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点与质量_大学专业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点与质量_大学专业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等教育论文,特色论文,质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不清、定位不明是当前中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精英学校拼命搞大众化的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拼命往研究型、综合性的路上挤,所以变成千军万马过一条综合化、研究型的独木桥,这与社会、国家的需要是不一致的。十六大很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不但需要众多的高级人才,更需要数以万计的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现在大家都奔一条道,都想往综合化、研究型的大学去挤,放弃了自己应有的培养目标。几千万大学生培养出来都是一个模式,行吗?像高职高专这种学校放弃了它应该走的道路而一心想专升本,升了本以后就搞理论型的,搞了理论型的就参加评估,通过评估以后就招硕士生、博士生,然后说我要成为清华、北大。如果全中国的大学都成为清华、北大的话,中国就完了,连饭也没有吃的了,因为你不能叫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都去种粮食。另外,研究型大学为了创收拼命搞大众化教育,培训班也办,成教也办,二级学院也办,冲击了精英教育。现在全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精英教育受冲击最厉害。因此,前不久我提出一个口号叫“保护精英教育,发展大众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精英教育。

因此,中国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要定位就要先分类,分类在世界上也是个难题。在江苏高教学会的年会上四川大学老校长卢铁城介绍了卡内基的分类法。卡内基分类法就是一层层分下来,事实上是鼓励大家往高处爬。我们现在应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来考虑我们的高等教育分类,然后在高等教育分类中考虑我们的定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对世界所有的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而卡内基分类法只针对美国,不一定对我们很适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既考虑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它提出一个比较普遍适用的分类。我想简单地介绍一下国际教育分类标准。在层次上,一般分为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教育、博士生教育几个层次。编号上0是学前教育、幼儿教育,1是小学教育,2是初中教育,3是高中教育,4是过渡阶段,如升大学的预备班,或高中后学点专业知识、技能,5是高等教育,6是博士生教育,这是纵向分。5字头分为5A和5B两类。5A是理论型的(包括应用型的理论),5B是职业型的、技能型的。5A又可细分为两小类。一类是为准备搞研究工作而设置的,如4年后上博士,但是大量的是第二类,它培养的不是搞研究而是培养各种专业的应用人才,即培养高级工程师、律师、医师、教师等应用型人才。5B相当于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我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阶段应该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研究型的综合性的,这一大类大体上是现在我们的重点综合大学(有的名字是工程类,实际上也是综合类的),第二大类是应用型的专业性的,培养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的应用性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第三类是职业性的技术技能型的。前几天我向教育部的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中国应该赶紧搞中国的学制。中国从1954年颁布新学制之后几十年来还没有正式颁布过新的学制。学制最困难的部分是高等教育这个层次的学制。假如颁布学制的话,应该是这三种类型。然后每所学校在它自己的类型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高职并不是一定是二年制、三年制,高职是一个系统,是一个以职业岗位为主的系统。从专科层次的高职到本科层次的高职叫做技术学院,硕士阶段的高职叫做科技大学,当然我们这里的科技大学是研究型的。在台湾科技大学是职业型的,是最高层次的职业型的。

定位所指的是从总体来说,作为办学的一个主要的努力方向,而不要像有些高职,还在高职阶段就想着要办成东方的哈佛大学,这不利于它认认真真地把职业技术教育搞好。现在很糟糕的一个事情就是职业技术教育本来应该是以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作为它最主要的培养任务,但是大家都在追求专升本,学校在追求专升本,学生也很想专升本,一升本后就变成理论型的,就从5B变成5A,把动手能力撇开,着重提高理论水平。很多高职生不安心学好一门职业技能,一心想学本科生学的理论,以便专升本。那么高职怎么办?高职定位于应用型、专业性,不是一天到晚比着发表论文的多少,而要考虑怎样把学生培养成为各行各业的高级的工程技术人才。

