决策过程相关,分别是协作的组织层面、参与互动的人、决策相关度(个人网络、部门网络、社会网络还有关系网络)以及时间跨度。最后一个独特的属性是管理该类型行为的技术配置。
(二)协作行为类型与绩效的关系
Whipple和Russell认为,他们的分类法所界定的三类协作行为分别表征了不同程度的协作承诺水平,而不同的协作承诺水平则与一定的协作能力相关联。Bowersox在关于供应链整合框架的研究中也阐释了这种关系。[9]他认为,通过跨企业协作获取的商业优势和绩效差异是三种不同层面进程的结果:战略层面的领导进程、策略层面的计划和控制进程以及操作层面的整合运作进程。每一个进程都需要核心竞争力来驱动竞争优势,每一项竞争力本身由各种能力来支撑,比如整合资源的能力、实施协作战略的物质和知识资本。其具体内容包括:
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资源论视角建立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用以说明各种协作行为类型(Whipple和Russell分类法意义上的)与协作承诺水平以及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关系。[10]
图1 联结协作行为分类类型与Bowersox等人的跨企业协作模型框架
图1对Whipple和Russell的分类法与Bowersox的跨企业协作框架进行了类比:每一类型的协作行为对应不同层面的管理进程以及上文所述的竞争力和能力。图中还包括了Vereecke和Muylle的模型,该模型与Whipple和Russell的分类法具有相同的分类思路,即行为是向合作方之间更为整合的进程演进的。然而,二者的关注点也有区别。比如,在Whipple和Russell分类法第一种行为类型中的VMI,在Vereecke和Muylle的分类中就属于一种结构性协作。实际上,Whipple和Russell分类法并没有考虑和研究某些信息交换行为所需要的过程整合问题。
二 供应链协作行为与绩效关系的建模方法
(一)Ho等人的分类法
Ho等人认为,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中至少应有一种被测度的关系是“K→Performance”形式。其中,“K”是一个多维结构概念。“K”的测度范围指的是一整套的协作行为,如信息共享、结构性合作。为此,他们提出以下不同类型的模型:
——类型1模型,检验单个供应链协作行为与特定绩效结果之间的关系;
——类型2模型,检验单个和群体(多个)的供应链协作行为与特定的绩效结果之间的关系;
——类型3模型,设法研究每一个供应链协作行为对企业绩效特定方面影响的相对强度;
——类型4模型,检验各种供应链协作行为与它们对绩效结果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而,这种分类法忽略了其他变量可能对绩效变量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
(二)“拟合”概念在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中的应用
权变理论所提出的“拟合”概念,对“两个或多个个体(单元)之间联系、互动或连接的关系法则”进行了重要而深入的阐述分析。其核心思想是:成功的绩效是内源性设计变量(整合水平)与外源性情境变量(比如环境的不确定、组织规模等)的恰当“拟合”或“调整”的结果。也就是说,绩效结果可归因于变量之间的“拟合”,绩效差异是在实证检验中所能观察到的“拟合”结果。Venkatraman在他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中提出了一个丰富的分类框架。他将“拟合”分为六种不同功能形式。[11]
前三种“拟合”形式为调节、中介和匹配。这三种形式涉及的情况是:两个结构体系是联合的,根据表示不同结构体系的单个维度的两两结合可以最好地理解双方的联合。[12]他将这三种形式称为“还原论视角”,因为这种联合方法关注的是独立变量的配对,而不是相关变量的复杂模式。
后三种“拟合”形式为完形、齿廓偏差和共变。这三种形式是基于“系统观”或“整体观”的联合,因为它们强调结合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在这些情况下,实证研究的目的是检验联合对绩效的总体效果。[13]
三 关于供应链协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有关研究文献的选取及主要特征
1.论文筛选
通过对1999-2012年期间以“Collaboration(协作)”、“Supply chain(供应链)”、“Performance(绩效)”作为关键词的英文出版物和论文进行系统检索,本文对搜索到的近90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分类,分别是:理论研究类、仿真/模拟分析研究类、案例分析类和实证研究类。在这些论文中,继续寻找涉及“Integration(整合)”问题的实证研究,根据Fabbes-Costes关于供应链整合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中的文献回顾,挑选出39篇实证研究论文。[14]再根据以下标准:一是具体应用操作中的“整合”概念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前文所定义的“协作行为”;二是因变量指的是不考虑绩效范围的绩效指标(物流绩效、各种改进指标、财务绩效等)。基于以上步骤,本文最终选择了17篇关于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的研究文献。
