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社会保障问题论文_李永华

浅谈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社会保障问题论文_李永华

李永华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当前,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中国已于1999年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更加突出,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概述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的国家或地区就称之为人口老龄化国家或地区。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如下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大:我国已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亚洲老年人口的1/2。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3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20%,相当于英国、法国、瑞典、挪威4国人口的总和。

2.老龄化速度快: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占总人口6.96%,60岁及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分地区、性别的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平衡,老龄化程度差异也较大。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浙江、江苏、山东等中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较严重,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如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小。此外,在性别比例上,老年人口中,以女性老年人居多,老年妇女丧偶率高。

4.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人口学的观点认为,60-69岁为低龄老年人口,70-79岁为中龄老年人口,80岁及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99万,占13.6%,目前,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长。

5.“未富先老”矛盾突出: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我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现有经济和社会保障水平不足以应对来势凶猛的老龄化问题。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劳动力短缺时代,同时,我国养老服务极为薄弱,家庭养老负担日益加重,相关社会问题凸现。

(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提出的新的要求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它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极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保障水平:我国上世纪80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遵循着广覆盖原则,可是,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还很有限,没有达到全覆盖。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农民的养老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障,也就是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比较低,广大农民及农民工仍然依靠自我保障。

2.家庭养老方式:我国现行的养老方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家庭养老方式。但是,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四、二、一”家庭模式和抚养系数比上升将使得现行的家庭养老模式发生困难,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普遍产生了“四位老人、一对年轻夫妇以及一个未成年小孩”这样一种家庭结构模式,另一方面,它也导致老年抚养比从1964年的6.3%逐渐上升到2000年的10.1%以及2050年的33%。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两种情况必然导致家庭物质供养、生活照料以及精神安慰等方面严重缺乏,依靠现有的居家养老方式难以实现养老目标。

3.医疗保障制度:人口老龄化必然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提出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年人是一个容易患病的特殊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他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据有关统计,老年人口全年人均医疗费用是总人口人均医疗费用的2.5倍,因此,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老年服务体系:随着老年高龄人口的增加,老年尤其是高龄老人中痴呆、卧床者也将会大量增加,照料老人、特别是照料那些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老年高龄人群的生活和护理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在我国,家庭规模迅速缩小使家庭养老照料功能迅速弱化,因此,加速到来的老龄高龄人口将会对社会化的各种各样的养老服务及设施提出更多需求,而这一切不仅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同时还将影响到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老龄产业、满足老年人口的社会需求将成为社会的共识。

2.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不完善:在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近年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国有企业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但是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保障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保障水平低等等,特别是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和小城镇,仍是以家庭保障为主。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相兼顾,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形式多层次,服务管理社会化的养老、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是人口老龄化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滞后:为加快老龄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如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2008年全国老龄办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也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合理配置资源,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养老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等。这些政策措施对加快发展老龄产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相关扶持政策的力度还不够,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对养老自身的监督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制定出台更有力的措施,加快老龄产业的发展。

三、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建立社会保障的对策建议

1.调整生育政策:为了减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一直有许多学者提出应该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适当时候适当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将人口老龄化问题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前瞻性研究,及时把握老龄化的突出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和政策,尤其是双独政策、单独政策一直到2016年1月1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都是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适当调整和完善,以逐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完善社会养老保险:要进一步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在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发挥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既能提高养老经济保障水平,又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金的压力。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势在必行。

3.完善社会医疗保险:要不断完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加大老年人社会救助力度,强化医疗保险的基础管理建设,这是实现医疗保险社会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同时,广泛建立企业内部医疗补充保险和社区互助医疗服务,以及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等辅助系统,形成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4.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体制机制的建设,逐步构建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涉老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老年社会服务事业软硬件建设,改善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条件,加快推进“爱心护理工程”建设,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网络,在社区普遍建立为老服务热线、居家呼叫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

5.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老龄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龄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巨大的,客观要求社会产品生产和社会服务与之相适应,同时也要求社会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发展老龄产业和涉老服务业,既可以扩大消费和市场,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庞大老年人群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只要我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完善和调整生育政策,做好防范措施,还是可以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使所有老年人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老龄人口问题,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李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浅谈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社会保障问题论文_李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