定位后再进一步就是特色。每所学校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出名,依靠的主要是特色,而不是大,因为大不等于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大批质量很低的学校不一定“名”,不一定“灵”,要成名,就要有特色。特色是很灵的,如果不这样,求大求全,往往很难做出特色。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许多有名的学校不一定大,解放前很多有名的大学事实上是专科学校。杭州艺专,在当时的中国是水平最高的艺术院校。上海的商专、东亚体专,还有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始终是专科学校。中国的会计制度和人才基本上都是它们培养出来的。再谈现在的。我到湖南的吉首大学去,该校领导在介绍历史的时候说,朱镕基总理视察学校之后,讲了一句话,叫做“吉首大学是湖南的骄傲”。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湖南水平最高的大学肯定不是吉首大学。后来我带着这个问题慢慢了解,我离开吉首大学到湘西游览了一番,回来后我慢慢理解为什么朱镕基讲这句话了。湘西是少数民族地区,我所到之处到处碰到吉首大学的毕业生。县级官员50%以上是吉首大学的毕业生,地级官员40%是吉首大学的毕业生,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基本上是吉首大学的毕业生,连唱歌、跳舞的也是吉首大学的毕业生。等到我们回去的时候,我说你没有把好东西介绍给我,你老说数学怎么搞上去,物理怎么上去,搞了一个什么工厂赚了很多钱,朱槠基说“湖南的骄傲”是指你们有特色。你的特色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少数民族的体育专业、艺术专业、语言专业,其他围绕为少数民族培养师资、培养干部,你为什么不给我介绍这些呢?介绍这个学科怎样,今后发展多少,你再搞20年也没有办法跟湖南大学去比,跟中南大学去比,但是你们在朱槠基所说的特色方面去发展,一切围绕少数民族的特色,你们将来发展不仅在中国著名,而且会在世界著名。他说对呀对呀,现在经常有国外的跑到我们这里来跟我们合作,搞些少数民族艺术、音乐、美术什么的。要著名还不容易?要走一条道,不要大家都走的道。中国人很多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叫做随大流,随大流搞不出特色,要创新、要冒尖很难。你前进了,人家比你前进得更快。老是拿自己的10年之后跟人家现在比,以人家现在的标准来考虑我10年后的东西,等到你10年后跑到了,人家又跑10年过去了。所以我的意思是一定要搞出特色。

四川有一个学校,开始很长时间没有名,现在有名了。5年前我就去了。我不是在中国知道它的名气,而是从国外知道它的名气,它名声在外。学校是规模很小的民办学校,但开了一次18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这个学校叫做四川标榜学院。标榜学院是做发型的,在世界有名,是因为它有特色。5月份我们的研究生到北京转了一下,有两所学校给我们的印象很深。一所是现代音乐学院,还有一所也是民办的,专招高等秘书专业,规模也不大,他们都很有特色。特色是什么呢?中央音乐学院不设的专业我来设,不培养的人才我来培养。你搞高雅音乐,我搞流行音乐。你搞很庞大的高级秘书,我专搞高级秘书、多功能的秘书。所以他们提出的口号是:避开竞争是最好的竞争。我是弱势群体,比不过你,我在别的方面冒起来,你也没办法比得过我。

这里要谈一下一所大学的特色是怎么形成的。有的学校领导曾经问过我,说我们学校应该定什么东西叫特色。我第一句话跟他说,特色不是上面封的,不是专家定的,特色只能是你们自己搞出来的,从认识到行动自己搞出来的。特色必须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外在的不能代替你定特色。特色是怎样搞出来的呢?第一,看历史;第二,看客观环境;第三,看主观条件。特色不是主观设想出来的,如果没有历史、没有客观环境、没有主观条件,只是领导说要这个特色,那个特色,你的特色搞不起来。一所大学要成为有特色的学校,要有文化的积淀。北大那种特色,那种相对的学术自由,这个特色是文化积淀出来的。没有文化积淀,只能根据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往这个方面努力。客观环境就是客观是不是对你这个特色有需要,还有别人是不是没有占有你这个特色。如果你只看到别人干得很好我也干,那你就没有特色了。我举个例子。斯坦福大学曾经认为土木工程非常重要,斯坦福大学应该搞一个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投资是很大的,钱也投了,最后放弃。为什么?斯坦福大学认为自己要办土木工程学院,就必须办成一流的土木工程学院,他现在虽然可以邀请一些人来,但他请来的这些人水平没法超过伯克利的土木工程。伯克利的土木工程是全美国第一流的,而且离他那里也不远。既然搞不过他,何必把钱放在这里,求全求大呢?最后就不搞了。这个抉择是正确的。我到宁波去看,宁波就有这点好处。原来宁波只有一所宁波大学,也是解放后才办起来的。从高等教育来说,历史很浅,它现在居然办了12、13所高等学校。而且这12、13所高等学校基本上不重复。每个都有每个的特色,围绕着宁波这个环境的特色。当然,特色还在形成之中。宁波没有重工业,中小企业很多,产值很高。大企业无非是三个大服装公司,2000个中小服装公司,还有很多的家电企业,产值都很高,都是小规模的企业。因此它要针对小规模的企业来培养人才,才能显出特色。比如大红鹰高职,培养的是多面手的秘书。中小企业请不起专门的外事秘书、财务秘书,秘书去了中小企业要什么事情都能管,什么事情都能做,不需要太高深,太专的。它的秘书主要定位在这里。其他的也有特色,比如北仑港高职。北仑港高职定位在北仑港的工厂,替它培养高级技工人才。大学特色要看客观环境,当然主观条件也很重要。主观条件里最主要的是师资,有没有这方面的有特色的教师。当然主观条件自己可以培植,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人在这方面形成特色。