2.有关研究文献的主要特征
所选文献都是验证协作行为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但在表示协作行为概念结构中所考虑的样本框、维度以及绩效评估变量还是存在明显差异。详见表1。
(二)比较研究
根据研究是否体现协作战略构想,是否涉及旨在协作和协同控制的结构考虑(如信息系统、测量体系或关系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是否关注业务流程整合方面的协作性行为,本文对以上17篇文献所设计和构建的供应链协作-绩效关系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和说明,详见下页图2。
1.体现协作战略构想的模型
图2着重突出了三篇体现供应链协作战略维度的研究论文。Rodriguez阐释了供应链协作与绩效关系的双中介效应:关系战略→结构性选择→供应链协作→绩效。关系战略促进着信息和评估系统的发展和完善,反之,信息和评估系统的发展对致力于运营流程整合的内外部协作行为存在着正效应。
从相似视角出发,Paulraj强调将协作行为看作基于二维关系能力的战略重要性,即面向长期合作关系、客户/供应商网络治理战略、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结构性协作选择。因此,在他们看来,协作行为是调节战略性和结构性关键因变量与绩效关系的能力表现。
图2 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与协作承诺的组织层面
与前述模型不同,Swink并不将与客户或供应商的协作行为看作是战略与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而是作为整合战略的直接表现:整合战略→企业竞争能力→绩效。他们将整合战略定义为四维战略性行为,即战略客户整合、战略供应商整合、企业战略整合和制造工艺技术整合。该概念框架的核心思想是:跳出制造企业自身角度来整合战略性信息和知识,并使企业形成竞争能力,相应地,这些竞争能力又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2.专注协同结构的模型
图2中有六篇强调协同结构的研究模型。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认为,协作超越了组织范畴,因而,需要一种特定的管理结构,这种特定结构的存在是绩效的一个决定因素。
对于Simatupang来说,协同管理结构构成有五个要素,即绩效测量体系、信息共享体系、激励联盟、决策同步化以及业务流程整合。Stank研究探讨了企业间协同结构对物流绩效的影响。Bagchi和Craig等学者只将供应链协作看作是寻求响应、共同决策和不同运营领域(研发、采购等)合作的信息管理体系。Sanders的模型更突出地将信息系统作为绩效的驱动力。Fynes认为,协作行为仅由沟通和合作两个维度构成一个多维系统来控制和管理供应链中的关系质量。
3.强调操作层面协作行为的模型
图2下半部显示了只考虑操作层面协作行为的关系模型。这方面研究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内外部协作之间的关系。因此,关于内外部协作对绩效相对影响的假设和内外部联系的中介关系假设是CHA 07、GER 06、GIM 05、STA 01模型的研究重点。然而,有关结论并没有显示出高稳定性。比如,Stank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内部协作会缩短产品配送时间,增加可靠性、响应性、灵活性和客户满意度,但却缺乏外部协作和物流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相比之下,Gimenez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外部整合对绩效有正面影响,而在物流和生产连接上的内部整合对物流绩效并没有明显的正面影响。COR 05、KUL 04、VAC 08、VER 06研究只关注外部协作行为与绩效的关系,而没有论及内部协作行为。实际上,他们的研究创新就在于情境的选择或者是建模的特殊性。
(三)权变分析模型
结合上文权变分析路径阐述,将组织协作认同感层级依照分类的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构成一个垂直维度,将权变分析方法中不同“拟合”形式分类以及无“拟合”类型作为横轴,可形成下页图3。
1.“拟合”的系统路径模型
