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探讨论文_李媛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本文对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9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神经内科与早期康复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对比参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科与早期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康复治疗;急性期;脑卒中;神经缺损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47-01

脑卒中(Stroke)是我国高发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致死致残率高的特点,又被称之为脑血管意外(CAV)。该病是由脑血管疾病所致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在急性期救治成功后,常伴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及肢体功能障碍,对其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本文为提高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对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患者予以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已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内容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共计96例,均在急性期救治成功。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头部CT或MRI证实被证实。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58例、38例,年龄在42--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2±4.3)岁;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对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排除标准:将重度昏迷患者、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及家属均有知情,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予以阿司匹林、尿激酶以及尼莫地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具体如下:

躯干肌锻炼:患者在卧位时,需良姿摆放进行抗痉挛,使其髋部与盆骨向前挺,保持腿部内旋,取一软垫置于患者的患肢外侧,使膝关节与踝背屈角保持在90°左右[2]。针对软瘫期患者应指导其进行呼吸练习、翻身练习、坐起练习等,并结合低频脉冲电刺激,促进其神经恢复。

坐位及站位训练: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坐起,保持膝盖屈曲,身体前倾。逐渐进行床边移动练习,指导患者掌握好重心转移方法,并进行患肢负重,练习移步[3]。

语言功能训练:医护人员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发音练习,由单字发音、词组发音到短句练习,循序渐进,后期可增加绕口令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医护人员鼓励并协助患者自主穿衣、梳洗、进食、如厕等,锻炼其肢体活动功能。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运动功能评((Fugl一Meyerassessmentscale,FMA)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的改善程度。

NIHSS评分范围为0--24分,评价内容包括意识、视野、面瘫、语言等,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4]。FMA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价内容包括上肢功能、下肢功能,得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佳。ADL评分范围为0--100分,评价内容包括如侧、进食、洗澡、上下楼梯等,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佳。

1.4 数据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表示,对比结果予以t检验;其他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对比结果予以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对比参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参照组,t检验结果为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在救治成功后,常出现失语、偏瘫、痴呆等后遗症,其早期康复治疗尤为重要。脑卒中的急性期是指发病后6h--14d期间,此阶段是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阶段;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实施有效的康复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致残率。康复治疗是根据脑可塑性以及功能重组理论,采取一切有利于减轻患者残疾的方法,使功能得到最大恢复,便于脑卒中患者回归于家庭及社会。神经内科予以患者阿司匹林、尿激酶以及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可有效预防血小板凝聚,对其微循环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锻炼,能够对其肌肉、关节起到锻炼作用,利用中枢神经传导作用刺激皮肤、神经,进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使肢体功能得以恢复[5]。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及康复综合治疗,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均P<0.05;这足以说明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实施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应用神经内科与早期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效果理想,可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肖颖强.探讨急性期入院脑卒中患者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3861-3862.

[2]沈设芬,李瑛,毛云英等.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54-855.

[3]高月志.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21):230-231.

[4]赵先伟,田庆涛,杜怡峰等.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7):740-742.

[5]张熙斌,孟兆祥,马灿灿等.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运动疗法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5):449-451.

论文作者:李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神经内科与康复综合治疗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探讨论文_李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