第三个问题谈一下质量。质量问题是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报纸天天都在讲,一谈到高等教育就谈到质量问题,也是大家很担心的事情。现在大家都认为质量下降,质量是否真的下降有两种判断,两种质量观。两种判断,一种判断认为质量下降是真的(质量下降是真命题)。我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专讲质量战略,讲到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时就提出这个问题。质量下降如果作为一个命题的话,还包含着一个假命题:质量并没有下降。质量为什么真正下降呢?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矛盾。具体说就是招生大量地扩充,但教育资源跟不上招生扩大的速度。教育资源最重要的第一是经费,第二是师资,还有其他的教育资源如校舍、设备等。但是最重要的第一要有钱,第二要有人,有了钱有了人,物就好说了。扩招以来应该说教育投资年年增加,尤其前几年人民币稳定的时候,我们增加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但我说质量下降是真下降了,因为我们的投资总体上赶不上。说我们今年又增加了多少钱,没错,高校经费年年上涨,但生均经费年年下降。现在国家投资的生均经费占1998年(扩招前)的70%多一点。我们扩招了3倍,经费增加了多少?经费下降会不会影响质量呢?重要的是教师。教师原来1998年以前是1比8点几,现在是1比18点几,有些学校1比20几。质量真的下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么质量并没有下降这个假命题所说的又是什么呢?说的是两种质量观。用传统的质量观来衡量的话,质量肯定下降了。但是如果不用传统的教育质量观,而用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看问题,就不一定下降。大众化的质量观是什么?大众化的前提是多样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必须是多样化。靠过去传统的大学,中国的大众化实现不了。大众化是由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里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学院、自学考试来完成的。现在全国大学生数已达到2000多万,所指的不都是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到去年为止是1 333万,今年大概达到1400多万。其他的是成人教育、网络学院、自学考试。既然高等教育多样化,培养目标肯定多样化。培养目标多样化,那么教学计划、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等,也必须多样化。目标不同、课程不同、方法不同,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高等学校,得出来的结论肯定不科学。问题是质量下降这个思想可能出现在评估体系上,用一个评估指标评估所有的学校。同样的思想也存在在社会、在大家的脑袋里,在我们自己的脑袋里。我们的大学教授看不起高职,因为他们用传统的普通大学的标准来衡量高职。他们没想到高职重点不在理论,重点在能不能动手,能不能上岗,能不能适应人才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质量标准不同,往往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质量下降这个结论往往误导了高职,误导了大众化教育。我们对那种一个标准的评估很有意见,这样得出质量下降的判断是错误的判断、虚假的判断。