需引起注意的是,在图3右上角并没有出现相关实证研究,即没有采用“拟合”系统路径同时又体现协作战略愿景的模型。在SIM 04的模型中,用于协作管理且包含五大要素的协同结构被用来作为协作行为和运营绩效配置的标准,通过协同指数与绩效指数的交叉确定了关于协同与绩效的四个完形。与此相类似,FYN 05对“拟合”的共变形式进行了典型性阐述:绩效与反映供应商关系的质量管理系统的六个变量的联结模式直接相关。
2.“拟合”的还原路径模型
不考虑协作所涉及的组织层面,这些模型将绩效与成对变量之间的中介或调节效应联系起来,而不是与关于协作的多个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相联系。
ROD 04研究假定绩效是战略、结构与协作行为合理组合的结果,这种“拟合”具有双重中介效应:战略→结构性选择→协同行为→绩效。在PAU 08研究中,协作在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战略与绩效关系中还会起到中间变量的作用。Sanders研究模型并不考虑协作的战略层面,而认为协作行为在基于协同的结构性策略与绩效之间扮演着类似的中间调节作用。相类似,关于外部协作和内部协作关系的单向调节或双向调节作用是操作运营层面协作,而不是战略和策略层面协作实证研究是GER 06、GIM 05、STA 01的核心问题。而STA 01和SAN 07的研究发现却支持这种“外部协作→内部协作→绩效”关系假设。GER 06研究显示内部协作首先是外部协作与绩效关系的调节变量。另一个重要的中介效应是SWI 07和KUL 04研究中所关注的中间绩效变量的使用。在SWI 07研究中,协作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由核心制造能力来调节。KUL 04采用了相似视角,假定批发价和零存货在协作与盈利能力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COR 05和VAC 08研究将“拟合”看作是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中的调节变量。通过提出影响协作-绩效关系形式或强度的调节变量及其所发挥的调节效应来进一步充实研究模型。
图3 关于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比较的权变分析图
3.变量间无“拟合”关系模型
这种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并没有考虑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检验关于协作的个人或集群行为与特定绩效之间的关系。
在CHA 07研究中,通过供应商关系、客户关系和内部联结三个概念对协作的三个维度进行建模,并运用三个绩效概念(即成本控制、物流可靠性和整体绩效)对三种关系类型中的多个假设进行了检验。STA 99研究确定了企业间协作结构的四个维度:信息共享、信息技术运用、企业间合作关系以及绩效评估,并建立了每一个概念的测量尺度。BAG 05使用相似思路建立了供应链整合强度层级对物流绩效影响的假设。VER 06提出了对供应商-客户协作对绩效改进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的独创性方法。
四 小结
针对供应链协作-绩效实证研究不足所提出的难题,本文强调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识别联结供应链协作与绩效关系的模型;二是如何对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进行比较。
基于该研究目的,本文构建了基于企业资源论视角的概念框架,将Whipple和Russell的类型学与Bowersox等人的跨企业协作模型联结起来。这种分类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模型对不同协作行为类型和组织协作承诺层面的详尽分析。第二个问题与构建有助于建模路径比较的概念框架有关。本文借鉴权变理论的“拟合”概念以及Venkatraman研究确定的六种“拟合”功能形式:调节、中介、匹配、共变、完形和齿形误差,并将这种分类发展运用在供应链协作-绩效关系有关文献的比较研究中。在此基础上设计构建的“权变分析图”使我们按照两个维度,即模型变量之间关系法则的复杂性和供应链协作概念所反映的组织认可层级,对不同的供应链协作-绩效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权变分析图”中的空白区域,强调开展“完形”或“共变”形式“拟合”的供应链协作-绩效实证研究的必要性。
注释:
①“Kanban”一词来自日语,原意是“标牌”,现指“准时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它是JIT(Just in time)的一种实施策略,用以实现拉动式生产方式。
标签:绩效管理系统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绩效改进计划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绩效沟通论文; 分类变量论文; 企业协作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