当我说多样化应该有多样化的质量的时候,有些校长说不行,你不能这么说,你是替质量低打掩护,替不讲究质量、粗制滥造、乱七八糟的学校打掩护。可以有多标准,不能无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按照教育大辞典的分类有两层标准。第一层标准是教育目的的质量标准。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全面发展,全面的素质教育。这个标准是共性。但是教育大辞典里还有第二个标准,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标准。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第二个标准是培养符合这个专业的人才,那么这个专门人才是不是等于没标准呢?也仍然有标准,只是标准不同。研究型大学的标准是高深学问,这是蔡元培提出来的,现在我们仍然坚持。高职的标准呢?高职并不以培养高深学问作为价值追求,培养高职人才要求适销对路、适合人才市场需要。你说自己的水平很高,但我对你这个人才没兴趣,你到别的地方去,我这里不需要你。不能用高深学问来衡量它的标准高不高。应该看它是不是适销对路,是不是符合社会的人才需要。夹在中间的这些学校呢?我们根据哪一个呢?我们还是要根据一定的理论基础、一定的应用能力,既要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发展后劲。我们四年制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尽可能地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但是又有发展后劲。所以质量有两重性,我们要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不同的高等教育,不能一概而论,说质量下降了。从现在来看,很多高职的质量不低。如果很多高职质量不低,大家看不起高职,再过几年你看看吧,搞得好的高职将来毕业生就业率比本科生都要高。尤其是工程技术类的,现在工程技术类的高职奇缺。所以有的地方有的学生不一定上本科,很想上高职。这个前景可以预见到。教育部只批给深圳高职几个高专,现在它要自己搞本科了。深圳高职的就业率远远高于深圳大学,是社会需要。深圳高职的校长俞仲文在上届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上,得到高职方面惟一一个成果奖。刚刚颁布的这届,他也得了奖。它的学生质量好,就业率高,办得好。

第四,讲一下质量保障。现在一提起质量保障,往往谈到评估,教学工作评估。教学工作评估是质量保障的一种方式。但这是外面的保障,不是内在的保障。如果我们只是追求通过教学质量评估而忽视了自身内在的保障的话,就是舍本逐末。不是反对用外力来逼迫你保障质量,它有作用,也有毛病。质量保障最基本的保障是师资队伍的建设。我现在想谈一点如何建设师资队伍。现在一讲师资队伍,好像最重要的任务是引进人才。引进人才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尤其是一些地位还不很高的大学,需要引进一些人才,但人才的引进只是外因。我个人认为,作为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把它摆在第一位,不能都寄托在引进现成的师资队伍。第一位应该立足于自己培养。总体来说,我们的师资水平还不是很高,但只要观念正确,思路对头,大家有积极性,学校有一定的制度,自己也能逐步培养出人才。当然不像引进人才那么快,但从长远考虑,这是最基本的。自己培养的人才认同感比较高,能在这里扎根。引进的人才能扎根固然好,但引进人才风险性较大。我们常感觉到引进的人才还不如自己培养的人才。引进的人才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但真正要起作用,还是要自己培养人才。我们是不是先让自己庙里的和尚念好经呢?而且如果太多依靠引进人才的话,就会挫伤自己的和尚的积极性。两者应该并举,但应该立足于自己。如果是真正的人才,他所追求的是什么呢?他追求的首先是在这里能不能发挥作用,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才是待遇问题。如果只靠待遇,很容易引进人才,也很容易再流失。因此,我认为要保证质量应该从师资培养做起,而师资培养要有长期的观点。有些学校只是热心引进人才,在一定时期起了作用,但这种急功近利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的。

质量保障的第二方面是生源问题。要选择好的生源,这个问题比较困难,不由自己决定。因为生源问题是上面规定好的,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自己不能做主。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一定要一本的状元,我要求这些学生将来有所作为,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功,不一定每个人都是会读书的。我们自己也有这个经验,成功者不一定是读书时成绩最好的。有句话叫“第十名现象”。成功的不是在学校排一、二、三名的,成功者成绩大概在第十名左右。中间偏上的学生将来大有作为,为什么呢?如果是第一名,肯定很会读书,往往是个书呆子。成功不只靠会读书,成功还有其他因素。第十名前后,他书读得不错,同时有余力搞一些社会活动,搞些别的,这些人将来会是成功的人才。我们现在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同学也好,过去的同事也好,我的学生也好,当时读书最好的那些,很少是成功的。大体上中间偏上的学生有能力。一个成功者需要第一是知识,第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是素质,第四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第五是公关能力、社交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所以一个成功者不完全靠知识。

(本文是作者在南京审计学院演讲的主要内容整理稿)

标签:;  ;  ;  

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点与质量_大学专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